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9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筛选临床常用生化检测项目对总胆汁酸(TBA)检测的影响,为临床合理检测生化项目提供参考。方法选择临床常用的生化项目与TBA进行交叉检测,采用单独检测TBA作为对照管,比较不同检测项目对TBA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临床常用肝肾功及生化检测项目与TBA进行交叉检测发现,肌酐(Cr)、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检测与TBA交叉检测后,TBA检测值高于对照管。结论Cr、TC、HDL-C及LDL-C检测试剂对TAC检测结果存在干扰,交叉检测可能影响检测结果。

  • 标签: 生化分析 检测感染 交叉检测 Cr BUN HDL-c LDL-c TAC
  • 简介:摘要目的结合临床资料研究女性宫颈分泌物支原体检测及药敏情况。方法选择某院2013-2014年收治的368例女性患者为研究对象,提取其宫颈分泌物做支原体检测与药敏试验,对比解脲、人型支原体单项阳性率,以及具体的药敏检测结果,总结结论。结果368例患者中,支原体感染178例,解脲、人型支原体单项阳性率分别为32.22%,11.3%,敏感率最高的是交沙霉素和强力霉素,比例为97.44%,86.19%。结论女性宫颈分泌物出现支原体感染的几率很高,在做支原体检测和药敏测试时,需选择有效的抗菌药物,方能避免感染。

  • 标签: 宫颈分泌物 支原体 检测 药敏研究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12-22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12期
  • 机构:青岛农业大学李峰教授及其专家团队关于单细胞水平端粒酶活性均相电化学检测新方法的研究成果发表在权威杂志《分析化学》上,此成果有望在癌症的早期诊断、临床治疗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TCT与HPV检测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总结在我院进行诊断和治疗的宫颈病变患者患者共计102例相关检验资料。结果宫颈病变患者分别经TCT检查与HPV检查后,病理学检验严重的结果为TCT检查结果中有9例异常(占8.8%),而HPV检查结果中有12例异常(占11.8%),TCT与HPV检测结果同时异常的人数为2例(占2.0%)。结论TCT检测方法与HPV相比具有更低的异常率,对怀疑宫颈病变患者应再进行病理学检验确诊,两种方法联合检测可显著性降低宫颈病变的异常率。

  • 标签: TCT HPV 宫颈病变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尿微量蛋白检测在高血压肾损害评价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至2014年3月85例高血压患者和74例健康患者的尿液进行免疫比浊法测定尿微量蛋白包括α1-微球蛋白(α1-MG)、尿微量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RF)和免疫球蛋白(IgG)的浓度,并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比较。结果高血压组的α1-MG、Alb、TRF、IgG含量分别为(14.7±7.91)mg/L、(26.82±11.58)mg/L、(3.83±2.78)mg/L、(19.31±4.99)mg/L;健康组α1-MG,Alb,TRF,IgG含量分别为(6.51±2.31)mg/L、(7.56±3.42)mg/L、(0.78±0.15)mg/L、(3.88±2.02)mg/L,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高血压病组中尿微量蛋白检出率为68.24%,尿常规阳性检出率为11.67%,二者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尿微量蛋白检测,较敏感反映高血压肾损害的程度,能早发现,早诊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标签: 尿微量蛋白 高血压肾损害 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探讨酶联免疫法检测风疹病毒急性感染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4年12月期间进行健康体检的女性(年龄为20-40岁)的1500例血浆标本为研究对象,以酶联免疫法测定IgM抗体、IgG抗体,并对IgM抗体阳性、IgM抗体阴性且IgG抗体阳性的血液标本进一步测定IgG抗体亲和力。结果1500份血液标本中①12例检出风疹病毒IgM阳性,阳性率0.80%,包括10例IgG抗体阳性和2例IgG抗体阴性。②1312例检出风疹病毒IgG抗体阳性,阳性率87.47%,包括12例IgM抗体阳性和1300例IgM抗体阴性;③188例风疹病毒的IgM抗体、IgG抗体都为阴性。④10例IgM阴性而IgG阳性的血液标本测定IgG亲和力,结果表明7例IgG抗体亲和力低,2例亲和力中等,1例为高度亲和力。1300例IgG抗体阳性而IgM抗体阴性得标本测定IgG亲和力,结果表明12例IgG抗体亲和力低,250例亲和力中等,1038例为高度亲和力。结论检测风疹病毒的IgM抗体及IgG抗体亲和力可有效诊断风疹病毒感染情况,IgM抗体阳性及IgG抗体亲和力低的样本可诊断为感染风疹病毒。

  • 标签: 酶联免疫法 风疹病毒 急性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联合血培养检测对菌血症早期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疑似菌血症154例患者。体温大于38.5℃时进行抽血化验血清降钙素原的含量,同时进行血液培养。比较菌血症患者的入院血清降钙素原阳性率、血培养入院时和第5天的细菌阳性率,入院时所有血清降钙素原阳性患者的菌血症确诊率。随着抗菌药物的应用,患者血液中血清降钙素原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125例最终被确诊为菌血症。菌血症患者入院时血清降钙素原阳性率85.6%,血培养阳性率为27.2%。第5天的血培养细菌阳性率为44%。所有患者中血清降钙素原对菌血症的确诊率93.0%。治疗后24小时血清降钙素原含量较治疗前血清降钙素原含量,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降钙素原对于早期菌血症患者的诊断灵敏性高,而且可以反映病情的转归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血清降钙素原 血培养 菌血症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ATP荧光法应用于医务人员的手部卫生状况评价的效果,探讨ATP荧光检测在医疗卫生监控中的重要作用。方法应用ATP荧光法检测我院42例医务人员洗手前后的RLU(P50)值,并统计和比较观察不同性别医务人员的手部清洁卫生合格率。结果检测结果显示总合格率为76.2%,且女性受检工作人员在洗手后的手部卫生合格率明显高于男性受检者(P<0.05)。结论采用ATP荧光法检测和评价手部卫生情况方便、快捷,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较强的可操作性,能够及时反映医疗卫生状况和及时发现卫生隐患,在医疗环境监测评价中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 标签: ATP荧光 手部卫生 检测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细菌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降钙素原水平并研究其临床意义。方法根据诱因将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分为细菌组(BAC组)和对照组(CON组),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血清降钙素原的差异,分析BAC组患者降钙素原与APACHEⅡ的相关性。结果BAC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降钙素原水平为7.8±1.2ng/mL,CON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降钙素原水平为1.2±0.3ng/mL,BAC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降钙素原显著高于CON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BAC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降钙素原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s=0.402,P<0.05)。结论细菌致COPD急性加重期降钙素原显著升高,显著高于非细菌性诱因患者,与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加重期 降钙素原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对儿童病毒感染与细菌感染鉴别的临床应用价值,为儿童感染性疾病的诊治提供有效的实验依据。方法通过测定细菌感染55例、病毒感染35例患儿及43例体检的健康儿童的PCT和CRP值,分析PCT、CRP在各组间的关系,并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进行分析。结果儿童细菌感染组、病毒感染组及非感染组间PCT、CRP有统计学意义(P<0.05);儿童细菌感染组的PCT、CRP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CT用于诊断细菌感染及其与病毒感染加以鉴别的曲线下面积(AUC)明显高于CRP。结论PCT、CRP检测可用于脓毒血症的诊断及细菌与病毒感染性疾病的鉴别有一定作用,对儿童脓毒血症的疾病的早期诊断,判断病情、评价疗效和估计预后,PCT优于CRP,值得在儿科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抗体筛查实验是确保患者输血安全的一项重要手段,通过抗体筛选可以避免含有弱抗体的受血者输入含有相应抗原的红细胞而受到免疫刺激甚至发生溶血性输血反应。不规则抗体则是引起迟发型免疫反应的主要原因。

  • 标签: 交叉配血 不规则抗体 输血反应
  • 简介:摘要LIH(血清信息指数)对于判断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对临床解释检验结果、比较同一检验项目前后两次检验结果之间的差异等都有较大的帮助。尽管目前我国各级医院广泛使用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都提供了LIH检测功能,但其作用和意义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开展LIH检测的单位并不多。笔者就日立71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LIH检测的试剂、参数设置、结果准确性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 标签: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LIH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影响尿沉渣分析仪检测尿中红、白细胞的影响因素。方法随机抽取我院住院部及门诊病人新鲜尿液265份,分别用DJ-8301型尿沉渣分析仪及镜检法检测尿中红细胞及白细胞,再将两者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影响尿沉渣分析仪检测准确性的因素。结果通过尿沉渣分析仪检测红细胞阳性64例,假阳性13例,假阳性率为20.31%;白细胞阳性72例,假阳性16例,假阳性率为22.22%。影响尿沉渣分析仪检测红细胞的主要因素有结晶(草酸钙结晶)、酵母样菌及细菌等,而上皮细胞、滴虫、大量细菌等均会造成白细胞假阳性率。结论用尿沉渣分析仪检测尿中的红、白细胞容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该仪器无法完全替代镜检法,在临床中应将两者相结合,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 标签: 尿沉渣分析仪 尿红细胞 尿白细胞 镜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功能检测对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早期功能诊断价值。方法选择同一医院进行治疗的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80例和健康体检者80例,分别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罗氏电化学发光El70和罗氏Cobas.c702检测肝功能指标和甲功五项,两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甲状腺功能亢进的观察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谷氨酰转移酶(GGT)、白蛋白(ALB)、血清总蛋白(TP)、总胆红素(TB)、直接胆红素(DBI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功五项的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促甲状腺激素(TSH)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常伴有肝功能损害,因此肝功能检测对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早期诊断、早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只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肝功能 甲状腺功能亢进 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对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微小残留病灶(MRD)的检测进行系统探讨。方法对郴州市儿童医院收治的40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采取流式细胞分析,并选40例正常儿童的骨髓进行四色荧光抗体组合式检测,再进行微小病灶残留检测,总结和分析检测结果。结果本组40例患儿采用流式细胞仪检出37例为有效MRD免疫表型组合;PCR则检出19例为MRD融合基因或IgH/T淋巴细胞受体基因重排;细胞形态学在诱导治疗后的20例患儿的MRD阳性检出率为65.0%;流式细胞检测术的检出率达到95.0%,存在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微小残留病灶检测中,采用流式细胞检测术具有较高的检出率,有利于临床评估,具有良好的敏感性和覆盖范围,临床实践意义重大。

  • 标签: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儿童 微小残留病灶
  • 简介:摘要目的乳胶增强散射免疫比浊法和胶体金法检测C反应蛋白(CRP)的结果比较分析。方法分别采用雅培C80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与南京基蛋生物科技FiA8000免疫定量分析仪在5个浓度阶段检测水平的C反应蛋白标本结果。结果CRP浓度为3.0~80.0mg/L,对2种方法检测干扰10%,在可接受范围内。乳糜微粒≤3000mg/dl时免疫定量分析仪不受影响(干扰10%)。相关分析的结果显示两种方法5个浓度阶段检测结果的相关性良好(r=0.98,P=0.01)。结论乳胶增强散射免疫比浊法和胶体金法在线性范围内的精密度、抗干扰性、线性范围符合要求。虽然系统间测定结果存在一定偏倚,但也符合临床检测要求。

  • 标签: C反应蛋白 乳胶增强散射免疫比浊法 比对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在新疆阿合奇县医院开展彩超检测脐血流,探讨彩色多普勒脐血流分析仪在高危妊娠中监护胎儿宫内安危的临床价值。方法检测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新疆阿合奇县人民医院住院,妊娠30~42+5周孕妇的胎儿脐动脉血流频谱,测定S/D比值(收缩期峰值与舒张期低值之比)。分析异常组(S/D≥3)25例及正常组40例胎儿的妊娠结局。结果异常组中重度子痫前期,脐带绕颈,胎儿生长受限(FGR)及胎儿窘迫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正常组。结论高危妊娠胎儿由于胎盘和脐带的因素导致脐带血流缓慢,供血供氧较正常胎儿差,应用彩超测量脐血流可表现为S/D异常,S/D异常与胎儿窘迫呈正相关。目前全国各地县级以上医院已将孕晚期彩超检测脐血流作为常规检查项目之一。我们阿合奇也应该充分利用先进的仪器和设备,逐步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缩短与发达地区的差距,更好地为广大农牧民服务。

  • 标签: 脐血流 S/D比值 高危妊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在发热性疾病中的诊断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3-2014年检测患有细菌感染(A组)、病毒感染(B组)、系统性红斑狼疮伴细菌感染(C组)以及系统性红斑狼疮(D组)患者各40例。再选取同期入院进行健康检查的40例健康人。患者各种感染以及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患者为实验组,健康检查的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结果细菌组以及红斑狼疮伴感染组的降钙素原水平明显高于病毒感染、红斑狼疮以及对照组,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细菌组以及红斑狼疮伴细菌组在治疗前后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具有显著差异。结论血清降钙素原能够提高对发热性疾病细菌感染、病毒感染以及红斑狼疮伴细菌感染的诊断准确性。

  • 标签: 血清降钙素原 发热性疾病 诊断意义
  • 简介:摘要血常规检验不仅是诊断各种血液病的主要依据,而且对其他系统疾病的诊断和鉴别也可提供许多重要信息,是临床医学检验中最常用、最重要的基本内容之一。

  • 标签: 静脉血 末梢血 血常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