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泌尿外科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并提出相应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泌尿外科320例病人资料,对发生医院感染病例进行分析,制定护理对策。结果发生医院感染38例,其中泌尿感染11例,上呼吸道感染5例,下呼吸道感染12例,切口感染10例。结论加强病房管理,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合理使用抗生素,缩短住院时间,以降低泌尿外科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和病死率。

  • 标签: 泌尿外科 医院感染 高危因素 护理对策 分析
  • 简介:尿道置管是泌尿外科辅助治疗的一项重要的措施.但其并发下尿路感染的机率在国内外均占院内感染首位,置管1周以上,其感染机率接近100%[1,2].现将其感染机理,感染途径,感染预后及防治措施等作一简单综述.

  • 标签: 尿道置管 下尿路感染 预防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经尿道电切术在泌尿外科中的应用效果法。方法选取2017年1月到2019年1月在我院应用经尿道电切术进行治疗的泌尿外科疾病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使用其他术式进行治疗的泌尿外科疾病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经尿道电切术,对照组患者用其他术式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基本情况、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及排尿情况残余尿量、最大尿流率(Qmax)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手术时间、术中总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膀胱冲洗时间、术后留置导尿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出院时刺激症状评分、梗阻症状评分、IPSS总评分及残余尿量均低于同组入院时,而Qmax高于同组入院时(P<0.05);观察组患者出院时刺激症状评分(4.61±0.77)分、梗阻症状评分(2.71±0.33)分、IPSS总评分(7.06±0.62)分及残余尿量(19.66±4.17)ml均低于对照组(6.92±1.18)分、(4.72±0.62)分、(10.33±0.98)分、(42.82±5.85)ml,而Qmax(13.02±2.33)ml/s高于对照组(11.01±2.15)ml/s(P<0.05)。结论经尿道电切术对泌尿外科疾病患者具有十分明显的治疗效果,较传统开放手术创伤小、恢复快,排尿功能影响小,预后更佳。

  • 标签: 泌尿外科 经尿道电切术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晚期泌尿系统肿瘤患者发生感染的有效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11年9月到2013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晚期泌尿系统肿瘤患者4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24例,接受常规抗感染预防措施;观察组患者25例,接受药物联合抗感染的预防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泌尿系统、呼吸系统以及皮肤黏膜的感染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与观察组患者的泌尿系统、呼吸系统以及皮肤黏膜的感染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药物联合抗感染的预防措施,可以对晚期泌尿系统感染患者起到更好的预防效果,让患者更好地远离感染并发症。

  • 标签: 晚期泌尿系统肿瘤 感染预防 系统感染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女性糖尿病合并泌尿感染的特点。方法对647例老年女性糖尿病患者中205例合并泌尿感染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糖尿病合并泌尿感染组比未合并感染组糖尿病病程(9.8±7.1年vs1.2±1.2年,P〈0.01)明显为长,血糖水平(11.9±7.3mmol/Lvs8.5±7.8mmol/L,P〈0.05)、神经性膀胱发生率(28.3%vs3.2%,P〈0.01)及糖尿病其它并发症发生率(93.2%vs10.4%,P〈0.01)明显增高。结论老年女性糖尿病患者年龄越大,病程越长,血糖越高,并发症越多,则合并泌尿感染的几率越高,危险性越大。

  • 标签: 糖尿病 泌尿系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应用抗菌药物治疗泌尿感染时进行药学监护的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10月在我院被诊断为泌尿感染并进行治疗的患者60例,所有患者都给与氟喹诺酮类药物治疗,随机将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不进行药学监护,观察组给予药学监护。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的情况进行比较后,P<0.05,差异显著,说明观察组进行药学监护后,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的情况低于对照组。结论在应用抗菌药物治疗泌尿感染时进行药学监护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患者很大程度的认同,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泌尿系感染 抗菌药物治疗 药学监护
  • 简介:摘要从治疗情况上看,泌尿外科住院患者中出现细菌感染现象的人数正呈现出逐年上涨的趋势。这种感染既包括住院期间的细菌和病菌感染,也包括治愈出院后可能出现的二次感染感染范围涵盖了口腔感染,上下呼吸道感染泌尿感染等等。可以说,泌尿外科住院患者合并医院感染是该科室医护人员亟需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本文从数据分析入手,讨论感染产生的原因及针对感染患者开展的治疗活动,以期改进泌尿外科的整体工作效率。

  • 标签: 泌尿外科 住院患者 医院感染 临床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泌尿外科住院患者合并尿路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泌尿外科患者500例作为研究对象,统计尿路感染发生率,观察临床表现、危险因素、病原菌构成、对预后影响。结果合并尿路感染发生率为9.40%;临床表现尿路感染特异性症状为53.19%,非特异性症状为25.53%,无症状者为21.28%;中段尿培养阳性89.36%。尿路感染组患者与无尿路感染组患者相比,其平均年龄更大、女性患者占比更大、留置尿管的患者比例更大、留置尿管时间更长、预防应用抗生素的患者数量更多(P<0.05),年龄、女性、留置尿管、预防应用抗生素是引起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尿路感染组的住院时间明显长于无尿路感染组,死亡率明显高于无尿路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泌尿外科住院患者尿路感染发生率较高,临床表现不典型,感染病原菌构成复杂,影响因素多样,对预后有不良影响。

  • 标签: 泌尿外科 尿路感染 留置导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婴儿泌尿感染临床特点及病原菌。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取我院的100例泌尿感染患儿,收治时间为2015年3月到2018年4月,对10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泌尿感染患儿中,1岁以上的婴儿和1岁以下的婴儿的男女构成比的比较差异显著,婴儿泌尿感染患儿中男65例,女35例。起病形式以发热以及肉眼血尿起病多见,有28例患儿均显示为泌尿系畸形,主要包括膀胱输尿管返流、肾发育不良、肾结石、肾积水以及重复肾。所有患儿在进行抗感染治疗后,预后效果均良好。结论泌尿系统感染以男性较为多见,临床表现分布为不典型,患儿易合并泌尿系畸形,泌尿感染婴儿应该接受泌尿系超声检查以排除泌尿系畸形。

  • 标签: 婴儿泌尿系感染 临床特点 病原菌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妇产科尿管留置医院感染情况,为临床护理提高警示。方法采用抽样监测方法,对2013年1月~12月妇产科尿管留置300例,发生泌尿感染15例情况进行分析统计。结果尿管留置后泌尿感染率2.3%,以重复导尿、尿管留置时间过长泌尿感染机率最高,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对尿管留置泌尿感染的预防有促进意义。结论严格进行无菌技术操作,减少尿管留置时间,掌握导尿时机,控制导尿次数,是妇产科预防泌尿感染的重要举施。

  • 标签: 妇产科 尿管留置 泌尿系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泌尿外科住院患者在院期间出现医院感染的临床特征及预防措施。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108例泌尿外科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其中53例出现医院感染的患者为感染组,未出现感染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就患者年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留置尿管鸡及抗生素的使用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医院感染的出现与患者年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是否使用抗生素、留置尿管及留置时间长短等因素有关,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的出现与患者的性别无关,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泌尿外科是医院感染的高发区,医护人员应加强预防感染的有效措施,进一步分析感染原因,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降低感染率。

  • 标签: 泌尿外科 医院感染 临床特征分析 病原菌 预防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为探讨大连市女性泌尿生殖道感染支原体情况以及对抗生素的敏感性,以便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2010年9月1日~10月31日来我院就诊的妇科患者1960例做支原体培养及药敏试验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60例患者标本中,支原体阳性920例,阳性率46.9﹪。其中解脲支原体(UU)786例占40.1%。人型支原体(MH)114例占5.8%。混合感染60例阳性率为3.1%。药敏结果单纯UU感染对克拉霉素(CLA)敏感性强,其次为司柏帕沙星(SPA)、左氧氟沙星(LFX)、阿奇霉素(AZI)敏感。UU及UU合并MH感染时对强力霉素(DOX)美满霉素(MIN)交沙霉素(JOS)敏感性强。结论在女性泌尿生殖道感染中以单纯UU感染和UU合并MH混合感染支原体感染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是有差异的,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正确选择药物,避免盲目用药。

  • 标签: 解脲支原体(UU) 人型支原体(MH) 药敏试验
  • 简介:目的对泌尿外科临床感染的影响因素以及防治对策进行详细探究.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5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100例泌尿外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50例未感染患者作为对照组,另外50例感染患者作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住院时间等指标数据进行统计比较.另外,根据患者感染原因,提出相应的防治护理对策.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合并症、侵入性操作、抗菌药物预防、住院时间、尿管留置时间等指标上,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泌尿外科患者的临床感染因素包括性别、年龄、合并症、侵入性操作、抗菌药物预防、住院时间、尿管留置时间等等,对于泌尿外科患者,应该有针对性的采取预防感染策略,降低患者感染发生率,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泌尿外科 感染 因素 防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泌尿外科医院感染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0例泌尿外科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所有的患者均接受相同的手术方法,将所有病人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病人使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的患者则接受综合护理方法,护理人员在饮食、心理、运动等方面进行综合护理,注重避免其中的护理风险,在护理过程中观察病人的病情,在病人转出时评价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病人的各维度护理效果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感染情况也要明显少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我院的综合护理方法应用到泌尿外科患者的护理过程中,能够有效的=地提高治疗的效果,该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和使用。

  • 标签: 综合护理 泌尿外科 感染 作用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不断进步,泌尿生殖道感染人数显著上升,患者主要表现出尿频、尿急、尿痛等典型症状,带来诸多不适感受。但值得注意的是,多数患者对其不重视,常在小诊所等非正规医疗单位进行治疗,抗生素滥用情况较为严重,导致支原体耐药性逐渐增强,加大治疗难度的同时,也加重患者经济负担。

  • 标签: 男性患者 泌尿生殖道 病原体感染 情况分析
  • 简介:【摘要】临床中,泌尿系统感染较为多见,膀胱冲洗是临床中主要预防泌尿系统感染的关键护理方式,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对膀胱冲洗的方法、冲洗频率、选择冲洗液、冲洗速度、更换引流袋与导尿管的时间进行综述,并且总结归纳预防泌尿系统感染的有效措施,以便于在实际工作中可以依据规范进行有效、安全的操作。

  • 标签: 预防泌尿系感染 膀胱冲洗 护理 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