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合理地配置护理人力资源,确保单位时间内的工作效率和质量。方法:通过更新排班方法,将儿科护士分为新生儿组和普儿组各15例,新生儿组采用固定轮转式排班法,普儿组采用人性化排班法,测评其满意度。结果:固定轮转式排班法与人性化排班法比较P<0.01,有显著差异。结论:合理搭配人员进行按需排班是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的新方法。

  • 标签: 儿科护理学 病人满意/统计学和数值数据
  • 简介:摘要卫生应急是指为应对、处理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而做出的一系列决策和处理措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需要在政府的领导下调动多个部门和多个学科密切配合,全社会参与才能有效运转。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是这一体系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不可或缺沟通和桥梁的作用。当突发事件来J临时,通过开展广泛深入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可以使公众正确了解相关情况和知识,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可以引导公众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传播正确信心,相信党和政府,相信科学可以促进公众采纳积极的健康行为,避免引起社会恐慌,维持正常的社会和生活秩序,尽快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治工作

  • 标签: 健康教育 健康促进 卫生应急工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感染科护理中通过加强陪护管理对护理工作的影响效果。方法将我院感染科2017年1月至2017年11月诊治的感染疾病患者共计90例为研究样本,将患者平均分组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感染科护理,观察组患者在该护理的基础上加强陪护管理,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最初平均陪护人数相当,通过对对照组患者加强陪护管理后,患者的自信心显著增强,因此需要进行陪护的人数明显减少;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5.56%,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75.56%,两组资料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在感染科中加强陪护管理,可减少陪护人数,提高患者依从性,对于提高患者治疗效果以及减轻患者家庭经济负担都有重要作用。

  • 标签: 陪护管理 感染科 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妇产科开展护理工作过程中应用优质护理的价值。方法以2015年10月~2016年10月区间收治的妇产科病人138例作为分析对象,以随机数字法分考察组和实验组各69例,考察组接受一般护理,实验组接受优质护理,对比两种护理方法的应用价值。结果两组护理前SDS和SAS对比无差异,护理后两组皆有所改善,但实验组改善程度优于考察组(P<0.05);护理纠纷与投诉率实验组少于考察组(P<0.05);而实验组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考察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在妇产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具有显著的价值,可有效提高护理效果,值得广泛推荐。

  • 标签: 优质护理 妇产科护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护患沟通在门诊护理中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选自2017年7月-2018年7月于我院门诊进行治疗的300例患者,将2017年7月-2018年1月的1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其常规护理措施;对2018年2月-2018年8月的15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2组患者的满意度以及医患矛盾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对于护理服务质量的满意度97.3%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5.3%;并且观察组患者发生护患纠纷共4例,发生率仅为2.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7%,组间差异经检验得出P<0.0,符合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门诊护理工作中进行护患沟通,有利于护理人员提升综合素质以及服务意识,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率,具有较高的推广使用价值。

  • 标签: 护患沟通 门诊护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 目的:在骨关节外科护理工作的重要目标就是有效的控制疼痛,缓解患者的疼痛,增加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方法: 于 2016年 1月至 2017年 12月选取在我院骨关节外科进行治疗的 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 n=50)和观察组( n=50),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无痛病房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也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无痛病房护理可以显著的提高患者治疗效果,降低疼痛对患者的影响,增加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 标签: 无痛病房 骨关节外科 价值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评价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此次选取我院在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86例儿科患儿作为研究的对象,以随机盲选法分为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儿加强静脉留置针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5.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42%,两组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事件发生率上,观察组为4.65%,和对照组的44.19%比较明显更低,两组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5.35%,和对照组的74.42%比较明显更高,两组数据之间存在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科护理工作中,加强静脉留置针护理,能够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并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因此,值得采纳及应用。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儿科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由于生物医学技术的广泛应用和迅速发展,以及价值的多元化,使医学、生物学、社会学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新难题,对传统的伦理观念提出了新的挑战。在医学伦理学中有3个最基本的伦理学原则:患者利益第一、尊重患者、公正,亦是"以人为本"理念�

  • 标签: 中的医学 临床病理 伦理学问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呼吸科护理工作中采取护患沟通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152例呼吸科就诊患者进行对比分析,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组患者分别为76例。实验组采取护患沟通的方式开展护理工作,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方式开展护理工作,观察并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护理依从性以及护理投诉率。结果实验组的护理依从性74例(97.37%)显著高于对照组62例(81.58%),实验组的护理投诉率3例(3.95%)显著低于对照组11例(14.47%),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呼吸科护理工作中采取护患沟通方式开展护理工作,不仅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依从性,同时,还能够减少护理投诉事件的发生。

  • 标签: 护患沟通 呼吸科 护理工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应用于消毒供应中心工作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期间在我院消毒供应中心工作的11名护理人员随机分成观察(n=5例)和对照(n=6例)两组,进而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结果观察组经过管理后的满意度评分(95.25±5.28)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经过管理后的满意度评分(83.38±4.21)分,并且观察组经过管理后的满意度80%明显高于对照组经过管理后的满意度66.67%(P<0.05)。结论将优质护理应用于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的管理工作之中,对于护理人员工作质量的持续提升有着极大的帮助,值得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 消毒供应中心 管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门诊护理工作中对护理人员实施规范化礼仪培训的方法以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到2017年2月门诊护理工作人员30人实施回顾性分析,对其开展规范化礼仪培训,比较培训之前以及培训之后的患者满意度,其他工作人员对于护理人员的满意度。结果开展规范化礼仪培训之后,患者满意度与培训之前比较有显著提升,其他工作人员对于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得到显著提升。结论针对门诊护理工作中开展规范化礼仪培训,能够有效提升护理人员自身素质,还可以使患者获得满意的护理服务,应该大力推广实施。

  • 标签: 门诊护理 规范化礼仪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护患沟通在门诊导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7年5月在我院门诊咨询的患者189例,按照咨询的时间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91例,咨询时间2015年8月至2016年5月,不采取护患沟通技巧。实验组98例,咨询时间2016年6月至2017年5月,采取护患沟通技巧。结果实验组总满意度(97.96%)明显高于对照组(84.62%),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门诊导诊护理工作中采取护患沟通技巧能够更高的完成导诊护理工作,患者满意度普遍较高,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护患沟通 门诊导诊护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人们对医疗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病案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其中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作为病案管理最重要的解决方案,病案信息技术在医院管理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病案信息技术进行阐述,并对其在医院管理工作中的具体作用进行全面分析。

  • 标签: 病案信息技术 医院工作 作用分析
  • 简介:摘要医院统计工作为医院管理层和各部门提供可靠的数据,进而促使其做出正确合理的决策,服务医院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所以医院统计工作对于医院的科学管理具有积极的意义。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医院的统计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因此,本文首先分析了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医院统计工作的特点,在此基础对医院统计工作模式的改进进行了分析。

  • 标签: 大数据时代 医院统计工作 工作模式 改进
  • 简介:摘要传染病危害大,如果不加以防控,就会造成大面积的传染,对人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胁。对此,有关部门应当高度重视起传染病的预防工作。在传染病的预防中,公共卫生管理起着重要的作用,加强公共卫生管理,可以有效控制传染病病原的扩散,减少传染病的发生。本文就传染病预防工作中公共卫生管理的作用作了相关分析。

  • 标签: 传染病预防 公共卫生管理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讨论人文关怀护理模式在ICU住院患者护理工作的意义。方法将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进行医治的ICU住院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共计62例,以计算机表法为依据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即实施常规护理模式的参照组(n=31),以及实施人文关怀护理模式的研究组(n=31),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以及负性情绪评分,探讨人文关怀护理模式在ICU住院患者护理工作的意义。结果研究组护理满意度96.77%、焦虑(31.21±2.15)分、抑郁(30.61±2.11)分,且最终检验结局P<0.05,具有探讨分析价值。结论应用人文关怀护理模式对ICU住院患者开展护理工作,可有效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改善其负性情绪评分,在临床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 标签: 人文关怀护理模式 ICU住院患者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医务人员在诊疗服务过程中,往往由于意识不强及患方诊疗环境等多种因素,导致其职业安全受到危害。急诊科是救治危重患者及参与处理各种突发事件的场所,是医院工作的前沿,护士若不注意个人防护或防护不当,面临的职业暴露的机会将明显增多,很可能会伤及身心健康,职业感染几率高。因此,增强工作中的职业防护意识,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可以有效的减少职业危害的发生,保证职业安全。本文主要探讨急诊科护理人员职业暴露发生的原因,并提出切实有效的防护对策,减少其发生。

  • 标签: 急诊科护理 职业暴露 防护措施
  • 简介:摘要探讨沟通在门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的350例门诊患者均为我院在2014年1月到2015年6月期间门诊诊治,按照医院优质护理服务要求对患者进行护患沟通。结果本组350例门诊患者中,发生护患纠纷者8例,其护患纠纷发生率为2.29%。结论沟通在门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其护患纠纷发生率较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沟通 门诊护理工作 护患纠纷
  • 简介:摘要病案信息作为一项支持医院管理、循证医学及科研的基础工作,占有重要地位,现为了提高病案信息研究对临床科研的支持力度,通过对病案信息的属性、内容及应用进行分析,总结病案信息的作用及其在临床科研工作中的应用,旨在促进病案管理及信息研究领域的发展。

  • 标签: 病案信息 临床科研 应用 病案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门诊服务台护理工作中的优质护理服务。方法选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在我院门诊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与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的常规护理服务比较,观察两组门诊护理服务满意度情况。结果常规护理组患者对门诊护理的满意度要显著低于优质护理组,两组数据之间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其中,实施前患者对护理满意度86.0%,非常满意30例,占30.0%;满意56例,占56%;不满意14例,占14%。而实施后患者对护理满意度99.0%,非常满意45例,占45.0%;满意54例,占54%;不满意1例,占1%。常规护理组的护理质量评分要低于优质护理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其中常规护理组的护理质量评分75.8±5.0分;优质护理组的护理质量评分96.5±4.8分。结论在门诊服务台工作中采用优质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门诊护理满意度,提高门诊的工作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门诊服务台 优质护理 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