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5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婴儿仰卧位在降低婴儿啼哭中的作用。方法 从2020年6月~2021年7月,对196名儿童进行了不同年龄、体重、病情相似的儿童进行了抽样调查。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儿童分成96名,对照组100名,实验组采用仰卧姿势,对照组维持原有姿势,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试验组55人停止哭闹,21人缓解,16人不起作用。结果:治疗组15名患者停止吵闹,10名患者缓解,65名患者未得到有效治疗。结论  在降低婴儿啼哭方面,采用俯卧式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 标签: 新生儿 俯卧位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体位护理干预对头胎膜早破孕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间我院产科住院分娩的孕妇为实验研究对象,梳理分析病历资料,挑选出符合实验要求的120例头胎膜早破孕妇纳入研究序列,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为60例,对照组孕妇采取常规体位护理,观察组孕妇接受自由体位护理干预,对比分析孕妇分娩方式、产程时间、出血量、羊水量、新生儿体重及母婴并发症发生率的组间差异性。结果:观察组孕妇的自然分娩率高达81.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00%,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孕妇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时间则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孕妇的出血量、羊水量则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孕妇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

  • 标签: 头位胎膜早破 体位护理 分娩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左侧卧分娩对产妇软产道损伤程度的效果。方法:选取以初产妇者120例进行研究,分组如下:参照组(60例,截石体位分娩)、研究组(60例,左侧卧分娩)。对比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阴道顺产率、会阴侧切率明显优于参照组,P

  • 标签: 分娩球 左侧卧位分娩 初产妇 软产道裂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俯卧通气护理敏感性指标体系干预在机械通气患者早期康复中的应用。方法 将2021年1—12月ICU收治的机械通气患者62例设为对照组,行常规性护理管理;将2022年1—12月ICU收治的机械通气患者65例设为观察组,行俯卧通气护理敏感性指标体系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预后情况及护理服务满意程度。结果 行俯卧通气护理敏感性指标体系干预后,观察组ICU获得性衰弱(ICU-AW)、谵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谵妄持续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及总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

  • 标签: ICU 俯卧位通气护理 敏感性指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采取护理干预对降低俯卧机械通气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率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重症监护室2022.12.1-2023.2.1收入的危重病毒性肺炎患者,其中4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数字随机分为2组,各20例。常规组采用的是俯卧的护理常规,干预组是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改进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统计2组患者俯卧过程中压伤的发生率和家属及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结果常规组患者压伤发生率为60%,高于干预组的15%(P

  • 标签: 机械通气 俯卧位 预防压伤 干预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全程优质护理在截石手术患者中的效果。 方法 2022年1月-2023年12月,我院收治手术患者中,随机挑选60例截石手术的患者,分为对照组(n=30,常规护理)和实验组(n=30,全程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 结果 实验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评价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在截石手术中采用全程优质护理可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提高患者舒适度。

  • 标签: 全程优质护理 截石位 手术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改良俯卧通气对于重症肺炎患者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于本院行俯卧通气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俯卧通气;观察组采用改良俯卧通气。分析对比两组的血气指标、血液动力学、压力性损伤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的血气PH值及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对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的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和分期相对比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传统俯卧和改良俯卧通气对动脉血气和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没有显著影响,但是改良俯卧通气能有效降低俯卧通气相关压力性损伤。

  • 标签: 改良俯卧位 俯卧位通气相关压力性损伤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玻璃体切割填充术俯卧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40例行玻璃体切割填充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加强俯卧护理干预)各20例,比较两组的干预结局。结果:观察组的俯卧正确执行率(100.00%)比对照组(80.00%)高,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率(5.00%)比对照组(30.00%)低,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的俯卧执行率,降低术后并发症率。

  • 标签: 护理 玻璃体切割填充术 俯卧位
  • 作者: 何姗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22-11-18
  • 出处:《医师在线》2022年第21期
  • 机构:江阴市中医院,江苏江阴214445
  • 简介:目的:探究肢体康复训练护理在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医院2020年1月-2021年6月期间收治的84例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案差异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各42例;其中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实验组施以常规护理+肢体康复训练护理;对比两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FMA评分)及生活能力恢复(Barthel评分)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上肢功能、下肢功能评分及生活能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肢体康复训练护理应用于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治疗,对患者肢体运动能力和生活能力恢复具有显著作用,可进一步临床推广。

  • 标签: 肢体康复训练;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护理应用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俯卧机械通气对肺炎并发呼吸衰竭患儿氧合及肺力学的影响。 方法:对于的 50名儿童,自控方法用于仰卧 - 俯卧 4小时,持续 8小时。记录和分析呼吸机参数,动脉血气和肺力学的变化。结果:在呼吸机参数变化不存在显着差异的情况下,机械通气儿童接受自我控制,俯卧的 PO2比仰卧高 4小时,俯卧的潮气量为 4小时。与仰卧 4小时相比,每分钟通气量和肺动态顺应性得到改善。结论:俯卧通气可改善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氧合作用,减少机械通气时间,增加每分钟通气量和潮气量,提高肺动力顺应性。

  • 标签: 俯卧位通气 小儿肺炎 呼吸衰竭
  • 简介:目的探讨单纯视网膜黄斑裂孔行玻璃体腔注气手术后俯卧持续时间对裂孔封闭的实际效果,探究术后所需俯卧的最佳时间,为临床工作提供依据。方法2005年5月—2008年6月,采取便利抽样的方式,选择在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确诊单纯黄斑裂孔住院行视网膜复位玻璃体腔注气手术患者48例,术后采取俯卧,随访并跟踪6个月,观察术后恢复所需最适合的俯卧时间并分析相关因素。结果通过6个月随访,48例术后未复发者的实际俯卧时间为(2.04±1.20)周。患者实际卧周数与术后1周时的气体残留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相关性。气体的种类与2周气体残留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相关性。患者出现手麻10例,占20.8%,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眼部手术后,患者正确的卧姿、术后2周左右的俯卧时间有利于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可坚持性,有效改善因长时间限制性体位而发生的并发症,也有利于减少玻璃体腔注气并发症的发生。术后1周随访有助于及时调整卧,4周随访有助于及时应对病情变化。

  • 标签: 单纯黄斑裂孔 手术 俯卧位 持续时间 相关因素
  • 简介:目的总结和分析近年来我院6例(2例死亡)终末期肿瘤病人发生自杀行为的的基本情况,以指导今后提高终末期肿瘤病人的护理质量。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通过查看病史,访谈医生、护士及病人家属进行调查,总结自杀行为发生的原因,并提出防范措施。结果终末期肿瘤病人发生自杀行为的首要原因是心理问题和躯体疼痛,其次是病人家庭等支持不良。结论对终末期肿瘤病人的护理旨在改善其生活质量,护理人员应主动为终末期肿瘤病人提供高质量的心理护理、提供缓解躯体疼痛的方法,鼓励建立病人家庭等支持帮助系统,还应加强安全预防措施。

  • 标签: 终末期肿瘤病人 自杀 护理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硬膜外分娩镇痛产妇予卧调节干预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66例单胎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两组产妇均给予硬膜外分娩镇痛及产科常规处理,其中观察组产妇均给予卧调节干预,对照组产妇均行个体舒适卧分娩,不作卧调节干预。记录两组产妇产程时间及分娩方式,统计两组产妇胎方位自主纠正情况及胎儿胎方位在不同时期枕横比例,比较两组新生儿Apgar 评分。结果 观察组产妇阴道顺产率90.9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64%,胎方位自主纠正率(枕前、枕横)87.8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1.51%,产妇宫开8~10cm、宫口全开时枕横比例亦较对照组明显提高,第二产程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两组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论舒适护理在脑梗死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随机选择在我院医治的脑梗死偏瘫患者120例,按随机方式分组,其中60例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对照组),另60例实施舒适护理干预(观察组),经观察对比,得出结论。结果:对于各项数据的对比来说,观察组护理方法的各项数据更加有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之后观察组有效概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舒适护理应用于脑梗死偏瘫患者,降低了患者并发症发病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俯卧通气在ICU呼吸衰竭患者临床护理工作中具备的重要应用价值。方法 将兴安盟人民医院自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50例呼吸衰竭患者纳入研究范畴,首先按照随机性、数字化的临床分组原则,将所有入选对象划分为对照组25例(常规护理模式)与试验组25例(俯卧通气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通气24h指标、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两组数据。结果 试验组干预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其通气24h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俯卧通气护理在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上发挥了重要的功效,不仅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通气指标,同时也为加快其预后恢复打下坚实的基础。

  • 标签: 呼吸衰竭 ICU 俯卧位通气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俯卧通气重症肺炎患者生命质量的提升效果。方法:研究以重症肺炎患者为观察对象,共有56例入组,均为2021年1月-2022年12月间医院收治患者,入组后所有患者均接受俯卧通气治疗,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一组实行优质护理(观察组,n=28),一组实行常规护理(对照组,n=28),总结不同护理方案的临床优劣势。结果:经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SF-36健康调查量表心理、生理、环境、社会关系各领域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俯卧通气重症肺炎患者,优质护理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生命质量,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 标签: 优质护理 俯卧位通气 重症肺炎 生命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为肿瘤患者被迫卧导致的压疮寻找更加科学,有效地预防及护理方法。方法:对50例肿瘤卧床患者进行定期翻身、擦浴、涂擦药物、加用气垫床、加强营养等方法,进行压疮的预防和护理工作。结果:除有4例压疮治疗完全治愈康复以外,其余护理的肿瘤患者都没有压疮发生。结论:临床肿瘤患者非常容易产生压疮,且很难恢复,通过有效的预防及护理,可以避免压疮的发生,大大减轻患者的疼痛,同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患者的一致好评,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肿瘤患者 压疮 预防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三一体培训模式在护生岗前培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以2019年2月-2020年2月行常规培训的50名护士为对照组,以2020年3月-2021年3月习三一体培训模式的50名护士为观察组,对两个阶段护士岗前培训的教学质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护生的理论成绩以及实践操作成绩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一体培训模式在护生岗前培训中具有更高的使用价值,在培训的过程中,护士的基本技能以及理论知识得分更高,培训的效果更好。

  • 标签: 三位一体 培训模式 护生岗前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实施持续治疗改进干预对其良肢摆放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我科在2021年10月-2022年6月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164例为研究对象,以患者入院时间分组,其中2021年10-12月收治的83例纳入对照组,常规护理,2022年4月-6月收治的81例纳入观察组,持续质量改进干预,对比两组良肢摆放正确率、自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结果:对比良肢摆放正确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差异(P>0.05);对比自理能力及生活质量评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持续质量改进 脑卒中偏瘫 良肢位摆放正确率 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