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2 个结果
  • 作者: 谢艳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2-12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2期
  • 机构:(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人民医院四川广安638500)【中图分类号】R19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2-0044-02微创外科学是新兴的治疗技术,微创是指在诊疗过程中减少创伤,其不等于无创,目的是降低并发症率,促进疾病康复。微创手术是微创外科学的高科技产物,其有效结合于临床医学,能够以最小创伤实现最佳疗效。其具有明显的治疗优势:组织创伤性极小,能够防止累及周边组织,保护器官功能;手术时间极短,成本低,康复快。是超声介入治疗、内窥镜治疗和放射介入治疗等常用术式,应用率较高。1手术途径微创手术的适应症根据疾病类型、程度和个人情况而所有不同,手术途径根据医生经验和操作性确定。若医生富有经验,且病情允许,则应该评估入径操作性,其入径方法为经内镜、经阴道和经腹。如附件手术,可进行腹腔镜和开腹手术治疗,首选为腹腔镜手术。但是子宫手术就可以选择以上3种入径方式,其各有优劣。1.1经腹子宫切除术(简称TAH)TAH的发展历史已有150余年,是妇科医生的熟练术式,具有统一且规范的操作步骤,优势明显:①能够充分暴露术野,操作极为方便,对于韧带、创面和血管的处理很细致,能够快速止血。②技术难度低,能够在短期内完成对医生的培训,不适用特殊器械,能够在基层医院大力推广。③手术适应症多,可用于子宫肌瘤、卵巢肿瘤和盆腔粘连等疾病治疗。同时可用于产科中的胎盘植入、胎盘早剥等情况。④费用低,患者的认可度高。该术式根据子宫大小确定切口大小,以下腹部横向或纵向切口为主,其中,恶性肿瘤或盆腔粘连者可选择纵向切口;子宫大小正常或肥胖者可选择横向切口。其是基础术式,妇产科医生必须掌握这种手术技巧。但是从微创角度而言,其腹壁的切口偏大,具有较高感染率,瘢痕大,对盆腔具有干扰性,甚至会导致肠梗阻或盆腔感染,所以术后安全性低,恢复慢,逐渐被新术式取代。1.2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简称LH)该术式是在腹腔镜下进行子宫切除,包括腹腔镜辅助下进行阴式子宫切除(简称LAVH);腹腔镜下进行次全子宫切除(简称LASH);腹腔镜下进行完全子宫切除(简称TLH)和腹腔镜下进行筋膜内子宫切除(简称LISH)。以上术式的适应症不同,操作步骤也不同,需要根据医生技能和患者情况进行选择。LH较TAH的手术创伤小,可充分暴露盆腔与腹腔,使腹部切口变小,不对盆腔造成干扰,所以恢复快。腹腔镜具有放大效果,可检出微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给每个人的生活适应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学会适应是每个大学生健康生活、获取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对于正处于学习、成长过程中的大学生来说,能否良好适应是关系到大学生活是否顺利及未来在社会中能否继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心理学家艾夫考认为,适应是个体与环境的互动关系。

  • 标签: 大学生活 快适应 新生 生活适应 健康生活 心理学家
  • 作者: 张淑霞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09-08-18
  • 出处:《健康文摘》 2009年第8期
  • 机构:产科急症往往来势凶猛,其中产科急症以子宫切除为急诊手术,若手术时机选择适当,处理及时准确,常常可挽救产妇的生命,本文报道自1991年—2001年本院产科子宫切除的病人共6例,综合相关的文献资料对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手术的指征及如何降低产科急症子宫切除率及相关问题作以下初步探讨,供同道们参考。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高原环境对个体心理适应性的影响。通过对高原地区官兵与平原地区官兵的心理适应性进行比较,结合实地调查与心理测评,发现高原环境对个体心理适应性存在显著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高原环境会导致个体出现心理适应不良的现象,如焦虑、抑郁等。同时,本研究也提出了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措施,为提高高原地区官兵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了参考。

  • 标签: 高原环境 心理适应性 心理测评 心理干预 心理健康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声速匹配技术应用于诊断均匀性脂肪肝分度中的实际价值。方法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脂肪肝患者及对照组健康人群均接受超声声速匹配技术检查。结果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对照组的ZSI比较差异P<0.05;轻度组患者在ROC曲线分析中临界诊断点为-12.46m/s,灵敏度是100.00%,特异性是76.00%;中度组患者临界诊断点为-27.49m/s,灵敏度是85.000%,特异性是76.00%;重度组患者临界诊断点为-41.59m/s,灵敏度是80.000%,特异性是78.00%。结论在均匀性脂肪肝分度诊断中,利用超声声速匹配技术测量ZSI,可对脂肪肝进行初步分度。

  • 标签: 超声声速匹配技术 均匀性脂肪肝 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产后抑郁症护理中应用ROY适应模式的临床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间的产后抑郁症患者64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应用ROY适应模式护理及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SDS评分明显低于对于治疗前(P<0.01),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产后抑郁症护理中采用ROY适应模式,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抑郁程度。

  • 标签: 产后抑郁症 ROY适应模式 抑郁评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本文对舰艇支队卫勤建设适应综合集成建设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了目前支队卫勤建设尚不完全适应综合集成建设要求的主要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深化理论研究、加强人才培养、提高卫勤装备特别是信息化装备水平、构建立体救护模式等建议和措施。

  • 标签: 舰艇支队 卫勤保障 综合集成 一体化训练 海军
  • 简介:目的探讨师范类大学生生涯适应力的现状,为我国教育工作者更好地了解和把握师范类大学生的职业心理特点,进而促进国内师范类大学生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职业心理学调研依据和参考。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在贵州省4所普通高等师范院校抽取471名在校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生涯适应力问卷(CSCAQ)评估研究对象的生涯适应力水平。结果研究对象CSCAQ生涯人际因子得分为3.76±0.61,生涯好奇因子得分为3.49±0.73,生涯控制因子得分为3.13±0.72,生涯自信因子得分为3.68±0.62,生涯调适因子得分为3.76±0.57,生涯关注因子得分为3.57±0.64。不同性别研究对象CSCAQ各因子得分比较,女生在生涯人际与生涯自信2个因子上的得分高于男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级研究对象在生涯人际、生涯好奇、生涯自信、生涯调适、生涯关注5个因子上的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父母文化程度不同研究对象在生涯人际、生涯好奇、生涯控制、生涯自信、生涯关注5个因子上的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目前师范类大学生对生涯发展的认识还有一定的片面性,且不同性别、年级及父母文化程度不同的师范类大学生其生涯适应力水平有差别。若想进一步提升师范类大学生的生涯适应力水平,可以从政府、学校及师范类大学生自身3个方面入手。

  • 标签: 师范类大学生 生涯适应力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Roy适应模式用于护理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效果。方法将94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47例;对照组47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入院后干预组给予以Roy适应模式为指导的护理程序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结果两组第10天,第20天,第30天进行HAMD评分比较,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运用Roy适应模式对住院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以促进其有效适应,改善应对方式,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Roy适应模式 脑卒中 抑郁 护理
  • 简介:摘要我校经对500名实习生和22所实习教学医院调查,结果表明护理专业学生实习前的培训,对提高护生基本技能、尽快适应实习、提高实习教学质量起到了显著的作用。

  • 标签: 培训 实习 临床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海南州共和地区中学生适应能力发展水平,筛查适应能力低下的中学生,为帮助制定适应教育计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我校2011年10月部分高一新生心理适应能力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调查统计分析232名新生中,适应能力很强及良好的仅12人。70.26%的学生适应不良。其中女生多于男生差异有显著意义(=8.06,P<0.01)。结论本州本届高一新生社会适应能力不容乐观,学校应尽快将心理健康教育课开展起来,并且建立中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及时了解和发现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和心理问题,从而针对性采取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一系列措施,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 标签: 高中新生 心理 适应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同伴支持健康教育对宫外孕患者心理适应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9月于我院就诊的宫外孕患者66例,根据随机原则分为实验组(n=33)与对照组(n=33),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同伴支持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适应状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干预后的健康知识调查问卷8项测评因子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宫外孕 同伴支持健康教育 健康知识 基本心理需要 心理适应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是大学生在大学校园生活环境中为达到与所处环境的和谐状态而必须具备的一种综合能力。大学生社会适应同时也是个体在与社会环境的交互作用中,以追求与社会环境维持和谐平衡关系的过程。大学生社会适应根本上是人际适应,其是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大学生的社会适应主要是社会角色的扮演,从而形成自我意识,实现个体社会化的过程。大学生社会认知水平的发展及其局限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其社会认知偏见和情绪发展的不稳定性,容易在社会化过程中产生角色冲突和自我意识的矛盾性。

  • 标签: 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形成 影响因素 培养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