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5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总结归纳健康教育的方法,探讨健康教育对妊娠合并乙肝孕妇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120例妊娠合并乙肝孕妇,进行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培训3个月后测试患者疾病知识的认知水平以及自我保健能力。结果:患者接受健康教育后,对疾病知识的评分、知识内容知晓率、健康保健行为显著提高,与教育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健康教育有助于妊娠合并乙肝孕妇对疾病的认知能力的提高及健康行为模式的建立,帮助妊娠合并乙肝孕妇获得较好的分娩结局。

  • 标签: 健康教育 妊娠 乙肝孕妇
  • 简介:目的:探讨提高病房健康教育效果的探索与实践。方法:采取随机抽样调查的方法,对128例病人问卷调查。结果:护士积极性不高,工作量大,缺乏良好的健康教育技巧等是影响健康教育的主要因素。结论:通过如下对策:充分调动和加强护士的积极性和责任感;根据工作量进行弹性派班;提高护士的自身素质,采取多样化的教学形式。住院病人健康教育知识平均知晓率有了明显的提高。

  • 标签: 健康教育 效果 探索 实践
  • 简介:目的:探讨妇科手术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体会,从而降低妇科手术患者痛苦,促进患者康复。方法通过采取对妇科手术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措施及其对病情及愈后的影响。结果对妇科手术患者有效实施的健康教育,对治疗和康复有着积极的意义。结论对妇科手术患者有效实施的健康教育,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疾病康复,能较大程度提高患者日后的生存生活质量,这种做法值得推广。

  • 标签: 健康教育 妇科 手术患者 体会
  • 简介:目的:对孕产妇健康教育对母婴健康的影响进行观察和探究分析。方法:随机选取自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产科接受检查的226例孕产妇,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13例,对实验组的孕产妇实行健康教育,对照组的孕产妇只实行产检,不实行健康教育,之后对两组孕产妇分娩的具体情况以及分娩后母婴的健康状况进行观察分析和对比研究。结果:实验组的孕产妇经阴道自然分娩92例,剖宫产21例,对照组的孕产妇经阴道自然分娩75例,剖宫产38例,对照组的剖宫产率远远高于实验组;实验组孕产妇后期的贫血患病率(2.65%)明显低于对照组(4.42%);实验组围产儿的死亡率为0.8%,对照组的死亡率为2.65%;并且实验组孕产妇高危妊娠情况要比对照组少很多。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孕产妇实行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提高自然分娩率,并且对母婴健康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孕产妇 健康教育 母婴健康
  • 简介:由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第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和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乳腺癌学组承办、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的《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自2007年创刊以来,在广大编委、作者和编辑部的共同努力下,学术质量和编校质量不断提高,且于2008年初先后被国内《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文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和《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大数据库收录。

  • 标签: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中华医学会 电子版 乳腺病 收录 国内
  • 简介:SNP-发现的微缺失微重复以及单亲二倍体、染色体杂合性缺失等拷贝数正常的染色体异常,能够检测非整倍体和多倍体,但无法检测平衡易位。在本研究中,我们结合高分辨G显带核型分析,应用全基因组芯片技术检测了1例小脑发育不全的胎儿携带的5p部分单体合并17q部分体,分析其可能发生小脑发育不全的原因,报告如下。

  • 标签: 部分三体 部分单体 小脑发育不全 染色体异常 技术检测 全基因组芯片
  • 简介: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breastcancer)系指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缺失的乳腺癌。由于其组织学分级差、多伴p53突变、基底上皮分子标志物高表达,ER或ER相关基因及HER-2或HER-2相关基因低表达,缺乏有效内分泌治疗,是5种乳腺癌分子亚型中预后最差的一种。因此,及早准确地判定出该分子分型可以对临床治疗和预后分析提供帮助。既往都是通过单一病理检查对乳腺癌进行分子分型,对于乳腺癌具体分子亚型在MRI上的特征性表现,尚未见详细报道。

  • 标签: 阴性乳腺癌 病理检查 核磁共振成像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HER-2 分子亚型
  • 简介:目的研究阴性乳腺癌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supervision法对阴性乳腺癌标本进行VEGF—C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阴性乳腺癌中VEGF—c表达与临床病理特点之间的关系。计数资料问的比较采用秩和检验。结果阴性乳腺癌中VEGFC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月经状态无关(P〉0.05),而与肿瘤大小、分期、淋巴结状态及组织学分级有关(P〈0.05)。肿瘤大、分期晚的患者,VEGF—C表达较肿瘤小、分期早的患者强,组织学高分级者VEGFC表达较低分级者强,淋巴结阳性患者VEGF-C表达较阴性患者强。结论阴性乳腺癌中VEGF—C的表达可能在促进肿瘤生长、浸润及转移中起作用。

  • 标签: 三阴性乳腺癌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转移
  • 简介:21-体综合征作为一种最常见的染色体异常疾病,出生后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在产前作出诊断,减少和避免患儿出生是唯一途径。由于侵入性操作存在诸多弊端,人们倾向于寻找一种对母儿损伤较小的方法进行诊断。近几年来,通过母亲外周血的胎儿细胞进行诊断得到广泛关注,本文就利用母血中的胎儿细胞进行唐氏综合征的产前诊断作一综述。

  • 标签: 产前诊断 三体 唐氏综合征
  • 简介:染色体18P部分体综合征是世界上罕见的一种染色体畸变,1967年由Jacobsen和Mikkelsen[1]首次报道,由于此综合征比较罕见,使得临床表型难以定义。本文通过对1例18P体综合征患者进行出生后2年随访,探讨该病基因型与表型的关系。

  • 标签: 三体综合征 18号染色体 平衡易位 短臂 临床表型 染色体畸变
  • 简介:目的探讨穿透性胎盘植入手术方式,以提高母儿救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近6个月术前可疑穿透性胎盘植入的患者共3例,结合文献探讨如何选择制定术前可疑穿透性胎盘植入的手术方案。结果近6个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孕妇共1118例,经过B超或/及MRI检查可疑穿透性胎盘植入的共3例,手术及病理检查明确诊断的有2例。其孕周分别为32^+6、32及35周,其中2例有剖宫产史及2次以上宫腔手术操作史,此2例均为中央型前置胎盘,均为胎盘植入在原剖宫产切口瘢痕部位,其中1例穿透性胎盘植入并浸润至膀胱,另1例胎盘植入已达子宫浆膜层,但尚未穿透,与泌尿外科等多科室协作完成子宫切除术。另1例为第1次宫内妊娠,突发腹腔内出血伴失血性休克及胎死宫内。术中见胎盘附着并全部植入于子宫右角,突破宫底后壁浆膜层,直径3cm破口,有活动性出血,尽量保留子宫肌层组织并切除植入胎盘。结论可疑穿透性胎盘植入在原剖宫产术后瘢痕部位者术中出血难以控制,术前应多科室协作共同讨论,充分术前准备并制订手术预案;出血凶猛采取止血措施无效时应果断行子宫切除术;重视个体化手术方式的选择。

  • 标签: 穿透性胎盘植入 治疗方法 手术
  • 简介:出生缺陷是指婴儿出生前发生的身体结构、功能或代谢异常。出生缺陷可由染色体畸变、基因突变等遗传因素或环境因素引起,也可由这两种因素交互作用或其他不明原因所致,通常包括先天畸形、染色体异常、遗传代谢性疾病、功能异常如盲、聋和智力障碍等。

  • 标签: 出生缺陷 基因组 遗传代谢性疾病 防治 中国 防控
  • 简介:<正>本文发表在2011年的《FetalDiagnosisandTherapy》杂志上骨骼发育不良综合征,又名畸形侏儒综合征。其特征为肢体短、身材矮小,干髓端呈喇叭样增宽和进行性脊柱后突加重,可伴有不相称的大头,躯干狭长、短桶状胸、腭裂,大手,大脚和膝外翻等其它畸形。该文章介绍了利用维计算机断层扫描(3D-CT)对骨骼发育不良(SD)产前诊断的贡献。研究人员在2007年5月至2010年2月之间,

  • 标签: 计算机断层扫描 产前诊断 发育不良 骨骼 综合征 三维
  • 简介:目的探讨高表达twist基因对乳腺癌SUM159细胞干性特征的影响。方法用慢病毒构建过表达twist基因的乳腺癌SUM159细胞作为实验组(SUM159/twist),空载体构建对照组细胞(SUM159/vector)。利用RT-PCR检测twist转染前后mRNA水平变化;通过平板克隆形成、成球实验、流式细胞仪检测肿瘤干细胞比例,并用RT-PCR检测干性相关基因SOX2、OCT4、BMI1的mRNA表达水平。mRNA及细胞克隆数等计量资料以x珋±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成功构建过表达twist基因的乳腺癌SUM159细胞,SUM159/twist细胞中的twistmRNA表达为2.04±0.15,高于SUM159/vector细胞的0.49±0.45(t=-16.33,P〈0.001);SUM159/twist细胞的克隆菌落数目(92.75±4.85)明显高于SUM159/vector细胞(44.50±5.19)(t=13.56,P〈0.001);成球实验显示:SUM159/twist细胞形成的细胞球数目(46.75±4.11)显著高于SUM159/vector细胞(22.50±3.41)(t=9.07,P〈0.001);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SUM159/twist和SUM159/vector细胞中的ALDH1+细胞比例发现:SUM159/twist细胞中ALDH1+细胞比例为(9.63±0.89)%,显著高于SUM159/vector细胞中的(2.31±0.21)%(t=13.85,P〈0.001);SUM159/twist细胞中SOX2、OCT4、BMI1的表达(12.39±0.63、13.35±1.56、6.48±0.96)均高于SUM159/vector细胞(1.61±0.33、2.67±0.28、2.70±0.35)(t=-29.68,-11.61,6.43;P均〈0.001)。结论twist基因能够增强乳腺癌SUM159细胞干性能力。

  • 标签: 乳腺肿瘤 转录因子 肿瘤干细胞
  • 简介:阴性乳腺癌患者出现转移后预后较差,脑转移较多见,而脑转移直接导致的死亡却不常见。多年来,临床医师一致认为乳腺癌患者病史及治疗反应都存在个体差异性。现在乳腺癌根据基因表达特征分为4个亚型:luminalA、luminalB、HER-2过表达、basal—like型。

  • 标签: 乳腺癌患者 脑转移 转移率 临床结果 复发转移 阴性
  • 简介:近十多年以来,腹腔镜手术在临床上的广泛开展,但大多数采用的是以CO2作为气腹基础进行的.笔者采用一种简易的方法扩张腹壁代替CO2气腹进行了妇科腹腔镜手术,获得了点滴体会,介绍如下:

  • 标签: 三角形腹壁 中的应用 免气
  • 简介:目的:探讨护理路径在剖宫产产妇健康教育中德应用。方法:将348例择期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174例与观察组17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健康教育方法,观察组根据临床路径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种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两组产妇健康教育所掌握情况及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有利于促进产妇的康复,提高护理效果和产妇的满意度。

  • 标签: 护理路径 剖宫产 健康教育
  • 简介:目的:对孕产妇进行产前健康教育,分析加强产前健康教育对降低剖宫产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12月收治的108例待分娩的初产妇,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分别有54名初产妇。其中对照组进行常规的产前护理和产前检查,而实验组除进行常规产前护理和产前检查外还进一步接受系统的产前健康教育,比较分析两组的剖宫产率。结果:在对照组中,10例选择自然分娩方式,而接受剖宫产的初产妇有44例;在实验组中,40例选择自然分娩方式,接受剖宫产的初产妇仅有14例,比较两组的结果可以发现,经过产前教育的实验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没有接受产前教育的对照组,进一步通过统计学分析,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初产妇加强产前健康教育,能够显著降低剖宫产率,同时也增加了产妇的自然顺产率,这样能够减少剖宫产导致的一系列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产前健康教育 剖宫产 自然顺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