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支气管哮喘患者发病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5月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8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即观察组,选取同期于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非哮喘患者180例作为对照组,以调查问卷收集两组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对观察组研究对象的发病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将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健康者的各因素情况进行对比分析,两者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具体危险因素变量从大到小依次为过敏体制、母亲哮喘史、父亲哮喘史、母亲孕期使用过敏药物。子女发生哮喘的危险因素包括父母的哮喘史,且父母双方均有哮喘史对子女影响最大,其次是母亲单方有哮喘史、父亲单方有哮喘史。结论支气管哮喘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发病,其中体制因素与遗传因素时最重要的发病危险因素。对各发病危险因素进行预防与控制,能够有效减少哮喘发作,护理干预能够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

  • 标签: 支气管哮喘 发病危险因素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与滴虫性阴道炎疾病相关的致病因素,并研究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干预后所存在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80例在2016年1月-2017年1月来我院治疗的滴虫性阴道炎患者,对所有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总结分析,同时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干预。结果护理干预后护理满意度100%明显高于护理干预前的80%,(P<0.05)。结论与滴虫性阴道炎疾病相关的致病因素较为复杂,不良生活习惯、年龄、月经时间及职业情况均影响滴虫性阴道炎的发生。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干预后,使得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

  • 标签: 滴虫性阴道炎 发病因素 护理策略
  • 简介:摘要胃反是因胃肠病变日久,或因手术损伤,或腹内肿瘤等,使痰食气血壅滞,胃之和降不利,胃气上逆所致。以脘腹痞胀,宿食不化,暮食朝吐,朝食暮吐,甚或食人不久即吐为主要表现的内脏痞病类疾病。总结中意的辩证治疗方法如下。

  • 标签: 胃反 中医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调查剖宫产现状,了解当前剖宫产的影响因素,从而为降低剖宫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别从产妇及家属方面和医疗护理方面分析剖宫产上升的原因并说明剖宫产的利弊,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多种原因导致高剖宫产持续不下。结论剖宫产升高受多种因素影响,因此降低剖宫产应从原因源头抓起,正确掌握剖宫产指征,在保证母婴安全的前提下,尽量经阴道分娩,合理降低剖宫产

  • 标签: 剖宫产率 原因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脑肿瘤患者术后低钠血症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自2010年5月至2014年5月以来,于我科治疗的115例颅脑肿瘤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是否发生低钠血症分为低钠血症组(n=60)与对照组(n=55),观察对比两组术后3d、7d时血清ANP(心房钠尿肽)、BNP(脑钠尿肽)、ADH(抗利尿激素)水平的改变情况,观察对比两组术后3d、7d时血钠、尿钠、血渗透压、尿渗透压、中心静脉压水平的改变情况。结果低钠血症组术后3d、7d血清ANP、BNP、ADH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钠血症组、对照组术后7d血清ANP、BNP水平与术后3d血清ANP、BNP水平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钠血症组术后3d、7d血钠较对照组均降低,尿钠、尿渗透压较对照组均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钠血症组术后3d、7d血渗透压、中心静脉压水平与对照组对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钠血症组、对照组术后7d血钠、尿钠、尿渗透压均较术后3d升高,中心静脉压较术后3d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渗透压较术后3d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颅脑肿瘤患者术后常出现低钠血症,临床表现多为血清ANP、BNP水平异常的CSWS(脑性盐耗综合征)及SIADH(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通过早期及时诊断、钠出入平衡治疗、去除诱因、对症治疗等,多能取得较好的预后效果。

  • 标签: 颅脑肿瘤术后 低钠血症 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统计COPD合并OSAHS患者抑郁症发病现状,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对比护理后患者抑郁症发生的变化情况,旨在为该类患者的护理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COPD合并OSAHS患者45例作为实验组研究对象,再选取同时期来本院诊疗的COPD患者40例作为对照1组,OSAHS患者35例作为对照2组,观察并对比三组患者在治疗期间抑郁症的发生及抑郁症的严重程度等,实验组患者给予一定的心理护理,对比护理前后COPD合并OSAHS患者生活质量各项指标、肺功能指标以及睡眠紊乱指数的变化情况,分析心理护理在COPD合并OSAHS患者抑郁症发病中的应用价值。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抑郁症发生为44.4%。对照1组患者的抑郁症发生为30.0%,对照2组患者的抑郁症发病为31.4%,三组患者的抑郁症发生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轻度、中度以及重度抑郁的比例与对照1组和对照2组患者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OPD合并OSAHS患者护理前后的日常生活、社会交往、情感功能、症状以及SAQLI总分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后的睡眠紊乱指数及FEV1/FVC、PO2、PCO2等肺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PD合并OSAHS与单纯COPD及OSAHS患者比较更容易发生抑郁症,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肺功能及睡眠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 抑郁症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化内科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病与临床诊治效果。方法将2013年6月~2015年8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104例,对比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对照组,52例)与复方谷氨酰胺治疗方法(观察组,52例)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52例患者在接受了复方谷氨酰胺治疗后,患者的显效及有效人数均多于对照组,另外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为92.31%,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5.38%,其组间差异明显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结论临床上在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时,可以采用复方谷氨酰胺治疗方法,能够显著增强患者的临床疗效,促使患者的预后质量得以显著提升,可予以大力推广。

  • 标签: 消化内科 肠易激综合征 发病 临床诊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发病前的自我管理能力状况。方法此次研究所选择的基本对象为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来我院实施治疗的病患,共抽取119例,对所有病患于发病前的自我管理能力加以调查。结果高血压病患发病前的自我管理能力标准分为50.36分,其总体水平得分为(78.23±20.47)分,自我管理能力水平较低。结论一般情况下,高血压病患并不具备较高的自我管理能力,护理工作人员可针对病患的自我能力水平以及病患的相关影响因素对病患展开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宣导以及护理干预,以此来提升高血压疾病的控制,降低以及防止脑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提升病患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高血压 脑出血 发病前 自我管理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小儿佝偻病与贫血的发病情况及预防手段。方法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每年抽取400例进行健康体检的儿童展开研究,共800例。对小儿排泄与佝偻病的发病特征进行分析,并对预防与控制展开探讨。结果2014年与2015年佝偻病与贫血患儿共40例。2014年小儿佝偻病的发病为3.75%,2015年为1.50%,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两年内,小儿佝偻病的发生呈现为下降态势;贫血患儿的相关数据结果表明2015年小儿贫血发生为3.50%,低于2014年的发病1.25%,说明贫血患儿同样呈下降趋势。数据组间差异显著,具有显著性(P=0.04,P<0.05)。结论近几年,小儿佝偻病与贫血的发病呈下降趋势,尽管如此,仍应重视防控工作的开展,并使防控措施更全面和有效。

  • 标签: 小儿佝偻病 贫血 发病情况 防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江西省赣州卫生学校江西赣州341000)摘要随着人类对健康概念的更新,一种非药物、无痛苦、易接受且有效的自然疗法——小儿推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安全无副作用理念促进了小儿推拿的发展,而小儿推拿的临床疗效又提升了小儿推拿的学术地位。放心安全医疗消费是人们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概念的更新和对抗生素的担忧,逐步形成的一种新型医疗消费。小儿推拿正以它独特的魅力倍受世人瞩目,也将成为较有潜力的国际医学交流热门学科。

  • 标签: 中医发展趋势 推拿手法 放心医疗 儿童中图分类号R2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1)12-2133-01
  • 简介:摘要所谓的医患沟通指的是医师在治疗过程中将自己对病情的理解和诊治意见传递给患者,同时患者将自己身体不适的信息传递给医师,在沟通的过程中,医患双方传统的信息越准确、充分、有效,越有助于治疗工作的展开。同时,有效的沟通与交流还能加深医患之间的感情,缓解医患矛盾,这对于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和进步有着较为积极的影响。

  • 标签: 慢性内科疾病 医患沟通 技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妊娠高血压疾病的预防及诊治方法。方法回归进入我院治疗的妊娠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结果。结论在女性妊娠期及时的做好高血压疾病的预防和诊治工作,对于患者及其胎儿的健康都有一定的帮助。

  • 标签: 妊娠 高血压疾病 预防 诊治
  • 简介:摘要目的对我院各方面环境进行严密的消毒灭菌工作以及加强医务人员预防疾病感染意识和相关知识,以此达到有效预防院内出现疾病感染的目的。方法从2014年1月起对我院各方面环境采取严格的消毒灭菌工作,并定期为医务人员进行医院感染基础理论培训,加强医务人员预防院内感染意识。结果我院内感染显著降低,并且院内感染得到了良好的基本控制。结论通过严格对院内各方面环境进行消毒灭菌工作以及加强医务人员预防疾病感染意识和相关知识,可以有效降低院内感染情况,并能够良好控制院内感染情况。

  • 标签: 院内感染 预防
  • 简介:摘要肛肠疾病术后疼痛是术后必然的并发症。给患者造成极大痛苦,使患者产生恐惧感,影响患者饮食、睡眠,增加术后感染的发生,不利于患者的康复,延长住院时间。我们根据肛肠术后疼痛的相关因素及“三个一”护理关键点,为患者提供了相应的护理方案。

  • 标签: 肛肠手术 疼痛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双相情感障碍复发病人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8月至2017年10月我院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双相情感障碍复发病人30例,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治疗与常规护理,同时进行药物治疗依从性评估,并分析病人依从性低的原因,针对原因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观察30例病人入院时、入院2周、入院4周用药依从性变化情况。结果入院2周与4周时,病人用药完全依从较入院时有显著提高(P<0.05),不依从较入院时有显著下降(P<0.05);入院4周时病人用药完全依从较入院2周时有明显提高(P<0.05)。结论对双相情感障碍复发病人实施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病人药物治疗依从性,对病情控制、降低复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双相情感障碍 护理干预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的临床发病特点及治疗手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0月在本院确诊的45例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患者资料,研究患者的临床表现,并采用实验室分析、内镜检查的方式了解患者的发病特点。基于患者的临床症状实施针对性治疗,评价临床治疗的效果。结果嗜酸粒细胞性胃炎患者多具有腹痛、恶心、呕吐等临床症状,多为阵发性腹痛。血常规检查嗜酸粒细胞上升44例,所占比例为97.78%;腹水检查10例存在腹水,所占比例为22.22%。其中少量腹水5例,所占比例为50%;中量腹水2例,所占比例为20%;大量腹水3例,所占比例为30%。45例患者接受胃镜检查中,内镜检查主要表现为黏膜红斑,黏膜斑片状充血、糜烂以及息肉等。组织学表现为黏膜慢性炎,间质内嗜酸粒细胞浸润。接受对症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均有所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100%。结论嗜酸粒细胞性胃炎患者多具有腹痛、恶心等临床症状,通过血常规与内镜检查的方式有效判断患者的症状发展情况,并采用针对性的治疗方式,快速改善嗜酸粒细胞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症状。

  • 标签: 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 临床发病特点 治疗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支气管哮喘患者不同发病时期的不同护理方法及效果分析。方法将我院从2016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7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治疗组给予患者不同发病时期的针对性护理;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用药后2天的缓解程度和8周后的控制程度;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治疗组支气管哮喘患者在用药后2天内的缓解明显高于对照组;用药8周后的控制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结论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给予不同时期的针对性护理后,其临床效果更佳,哮喘的缓解和控制都得到明显改善,患者对我院的护理满意度显著提高,减少医患矛盾,提高我院的护理质量。

  • 标签: 支气管哮喘 缓解程度 控制程度 护理满意度 医患矛盾 护理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