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近年来,随着多排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MDCT)软硬件技术的不断更新发展,64排螺旋CT、双源CT(dualsourceCT,DSCT)、320排螺旋CT等相继问世,并在临床工作中广泛应用,使冠心病的无创检查开启了新纪元[1]。应用无创伤、几乎没有危险和并发症的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ngiography,CTA)技术,患者在一次屏气的时间(5~15s),甚至更短的时间(1s)内,

  • 标签: 复杂冠状动脉病变 计算机断层扫描 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微创技术与传统技术在复杂牙拔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我院收治的90例需要行复杂牙拔除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时间截取为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按照患者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5例患者给予传统拔牙技术,观察组45例患者给予微创拔牙技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出血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与术后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技术相对于传统技术运用于复杂牙拔除的临床效果更佳,且手术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和运用。

  • 标签: 微创技术 传统技术 复杂牙拔除术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应用小腿内侧交腿皮瓣修复复杂小腿、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所收治的复杂小腿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以胫后血管为蒂的小腿内侧皮瓣桥式连接,修复复杂小腿、足踝部软组织缺损30例,切取面积(15cm×10cm)-(35cm×15cm)。结果本次研究所选取的患者30例,小腿内侧交腿皮瓣全部成活,皮瓣及供肢血运及患肢外观、功能恢复均良好。结论临床上小腿内侧交腿皮瓣可切取面积大,是修复复杂小腿、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疗效确切。

  • 标签: 交腿皮瓣 桥式移植 小腿足踝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系统化护理对复杂踝关节骨折脱位患者术后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34例复杂踝关节骨折脱位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7例。予以对照组患者常规骨科护理;予以观察组患者同对照组常规护理及系统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手术结束~出院后半年)康复情况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完全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半年生活质量各项指标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系统化护理有利于复杂踝关节骨折脱位患者的术后恢复,并有效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系统化护理 复杂踝关节 骨折脱位 术后活动能力
  • 简介:目的: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含有的5q-复杂核型骨髓病态及非病态造血细胞的克隆来源。方法:对1例含有5q-复杂核型的MDS患者及4例核型正常的缺铁性贫血者(对照组)的骨髓细胞涂片进行Wright-Giemsa染色,并行间期双色荧光原位杂交(FISH),统计其病态和非病态造血细胞的荧光信号。结果:MDS患者病态造血细胞中来源于异常克隆者占85.9%,在非病态造血细胞中源于异常克隆者占35.1%,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MDS非病态造血细胞中,在原始红、早幼红、中幼红和晚幼红细胞中来源于异常克隆的比例依次为71.4%、53.3%、26.3%和11.8%;在早幼粒、中幼粒、晚幼粒和杆状分叶核粒细胞中的比例依次为66.7%、46.2%、33.3%和15.8%。异常克隆在非病态造血细胞由幼稚至成熟各阶段中的比例呈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MDS病态造血细胞中来源于异常克隆的比例显著高于非病态造血细胞。在红系、粒系非病态细胞中,随着细胞分化成熟,异常克隆细胞的比例降低,提示异常克隆细胞成熟分化受阻。

  • 标签: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克隆 病态造血 原位杂交 荧光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锁定加压钢板与解剖钢板运用在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接收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84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所有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解剖钢板治疗,研究组采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的内固定时间与对照组相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而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经过膝关节功能评定发现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中采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能够有效缩短愈合时间,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锁定加压钢板 解剖钢板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临床治疗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新伤续断汤加减结合髁支持钢板治疗股骨远端复杂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股骨远端复杂骨折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采取髁支持钢板治疗对照组,基于此联合新伤续断汤治疗观察组。比较两组疗效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3.33%较对照组76.67%明显较高,P<0.05。观察组并发症率6.67%较对照组20.0%明显较低,P<0.05。结论新伤续断汤加减结合髁支持钢板治疗股骨远端复杂骨折的疗效显著,即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并能减少各种并发症,值得应用推广。

  • 标签: 股骨远端复杂骨折 髁支持钢板 新伤续断汤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复杂肾结石临床治疗实施单微通道经皮肾镜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效果。方法收集分析我院在2016年6月~2017年6月实施单微通道经皮肾镜联合输尿管软镜手术的52例复杂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患者的手术情况以及清石情况进行统计。结果所有的患者出院一月后进行复诊CT平扫,48例患者结石已经完全排除,排石率达到92.3%,而4例未找到结石患者需要进一步观察治疗。所有的患者在手术中不存在输尿管撕脱、穿孔、断裂以及感染等并发症。结论复杂肾结石临床治疗实施单微通道经皮肾镜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不仅可以提高清石率,同时也能够有效避免并发症的发生,使手术更加安全有效。

  • 标签: 单通道 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 输尿管软镜碎石取石术 复杂肾结石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复杂型颅内动脉瘤手术的术中护理规范,预防动脉瘤破裂,保障患者安全。方法回顾分析55例高流量颅内外血管搭桥治疗复杂型颅内动脉瘤的护理方法,包括麻醉前、麻醉诱导期、术中护理流程及规范性的操作,总结预防颅内动脉瘤破裂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麻醉手术过程中55例手术患者均为发生颅内动脉瘤破裂再出血情况,手术过程顺利,未发生护理并发症。结论充分的术前评估,完善的术前准备,麻醉诱导期、维持期、手术过程中重点时段有效的护理干预,可降低动脉瘤破裂的发生率,提高手术治疗的安全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血管桥 围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下肢复杂骨折患者接受闭合复位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联合关节松动术的治疗情况进行探讨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2015年5月至2017年8月我院选取了下肢复杂骨折患者开展分析研究,将患者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有51例患者。对照组采取闭合复位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取联合关节松动术的康复治疗,对两组的康复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患者进行了1至12个月的随访,观察组的愈合时间平均是(11.5±3.5)周,对照组是(17.4±4.2)周,两组的愈合时间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观察组患者的下肢功能恢复情况的优良率是92.2%,对照组是82.4%,两组的下肢功能恢复优良率是(P<0.05)。结论下肢复杂骨折患者接受闭合复位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联合关节松动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比较理想,患者的愈合速度快,恢复较好,临床中可以进行推广使用。

  • 标签: 复杂骨折 闭合复位 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 关节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经腹腔镜逆行、次全胆囊切除术两种术式治疗复杂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2015年9月~2017年9月间收治的42例复杂胆囊结石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行腹腔镜下逆行胆囊切除术,实验组行腹腔镜下次全胆囊切除术,评估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手术用时更短,术中补液量和出血量更少,独立样本t检验提示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显著(P<0.05);两组腹腔引流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和中转开腹率相近,卡方检验提示两组数据差异无统计显著(P>0.05)。结论腹腔镜下次全胆囊切除术治疗复杂胆囊结石疗效确切,手术效率更高,出血量更少,建议临床加以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复杂胆囊结石 次全胆囊切除术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固定术与半肩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肱骨近端复杂骨折的效果并作对比分析。方法选取从2014年10月直至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老年肱骨近端复杂骨折患者中挑选98例纳入研究,均征得其本人或者家属同意。按照就诊时间的先后次序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施行内固定术治疗,给予研究组施行半肩关节置换术治疗。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比较对照组短,手术中出血量比对照组少,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少(P<0.05),而手术后Constant-Murley评分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结论老年肱骨近端复杂骨折应用内固定术与半肩关节置换术治疗效果均好,而后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安全更高。

  • 标签: 内固定术 半肩关节置换术 老年肱骨近端复杂骨折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对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70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内固定法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比较两组膝关节功能及疼痛感评分、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膝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可有效恢复膝关节功能,减轻骨折给患者带来的疼痛,有助于预后的恢复,在临床应用中值得推广。

  • 标签: 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膝关节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斜仰卧截石位单通道经皮肾镜联合输尿管软镜软镜治疗复杂肾结石的疗效。方法回顾选取特定时间段2016年1月至2017年4月我科80例肾结石患者。对照组(单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40例,治疗组(单通道经皮肾镜联合输尿管软镜碎石术)40例。对2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此次研究数据显示;治疗组结石清除率高且术后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复杂肾结石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实施斜仰卧截石位单通道经皮肾镜联合经输尿管软镜效果显著,值得在基层医院中应用。

  • 标签: 斜仰卧截石位 单通道 经皮肾镜 输尿管软镜 复杂肾结石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提升,人们对于自身的身体状况的关注程度也已经越来越高。在信息化和科学技术进步的情况之下,以前不可治愈或者是难以治愈的疾病也已经不再是世界难题,医学家们能够通过手术或者是其他精密医疗器械的帮助来进行疾病治疗。复杂肾结石是泌尿外科当中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其对于患者的心理和身体健康都会有一定的影响,更为严重的会导致患者出现心理疾病。以往对于此种疾病更多是采用开放的手术,但是这种手术并不能够完全清除结石,对于患者的身体也会带来很大的损伤,在目前微创技术发展的趋势之下,采用此种方式进行手术和治疗更加全面和安全一些。

  • 标签: 微创 经皮肾造瘘术 复杂结石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腹腔镜胆囊次全切除术在复杂胆囊结石临床治疗上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3月到2017年3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复杂胆囊结石患者70例,按照入院编号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5例,采用腹腔镜下逆行胆囊切除术,观察组35例,采用腹腔镜胆囊次全切除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胆囊次全切除术治疗复杂胆囊结石,可有效降低术中出血量,促进患者的康复,疗效显著,具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 标签: 复杂胆囊结石 腹腔镜胆囊次全切除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精细护理在多通道经皮肾输尿管镜取石术治疗复杂肾结石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于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02例多通道经皮肾输尿管镜取石术治疗的复杂肾结石患者,采用奇偶法将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形式,观察组患者采用精细护理的护理形式。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以及心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3.92%低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5.68%,两组比较呈现为(P<0.05)的差异性,产生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4.12±1.21)天低于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8.02±3.43)天,两组比较呈现为(P<0.05)的差异性,产生统计学意义。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比较,两组对比P>0.05,不存在统计学意义。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分别为(42.67±5.65)和(41.43±5.34)优于对照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分别为(51.09±5.98)和(52.45±5.45),两组比较呈现为(P<0.05)的差异性,产生统计学意义。结论多通道经皮肾输尿管镜取石术治疗复杂肾结石采用精细护理能够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SAS评分和SDS评分,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医患关系。

  • 标签: 精细护理 多通道经皮肾输尿管镜取石术 复杂肾结石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探讨经皮肾镜取石术和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术对复杂输尿管结石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及效果。方法抽选2014年4月到2017年4月间在我院同意进行手术治疗的112例复杂输尿管结石患者。对患者分别采用经皮肾镜取石术和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情况进行回顾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96.43%)同对照组患者(91.07%)之间的差异性不大(P>0.05)。但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术后血尿(14.29%)、脓毒症(3.57%)、肾积水(1.79%)方面均同对照组(7.14%,16.07%,10.71%)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复杂输尿管结石患者在治疗时,应根据患者病情恰当选择经皮肾镜取石术或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术进行治疗,以便更好的提高临床治疗的效果。

  • 标签: 复杂输尿管结石 经皮肾镜取石术 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术
  • 简介:摘要目的复杂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应用多肝段切除术与胆道镜取石术联合方案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在本院诊治的复杂肝内胆管结石92例患者为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方法分成两组,每组46例,对照组行多肝段切除术方案,研究组行多肝段切除术与胆道镜取石术联合方案,分析两组疗效及并发症、生活质量情况。结果研究组有效率93.48%比对照组78.26%多,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意义(P<0.05);且研究组发生腹腔积液、感染、胸腔积液及胆萎依次为1例、3例、2例及1例,对照组依次为3例、6例、6例及4例,研究组总并发症15.22%(7/46)比对照组41.30%(19/46)少,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83.11±5.94)分比对照组(70.32±7.17)分高,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复杂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应用多肝段切除术与胆道镜取石术联合方案,能有效提升疗效,并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复杂肝内胆管结石 多肝段切除术 胆道镜取石术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前后联合双切口三钢板固定方案治疗合并三柱损伤的复杂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骨科2014年1月~2015年8月收治的68例合并三柱损伤的复杂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每组34例。对照组给予前后联合双切口双钢板固定方案治疗;观察组给予前后联合双切口三钢板固定方案治疗。记录比较两组的手术创伤指标、预后指标、两组治疗前后的HSS评分、优良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大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等预后指标显著短于对照组。治疗前,两组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HSS评分均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优良率为91.2%,对照组为70.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60,P=0.031)。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1.8%,与对照组的14.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28,P=1.000)。结论对于合并三柱损伤的复杂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前后联合双切口三钢板固定方案疗效确切、患者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推广。

  • 标签: 复杂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 三柱损伤 前后联合入路 内固定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