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通过经多普勒超声检查明确房颤患者脑血流与正常体检者间存在明显差异。方法 收集我院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70例心电图提示房颤患者,经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与同期正常体检患者结果对比,并将期分为房颤组与对照组,其中包括两组患者MCA、ACA、PCA、BA、VA的血管频谱形态特点及其Vs、Vd、Vm、PI值等参数。结果 房颤组70例患者中血流速度及频谱形态异常者为68例,对照组中异常者为3例,两组数据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

  • 标签:  颅多普勒超声 房颤 脑血管 血流速度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经多普勒超声(TCD)用于诊断脑梗死患者内动脉狭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诸暨市中医医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CT血管造影检测(CTA)和TCD检测,统计TCD和CTA检测对不同位置内动脉的狭窄情况的诊断结果,以CTA检测结果为金标准,统计TCD检测对不同位置内动脉狭窄的诊断效能指标,评价TCD与CTA检测对不同位置内动脉狭窄诊断结果的一致性。结果TCD检测对双侧大脑中动脉狭窄、大脑前动脉、大脑后动脉、基底动脉、双侧椎动脉和颈内动脉虹吸段狭窄的诊断灵敏度分别为89.47%、91.18%、85.00%、90.62%、81.82%和96.55%,TCD检测对不同位置内动脉狭窄的诊断特异度分别为87.30%、95.35%、91.25%、94.32%、96.33%和87.88%。TCD与CTA检测对双侧大脑中动脉狭窄、大脑前动脉、大脑后动脉、基底动脉、双侧椎动脉和颈内动脉虹吸段狭窄诊断结果的一致性Kappa值分别为0.766,0.858、0.758、0.833、0.800和0.852。结论TCD检测对于不同位置内动脉狭窄的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均较高,与CTA检测结果一致性好,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脑梗死 颅内动脉疾病 超声检查,多普勒,经颅 脑血管造影术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诊断价值 灵敏度 特异性 一致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缺血性卒中患者的内动脉狭窄经多普勒超声诊断价值。方法抽取在我院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确定存在内动脉狭窄的老年缺血性卒中患者46例,对其经多普勒超声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6例老年缺血性卒中内动脉狭窄患者的内动脉呈异常流速,大脑中动脉(MCA)和大脑前动脉(ACA)的峰值流速(Vp)及均值流速(Vm)呈减低趋势,而收缩—舒张期血流速度比值(S/D)、搏动指数(PI)及阻力指数(RI)呈增加趋势。结论经多普勒超声检查不仅能够发现老年缺血性卒中患者的内动脉狭窄及其脑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有力依据,而且具有无创伤性、操作简便、检查迅速、可重复性好、费用低、易被患者接受等优势,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老年缺血性卒中 颅内动脉狭窄 颅多普勒超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常规体检中经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查内动脉狭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7-2021.7月在我院健康体检中心接受体检的2242例体检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经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经多普勒超声的检查结果。结果:2242例体检者,共检出110例内动脉狭窄,发生率为4.91%,男性78例,女性32例,男性发生率显著高于女性(P<0.05)。在狭窄位置方面,主要以中动脉和前动脉为主。在年龄方面,随着年龄的增加,内血管狭窄的发生率也在不断增加。在危险因素方面,高血压、糖尿病、血脂代谢异常与疾病发生关系密切。结论:常规体检采用经多普勒超声检查效果确切,能够充分反映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能够早期发现无症状的内动脉狭窄,进而进行有效干预,减少并发症发生风险。

  • 标签: 健康体检 多普勒超声 颅内动脉狭窄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眩晕患者经多普勒(TCD)和脑电图(EEG)检测比较分析,为眩晕的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对130例眩晕患者分别进行TCD和EEG检测。结果130例眩晕患者TCD检测有99例异常(76%),表现为血流增快或减慢,减慢以椎基底动脉为主;脑电图检测有51例异常(39%),表现为不规则θ和δ慢活动增多。结论TCD检测和EEG检测为临床对眩晕患者的诊断及用药提供依据。

  • 标签: 眩晕 经颅多普勒 脑电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底动脉环经多普勒(TCD)超声检测技术在健康体检中脑血管疾患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体检科进行健康体检中行经多普勒者2570例,回顾性分析其TCD检测结果及相关临床资料,观察TCD检测脑血管疾病的常见种类及异常率。结果进行TCD检查的2570例被检查者中,脑动脉硬化(CAS)1518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1359例,脑动脉血流速度异常682例,脑动脉狭窄128例,脑血管多普勒超声无明显异常者652例,总异常率76%。结论TCD检测可较灵敏地反映内大血管中的血流动力改变,其检测的异常率高于被检者对相关疾病的知晓率,故能及时早期发现脑血管疾患,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降低脑卒中发病率、致残率,从而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 标签: 经颅多普勒 健康体检 脑血管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多普勒超声在脑梗塞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从我院选择经神经系统症状和头颅CT或MRI检查确诊的65例脑梗塞患者,应用经多普勒超声(TCD)检测血流变化情况,并与正常对照组42例进行比较。结果脑梗塞患者TCD检查病变区血流表现为消失、加快或减慢,以血流减慢多见,占40%,脑梗塞组血流异常率为69.2%,脑梗塞组血流异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经多普勒超声为脑血管病的诊断具有无创性、操作简便、价格较为亲民的特点,在脑梗塞病应用中具有诊断价值。

  • 标签: 经颅多普勒超声 脑梗塞 脑血管疾病
  • 简介:摘要经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 TCD)是无创脑血管动态监测的重要超声技术,广泛用于针刺疗效评价及针刺穴位效应特异性研究。基于TCD检测结果可知,在生理或病理状态下,针刺不同的单穴或组穴,或施以不同针法,均可引起脑血流动力学特征性变化,体现了针刺对脑血流动力学的整体良性调节作用。应用TCD可为临床针刺方案优化提供可视化依据,但相关研究在脑血流参数设定、临床设计、技术操作等方面尚存不足。应从优势病种、优势方案入手,进行大样本RCT,并注意与其他脑血流检测技术进行交叉对比研究,对针刺手法、针刺得气、刺激参数等影响因素开展规范化研究。

  • 标签: 超声检查,多普勒,经颅 针刺效应 应用研究 血流动力学 综述
  • 简介:儿童偏头痛是神经系统常见疾病之一,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对其诊断主要依靠病史和临床表现,一直缺乏客观而实际可行的实验室指标.近年来,利用经多普勒(TCD)超声检查诊断成人偏头痛有了较大进展,但对儿童偏头痛的经多普勒超声研究国内较少有专题报道,且观察结果迥异.为此,笔者对102例偏头痛患儿进行了经多普勒超声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儿童 偏头痛 经颅多普勒超声 神经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经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脑卒中患者中的检查及诊断意义。方法:对2020年1月-2021年12月时段本院收治共计10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予以选取作为研究组,同期选择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比组,两组均进行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诊断结果。结果:研究组总血管异常率75.00%明显较对比组的34.00%更高(P<0.05)。缺血性脑卒中大面积梗死血管异常率86.00%明显较小面积梗死血管异常率65.52%、腔隙脑梗死血管异常率61.90%更高(P<0.05)。结论:经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脑卒中患者中的检查及诊断意义较高,可及时发现血管异常情况,能够为疾病诊疗提供可靠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脑卒中 经颅多普勒超声 血管异常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近年来,随着国内神经科医生对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动脉狭窄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中认识的不断深入,经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Dopplersonograply,TCD)检查的作用和地位也在不断提高.……

  • 标签: 经颅多普勒 颈动脉狭窄 侧支循环 颅内动脉硬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与经多普勒超声成像联合检查对颈部血管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研究时段选取范围2017年01月~2021年01月,入选此次研究100例患者均为我院接收治疗的颈部血管狭窄患者,结合此间颈部血管狭窄患者应用诊断方法的差异,将其分别纳入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依次实施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诊断技术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与经多普勒超声成像,比较在不同干预措施应用下的检出率、检测时间、误诊率和漏诊率。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 经颅多普勒超声成像 颈部血管狭窄 检出率
  • 作者: 周艳松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3-08
  • 出处:《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23年第1期
  • 机构:商河县人民医院,山东济南251600
  • 简介:目的:调查脑血管病变在临床中的诊断方向和常用措施,对经多普勒检查的具体效用作出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经讨论后于2020年7月-2022年7月实行,在神经科现有病例信息中遴择出100份,且所属信息的诊疗结果均为脑血管病,结合双盲法原则对信息予以组别匹配,研究组、对照组为该研究内执行比较的组别,组内对应的检查措施依次为经多普勒检查、颈动脉多普勒检查,后续比较中提及的项目为诊断效能、诊断结果。结果:研究组在过程中对病变区域检查所得出的特异度、敏感度及所得结果的综合准确性,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存在一定差异(P<0.05);研究组在过程中对该检查措施的选择倾向性及综合成效评价,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存在一定差异(P<0.05)。结论:经多普勒检查可有效查明患者的疾病进展与病变情况,对于治疗方案的制定有一定指导作用,可以被广泛推广。

  • 标签: 经颅多普勒检查;脑血管病变;意义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偏头痛患者经多普勒超声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选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偏头痛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选同期健康体检人员60例为参照组,对两组人员进行经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两组受检人员的超声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异常检出率要显著高于参照组异常检出率,两组之间数据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内前动脉、椎动脉的数据和参照组数据进行比较,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偏头痛患者经多普勒超声检查能够明显的显示出偏头痛患者的血流运行信号,极易观察到患者动脉血管的变化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偏头痛 经颅多普勒超声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多普勒超声对脑梗死的临床诊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脑梗死患者40例,同时选取我院体检的健康者40例为对照组,均采用经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查,对两组人的血流速度、异常率及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脑梗死组患者ACA血流速度、异常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试验组MCA血流速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梗死患者经多普勒能动态呈现其血流动力学特点,具有无创性,操作简便,可重复性好,对早期诊断、病情评估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经颅多普勒超声 脑梗死 诊断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多普勒在儿童偏头痛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总结相关临床经验。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0例偏头痛患儿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对象,时间为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选择同期在我院接受体检显示正常的8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进行研究,对两组儿童进行经多普勒检测,对比健康儿童与偏头痛患儿的脑血流速度情况。结果偏头痛患儿在发作期的MCA、ACA、PCA、VA、BA平均血流速度均明显高于健康儿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出现频率为从低到高依次为PCA<VA<BA<ACA<MCA;偏头痛患儿在间歇期的ACA、VA、BA平均血流速度均明显高于健康儿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现频率为从低到高依次为MCA<ACA<PCA<BA<VA。结论偏头痛患儿在间歇期与发作期的脑血流动力学水平均异于健康儿童,经经多普勒能够准确判断脑血管功能状态,提高偏头痛的诊断准确率,为患儿的临床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值得应用于临床推广。

  • 标签: 偏头痛 脑血流速度 颅多普勒检测 儿童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