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多学科会诊(MDT)综合管理模式在早期肺癌诊疗中的应用,分析其临床价值以及推广的可行性和意义。方法回顾性纳入西京医院2018年1月8日至2019年12月31日经MDT后进行手术的470例患者,其中男172例,女298例,年龄23~79(54.46±11.08)岁。分析基本诊疗信息以及术后病理,其中MDT建议手术441例,主观要求手术29例。比较患者一般情况、术前诊断以及病理结果,总结MDT综合管理模式的具体内容及相关技术运用。同时结合当下国内肺癌发病现状探究MDT综合管理模式在早期肺癌诊疗中的应用价值。结果470例手术患者中,男性以实性结节居多(69/172,40.1%),女性以磨玻璃结节居多(135/298,45.3%),结节分布总体呈现上叶(277/470)多于下叶(161/470)、右肺(276/470)多于左肺(194/470)的趋势。MDT推荐手术的441例患者中98.11%的男性(156/159)和97.87%的女性(276/282)术后病理提示恶性,腺癌为主要病理类型(男146/156例,93.59%;女269/276例,97.46%)。恶性病理结果中以原位癌(男66/156例,42.31%;女130/276例,47.10%)及Ⅰ期肺癌(男79/156例,50.64%;女131/276例,47.46%)居多。推荐手术的患者中1.89%的男性(3/159)和2.13%的女性(6/282)术后病理提示良性,其中以肺结核和真菌感染为主(各性别均为66.67%,男2/3例;女4/6例)。主观手术的29患者术后病理也以结核与真菌感染为主要类型(男9/13例,69.23%;女11/16例,68.75%)。MDT综合管理模式中充分联合运用多种辅助诊断技术,同时结合多学科参与的经验优势,弥补了单科诊断的局限性,总体诊断符合率可达98.09%,一致性强(Kappa>0.81),其阳性预测值(PPV)为97.96%,阴性预测值(NPV)为100%,患者诊疗周期均值为24.28~26.51 d。结论MDT综合管理模式符合共识要求,其在诊断效能和诊疗周期方面都具有较大的优势,对于早期肺癌的诊治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但在早期肺癌的诊疗中应将结核与真菌的感染应作为重要鉴别诊断项目。

  • 标签: 早期肺癌 MDT 管理模式 医疗服务 应用探索
  • 作者: 彭伟 孙佳培 乔娟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2022年第08期
  • 机构: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骨科医学部关节外科,北京 100048 解放军总医院骨科医学部派驻第八医学中心骨科,北京 100091,解放军总医院骨科医学部派驻第八医学中心骨科,北京 100091,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卫勤部科研训练科,北京 10009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在关节外科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将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实习的60名学生分为传统组(采用传统教学的方法)和自主学习组(采用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每组30名。比较两组学生一般情况、教学成绩(包括理论成绩和实践成绩)、能力评分(包括查阅文献能力、讲课能力、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主观评分(学习兴趣、教学满意度),并进行研究。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和卡方检验。结果自主学习组理论成绩[(87.63±7.01) vs. (79.56±7.08)]、实践操作成绩[(86.40±6.45) vs. (82.70±7.65)]、查阅文献能力[(16.33±2.45) vs. (14.50±2.27)]、讲课能力[(15.56±2.97) vs. (13.90±2.56)]、组织能力[(17.61±2.34) vs. (14.96±2.55)]、沟通能力[(17.06±1.91) vs. (14.53±1.96)]、团队合作能力[(16.23 ±1.71) vs. (14.76 ±2.32)],各项评分都高于传统组,学习兴趣各项指标和教学满意度(教学形式和教学效果)指标也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培养实习学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教学质量,为教学改革提供了新思路。

  • 标签: 教学模式 自主学习 教学质量 关节外科
  • 简介:摘要基于《医学影像学》在线课堂,实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重要改革。现结合重庆医科大学教改经验,就《医学影像学》在线教学平台资源建设、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包括线上、线下教学内容的重构性整体设计,课前、课中、课后线上和线下教学内容有机整合)以及教学实施细节(以缺血性脑梗死为例)、教学效果、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进行介绍。实践显示,该教学模式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拓展了教学空间,激发了学生学习自主性,加强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增加了师生交流互动,改善了教学效果,对提升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线上和线下 混合式教学 医学影像学 教学方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FMEA)管理模式在留置针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从2019年3月至2020年1月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门诊就诊的留置针患者中选择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软件产生自动序列号,将序列号放入密封的信封中,按照进入研究的先后顺序由患者盲抽,进而将入选病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病例数都是60例,分别为对照组及实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管理,实验组给予FMEA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护理质量、失效模式的RPN值(风险指数)、静脉炎、感染及堵塞情况。结果实验组护理质量量表总分及静脉输液应用效应、护士基础护理水平、护士应急护理能力、护士服务风貌4个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12.072、9.250、4.467、6.381、12.136,P<0.05)。实验组静脉炎、堵管及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χ2=4.013、4.288、4.169,P=0.045、0.038、0.041<0.05)。实验组干预后输液装置连接期间不够紧密、穿刺部位选择不恰当、皮肤消毒不彻底、护士穿刺技术不够熟练、未熟练掌握敷贴粘贴方法、健康宣教不到位、未熟练掌握冲封管技术主要失效模式RPN值较干预前明显下降,(P<0.05)。结论FMEA管理模式在留置针护理中应用,能够降低静脉炎、堵管及感染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FMEA管理模式 留置针护理中 感染 堵塞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BL教学模式应用于护士核心能力培养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2017级规培护士及2018级的规培护士分别为对照组(78例)与试验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培训,试验组采用PBL教学模式。通过理论及操作考核评估组护士的理论知识及操作能力,采用中国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量表(CIRN)及护士核心能力调查表测评两组护士的核心能力。结果培训后,试验组护士的理论考核评分、操作考核评分及CIRN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核心能力调查表8个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采用PBL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高规培护士的专业理论水平及操作技能,增强护士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人际交往等方面的核心能力。

  • 标签: PBL教学模式 规培护士 核心能力
  • 简介:摘要临床诊断学是临床核心专业课程之一,是衔接医学基础课程及临床课程的重要桥梁。为提高课程教学效果,改革以往教学中的诸多问题,本研究围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将现代信息化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构建出"一体两翼三足四维"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内科学教研室以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为教学对象对混合式教学模式开展实践研究,结果显示新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达到知识、能力、素养3个维度的教学目标,可供其他教学团队参考借鉴。

  • 标签: 临床医学 混合式教学 教学模式 临床诊断学 课程思政
  • 简介:摘要退缩模式是指治疗前后相比,肿瘤整体形态及三维体积的变化趋势。新辅助化疗后,乳腺癌可以发生多种退缩模式,主要包括向心性退缩和非向心性退缩两类。MRI是评估乳腺癌退缩模式的主要手段。乳腺癌的退缩模式与多种临床病理特征有关,并且在残余肿瘤范围评估、疗效及预后预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 标签: 乳腺肿瘤 退缩模式 残余肿瘤范围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问题教学”(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与“案例教学”(case-based learning,CBL)模式在现代大学医学教育中的作用和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1月临床五年制第四学年的医学生70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36人,对照组34人,其中试验组采用PBL和CBL模式相结合的模式开展课程,对照组采用传统教育(lecture-based learning,LBL)模式,比较两种教育模式在医学教育中的效果。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两组考核中,在问卷调查中各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结论PBL模式结合CBL模式显著提高临床医学生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辅助检查的收集、梳理能力,同时,也显著提升了临床思维、团队协作、语言表达的能力,值得我们在教学中推广应用。

  • 标签: 教育,医学 小肠疾病 肠梗阻 基础理论 病史采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适宜研究生流行病学课程的教学模式,为改善和提升教学质量提供科学思路和依据。方法课程按教学进度分三个阶段进行,即传统教学、传统教学+案例讨论、在线理论学习+案例讨论。分别比较三个阶段学生测试成绩的变化,并对学生对各阶段教学方式的倾向性进行问卷调查。结果214名学生在三个阶段的测试成绩均呈现上升趋势,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数学生更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重点知识的讲解,多数学生认为理论知识和案例讨论的教学时间应均衡分配,更多学生选择与专业相关的中文文献作为教学案例,多数学生认为通过案例讨论教学提高了自学和沟通能力。结论研究生流行病学课程教学改革,应进一步推动传统教学与案例讨论有机融合、在线学习作为有力补充的新型模式,并采取有效手段和方式进行考核评价,提高研究生教学质量。

  • 标签: 研究生 流行病学 教学改革
  • 简介:摘要老年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病)管理模式关系到患者的转归和结局,国外慢病管理的主要优势是由医疗保险负担,医疗机构在有限范围内互联互通,基层卫生工作人员主导,患者积极参与;国内虽然在形式上包含了社区慢病管理,也出台了指导性文件,但在政策落地、信息系统、社区资源和患者教育等方面仍需要改进。

  • 标签: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疾病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eCASH护理模式对ICU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谵妄预防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2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88例行PCI的冠心病患者,术后入住ICU,2019年1—12月纳入的患者设为对照组(n=94),予以常规护理;2020年1—12月纳入的患者设为观察组(n=94),予以eCASH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谵妄发生情况[ICU意识模糊评估法(CAM-ICU)]、住院情况(卧床时间、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护理质量(住院患者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量表)、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谵妄发生率、卧床时间、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住院患者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量表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期间,两组患者穿刺部位血肿、皮肤水疱、感染、肢体静脉血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尿潴留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CASH护理模式有助于ICU冠心病患者PCI术后谵妄预防,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升护理质量,对减少患者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有一定帮助。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eCASH护理模式 冠心病 谵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ADOPT模式在乳腺癌PICC置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6月—2020年6月山西省人民医院收治的248例乳腺癌PICC置管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124)与对照组(n=124)。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ADOPT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PICC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后的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癌症疲乏量表(CFS)、乳腺癌生活质量测定量表(QLQ-BR23)得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非计划性拔管例数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ESCA得分、QLQ-BR 23功能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CFS量表各维度得分、QLQ-BR 23症状量表及单项条目得分低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DOPT模式对降低乳腺癌PICC置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发生情况效果较好,能有效提升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缓解患者癌症疲乏。

  • 标签: 乳腺肿瘤 ADOPT模式 PICC 并发症 非计划性拔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青年住院慢性肾脏病(CKD)患者共病模式及特征,为慢性病的共病一、二级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5月—2021年8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病内科住院的947例中青年CKD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基本资料、15种慢性疾病共病资料,对中青年CKD患者共病数量、模式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中青年发生CKD共病的前6名分别为血脂异常、慢性胃肠疾病、慢性颈/腰椎病、高尿酸血症或痛风、肥胖、代谢综合征,其中血脂异常、慢性胃肠疾病、慢性颈/腰椎病共病比例均超过50%。共病数量为(2.94±1.03)种,2种占44.88%(425/947)、3种占35.69%(338/947)、4种占11.72%(111/947),4种以上占7.71%(73/947)。中青年CKD中血脂异常、慢性胃肠疾病、慢性颈/腰椎病共病患者年龄多为35~50岁,高尿酸血症或痛风、肥胖、代谢综合征共病患者年龄多为50~65岁,不同年龄段共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共患代谢综合征比例高于女性,继发性肾小球肾炎共患高尿酸血症、肥胖、代谢综合征比例高于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吸烟患者共患慢性胃肠疾病、肥胖、代谢综合征比例高于不吸烟患者,经常饮酒患者共患血脂异常、慢性胃肠疾病、高尿酸血症或痛风比例高于偶尔或从不饮酒患者,经常锻炼患者共患血脂异常、慢性颈/腰椎病、肥胖、代谢综合征比例低于偶尔或从不锻炼患者,久坐患者共患血脂异常、慢性颈/腰椎病、高尿酸血症或痛风、肥胖、代谢综合征比例高于非久坐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青年CKD患者共病数量以2种或3种共病多见,共病模式以代谢性疾病、慢性颈/腰椎病和慢性胃肠疾病共病为主,个体化早期教育,使患者养成科学、健康生活习惯十分必要。

  • 标签: 慢性病 慢性肾脏病 中青年 共病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期非小细胞肺癌(ES-NSCLC)行立体定向消融放射治疗(SABR)后的失败模式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2—2020年行SABR治疗的ES-NSCLC患者113例。分析其失败模式、复发时间、复发部位及影响复发的因素。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局部复发率,区域淋巴结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Log-rank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Cox模型行多因素分析。结果中位随访时间58(6~108)个月,全组患者共45例(39.8%)出现复发,中位复发时间36个月。31例患者(27.4%)出现远处转移(DM),单纯DM 24例(21.2%);局部复发(LR)12例(10.6%),单纯LR 7例(6.2%);区域淋巴结复发(RR)11例(9.7%),单纯RR 6例(5.3%);LR+RR 1例(0.9%),LR+DM 3例(2.7%),LR+RR+DM 1例(0.9%),RR+DM 3例(2.7%)。全组患者1、2、3、4、5年复发率分别是5.4%、16.6%、27.5%、44.0%和51.2%。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EGFR突变是复发率高的影响因素。结论单纯SABR治疗ES-NSCLC患者有较高复发率,远处转移是最常见的失败模式,尤其EGFR突变阳性患者,建议后续辅助治疗。

  • 标签: 立体定向消融放射治疗 癌,非小细胞肺,早期 复发模式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Ⅳ期NSCLC原发肿瘤三维放疗联合药物一线治疗的失败模式特点及放疗相关因素的影响。方法选择2003年3月至2020年7月708例初诊Ⅳ期NSCLC患者,χ2检验失败模式单因素分析;Kaplan-Meier法并log-rank检验、Cox回归模型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708例首次失败发生率71.2%,≤6个月、>6~12个月、>12~24个月、>24个月的治疗失败发生率分别为22.7%、28.8%、13.3%、6.4%,中位生存期分别为7.2、13.4、22.2、37.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6.013,P<0.001)。复发失败发生率为21.3%,寡转移和非寡转移的复发失败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转移失败发生率为66.3%,从高到低依次为脑>骨>肺>胸膜腔>肝>远处淋巴结>肾上腺>其他部位,约1/2病例发生新增转移器官,约1/3病例发生原转移器官进展。转移状态、治疗失败发生时间、病理类型、性别、综合治疗强度是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Ⅳ期NSCLC原发肿瘤放疗的失败模式与一线药物治疗不同,局部失败显著降低,转移失败为主,脑转移发生率最高,治疗失败发生时间越晚,OS期越长。寡转移、女性、非鳞癌、治疗失败发生时间晚、4~6个周期化疗同期放疗剂量≥63 Gy是延长生存的独立预后因子。

  • 标签: 癌,非小细胞肺,Ⅳ期 放射疗法 原发肿瘤 失败模式 生存
  • 简介:摘要随着眼底相干光层析成像术、自发荧光、自适应光学等影像技术的出现和发展,网状假性玻璃膜疣(RPD)的组织形态和分布特点也更明晰。熟知多模式影像中RPD的表现特征对于疾病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RPD的形成机制及多模式影像表现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准确地识别RPD和评估疾病的进展预后提供帮助。

  • 标签: 视网膜小疣 多模态成像 黄斑变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多模式影像技术在Stargardt病不同病变阶段的影像特征。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对云南大学附属医院2016年5月至2019年8月确诊的28例(56眼)Stargardt患者进行眼底彩色照相、自发荧光、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炫彩眼底成像、血流成像OCT(OCTA)等多模式检查,总结各类影像检查在疾病不同阶段的特征。结果:眼底彩色照相可显示,随病变进展黄斑区的萎缩病变逐渐扩大,伴后极部眼底色泽改变。炫彩成像通过多波长的组合,可用更好的对比度和层次感显示出萎缩的细胞和范围。眼底自发荧光通过自发荧光的高低变化提示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的受损情况,同时能清楚直观地显示黄斑区萎缩病灶的大小。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在Stargardt病中的观察可直接反映视网膜色素上皮层、脉络膜血管的损伤程度。随着Stargardt病的发展,黄斑区RPE层萎缩范围扩大,视网膜及脉络膜毛细血管继发进行性萎缩。OCT提供了断层眼底的影像信息,随病变进展,中心凹周围神经上皮层变薄,光感受器不同程度萎缩、消失,RPE层不同程度萎缩,反光减弱,脉络膜层毛细血管萎缩,从层次深度和范围的广度都体现了病变的发展。OCTA中本研究观察到随着病变的进展,各层次血管密度呈减少趋势。扫描视网膜深层血管时,透见了下方的脉络膜血管,随着萎缩加重,透见的脉络膜血管的范围扩大。结论:不同的眼科影像技术在Stargardt病的不同阶段表现有各自特点和优势,为临床医师提供了更多角度的追踪随访、病情评估的手段。

  • 标签: Stargardt病 多模式眼底成像 黄斑变性 自然病程
  • 简介:摘要大多数抗癫痫药物不会改变癫痫的病程,基本上是“对症治疗”,即使有多种新型抗癫痫药物不断问世,仍有超过30%的患者发展为药物难治性癫痫。因此,寻找新的治疗靶点和开发有效的药物来预防或逆转癫痫发生和进展,是临床和临床前研究的重要目标。基于目前的研究现状,实现抗癫痫发作向抗癫痫发生、疾病修正治疗的转变,不仅需要标准化的动物模型、能够预测癫痫发生或进展的生物标志物,而且需要足够且广泛的受试者群体、严谨的设计方案和前沿的分析方法,使得临床前研究成功向临床转化。毫无疑问,未来以各种神经损伤途径作为靶点来实现癫痫的预防和疾病修正治疗,或可成为治疗及预防癫痫真正有效的手段。

  • 标签: 癫痫 抗癫痫发作 抗癫痫发生 疾病修正 神经保护
  • 简介:摘要近年来,我国健康体检机构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健康体检数据量持续增长,为健康体检大数据发展及进一步应用奠定了良好基础。机器学习、深度学习、数据挖掘等相关技术的发展十分迅猛,进一步加速了健康体检大数据的应用模式革新。本文分析了大数据推动健康体检模式发展与变革的有利环境,并对健康体检大数据的应用在提升健康体检机构信息管理水平、体检医生健康诊断效率、体检者健康管理水平、健康体检大数据在应用过程中的安全风险、价值挖掘、健康促进等相关影响因素展开了讨论。

  • 标签: 体格检查 大数据 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