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朱湘 朱超男 曾剑 孙晓江 林清认 方军 陈明 季永领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10-24
  • 出处:《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2021年第10期
  • 机构: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浙江省肿瘤医院)胸部放疗科,中国科学院基础医学与肿瘤研究所,浙江杭州 310022,杭州依图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310063,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浙江省肿瘤医院)胸部外科,中国科学院基础医学与肿瘤研究所,浙江杭州 310022,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浙江省肿瘤医院)胸部放疗科,中国科学院基础医学与肿瘤研究所,浙江杭州 310022 陈明现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放疗科,广州 510075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基于放射组学的生物标记物模型,预测局部进展期食管癌术前辅助放化疗(nCRT)后病理反应。方法回顾性选取2008—2018年间112例局部进展期食管癌患者,均采用术前nCRT联合手术治疗。收集治疗前增强CT图像,手动描绘病变体积。使用Python软件中pyadiomics插件包提取共670个放射组学特征(包括肿瘤强度、形状和大小、纹理和小波特征),运用逐步回归结合最佳子集方法筛选特征,最后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建立预测模型。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评估性能。结果全组患者的病理完全缓解率为58.0%(65/112)。最终模型包含10个放射组学特征,与结局相关性最大的为灰度特征(即图像的纹理信息),其次为形状特征和体素强度相关特征。训练集、测试集AUC分别为0.750、0.870,敏感性分别为0.711、0.757,特异性分别为0.778、0.900。结论基于CT放射组学的多参数模型在不额外增加患者经济负担和侵入性操作前提下,能较好地、有效地预测食管癌nCRT病理反应和较好地指导个体化治疗。

  • 标签: 放射组学 食管肿瘤/新辅助放化疗法 病理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辅助治疗联合手术治疗后复发的食管鳞癌再程治疗疗效及影响预后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1-2015年间辅助治疗+手术治疗后失败的152例胸段食管鳞癌治疗失败后总生存(OS)及不同挽救治疗的疗效及预后因素。Kaplan-Meier法计算OS,Cox模型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术后首次复发的中位间隔时间为10.6(2.0~69.1)个月。复发后的中位OS期为8.0(0.8~43.3)个月。全组患者复发后的1、2、3年OS率分别为36.0%、15.1%、5.2%。单纯局部区域复发、单纯远处转移、局部区域复发合并远处转移患者进展后中位OS期分别为11.3(1.8~43.3)、6.7(1.2~28.6)、5.1(0.8~22.9)个月。多因素分析显示辅助化疗、ypTNM分期、复发后综合治疗、局部区域复发与复发食管鳞癌OS相关(P=0.009、0.012、0.000、0.026)。结论辅助治疗模式、ypTNM分期、复发模式及复发后治疗模式是是影响辅助治疗+手术治疗后复发食管鳞癌的预后因素。辅助治疗后复发食管鳞癌总体预后不佳,复发后应根据复发位置、辅助治疗模式、患者体力状态等因素采用综合治疗模式以使患者取得最大挽救治疗获益。

  • 标签: 食管肿瘤,复发/新辅助疗法 局部区域复发 远处转移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局部中晚期食管癌采用术前进行辅助放化疗联合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1月到2015年1月对38例中晚期食管癌直接进行单纯手术治疗(对照组),18例中晚期食管癌先行辅助放化疗后再进行手术(观察组),并将有关疗效进行比较.结果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以及术后住院时间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22%和50%(P<0.01);淋巴结转移度分别为4.8%和7.9%(P<0.01),R0切除率分别为97%和86%(P<0.05);中位生存期分别为31个月和26个月(P<0.05).结论辅助放化疗联合外科手术治疗局部中晚期食管癌可提高疗效和手术根治性切除率,而未增加术后并发症和住院时间,治疗效果显著.关键词食管癌;辅助放化疗NeoadjuvantchemoradiotherapycombinedsurgicaltreatmentofpartialpatientswithclinicalefficacyManbo,MaoChengyi,wen-wuhe,WenBing,guo-junwu(Northsichuanmedicalcollegesecondaffiliatedclinicalhospital,nanchongcentralhospitalchestcardiac637000)AbstractObjectivetostudythelocalpatientswithpreoperativeneoadjuvantchemoradiationcombinedtheclinicalcurativeeffectofsurgicaltreatment.MethodsfromJanuary2012toJanuary2015directlytosurgeryalone38casesofpatientswithesophagealcarcinoma(controlgroup),18casesofpatientswithfirstsurgeryafterneoadjuvantchemoradiotherapy(observationgroup),andcomparedthecurativeeffect.Resultstheoperationtime,intraoperativebloodloss,complications,andpostoperativehospitalstaytherewasnostatisticallysignificantdifferenceinbothgroups,buttheobservationgroupandcontrolgroupoflymphnodemetastasisratewere22%and50%respectively(P<0.01);Degreeoflymphnodemetastasiswere4.8%and7.9%respectively(P<0.01),R0resectionratewere97%and86%respectively(P<0.05);Themediansurvivalperiodof31monthsand26months,respectively(P<0.05).ConclusionneoadjuvantchemoradiGationwithsurgerytherapycanimprovethecurativeeffectofpartialpatientsandsurgicalradicalresection,anddidnotincreasethepostoperativecomplicationsandhospitaKliezyatwioorndtsime,thetreatmenteffectisremarkable.esophagealcancer;Neoadjuvantchemoradiotherapy中图分类号R730.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842-02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肿瘤,尤其是恶性肿瘤——癌症对人类的威胁日益增大。怎样才能为肿瘤病人选择出最适合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呢?这一直是肿瘤专业人士不断追寻的目标。我们在临床研究实践过程中,经过不懈的努力探索研究,摸索出了一套较为行之有效的“绿色综合治疗方案”。

  • 标签: 综合治疗方案 恶性肿瘤 新疗法 病人选择 肿瘤专业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GEP-NENs)是一类相对少见的具有显著异质性肿瘤,不同基因表型、分化程度、病理学类型、分期、分级和临床特征的GEP-NENs治疗及预后差异较大。辅助治疗在GEP-NENs患者综合治疗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显示:辅助治疗有助于提高恶性肿瘤R0切除率及消灭微转移灶,但是否提高GEP-NENs患者总生存率尚未可知。辅助治疗原则在于选择合适患者,在合适时机,通过合理治疗方式为GEP-NENs患者带来生存获益。对于以上节点,“度”的把握尤为重要,辅助治疗和(或)转化治疗在GEP-NENs中的作用究竟是“空中楼阁”还是“诺亚方舟”?这均需要高质量的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进行逐项解答。笔者结合国内外相关指南,对近年来针对GEP-NENs辅助治疗及转化治疗的循证医学证据作系统梳理,展示相关研究进展,对热点、难点及争议问题深入探讨,旨在为GEP-NENs个体化、精准化、规范化的综合治疗提供更多参考。

  • 标签: 胰腺肿瘤 神经内分泌肿瘤 新辅助治疗 转化治疗 化疗 治疗效果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辅助化疗对联合腹腔镜对胃肠肿瘤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以我院70例胃肠肿瘤患者进行分析,对照组常规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辅助化疗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两种治疗方式的效果差异。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1.43%(32/35),高于对照组82.86%(29/35),统计差异明显(P

  • 标签: []新辅助化疗 腹腔镜 胃肠肿瘤手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乳腺癌是全球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辅助化疗作为乳腺癌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循环肿瘤细胞(CTCs)作为一项新兴的生物标志物,在乳腺癌辅助化疗中的检测与分析,为疾病监测、疗效评估和预后判断提供了的视角。本文探讨了CTCs检测技术的原理、方法及其在乳腺癌辅助化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旨在为乳腺癌的精准治疗提供参考。

  • 标签: 乳腺癌 新辅助化疗 循环肿瘤细胞 检测技术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食管肿瘤的X线诊断表现。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食管肿瘤患者30例行X线诊断影像表现进行分析。结果30例食管肿瘤患者,病灶部位位于胸上段4例,位于胸中段17例,位于胸下段及腹段9例。X线示大部分患者均有不同响度之黏膜中断、破坏,管壁僵硬,蠕动减弱或消失。结论钡餐造影是食管癌首选的检查方法,可发现大部分早期食管病变,确诊中晚期食管癌。早期食管癌主要依靠食管内镜和食管钡剂造影检查。

  • 标签: 食管肿瘤 X线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乳腺癌治疗中实施辅助化疗与保乳术联合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病例选择在2019.6~2020.6时间段就诊于我院的乳腺癌患者60例,依据不同手术方式实施分组分析,例数均分(n=30),分别纳入实验组和对照组,2组均实施辅助疗法,分别实施保乳术、传统根治术,对2种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相对比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病例总治疗有效率提升明显,手术指标优化明显,比较差异性明显(P

  • 标签: 乳腺癌 新辅助化疗法 保乳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辅助放疗应用于T3N0期食管癌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19年6月临汾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2例T3N0期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辅助放疗,观察组给予辅助放疗。比较两组患者2年生存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2年总生存率为82.61%(38/46),对照组为67.39%(31/46),两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病生存率为78.26%,无局部复发生存率为76.09%,无远处转移生存率为80.43%,对照组相应值为56.52%、56.52%、60.8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辅助放疗可改善T3N0期食管癌预后,提高患者耐受能力。

  • 标签: 食管癌 新辅助放疗 辅助放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食管辅助化疗中多西他赛联合不同铂类药物的效果。方法本次58例研究对象为2017年2月—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食管癌患者,根据化疗方案的不同分为两组,每组29例,对照组应用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研究组应用多西他赛联合顺铂,对比两组效果。结果研究组恶心呕吐发生率为17.2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4.83%,研究组的血小板减少发生率为6.8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7.59%,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西他赛联合顺铂在食管辅助化疗比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效果更好,患者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 标签: 多西他赛 奥沙利铂 顺铂 食管癌 化疗
  • 简介:目的:探析黛力辅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及对其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广西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124例,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给予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黛力治疗,比较分析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6.7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1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2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PSQI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黛力辅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提升患者的睡眠质量,且安全性较高,故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黛力新 胃食管反流病 睡眠质量 治疗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辅助放化疗联合手术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晚期食管癌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单纯手术治疗,观察组实施辅助放化疗联合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疗效和安全性。结果观察组WHO实体瘤近期疗效标准评价总有效率为52.5%,显著高于对照组2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235,P〈0.05);按NCI通用不良反应分级标准进行评价,观察组重度以上不良反应比例为22.5%,显著低于对照组5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882,P〈0.05)。结论辅助放化疗联合手术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较常规手术治疗疗效显著,提高了手术安全性,减少了并发症,临床上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新辅助放化疗联合手术治疗 晚期食管癌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辅助治疗在乳腺癌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日益增多。残余肿瘤负荷(residual cancer burden,RCB)为患者提供了有价值的预后信息,可作为临床试验的主要终点。本研究在实践中总结了RCB评估过程中的难点及要点,包括瘤床定位及取材经验、镜下评估获取RCB计算参数的具体方法及整个过程中多学科协作的应用,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管理方法来应对这些挑战,使标准化、程序化的RCB评估及有序的质量控制管理成为可能。

  • 标签: 乳腺癌 新辅助治疗 残余肿瘤负荷 管理
  • 简介:摘要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无法直接切除病灶,在实施辅助放化疗(neoadjuvant chemoradiotherapy, nCRT)后,部分人群反应较敏感,会出现完全的肿瘤反应,因此,对于此类患者局部切除或“观察等待”疗法有望取代手术切除,从而可以保留患者肛门和避免不必要的手术并发症。因而需要一种无创且可靠的评估方法判断nCRT后的肿瘤反应。MRI在直肠癌的初次分期和重新评估肿瘤对nCRT的反应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评估手段主要有常规MRI、功能MRI(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MRI)以及基于MRI的人工智能预测模型。本文就以上三种评估方式在预测局部晚期直肠癌nCRT后肿瘤反应的研究进展进行综合阐述。

  • 标签: 直肠癌 新辅助放化疗 肿瘤反应 病理学完全缓解 磁共振成像 功能磁共振成像 人工智能预测模型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人工关节置换联合辅助化疗治疗四肢恶性骨肿瘤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1月~2014年1月,医院骨外科共行辅助化疗+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四肢恶性骨肿瘤28例,AP、CE方案,3周后行保肢手术,采用广泛或根治性切除术,术后行人工关节置换术,术后4-6个周期化疗。结果治疗前疼痛VAS评分、碱性磷酸酶高于治疗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症状改善;瘤体缩小≥33%者82.14%,X线提示钙化增加、边界渐清晰、成骨增加,骨膜反应减轻;不良反应发生率71.43%;随访时间18个月~52个月,中位随访时间33个月,1年内无瘤生存75.00%、2年无瘤生存69.23%;患者术后,肢体功能优良率71.43%。结论人工关节置换联合辅助化疗治疗四肢恶性骨肿瘤临床疗效较好,患者无瘤生存期较长,肢体功能保留较好,症状明显减轻。

  • 标签: 恶性骨肿瘤 人工关节置换 新辅助化疗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