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0 个结果
  • 简介: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prostatichyperplasia,BPH)是老年男性常见疾病,该病导致的尿频、尿急、排尿困难等下尿路症状对患者的生存质量造成了负面影响[1]。目前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ransurethralresectionoftheprostate,TURP)是手术治疗BPH的“金标准”[2],然而术后可能会出现出血、疼痛、膀胱痉挛、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在TURP围手术期,BPH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恐惧、抑郁、紧张、沮丧等心理问题[3]。减少或消除患者的心理问题,预防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在手术康复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循证护理是基于当前最好的研究证据、临床经验和患者的意愿而形成的临床决策[4]。本研究应用循证护理的理念,对TURP患者的心理问题进行循证心理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 标签: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BPH患者 循证护理 心理护理 PROSTATE 良性前列腺增生
  • 简介:目的进一步提高前列腺癌转移灶的诊断水平。方法收集2015~2016年我院收治并接受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摄影术联合同机CT扫描图像融合技术(SPECT/CT)检查的前列腺癌患者,对其中3例典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例前列腺癌患者行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未达到理想水平,MRI、CT以及骨扫描未能显示病灶,而PSMA-SPECT/CT可探测出这2例患者可疑转移淋巴结,1例位于右髂总血管旁,另1例位于左髂总血管旁及腹膜后淋巴结。1例并发膀胱癌的前列腺癌患者,左侧髂血管旁淋巴结肿大,病理来源不明,结合膀胱癌病理结果以及PSMA-SPECT/CT检查结果,推测髂血管旁淋巴结来源于前列腺癌可能性大,术后病理证实髂血管淋巴结转移来源于前列腺癌。结论本研究提示PSMA-SPECT/CT较现有影像学检查如MRI、骨扫描、CT等,可在PSA较低水平发现可疑前列腺癌转移灶。对于多器官肿瘤患者而言,若出现淋巴转移,PSMA-SPECT/CT可帮助判定淋巴转移病灶来源,从而指导临床治疗。

  • 标签: 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摄影术联合同机CT扫描图像融合技术 前列腺癌 转移灶
  • 简介:尿路上皮癌是我国常见的泌尿系统恶性肿瘤,发生在肾盂、输尿管、膀胱等尿路上皮覆盖部位,以膀胱癌最为多见,最常表现的临床症状为无痛性肉眼血尿。尿脱落细胞学检查为泌尿系肿瘤的传统检查方法之一,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insituhybridization,FISH)是近年来新兴的细胞分子学技术,可以从基因层面检查出肿瘤病变,本研究通过比较血尿患者的尿液FISH检查与尿脱落细胞学检查诊断尿路上皮癌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探讨其在血尿患者尿路上皮癌筛查研究中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尿路上皮肿瘤 尿脱落细胞学检查 临床应用 无痛性肉眼血尿 泌尿系统恶性肿瘤
  • 简介:血液透析是治疗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替代方法之一,在血液透析过程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为低血压。反复发作的低血压不但可引起严重的心脑血管并发症,而且会影响血液透析的充分性,降低透析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生存率[1]。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过程中的低血压(intradialytichypotension,IDH)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为20%~40%。IDH直接影响到透析的充分性和患者的生存质量,是增加透析患者病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低血压 发生率 心脑血管并发症 品管圈 应用
  • 简介:gp96广泛存在于细胞内质网中,是热休克蛋白(heatshockprotein,HSP)家族中被研究和应用最广泛的一员。对HSP的研究揭示,肿瘤源性的gp96-抗原肽复合物可引起抗相应肿瘤的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ytotoxicTlymphocyte,CTL)反应,并引起记忆性免疫应答。深入研究gp96-抗原肽复合物的免疫学机理对开发新型肿瘤疫苗具有重要意义。目前gp96-抗原肽复合物很有希望成为新一代抗肿瘤疫苗,本文就此作一综述。

  • 标签: gp96-抗原肽复合物 肾癌 肿瘤免疫
  • 简介:随着造影和介入技术的发展,对比剂逐渐广泛应用于临床,而由此引起的急性肾损伤已成为不可忽视的临床问题,临床上曾把这种由于接受对比剂引起的肾脏损害称为“对比剂肾病(contrast-inducednephropathy,CIN)”,而近年来更倾向于采用对比剂急性肾损伤(contras-inducedacutekidneyinjury,CI-AKI)代替CIN。有研究报道在接受对比剂注射的患者中发生cI-AKI的概率为2%~25%],而对于存在危险因素(肾功能不全、糖尿病、心力衰竭、肝硬化、低血压、肾毒性药物、高龄等)的患者,CI-AKI的发生率则大大提高。

  • 标签: 对比剂肾病 急性肾损伤 N-乙酰半胱氨酸 损伤防治 应用 临床问题
  • 简介:目的探讨HPV-16感染与前列腺癌的相关性及基于HPV-16多肽微阵列芯片在前列腺癌患者血清筛查中的应用。方法对来自HPV-16病毒的7个蛋白的胞外段序列进行叠瓦式切割,构建基于241条精细多肽库的微阵列芯片,对经病理确诊的72例前列腺癌患者和87例前列腺增生患者行血清学筛查。用微阵列芯片表达差异显著分析法筛选在前列腺癌患者和前列腺增生患者血清中具有差异性表达的多肽(特异性多肽);以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operatorcharacteristiccurve,ROC)评价这些多肽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并与PSA相比较。结果HPv-16多肽在两组血清中的抗体响应不同,与HPV-16多肽反应的自身抗体既存在于前列腺癌患者中,也存在于前列腺增生患者中。其中存在15条多肽,与之响应的抗体在两组血清中呈差异性表达;对这15条具有潜在诊断价值的多肽进行ROC曲线分析,发现多指标联合的诊断模型具有更高的诊断效率,由15条多肽构成的多指标联合诊断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0.772,在最佳临界值的诊断灵敏度为75.3%,特异度为61.8%;PSA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70,在最佳临界值的诊断灵敏度为65.3%,特异度83.9%。结论前列腺癌患者血清中存在HPV-16特异性自身抗体,并可通过HPV-16多肽微阵列技术加以检测。

  • 标签: 前列腺癌 HPV-16 多肽微阵列
  • 简介:近年来,我国慢性肾脏病(CKD)及其引起的终末期肾病(ESRD)患病人数逐年增加。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ESRD替代治疗手段,透析充分是MHD患者长期存活的基础。MHD普遍存在的微炎症状态与营养不良、贫血、心血管并发症及病死率关系密切。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SF-36量表 生活质量 应用 评估 心血管并发症
  • 简介:一、药物组成1.基本方制附子15g干姜12g甘草5g当归10g吴茱萸10g防风8g细辛5g独活10g川芎5g茯神10g前胡10g大枣10g。

  • 标签: 防风汤 四逆汤 床体 阴证 治疗 加味
  • 简介:(3)临床价值与意义按照“尿道弹性塌陷软管模型”,排尿期后尿道呈漏斗状完全开放,尿道内压力应等干膀胱内压力,但该模型并不能完全适于人体生理状态,因为正常生理条件下后尿道存在着内、外括约肌两个压力带,尤其是外扩约肌较为固定,为排尿期膀胱

  • 标签: 前列腺增生症 尿动力学 逼尿肌不稳定 流率测定 尿道梗阻 收缩力
  • 简介:动静脉内瘘是终末期尿毒症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最常见、最有效、最简便的血管通路,能为患者血液透析提供足够的血流量,保证透析顺利完成,而终末期尿毒症行规律血液透析患者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肾性脑病往往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躁动,谵妄、幻觉等精神症状,导致在透析过程中,依从性差,容易造成针头脱出、血液外渗,甚至可因大量出血引起失血性休克危及生命,传统多采用绷带进行固定约束.

  • 标签: 血液透析患者 精神障碍患者 尿毒症患者 固定夹板 应用 自制
  • 简介:目的探讨3种手术体位对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患者的影响,选择最佳手术体位标准。方法将60例经皮肾镜碎石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俯卧位、仰卧位、45°斜仰卧位3组,每组各20例。观察改变不同体位后患者血压、心率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同时对3种体位下建立通道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一次清石率进行对比。结果3种体位均能顺利完成手术,45°斜仰卧位和仰卧位安置后血压、心率及血氧饱和度较俯卧位更稳定,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一次清石率等指标优于俯卧位及仰卧位。结论45°斜仰卧位经皮肾输尿管镜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具有安全、高效、微创的特点,患者体位舒适,便于术中麻醉检测,术中碎石易排出,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上尿路结石 经皮肾碎石术 体位
  • 简介:目的:探讨经皮线环固定法在腹腔镜引导下在腹膜透析置管术中的应用。方法:6例慢性肾衰竭患者,全麻后右上腹穿刺建立CO2气腹,压力控制在10-12mmHg,穿入10mmTrocar导入腹腔镜,腹腔镜引导下经脐下3-5cm经左旁正中线穿入10mmTrocar,用3-0丝线对折后镶入20ml注射器针头内,并在腹腔镜直视下经皮穿刺入腹腔,将线送入腹腔,形成一线环,将腹透管经左下腹Trocar穿过经皮置入的线环后置入盆腔,再将线环固定腹透管于前腹壁,包埋深部cuff于腹直肌鞘内,最后遂道针建立皮下隧道。结果:所有腹膜透析管均置管成功。置管时间35-55min,平均(44.2±7.4)min,术后腹平片显示所有腹透管位置准确,术后7d开始间歇性腹膜透析,10d后改为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无渗漏、感染、血肿等并发症,随访时间1-6月,平均(3.3±2.0)月,导管通畅率100%,无漂管、堵管、导管感染等发生。结论:腔镜引导下经皮线环固定法行腹膜透析管植入术方法简便安全、定位精准、创伤小、并发症少,无需增加额外的设备和成本,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腹膜透析 腹腔镜 肾衰竭
  • 简介:目的探讨自制两端开口输尿管导管在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CNL)中的应用价值和方法。方法2013年5月到2015年5月共86例上尿路结石患者,将F5输尿管导管盲端自侧孔处剪除,修整平滑,PCNL术中用于灌注液体制造人工肾积水,灌注美蓝及插入斑马导丝协助寻找输尿管入口(UPJ),逆行放置安全导丝,引导斑马导丝留置双J管。结果86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40~120min,平均65min。无插管导致的损伤和出血。术中寻找UPJ困难者10例,6例经自制两端开口输尿管导管插入斑马导丝后循导丝找到UPJ,4例经灌注美兰后找到UPJ。无通道意外丢失。经皮肾通道顺行留置双J管困难者13例,均通过自制两端开口输尿管导管逆行置入斑马导丝引导下留置双J管成功。结论PCNL术中采用自制两端开口输尿管导管安全、方便,能协助处理术中遇到的一些意外困难。

  • 标签: 经皮肾镜碎石术 两端开口输尿管导管 双J管 肾结石 输尿管结石
  • 简介:目的探讨腹股沟皮桥在阴茎癌髂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中的应用。方法2007年5月至2008年7月,对12例阴茎鳞状细胞癌患者行双侧髂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手术取腹股沟韧带上下方两个平行的横行切口,游离两切口间的皮瓣,形成腹股沟皮桥。经上方切口行髂淋巴结清扫后,于腹股沟皮桥下整块切除腹股沟浅、深组淋巴结,并保留大隐静脉。结果12例患者中,无一例发生切口皮缘的缺血、坏死或感染。10例(83.33%)的4个切口均I期愈合,余2例各有1个切口因淋巴渗液而延期愈合。3例(25.00%)轻微双下肢水肿。随访中4例(33.33%)出现不同程度的阴茎、阴囊水肿,包括2例下肢水肿者。结论腹股沟皮桥技术有助于保护腹股沟区皮瓣的血供,能显著减少甚至避免皮缘缺血、坏死的发生。

  • 标签: 阴茎肿瘤 髂腹股沟淋巴结清扫 皮桥 并发症
  • 简介:6分钟步行试验(6-minutewalktest,6MWT)是一种简单易行的运动试验.以往研究表明,6MWT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COPD)、肺动脉高压、慢性心衰等领域已广泛应用于预测患者的预后.近年来,人们对6MWT在慢性肾脏病患者中的应用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本文对6MWT的临床意义及其在慢性肾脏病患者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6分钟步行试验 慢性肾脏病 应用 患者 PULMONARY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简介:目的探索总结何立群教授在慢性肾炎蛋白尿的临床治疗中的中医辨证用药规律。方法通过随师临证心得、收集整理何师的临证病案,分析总结其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的用药规律。结果何师在临床对慢性肾炎蛋白尿的治疗中多采用益气健脾祛风利水功效的药对。结论何立群教授运用益气健脾祛风利水药对的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是其成功的临床辨证思路之一,为今后我们提高临床慢性肾炎蛋白尿的治疗水平提供有益的帮助。

  • 标签: 慢性肾炎 蛋白尿 中医药疗法 药对 临床经验
  • 简介:目的探讨术中超声辅助定位在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总结2014年1月至2016年2月期间我们进行的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45例,术中先用超声刀在肿瘤区域预标记切缘为A线,后经Trocar置入腔镜B超探头,行肿瘤区域扫描明确定位为B线,比较术中A线、B线的重叠情况,以两线最大差距≥2mm为有差异,〈2mm为重叠。按R.E.N.A.L.评分系统的5类进行独立评估分析。结果术中超声辅助定位能在后腹腔镜下明确瘤体生长姿势、边界及血供情况,引导切割方向以保证肿瘤包膜完整性,尤其在完全性内生肿瘤方面发挥更大的辅助效果。结论术中超声辅助定位在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中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手术辅助效果明显。

  • 标签: 肾部分切除术 术中超声
  • 简介:目的探讨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renalreplacementtherapy,CRRT)过程中应用局部枸橼酸抗凝(regionalcitrateanticoagulation,RCA)对凝血功能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前瞻性观察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9月期间进行CRRT的重症患者21例,治疗时间为连续72h及(或)日间间断治疗8~16h,4%枸橼酸钠以180~200ml/h由体外循环的动脉端泵入,血流量150ml/min;通过监测血气分析中血钙水平,使体外循环局部游离血钙维持在0.25~0.35mmol/L之间,达到局部抗凝效果,并以调整外源钙的补充,增加(或减少)枸橼酸输入、血流量或透析液量等,达到安全有效的抗凝效果.监测治疗前及治疗后24h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time,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ctivedpartialthrombolastintime,APTT),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normalizedratio,INR),血小板(platelet,PLT),pH值,血钙,血肌酐(SCr),尿素氮(BUN),C反应蛋白(C-reactionprotein,CRP),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aminotransferase,ALT)的变化,观察体外循环凝血情况、滤器使用寿命及临床出血事件.结果①监测患者凝血指标PT、APTT、INR及PLT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在进行CRRT治疗过程中平均滤器使用寿命为21.34h;③治疗过程中未引起凝血功能紊乱,未增加患者活动性出血的风险;④治疗后监测患者血气分析和血生化指标中pH值、SCr、BUN、CRP、ALT明显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CA在重症患者行CRRT过程中是较理想的抗凝方式,安全又有效,对患者凝血指标无影响,能明显延长滤器使用寿命,无临床出血事件发生,可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枸橼酸 抗凝 连续性肾替代治疗 重症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