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鞘的MRI信号特点及特殊征象。方法收集19例经MRI检查手术病理证实神经鞘进行回顾性分析,行MRI常规平扫、增强扫描。结果T1WI呈低或等信号,T2WI呈高或混杂信号信号,增强扫描呈均匀或不均匀强化,分离-脂肪征、靶征、鼠尾征、瓶塞征和哑铃征。结论发生部位、形态、生长方式、信号特点、强化方式及特殊征象对肿瘤的诊断价值。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脑胶质源于脑神经胶质细胞,尽管习惯上将其分为星形细胞、少突神经胶质和室管膜。本文试着论述星形细胞的成因及MRI表现。

  • 标签: 星形细胞瘤
  • 简介:摘要目的对间质(GIST)的影像学表现进行比较,提高该肿瘤的诊断正确率。方法对经病理证实的32例病例进行影像学表现比较分析。结果32例GIST中,恶性23例,良性7例,交界性2例。各种影像表现中肿瘤大小、有无分叶、钙化与良性差别较明显,而边界、血供丰富程度无明显差别。结论各种影像学手段对检出GIST各有利弊,良恶性区别也不甚明显,确诊仍有赖于病理学检查。

  • 标签: 胃肠道间质瘤影像学表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内动脉施行早期动脉夹闭术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3年12月本院就诊颅内动脉患者85例,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夹闭组40例(39个动脉)及栓塞组45例(47个动脉)。观察两者患者的效果评价、住院时间、医疗费用、完全闭塞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GOS、mRS评分中良好率与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夹闭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医疗费用均少于栓塞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夹闭组完全闭塞率高于对照组(P<0.05);但术中脑血管破裂率高于栓塞组(P<0.05)。夹闭组患者的出血破入脑室、术后短暂性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发生率皆明显低于栓塞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显微手术夹闭可作为治疗颅内动脉的首选方法,其疗效显著,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早期动脉瘤夹闭术 效果
  • 简介:摘要12例牙骨质母细胞、化牙骨质纤维临床病理分析。目的探讨牙骨质母细胞、化牙骨质纤维临床表现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收集到的经病理证实为良性牙骨质母细胞4例、化牙骨质纤维8例。经过常规石蜡包埋切片及HE染色,显微镜下观察。

  • 标签: 病理诊断 牙骨质母细胞瘤 化牙骨质纤维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脑转移周水肿CT表现及原因机理。方法经临床及病理证实的32例无周水肿转移CT表现做回顾性分析。结果该组脑内转移356例,其中无周水肿脑转移32例,占8.9%。周水肿明显214例,占91.1%。结论无周水肿型脑转移占少数,但临床工作中无周水肿型脑转移也不罕见,可单发或多发,以各种形态及CT增强强化形式存在。

  • 标签: 脑转移瘤 瘤周水肿 肺癌 血行转移 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
  • 简介:摘要目的平阳霉素内注射治疗口腔颌面部血管、血管畸形的系统进行分析和评价。方法对中文文献进行计算机和人工的检索,对纳入文献报道的病人的以下因素进行合并大小、患者性别、部位、血管类型、年龄范围以及治疗效果,对各种类型的血管的疗效进行计算。结果纳入的31篇文献都属于;临床回顾性研究,非对照,也非随机。对于不同种类的血管,平阳霉素的治愈率分别是混合型血管65.0%,获得性血管实际为血管畸形100%,脉管60%,绵状血管72.6%,葡萄酒色斑4.8%,纤维性血管21.4,而对蔓状血管则无效。平阳霉素的疗效要明显的高于鱼肝油酸钠。结论平阳霉素内注射治疗口腔颌面部血管、血管畸形具有一定的疗效,需要从血管畸形以及血管出发,进行重新分类,也需要再一次开展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

  • 标签: 平阳霉素 血管瘤 血管畸形 口腔颌面部
  • 简介:1临床资料患者,女,58岁,胸闷、咳嗽、咳痰、痰中带血1个月,于2011年12月16日入院。查体:体温36.1℃,脉搏72/min,呼吸18/min,血压160/80mmHg(1mmHg=0.133kPa),气管右移,左下肺叩诊浊音,听诊呼吸音减弱。胸部CT增强示:左下肺有一大小约13cm×10cm×8cm的占位,边界光整,病灶中实性部分呈轻度强化征象(图1)。左侧甲状腺弥漫性增大,

  • 标签: 恶性外周神经鞘瘤 胸膜孤立性纤维瘤 误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变(CIN)合并人乳头病毒(HPV)感染应用光动力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72例CIN合并HPV感染者分为A组及B组两组,每组36例。A组接受微波治疗,B组接受光动力治疗。对比两组临床两组效果。结果B组治疗3个月后及治疗6个月后痊愈率分别为66.67%及83.33%,明显高于A组的22.22%及36.11%(P<0.05)。同时B组治疗3个月后及治疗6个月后HPV-DNA阳性率分别为11.11%及20.59%(P<0.05),明显低于A组的50.00%及69.44%。此外,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CIN合并HPV感染应用光动力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宫颈上皮内瘤变 人乳头瘤病毒 光动力治疗 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对颅内血管外皮细胞与脑膜的MR影像资料表现进行对比,为临床诊断提供一定参考。方法收集本院2010年12月-2012年12月经病理证实的颅内血管外皮细胞患者56例设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经病理证实的脑膜患者60例设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在确诊前均进行过MR影像学检查,回顾性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MR影像资料。结果两组患者在肿瘤形态分叶状、有肿瘤内血管流空信号、有肿瘤内坏死囊变信号、有硬膜尾征、T1WI信号低等混杂信号、T2WI信号等高混杂信号、肿瘤增强信号中度增强、肿瘤增强均匀MR影像学特征方面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结合MR影像学特征资料,有助于提高对于颅内血管外皮细胞与脑膜的临床诊断。

  • 标签: 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 脑膜瘤 MR影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管样纤维组织细胞的病理诊断及其鉴别诊断。方法对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0月收治的7例血管样纤维组织细胞患者资料与17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病理诊断特点及鉴别诊断。结果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中,血管组患者年龄较低,与对照组患者比较,P<0.05;两组患者的性别和发生部位等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病理诊断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血管样纤维组织细胞病理诊断有助于临床诊断和鉴别,此疾病发生率较低,需要医生引起注意。

  • 标签: 血管瘤 纤维组织 细胞瘤 病理诊断 鉴别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脑动脉破裂出血患者施以早期显微手术夹闭颈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06月~2017年01月收治的30例脑动脉破裂出血患者作为实验对象;临床于早期对患者施以显微手术夹闭颈治疗,对手术后预后效果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脑动脉破裂出血患者施以手术治疗后,表现为预后良好、预后较差以及预后死亡的患者分别为22例(73.33%)、7例(23.33%)以及1例(3.33%)。结论于早期对脑动脉破裂出血患者施以显微手术夹闭颈治疗,可以脑动脉破裂出血患者预后效果的提高以及生存质量的提高做出双重保证。

  • 标签: 早期显微手术夹闭瘤颈 脑动脉瘤破裂出血 预后效果
  • 简介:摘要脂肪母细胞(lipoblastoma)和脂肪母细胞病(lipoblastomatosis)为少见的儿童软组织良性肿瘤。Jaffe于1924年首先使用。lipoblastoma描述为未成熟脂肪细胞的肿瘤。Vellios等人于1958年使用lipoblastomatosis描述新生儿脂肪组织内良性新生物。其后陆续有个案报道,并总结出其生物学行为特征。肿瘤局限于局部者称脂肪母细胞;病变弥漫且向周围组织或肌肉浸润者称脂肪母细胞病(lipoblastomatosis)1。本文报道脂肪母细胞2例,通过探讨其临床表现、组织学形态、免疫学表型以及鉴别诊断,进而促进对此种少见肿瘤的认识,避免误诊误治。

  • 标签: 脂肪母细胞瘤 脂肪母细胞瘤病 诊断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肾母细胞病人的护理。方法配合治疗进行护理。结论询问患者有无排尿异常及有无血尿,严重者及时通知医生协助诊断和治疗。人院后监测血压2次/日、体温4次/日或遵医嘱。每周测量体重1次。心理护理,讲解肿瘤知识及治疗方法,给予家属心理支持,更好地配合治疗。术前健康教育包括肾癌疾病知识、术前准备、备皮、青霉素试验及肠道准备。

  • 标签: 肾母细胞瘤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嗜铬细胞的内科治疗。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酚苄明每次10mg,2/d,以后逐渐加量,一般30~40mg/d,不良反应有直立性低血压、鼻塞、瞳孔缩小、恶心、流涎及心动过速。

  • 标签: 嗜铬细胞瘤 内科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