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通过改良差速贴壁法分离纯化绵羊MDSC,探索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诱导绵羊肌源性干细胞分化为平滑肌的可能性。方法取成年绵羊股四头肌细胞采用改良差速贴壁法(modifiedpreplatetechnique)进行优化、分离、纯化获得绵羊级源性干细胞(MDSC)。利用流式细胞仪鉴定CD44、CD34、CD31、CD45、CD14的表达;westernbloting法检测干细胞标志物desmin表达情况鉴定MDSC。然后利用10ng/mlTGF-β1诱导MDSC向平滑肌方向分化;随后利用Westernbloting法检测诱导培养基处理的MDSC中平滑肌蛋白标志物a-SMA和calponin的表达;结果通过对改良差速贴壁法成功分离出成年绵羊的肌源性干细胞(MDSC)。流式细胞仪鉴定其干细胞标志物CD44、CD34阳性表达,同时CD31、CD45、CD14表达阴性。Westernblotting检测MDSC中Desmin呈阳性表达。利用10ng/mlTGF-β1成功诱导MDSC向平滑肌方向分化。诱导过程中,平滑肌特异蛋白a-SMA和calponin在诱导细胞中的表达逐步上升。结论本研究通过对差速贴壁法成功分离出成年雌性绵羊的肌源性干细胞(MDSC)。并首次利用TGF-β1诱导羊肌源性干细胞(MDSC)成功向平滑肌方向分化。

  • 标签: 肌源性干细胞 转化生长因子Β1 平滑肌 盆腔器官脱垂
  • 简介:唇腭裂是口腔颌面部最常见的一种先天性发育畸形,是一种复杂的、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所致的多基因多因素遗传病。现已发现很多与唇腭裂相关的基因,包括TGFα、F13A、BCL3、MSXl、RARA、TGF-β3、SHH等。本文综述了TGF-β信号通路中2个与唇腭裂发病相关的热点基因TGF-β3和TGFBR1的研究现状,着重介绍了TGF-β3和TGFBR1在腭部发育中的作用,拟为唇腭裂的机制研究提供线索。

  • 标签: TGF-Β3 TGFBR1 唇腭裂
  • 简介:目的:研究TGF-β1和MMP-2在病理性瘢痕表皮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运用免疫组化法检测TGF-β1和MMP-2在病理性瘢痕表皮中的表达,并与其在表浅性瘢痕、正常皮肤表皮中的表达进行比较,分析其规律。结果:TGF-β1在病理性瘢痕表皮角质细胞中的阳性率及表达强度均较表浅性瘢痕和正常皮肤明显增高(P值均〈0.05),MMP-2在病理性瘢痕表皮中的表达也出现增强,但与表浅性瘢痕、正常皮肤表皮比较,阳性率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达强度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GF-β1和MMP-2在病理性瘢痕表皮中出现不同程度的表达增高,提示它们可能参与了病理性瘢痕的形成,表皮可能是多种细胞因子的重要来源。

  • 标签: 病理性瘢痕 瘢痕疙瘩 增生性瘢痕 TGF-Β1 MMP-2 表皮
  • 简介:目的肿瘤坏死因子样凋亡弱诱导因子(TWEAK)作为一种多功能的细胞因子,在细胞生长、分化、迁移、修复中起重要作用。然而,TWEAK对新生大鼠心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与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关系尚不明确。方法通过培养新生SD大鼠的原代心肌细胞,应用TWEAK(20ng/ml)干预后培养24-48小时,应用CCK-8法检测心肌细胞增殖情况,以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的TGF-β1水平,同时分析二者相关性。结果心肌细胞培养24小时,TWEAK干预组的心肌细胞CCK-8法检测OD值显著高于对照组(0.71±0.08vs.0.42±0.08,P=0.012);培养48小时,TWEAK组的心肌细胞增殖力仍高于对照组(1.18±0.04vs.0.92±0.03,P〈0.01);同时,我们发现,TWEAK干预组,细胞上清液的TGF-β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24小时:133.1±4.3vs.64.8±10.5pg/ml,P〈0.01;48小时:187.3±7.9vs.66.8±8.4,P〈0.01)。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我们还发现,CCK-8检测的细胞OD值与TGF-β1水平存在正相关,提示后者可能是TWEAK促进心肌细胞增殖的因素。结论TWEAK可以促进新生大鼠心肌细胞的增殖,该机制可能与TGF-β1表达增高有关。

  • 标签: 肿瘤坏死因子样凋亡弱诱导因子 心肌细胞 增殖 转化生长因子-Β1
  • 简介:目的研究葡茶多酚对尿酸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培养分离肾小管上皮细胞,分对照组、尿酸组、葡茶多酚组(在尿酸干预基础上,分别加入终浓度为0.2、0.4、0.8mg/L的葡茶多酚)共5组,MTT法测细胞增生率、TUNEI。测凋亡率、ELISA测TGF-β1分泌,RT-PCR测TGF-β1mRNA表达。结果与尿酸组相比,加入葡茶多酚干预后,肾小管上皮细胞增生率明显增高(P〈0.01),葡茶多酚干预浓度愈高,肾小管上皮细胞增生率则愈高;葡茶多酚各浓度组在任一时间点凋亡率均明显低于尿酸组,差异有显著意义;葡茶多酚各浓度组之间相比,浓度愈高,则培养细胞凋亡率愈低,差异有显著意义,尿酸作用时间愈长,则培养细胞凋亡率愈高;葡茶多酚各浓度组在任一时间点培养上清TGF-β1浓度均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意义;葡茶多酚各浓度组之间相比,浓度愈高,则培养上清TGF-β1浓度愈低,差异有显著意义,尿酸作用时间愈长,则培养上清TGF-β1浓度愈高;葡茶多酚各浓度组在任一时间点培养上清TGF-β1mRNA表达均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意义;葡茶多酚各浓度组之间相比,浓度愈高,则培养上清TGF-β1mRNA表达愈低,但0.2mg/L葡茶多酚组与0.4mg/L葡茶多酚组、0.4mg/L葡茶多酚组与0.8mg/L葡茶多酚组差异无显著意义,0.2mg/L葡茶多酚组与0.8mg/L葡茶多酚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意义,尿酸作用时间愈长,则TGF-β1mRNA表达愈高。结论高尿酸能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增生,减少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凋亡及TGF-β1的表达与分泌。

  • 标签: 尿酸 肾小管上皮细胞 茶多酚 转化生长因子Β1 凋亡
  • 简介:目的探讨皮肤创伤修复过程中TGF-β1的表达、成纤维细胞增殖、凋亡和胶原表达的动态变化及其意义。方法清洁成年雄性C57小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在小鼠的背部造成直径为0.4cm的圆形全层皮肤缺损创面。于伤后1、4、7、14d,取创面及周边的组织,常规制片HE染色,采用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创面及边缘TGF-β1和PCNA的表达,采用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及用天狼猩红染色方法显示胶原表达变化情况。结果1TGF1的表达于伤后1d组创缘处表皮细胞呈阳性,阳性率为19.87%±1.16%,成纤维细胞中表达较弱;伤后4d组成纤维细胞中呈较强阳性,阳性率为37.15%±3.15%,伤后7d组成纤维细胞阳性率达47.66%±3.71%;14d组成纤维细胞呈弱阳性,阳性率为10.08%±0.12%。2PCNA于伤后1d组阳性率为12.1%±1.12%;伤后4d组阳性率为34.3%±2.31%,以成纤维细胞增殖为主;伤后7d组成纤维细胞增殖显著,阳性率达58.5%±4.73%;创后14d组细胞增殖明显减弱,阳性率为6.9%±0.12%。3细胞凋亡检测示伤后1d组皮肤创面及边缘细胞凋亡率为36.15±2.47%;伤后4d凋亡率为27.15±2.30%,伤后7d细胞凋亡率为11.71±0.98%,伤后14d凋亡率达47.38%±2.16。4伤后1d组胶原纤维的表达强度基本同对照组,伤后4d胶原表达开始增高,7d显著增高,于14d胶原表达基本同对照组。结论在皮肤缺损创面修复过程中,TGF-β1的表达与成纤维细胞增殖及胶原合成呈正相关。

  • 标签: 创伤愈合 成纤维细胞 TGF-Β1 胶原 图像分析
  • 简介:摘要: 伴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总体发病率有所升高,对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的相关研究,有助于更好地进行治疗干预,降低阿尔茨海默病发病率。随着研究的深入,炎性因子在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逐渐得到重视,尤其是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β1) 、肿瘤坏死因子 -α ( TNF-α )。本文结合国内相关文献资料,探讨 TGF-β1 、 TNF-α 与阿尔茨海默病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 标签: TGF-β1 TNF-α 阿尔茨海默病 相关性研究
  • 简介:目的探讨泛素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对草酸钙肾结石模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信号通路及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方珐MDCK培养后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草酸组、草酸+MG132组)分别予以相应干预。运用Westernblot蛋白印迹分析检测上皮钙黏蛋白(E-Cadherin)、N钙黏着蛋白(N-Cadherin)、兔抗人波形蛋白(Vimentin)、TGF-β1、Smad7的表达。采用细胞可渗透性荧光探针2'-,7'-二氯荧光素二乙酸酯(DCFH-DA)测量细胞活性氧(ROS)水平。结果草酸会使TGF-β1、N-Cadherin、Vimentin表达量增加,使Smad7、E-Cadherin表达下降。MG132会降低草酸引起的细胞ROS的增加。结论泛素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通过抑制TGF-β1/Smad通路、影响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转分化从而发挥抗肾间质纤维化作用。

  • 标签: 泛素蛋白酶体抑制剂 MG132 上皮间质转化(EMT) TGF-B1 草酸钙肾结石
  • 简介:Objective:Tostudytheeffectofthreedifferentmethodssuchasmedicine,acupunctureandlaseracupunctureonthelevelsofinterleukin2(IL-2),interleukin6(IL-6)andtransforminggrowthfactor-β1(TGF-β1)inrat’sserumwithchronicatrophicgastritis.Methods:9ratswererandomlyselectedfrom60ratsasnormalcontrolgroup,andtheotherratswereusedtoreplicatetheanimalmodelofchronicatrophicgastritiswithcomprehensivemethod,5ratswererandomlyinspectedatthe8thweekintheprocessofcreatingmodelforgastricmucosapathologicalexamination;whengastricmucosashowsCAGsymptomssuchasvariousdegreeofcongestion,bleeding,atrophy,metaplasia,themodelratswererandomlydividedintomodelgroup,medicinegroup,acupuncturegroupandlaseracupuncturegroup.TheratsofmedicinegroupwerechronicallyadministeredwithyanshenjianweicapsuleandKangfuxinLiquid;thegroupsofacupunctureandlaseracupunctureselectedZusanliacupunctureasacupuncturepoints,afterthetreatmentfor14d,bloodwasremoved,doubleantibodysandwich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assay(ELISA)wasusedtodetectthelevelsofIL-2,IL-6andTGF-β1inserum.Results:Comparedwithnormalgroup,thecontentsofIL-2,IL-6andTGF-β1inserumofmodelratsincreased(P<0.05orP<0.01).Medicine,acupunctureandlaseracupuncturecouldreducethecontentsofIL-2,IL-6andTGF-β1,IL-2inserumofthemedicinegroupandlaseracupuncturegroupwassignificantlydecreased(P<0.05);IL-6inacupuncturegroupandlaseracupuncturegroupweresignificantlydecreased(P<0.05orP<0.01);andthemostsignificantislaseracupuncturegroup(P<0.01).Medicine,acupunctureandlaseracupuncturecouldsignificantlyreduceTGF-β1contentinserum(P<0.05orP<0.01),andtheparticularlysignificantwaslaseracupuncture(P<0.01).Conclusion:Laseracupuncturehasthefunctionofreducingtheinflammatoryresponseandadjustingimmunefunction.ItcaneffectivelyreducetheexpressionlevelofIL-2,IL-6andTGF-β1inserumofratswithchronicat

  • 标签: TGF-Β1 激光针灸 IL-2 IL-6 萎缩性 大鼠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12-22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16期
  • 机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研究人员发现,一种小分子药物可以使小鼠的大脑和肌肉里年老的干细胞重新振作,这个药物可能会使人类衰老的机体组织重新焕发青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CHD)不同临床类型患者外周血清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1)水平并结合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结果的分析,探讨它与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程度和稳定性的关系,以期对TGF1在CHD发病机理中的作用进行研究。方法选择我科住院的CHD患者72例,按临床症状分为亚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44例,稳定型心绞痛(SAP)28例。并经冠脉造影(CAG)证实。对照组15例,并常规行冠脉造影排除冠心病。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TGF1的水平。根据CAG术结果将CHD组分为三个亚组单支病变、双支病变和三支病变,左主干病变归为双支病变亚组。血管狭窄的部位由目测确定,以狭窄≥50%计病变冠脉支数。应用SYNTAX评分标准(运用从SYNTAX官方网站所下载的SYNTAX评分计算)。结果CHD患者血清TGF1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21012.3±13704.1pg/ml、52120.6±27424.0pg/ml。(P<0.05)。ACS患者血清TGF1水平均显著低于SAP组,29695.0±20561.3pg/ml,21012.3±13704.1pg/ml,差异有显著性(P<0.05)。CHD患者血清TGF1与冠脉病变积分、病变冠脉支数呈负相关,随着血清TGF1浓度相应降低,冠脉病变积分、病变冠脉支数值相应增加,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本临床试验结果倾向于血清TGF1在CHD患者中以保护性作用为主。血清TGF1利于稳定冠心病患者的症状,减少ACS的发生;血清TGF1水平与慢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密切相关。

  • 标签: TGF-&beta 1 冠心病 急性冠脉综合征 不稳定型心绞痛
  • 简介:转化生长因子(TGF)-β超家族成员的重要生物学功能正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受体介导的胞内信号转导研究近年有较大进展,特别是Smads蛋白介导的信号转导通路为阐明TGF-β超家族的作用机理提供了一条重要线索。TGF-β/Smads信号的转导受到机体严密的调控,并与其他信号通路存在着广泛的交叉对话效应。综述了对TGF-β/Smads信号转导通路的机制、调控,及其在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和疾病发生中的作用的研究进展。

  • 标签: 转化生长因子-Β SMADS 信号转导
  • 简介:摘要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是一种重要的成纤维细胞因子,其表达水平能反映肺纤维化的严重程度。放射性肺损伤(RILI)包括早期的放射性肺炎(RP)和晚期的放射性肺纤维化(RIPF)。RP向RIPF发展的过程中伴随着TGF-β1表达水平的升高。了解及掌握TGF-β1在RP和RIPF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分子机制,对于RILI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就TGF-β1在RILI发生过程中的促纤维化作用及其机制进行综述。

  • 标签: 转化生长因子β1 放射性肺损伤 放射性肺纤维化 促纤维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growthfactor-β1,TGF1)以及甲胎蛋白异质体(alpha-fetoproteinheterogeneity-L3,AFP-L3)用于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亲和吸附法分别检测50例HCC患者、33例肝硬化(livercirrhosis,LC)患者以及3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TGF1以及AFP-L3水平。结果血清TGF1诊断HCC最佳临界值为61.3?g/L,诊断灵敏度为76.0%,特异性为81.0%,曲线下面积(areaunderthecurve,AUC)为0.8603,95%置信区间(confidenceinterval,CI)为0.7921-0.9286。血清AFP-L3诊断HCC最佳临界值为11.8%,诊断灵敏度为80.0%,特异性为85.7%,AUC为0.9364,95%CI为0.8946-0.9732,HCC患者血清TGF1含量为108.2±35.5?g/L,明显高于LC组(44.8±18.6?g/L)以及对照组(25.9±7.9?g/L),P<0.001;HCC患者血清AFP-L3含量为(18.3±6.2)%,也明显高于LC组(9.1±3.0)%以及对照组(4.5±1.3)%,P<0.001。血清TGF1及AFP-L3联合检测对HCC诊断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以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血清TGF1及AFP-L3单项检测,P<0.05;而血清TGF1单项检测与血清AFP-L3单项检测各指标之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HCC患者血清中TGF1以及AFP-L3含量均显著增加,并且两个指标的联合检测对HCC的临床诊疗可提供重要价值。

  • 标签: 肝细胞肝癌 转化生长因子&beta 1 甲胎蛋白异质体 诊断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育阴熄风汤加减对中风阴虚风动证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1)、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将8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给予氯吡格雷治疗;治疗组42例,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育阴熄风汤加减。4周后测定治疗前后患者血清TGF1、hsCRP的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血清TGF1表达增强比对照组明显,hsCRP表达下降比对照组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育阴熄风汤加减能显著改善患者TGF1、hsCRP的表达水平。

  • 标签: 育阴熄风汤 中风 转化生长因子&beta 1 超敏C反应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TGF1)的变化情况,探讨辛伐他汀对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根据糖尿病肾病的不同分期分为Ⅲ期组(30例)、Ⅳ期(26例)、V期(22例),所有患者均行TGF1检测,比较不同临床分期患者的检测结果,同时给予辛伐他汀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不同临床分期DN患者TGF1水平之间有明显的差异,Ⅲ期、Ⅳ期、V期患者血清TGF1水平依次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辛伐他汀治疗后,显效66例,有效7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3.6%。结论TGF1水平变化是DN患者病情评价的重要依据,随着DN患者病情的进展,TGF1水平会随之增高,采用辛伐他汀治疗可以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延缓患者病情进展。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TGF-&beta 1 辛伐他汀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TGF-β1、IL-18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49例CHB患者及30例健康成人血清TGF-β1、IL-18水平,并同时检测各项肝功能指标。结果CHB患者血清TGF-β1、IL-18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随CHB的严重程度增高而升高:血清TGF-β1、IL-18水平与血清各项肝功能指标呈正相关(P〈0.01);HBeAg阴性组血清中TGF-β1水平较HBeAg阳性组明显低(P〈0.01),HBeAg阳性组血清中IL-18水平较HBeAg阴性组明显低(P〈0.01)。结论CHB患者血清TGF-β1、IL-18水平与肝细胞损伤指标呈正相关,这对于了解肝组织炎症活动及肝细胞损伤程度具有重要意义,联合检测TGF-β1及IL-18水平有助于肝脏炎症病变的诊断和评估。

  • 标签: 乙型肝炎 白细胞介素-18 转化生长因子-Β1
  • 简介:目的:观察降糖三黄片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1、Co1-Ⅳ的影响,探讨其对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将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11只、造模组69只。腹腔内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复制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进一步分为模型组、厄贝沙坦组(给药量0.027g·kg-1·d-1)、降糖三黄片组(给药量0.675g·kg-1·d-1),给药8周后处死。于治疗前、模后4周、8周各组大鼠测血糖、称体重;造模成功后、实验结束前收集24h尿液测定尿微量白蛋白。实验结束后摘取肾脏,去包膜称重;分别用免疫组化染色法及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smad1、Ⅳ型胶原(Col-Ⅳ);用双抗体夹心法(ELASA)检测肾组织TGF-β1。结果:造模后各组大鼠体重明显减轻,降糖三黄片、厄贝沙坦与模型组比较,肾重/体重指数下降(P<0.01)。降糖三黄片、厄贝沙坦与模型组比较尿微量白蛋白水平下降(P<0.05)。降糖三黄片与模型组、厄贝沙坦组相比,能较好地降低血糖(P<0.01);降糖三黄片、厄贝沙坦均能明显抑制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组织中TGF-β1的表达(P<0.01)。免疫组化染色表明厄贝沙坦组和降糖三黄片组比模型组smad1、Col-Ⅳ阳性表达程度显著减弱。免疫组化图像染色指数及荧光定量RT-PCR法结果提示降糖三黄片能降低smad1、Col-Ⅳ水平(P<0.05),且与厄贝沙坦作用相近。结论:降糖三黄片可通过抑制肾组织TGF-β1/smad1通路的表达,降低Col-Ⅳ的沉积,使肾脏的异常结构得到改善,延缓肾小球硬化。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降糖三黄片 转化生长因子-β1 Smad1通路 Col—Ⅳ
  • 简介:目的探讨重组人IL-1Ra和TGF-β1双基因在体外对兔骨性关节炎软骨退变的治疗效果.方法取新西兰大白兔关节软骨,经消化分离,软骨细胞以1.5×105/ml浓度培养于6孔培养板.软骨细胞分为5组,转染IL-1Ra组、转染TGF-β1组、转染IL-1Ra+TGF1双基因组、未转染组、空白组.上述转染组均以LipofectamineTM2000Reagent脂质体为转染媒介.各组加入软骨块,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均加入20ngIL-1β.于第6天后每组各取4孔1.5ml培养基,ELISA法检测TGF-β1和IL-1Ra的含量,RIA法检测IL-1β和TNF-α的含量.收集软骨块做HE染色、阿尔新蓝染色及Ⅱ型胶原免疫组化检测等组织学观察.结果转染组IL-1Ra或TGF-β1有较高的表达水平;转染组IL-1β和TNF-α的表达水平降低,在双基因组降低最明显,与单基因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转基因组基质染色均比未转染组着色较深.在双基因组软骨细胞排列尚整齐,细胞数量多,基质深染.结论联合基因治疗效果优于单基因,为体外骨性关节炎的基因治疗提供实验基础.

  • 标签: 受体 白细胞介素1 转化生长因子 基因转移技术 软骨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对于尘肺病患者应用TGF1、PDGF及CTGF这三项指标进行检查的价值以及效果评价。方法参与本次研究的实验对象为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于我院就诊后诊断为尘肺病的患者,本次研究对象一共80例,将所有参与试验患者随机的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为40例健康人员,而另40例则为观察组患者即尘肺病患者,观察并统计两组患者进行血清检测后TGF1、PDGF及CTGF三项指标的表达变化。结果观察组即尘肺病患者TGF1以及PDGF这两项指标水平较对照组健康人群明显提高,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而CTGF指标水平上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于尘肺病患者来说,TGF1以及PDGF指标的水平对于其检出以及早期诊治具有重要意义,应在临床进行推广使用。

  • 标签: TGF-&beta 1 PDGF CTGF 尘肺病 诊治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