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5 个结果
  • 简介:近日,《糖尿病学》(Diabetologia)发表了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教授战丽彬研究团队关于《中药复方滋补脾阴方药对糖尿病相关认知下降大鼠海马的影响》的文章。首次报道了糖尿病相关认知下降大鼠海马的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结果,发现并鉴定了4个可能与发病密切相关的蛋白质及滋补脾阴方药的6个作用靶分子。因此成为该期的封面文章。

  • 标签: 糖尿病学 认知下降 靶分子 中国科学家 中药治疗 比较蛋白质组学
  • 简介:目的:比较不同产地中药材辽细辛的质量。方法: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并测定挥发油的含量,GC-MS法测定挥发油中甲基丁香酚、黄樟醚和榄香脂素的相对含量,HPLC测定马兜铃酸A的含量,原子分光仪等测定药材中无机元素的含量,并用SPSS统计分析系统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化学试验测定与聚类分析的结果基本一致,5个产地的辽细辛药材聚为3类。结论:应把挥发性成分(挥发油总量、甲基丁香酚、榄香脂素)、有益的无机元素含量高,毒副作用成分黄樟醚、马兜铃酸A和重金属元素含量低作为评价中药材i[细辛质量的依据。,将化学试验与聚类分析相结合,使结果分析更为快速、准确。

  • 标签: 辽细辛 不同产地 质量比较 化学实验测定 聚类分析
  • 简介:目的:制定欧李扦插苗质量分级标准,为郁李仁(欧李)药材规范化生产奠定基础。方法:采集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一年生欧李扦插苗30份,每份15株,总共450株,测定株高、地径、分枝数、主根长、主根直径、侧根数,利用Excel2010和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确定分级的主要指标,并制定扦插苗分级标准。结果:株高、地径和分枝数是欧李扦插苗质量分级的主要指标。结论:制定欧李扦插苗的3个等级,一级苗:株高≥52cm,地径≥5.0mm,分枝数≥2.9;二级苗:52cm〉株高≥15cm,5.0mm〉地径≥3.3mm,2.9〉分枝数≥1.5;三级苗:株高〈15cm,地径〈3.3mm,分枝数〈1.5。

  • 标签: 欧李 扦插苗 分级标准
  • 简介:目的:建立丹参舒心宁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对处方中的丹参和赤芍进行了定性鉴别研究;采用HPLC测定丹酚酸B的含量,选用ThermoScientificHypersilBDSC18(250mm×4.6mm,5μm)色谱柱;甲醇-乙腈-甲酸-水(30∶10∶1∶59)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6nm,流速为1.0mL·min^-1。结果:TLC可鉴别出丹参和赤芍的特征斑点,专属性强,分离度好;丹酚酸B浓度在0.016~0.144mg·mL^-1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1.0000),平均回收率为97.79%,RSD=1.07%。结论:该方法简便可行,可用于丹参舒心宁胶囊的质量控制。

  • 标签: TLC HPLC 丹酚酸B 原儿茶酸 原儿茶醛 芍药苷
  • 简介:目的:建立降压片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降压片中决明子、山楂进行定性鉴别;HPLC法测定黄芩中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含量,色谱柱为AgilentZORBAXSB-C18(250mm×4.6mm,5μm);柱温为30℃;流动相为甲醇(A)-0.2%磷酸溶液(B),梯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278nm。结果:TLC斑点清晰、分离度好,阴性无干扰;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分别在0.1180~2.3600μg(r=0.9999)、0.0466~0.9320μg(r=0.9998)、0.0487~0.9740μg(r=0.9999)、0.0397~0.7940μg(r=0.9999)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58%(RSD为1.14%,n=6)、98.48%(RSD为0.83%,n=6)、98.99%(RSD为0.77%,n=6)、99.28%(RSD为0.78%,n=6)。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能有效控制降压片的质量

  • 标签: 降压片 薄层�
  • 简介:目的:根据《欧洲草药植物专论研究指导原则》建立款冬花药材的质量标准,主要包括薄层鉴别方法和含量测定方法。方法:薄层鉴别选用款冬酮作为指标成分,以环己烷乙酸乙酯(4∶1)为展开剂,展开后喷以硫酸乙醇试液加热显色,置于紫外灯365nm下检视;含量测定采用YMCPackODS-A色谱柱,甲醇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柱温:35℃,流速:0.8mL·min^-1,检测波长:220nm。结果:薄层鉴别方法专属性强,主成分条带清晰,辨识度高;含量测定方法学结果表明款冬酮在3.074~153.7μg·mL^-1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9%(RSD=2.0%),重复性、中间精密度、稳定性及耐用性考察RSD均小于2.0%。结论:本研究中建立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和含量测定方法可准确测定款冬花中款冬酮的含量,为《欧洲药典》款冬花专论提供研究数据。

  • 标签: 款冬花 欧洲药典 款冬酮 薄层鉴别 含量测定
  • 简介:目的:对中药材白术的水分、总灰分、酸不溶灰分、水溶性浸出物和醇溶性浸出物等物质质量进行研究。方法:按《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IXH中水分测定法中的甲苯法、附录ⅨK灰分测定法、附录ⅩA浸出物测定法测定。结果:中药材白术的含水量均不超过10.24%,总灰分不高于4.70%,酸不溶性灰分不高于0.53%,冷浸法水溶性浸出物量不低于12.25%,热浸法水溶性浸出物量不低于26.34%,60%乙醇冷浸出物量不低于5.65%,60%乙醇热浸出物量不低于14.16%。结论:为建立和完善白术的质量标准体系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数据资料。

  • 标签: 白术 水分测定 灰分测定 浸出物测定
  • 简介:国际药学联合会(InternstionalPharmaceuticalFederation,简称FIP)成立于1912年,总部设在荷兰海牙,目前有来自80多个国家的130多个团体会员,是世界上最大的国际药学组织。

  • 标签: 中国药学会 世界 国际药学联合会 药学组织
  • 简介:目的:比较不同采收期龙葵的药效作用、指纹图谱和药效物质成分含量,评价不同采收期龙葵药材的品质。方法:采用MTS法测定龙葵药材的细胞毒活性,同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检测器技术对不同采收期的龙葵药材进行了色谱采集,通过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软件对采集到的8组数据进行相似度评价,并对其中的主要活性成分去半乳糖替告皂苷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发现不同的采收期对龙葵的细胞毒活性有较大的影响。不同采收期指纹图谱相似性存在显著差异,去半乳糖替告皂苷的含量在不同采收期时存在波动变化。结论:不同采收期的龙葵药材品质存在差异。

  • 标签: 龙葵 高效液相色谱法 采收期 指纹图谱 细胞毒性 去半乳糖替告皂苷
  • 简介:目的:建立和完善挂金灯药材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及薄层色谱法对挂金灯药材进行定性鉴别;同时根据201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的方法对其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及浸出物进行测定。结果:挂金灯药材显微特征、薄层色谱斑点均清晰明显;5批挂金灯样品的水分测定结果为7.9%-10.1%,总灰分为8.8%-14.6%,酸不溶性灰分为0.3%-3.8%,浸出物测定结果为11.9%-17.4%。结论:本研究为挂金灯药材质量标准的提高提供参考。

  • 标签: 挂金灯 质量标准 显微鉴别 薄层鉴别
  • 简介:中药是中医防病治病的物质基础,其真伪优劣直接关系到中医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中药的质量标准研究与制定是产业化、现代化、国际化的重要内容,一直受到国家的重视。近年来,借助于现代生命科学、化学、分析科学的进步,中药的研究水平和质量标准水平都有了明显的提高,这一进步在《中国药典》(2005年版)中得到了集中的体现。然而,我们必须看到,要实现中药科学化、标准化、国际化这一目标,仍然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在现代中药产业化进程中,中药的资源与质量问题首当其冲。资源的短缺导致了混伪品、代用品的滥用,进而演变为质量问题,中药的质量问题严重影响到中医临床用药的有效和安全,又直接关系到中医的理论基础,影响到祖国医学的传承和发展。中药质量标准水平的提高成为中药现代化的“瓶颈”。标准化是中药现代化的前提。中药是一个复杂体系,体现了多组分、多层次、多靶点的作用特点,并与机体大分子相互作用。其科学内涵、药效物质基础的阐明和科学质量标准的制定,需要我们运用中医药学、化学、系统生物学的理论和技术,从中药、天然药物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药效物质基础与作用机理、安全性评价、标准物质、现代分离分析技术、方法学评价等多个层面开展系统研究,从相对简单的科学问题着手,逐步逼近复杂问题;根据国际市场需求和现有基础,建立适应中药特点和中国国情的质量标准体系和方法学创新体系。

  • 标签: 中药 质量标准
  • 简介:目的:运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的红花质量评价方法,对新疆昌吉、塔城、伊犁和和田几个主产地的红花进行质量分析。方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规定的水分、灰分和酸不溶性灰分、红色素吸光度、浸出物、羟基红花黄色素A测定方法。结果:24批新疆不同产地红花的水分、浸出物和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含量合格,和田产红花总灰分含量范围1769%~2548%、酸不溶灰分含量范围1029%~1705%,大大高于药典标准,部分样品的红色素吸光度为01403~01804,低于药典标准,其他产地样品则均合格。结论:对24批新疆不同产地的红花样品进行聚类分析,和田产红花单独聚为一类,其他产地样品聚为一类,其中昌吉、塔城地区的样品更为相似,与伊犁地区的样品质量有一定差别。建议和田地区不宜大规模发展红花种植。

  • 标签: 红花 灰分 浸出物 羟基红花黄色素A 红色素吸光度 聚类分析
  • 简介:从“硫磺当归”看当前中药质量信任危机,揭示了中药材质量危机的根源。呼吁各有关部门正视发展中的问题,并在发展中解决问题,共同努力、认真呵护这一民族优势产业,加强监督管理。

  • 标签: 中药 质量 危机
  • 简介:中医“证”动物模型是中药药理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份。30多年来、中医“证”动物模型的研制取得了很大进步.据称证型涉及14种,造模方法达140多种.相关文献近800篇(包括期刊、会议和内部资料)、主要涉及模型研制的思路、方法、动物外观状态、检测指标和药物反证等方面(就是“像不像”问题)

  • 标签: 中医 动物模型 质量控制 药理学 证型
  • 简介:日前,以“产学研联合,促进药用植物资源开发”为主题的第九届全国药用植物和植物药学术研讨会在海口隆重召开。会上,36位专家、学者分别从中药材生产保护性发展、药用植物种质鉴别、海南药用植物资源研究与开发等方面在会上作专题发言,他们发表的学术观点和创新的思维,让与会代表收获颇丰。

  • 标签: 药用植物资源 植物资源开发 学术研讨会 植物药 学术成果 中药材生产
  • 简介:国家重大出版工程项目《中国药用植物志》第十二卷日前由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该书包括棕榈科到兰科等14科170属661种、4亚种、12变种、1变型药用植物。

  • 标签: 药用植物 工程项目 出版 十二 中国 北京大学
  • 简介:目的:研究红金消结片的制备及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鉴别采用薄层色谱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参皂苷Rg.含量。色谱柱为CrosmosilC18(200mm×4.6mm,5μm),乙腈-0.05%磷酸溶液(21:79)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03nm,柱温为25℃。结果:红金消结片中人参皂苷Rg.在0.7~6.3μg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2。结论:红金消结片制备工艺简单,质量控制方法可靠,重现性好。

  • 标签: 红金消结片 人参皂苷RG1 高效液相色谱法 质量控制
  • 简介:目的:建立蒙药漆树膏炮制规范。方法:根据蒙医药文献记载,筛选漆树膏的蒙医炮制的代表性、可行性方法,通过正交试验设计,优化该方法的工艺,并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相关方法,采用三氯化铁显色反应,鉴定酚类化合物;对供试品水分、灰分、浸出物进行检测;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没食子酸为对照,在759.5nm波长下对供试品的活性成分总酚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漆树膏的最理想的炮制方法为黄油制,其最佳工艺条件为药材和黄油比例1∶3,黄油表面温度为200℃,浸炮时间为20min。炮制品三氯化铁显色反应为阳性;三批样品水分含量在6.59%~11.28%;总灰分含量在3.02%~7.55%;酸不溶性灰分含量在1.15%~4.49%;醇溶性浸出物含量在9.55%~22.97%;总酚在0.182~1.254mg·L~(-1)呈良好的线性关系,该方法平均回收率为99.31%,RSD为1.55%,总酚含量在10.34~20.45mg·g-1。结论:本炮制方法不仅符合漆树膏的蒙医传统炮制品目的,也吻合现代药学理论,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炮制工艺。

  • 标签: 蒙药 漆树膏 没食子酸 总酚 紫外分光光度法 质量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