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48 个结果
  • 简介: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提出"全面现代"战略,其基本要求是政治更民主、经济更智慧,以便吸引西方更多的资金、技术、人才,实现俄罗斯的强国目标。这一战略思路与普京的治国理念存在差异,给人留下了新一轮总统选举前梅德韦杰夫总统需要走出普京影子的印象,尤其是他希望借助西方力量实现本国现代的愿望,让人们再次看到了俄罗斯战略前景的不确定性。

  • 标签: 俄罗斯 梅德韦杰夫 “全面现代化” 战略前景
  • 简介:当前欧盟内部各种矛盾突出,维系欧盟前行的"深化"和"扩大"两个车轮停摆,欧元区呈分裂之势,原指望解决劳动力匮乏的"申根协议"难以实施。随着德国对推进欧洲一体热情减退,德法两国"火车头"作用减弱,加上美国干预力度的加大,欧洲逐渐走下坡路的势头恐怕难以避免。

  • 标签: 欧洲一体化 欧盟 欧元区
  • 简介:欧洲人称欧共体是'20世纪最巨大的工程'。在欧洲大陆,出现了由12个工业发达国家组成、有3.24亿人口的欧共体,举世瞩目。欧共体30多年的成就,尤其是统一大市场的建设,使欧共体日益具有吸引力,并对世界政治和国际形势产生巨大影响。1991年底欧共体马斯特里赫特会议确立了建立经济货币联盟和政治联盟的目标,成为欧洲一体进程中的又一重要里程碑。本文试图评述欧共体建立与发展过程,剖析它目前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并探讨它的发展趋势和前景。

  • 标签: 国际形势 马斯特里赫特 政治联盟 货币联盟 统一大市场 政治一体化
  • 简介:一个国家军事实力的强弱和军人素质紧密相关。在当前信息战争条件下,只有高素质的军人才能高效驾驭现代、高科技的武器,捍卫国家利益。而从事军事活动的人口是国家总人口的一部分,一个国家的人口结构发生剧烈变化必将对军事人力造成影响。

  • 标签: 日本军事 人力 老龄化 国家利益 军人素质 信息化战争
  • 简介:在现代会变迁中,东南亚社会的传统家庭由于各国现代的启动、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和西方思想观念的影响等原因,在家庭结构、家庭功能、家庭观念以及婚姻生育观念等方面都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并由此引发了相关的社会问题。本文试图运用现代理论和社会学关于家庭的理论对变化中的东南亚家庭做一阐释。

  • 标签: 家庭伦理观念 平等观念 婚姻观 生育观 现代化进程 东南亚
  • 简介:当今世界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都会受到全球的影响。全球与经济转型之间存在着互动关系。俄罗斯作为一个大国,在经济转型伊始就受到了经济全球的影响。全球对俄罗斯经济转型的路径选择以及对俄融入全球贸易、金融、国际分工体系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 标签: 经济转型 全球化 国际贸易 国际金融 国际分工
  • 简介:随着全球加速发展、大国关系保持基本稳定,全球性核战争威胁明显下降。然而,当今世界核扩散形势依然严峻,并有可能随着核电复兴浪潮的到来变得更加复杂:核恐怖主义威胁凸显.构建稳定核安全环境日益成为国际社会新的重点;导弹防御系统及外空武器有可能造成国际战略态势的失衡和复杂,并激发新领域的军备竞赛。改善全球核安全环境任重而道远,不仅有赖于核武器国家核裁军的推进和核战略的不断调整,还有赖于核领域国际法的健全和相关国际机制的不断增强,更需要和平、发展、合作国际潮流的不断巩固和推进。

  • 标签: 全球核安全环境 国际核战略态势 核扩散 核恐怖主义
  • 简介:经过改革开放后30多年的发展,绥芬河市初步具备了城市国际的基础。绥芬河市在提升城市国际水平过程中,应以境内外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为先导,以国际性的产业集聚发展为支撑,重点放在经济国际、社会国际、基础设施国际和制度文化国际等四大领域。加快打造具有国际比较优势的生产服务环境、体现国际品质的生活服务环境和遵循国际惯例的投资服务环境,把绥芬河建成与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自由港相衔接、相适应、相配套的前沿窗口,真正成为对接俄远东开发、符合国际惯例的先行区。

  • 标签: 绥芬河 俄罗斯 国际化
  • 简介:在中国和印度最终解决边界与领土争端之前,实际控制线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但由于历史原因和现实战略利益矛盾,中印双方对实控线的位置存在不同认知,难以就澄清和划设实控线的问题达成-致.实控线认知差异也持续引发中印在边境实控线地区发生军事对峙.从中国对解决边界问题的总体战略谋划、中印双边关系以及相互战略安全着眼,有必要在高度务实的基础上探寻管控实控线态势的新路径,为最终解决边界问题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 标签: 中印边界问题 实际控制线 冲突管控
  • 简介:本文从制度环境、制度安排、政策和策略等方面对新加坡执政的人民行动党及其政府如何处理与其它政党、社群组织和普通选民的关系和社会控制方式进行了分析。指出在制度设计上,它是一个存在一定程度多元制衡的一党独大的以行政为主导的软权威主义的政体。在处理与反对党的关系方面,执政党的基本原则是一方面对其严格限制和控制,采取一切“合法的”手段把其摒弃在国家权力之外,另一方面则保证其在一定程度上的发言权,以对执政党进行一定程度的监督、,反映不同的利益和政见。在处理与社群组织和选民的关系方面,其基本原则是通过推行国家合作主义的政策把人民群众纳人执政党所设定的政治发展进程之中;实行一种具有多元利益表达和一定民主性的、提倡体制内合作的自上而下的制度;人民行动党在联系群众方面已经形成了高度制度的联系机制,尤其是这种机制不是一味迎合人民群众的眼前需要.而是着眼于其长远利益。

  • 标签: 人民行动党政府 反对党 社群组织 人民群众 社会控制
  • 简介:中印关系中的机制建设是构筑健康、稳定的中印关系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印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应有之意与合理延伸。在两国政府和人民的不懈努力下,中印关系机制建设的成果初步显现,涵盖了政治、经济、安全、人文交流和国际合作等领域。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机制也在不断的调整和重塑当中。

  • 标签: 中印关系 合作机制 框架
  • 简介:获得土地、减少现代对农民和农村利益的侵害和反对开放农产品市场,是东亚农民运动的主要目的。在东亚现代进程中,农村和农业日益被置于边缘地位,是农民运动产生的主要原因。农民运动在扩大农民的政治参与、实现持续、稳定的经济增长和维系社会和谐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东亚 农民运动 政治参与
  • 简介:西非国家加纳自1992宪法颁布实施以来,已先后进行了七次和平大选。大选有效地促进了该国民主进程的发展。研究加纳大选与其民主进程的发展关系,将有助于其他非洲国家借鉴加纳民主发展经验,打破民主进程发展瓶颈。本文总结了制约非洲国家民主进程的主要因素,回顾了加纳民主发展进程,并运用政治学中民主理论及原则,分析了加纳和平大选对其民主的促进作用。新形势下,开展对加纳民主进程的研究,还将有助于加纳及时化解来自外部及本国发展的挑战,促进民主进程的持续发展。

  • 标签: 加纳 非洲 大选 民主化
  • 简介:新加坡是世界上和东南亚的一个独特国家。在新加坡国立大学进行的一项关于对全世界国家,特别是对东盟国家的看法的调查,显示了一种关于新加坡独特性的意识。尽管回答调查的人对东盟作为一个区域性集团的看法不尽相同,但他们都把新加坡视为基本上有别于东南亚,而不是属于东南亚的一部分。本文参照在其它4个东盟成员国进行的类似调查来研究从新加坡得出的调查结果。关于新加坡独特性的独特意识归因于新加坡自己与众不同的特点、与民族特性作斗争和高于一切且关乎国家存亡的经济规律。这种独特性意识是对东盟一体的挑战,这不仅关系到新加坡,而且还关系到整个地区。

  • 标签: 东盟 区域化 新加坡例外论 文化 观念
  • 简介:目前,中俄关系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努力实现中俄林业科技合作的产业必将有力地巩固和充实这种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构建中俄林业科技合作运行机制,选择适宜的合作模式,还要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包括体制环境、政策环境、政治环境、生态环境、舆论环境和市场环境,从而促进中俄林业科技合作产业的顺利进行。

  • 标签: 中国 俄罗斯 林业科技合作 林业产业化 环境
  • 简介:南海问题本是中国与部分东盟成员国之间的双边问题,而不是中国与东盟之间的问题.然而自20世纪90年代起,东盟便开始介人南海问题,并逐步将南海问题转化为中国-东盟之间的问题.中国-东盟南海问题“安全”是中国与部分东盟成员国之间关于南海问题双边争端演化为中国-东盟安全问题的过程.东盟以南海问题“利益攸关者”身份积极参与南海问题,中国为维护南海地区稳定而采取的“救火式”应对措施,美日等域外国家对南海问题的大力介入,是中国-东盟南海问题“安全”的主要动因.“去安全”是解决中国-东盟南海问题“安全”困境的主要方法,重新定位、稳定转化、置换议题、话语引导,是中国-东盟南海问题“去安全”的有效路径.

  • 标签: 中国-东盟关系 南海问题 安全化 去安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