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9 个结果
  • 简介:糖尿病性牙周炎是一种易造成牙周组织显著破坏的难治性疾病,在老年人群具有较高的发病率,是171前牙周疾病治疗的难点和热点之一。作为机体固有免疫的组成部分,炎症反应及其相关的炎症因子在糖尿病性牙周炎发生发展过程中扮演了主要角色。近年来研究发现维生素D3除了具有经典的调节钙磷代谢等作用以外,还具有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维生素D3通过参与炎症反应的相关细胞和炎症介质、抗炎因子进行调节,对老年糖尿病性牙周炎的防治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维生素D3 免疫调节 老年 牙周炎 糖尿病
  • 简介:目的探讨大鼠实验性牙移动中P2X3受体在牙周膜的表达变化,初步了解P2X3受体与正畸牙移动疼痛信息传递的关系.方法54只雄性SD大鼠(体重200~250g)随机分为空白组(5只)、对照组(14只)和实验组(35只).选择左侧上颌第一磨牙作为观察对象,制备大鼠正畸牙移动不同时间点牙周膜组织切片.结果正畸牙移动加力后,牙周膜压力侧和张力侧P2X3受体免疫阳性表达增加,呈短时上调规律,两侧相同时间点进行两两比较,结果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正畸牙移动疼痛信息传递过程中P2X3受体在牙周膜压力侧与张力侧呈一过性上调规律,推测P2X3受体与牙移动伤害表达密切相关,但其作用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 标签: 实验性牙移动 疼痛 P2X3受体
  • 简介:2012年10月17-21日,由北京协和医院无痛牙科治疗中心主办的第3届“牙科恐惧症的诊断与治疗”继续教育培训班在北京成功举办。该培训为2012年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授予一类学分10分。在前两次培训的基础上,授课教师总结了近1年来这一领域的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和临床技术,重新编写了教学课件,设计了更具有针对性的实践操作内容,力争使培训更贴近临床,着力解决学员普遍存在的实际问题。

  • 标签: 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 牙科恐惧症 治疗中心 培训班 诊断 北京协和医院
  • 简介:目的:探讨1,25二羟维生素D3(1,25(OH)2D3)在小鼠下颌骨矿化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和实时定量RT—PCR比较分析了6周龄野生型和1α羟化酶基因敲除(1α(OH)ase)小鼠下颌骨矿化的差异。结果:与野生型小鼠相比,1α(OH)ase小鼠的类骨质的比例明显增加,骨钙素(osteocalcin,OCN)在下颌骨沉积面积和在成骨细胞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碱性磷酸酶(ALP)在下颌骨成骨细胞的活性和表达水平明显降低,而Biglycan在下颌骨的沉积面积和在成骨细胞表达水平则明显增加。结论:1,25(OH):D,通过调节OCN、ALP和Biglycan的基因表达水平和蛋白质沉积水平促进小鼠下颌骨的矿化。

  • 标签: 1 25二羟维生素D3 1α羟化酶基因敲除 下颌骨矿化
  • 简介:目的:研究miR-495-3p对脂多糖(LPS)刺激人牙周膜细胞(hPDLC)增殖及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原代hPDLC,然后给予10μg/mL的LPS处理及miR-495-3p模拟物(mimic)转染。实时定量RT-PCR检测LPS处理后miR-495-3p及Toll样受体4(TLR4)的表达;MTT法检测hPDLC细胞增殖;ELISA法检测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miR-495-3p与TLR4的靶向关系;Westernblot法检测miR-495-3pmimic转染后TLR4及磷酸化核因子κB抑制蛋白α(p-IκBα)的表达。结果:LPS处理后,miR-495-3p的表达显著下降,TLR4的表达显著上升。过表达miR-495-3p可显著促进hPDLC细胞的增殖,抑制IL-6及TNF-α的产生;miR-495-3p可靶向结合到TLR4的3'UTR区,并下调TLR4的表达;过表达miR-495-3p可显著抑制p-IκBα的表达。结论:miR-495-3p可通过靶向下调TLR4的表达,抑制核转录因子-κB(NF-κB)通路,进而抑制炎性因子的产生,促进hPDLC的增殖。

  • 标签: miR-495-3p TLR4 牙周膜细胞 增殖 炎性因子
  • 简介:目的:探讨功能矫形前伸下颌对青春期大鼠咬肌神经营养因子-3(neurotrophin-3,NT-3)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0只4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3d组、7d组、14d组、21d组和正常同步对照组,实验组大鼠佩戴功能矫治器,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及RT-PCR检测大鼠咬肌NT-3及其mRNA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3d、7d组咬肌纤维NT-3免疫阳性染色与mRNA表达均无明显变化;实验14d、21d组NT-3免疫阳性染色明显强于对照组,NT-3基因表达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功能矫形下颌前伸可致大鼠咬肌NT-3的表达发生改变,并且随着下颌前伸时间的延长,NT-3的表达量逐渐增加,NT-3表达改变提示咬肌在下颌前伸过程中发生了适应性的改建活动。

  • 标签: 功能性下颌前伸 咬肌 神经营养因子-3
  • 简介:目的:检测不同硬度食物喂养下,大鼠在离乳后不同发育阶段咬肌神经营养因子3(Neurotrophin-3,NT-3)及其受体酪氨酸蛋白激酶C(TyrosineKinaseC,TrkC)的表达变化。方法:对出生后18d刚离乳的大鼠分别喂养固体、粉状鼠粮,于大鼠3w、4w、6w、9w龄时取表层咬肌,利用RT—PCR方法检测NT-3及其受体TrkCmRNA的表达变化情况。结果:在出生后3-9w内,粉、固体组大鼠咬肌NT-3mRNA表达均明显下降(P〈0.05),粉食组NT-3mRNA在6w时表达低于固体组(P〈0.05);TrkCmRNA在3-9w内持续下降,但粉、固体组间没有差异(P〉0.05)。结论:粉食喂养能够降低离乳后大鼠咬肌NT-3mRNA的表达,但对TrkCmRNA影响不大。

  • 标签: 咀嚼 口腔功能 脑功能 发育 神经营养因子3 酪氨酸蛋白激酶C
  • 简介:2009年2月22日,山西省医师协会口腔医师分会1届3次会议在山西医科大学口腔医院召开。会议对山西省医师协会口腔医师分会成立以来的3次会议进行了回顾总结,强调分会的宗旨为:服务、协调、管理、监督。在此基础上,山西省医师协会口腔医师分会张并生会长提出了分会今后工作的重点——农村口腔卫生工作的开展,和今年的5项工作计划,即加强组织建设,健全规章制度;抓住机遇,明确目标,谋求新发展;医师的培训与继续教育;筹备口腔医师维权委员会;山西省口腔疾病的防治。

  • 标签: 口腔医师分会 医师协会 山西省 医院 山西医科大学 卫生工作
  • 简介:目的:研究一种新的获取最大牙尖交错位的牙弓三维数字化(3D)模型的方法.并评价该建模方法的尺寸和咬合精确度。材料与方法:用常规的个别托盘印模技术获取每颗牙齿的精确模型.用一种改良的咬合记录技术记录在最大牙尖交错位时上下颌牙齿的相互关系。这种改良技术可以降低由于张口行为诱使下颌骨呈弯曲变形所导致的咬合记录的不准确性。通过采用颊前庭和腭侧两种硬性支架来防止咬合记录时记录材料的变形。全牙列人造石工作模型上耠架后.比较两种硬性支架辅助殆记录对模型咬合尺寸精度的影响。此外.试验过程中我们选取一个健康的志愿者,采用以上的记录方法,通过检查其咬合接触的形式和接触点的分布来评价上述两种不同咬合记录技术获得的耠接触精确性。结果:使用腭侧和颊前庭硬性支架辅助进行咬合记录.测得模型牙弓宽度减少量的平均值分别为0.03±0.017mm和0.269±0.114mm。腭侧硬性支架辅助咬合记录的模型尺寸精度与常规个别托盘印模技术的精确度相似。3D牙弓模型得到的咬合接触形态和分布与咬合记录材料透照影像获得的殆接触相似.从而表明了这种记录方法的准确性。结论:本试验所提出的建模方法,配合使用腭侧硬性支架.可以满足临床应用要求。

  • 标签: 咬合接触 精确模型 尺寸精度 牙弓宽度 数字化 牙尖交错位
  • 简介:目的:探讨3D打印术前设计和内镜技术应用于颧骨颧弓骨折复位固定手术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选择4例B型颧骨颧弓骨折患者,均伴发颧弓骨折,面部凹陷明显伴开口受限。术前行CT扫描后将数据转化为STL格式,3D打印骨折模型和镜像模型,在模型上完成手术设计和钛板预弯制。手术采用耳屏前小切口和颧弓表面隧道手术入路,内镜辅助下完成颧弓骨折的复位及坚固内固定。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面部恢复对称性,面部凹陷消失,开口度正常,面部瘢痕不明显,无感染和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术前3D模型手术设计降低了内镜辅助下行颧弓骨折复位固定术的难度,提高了手术精准度,避免了头皮冠状切口,创伤小,美容效果好。

  • 标签: 3D打印 内镜 颧骨颧弓骨折 微创手术
  • 简介:目的:针对不同胚源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表现出的衰老差异,探讨组蛋白去甲基化酶Jmjd3对衰老的调控作用。方法:取大鼠下颌骨(M)和胫骨(T)后提取BMSCs原代培养并进行传代,通过β-半乳糖苷酶(SA-β-gal)衰老染色检测细胞衰老特征,茜素红染色检测细胞成骨特征。通过实时定量RT-PCR、Westernblot检测Jmjd3及衰老因子在两种BMSCs中的表达。构建shJmjd3病毒敲减Jmjd3,转染T-BMSCs检测衰老指标。在大鼠颌骨区域建立骨缺损模型,移植shJmjd3修饰的T-BMSCs,通过Micro-CT、Masson染色检测Jmjd3被抑制的T-BMSCs对骨缺损区的修复作用。结果:经SA-β-gal衰老染色,T-BMSCs中衰老细胞数量明显多于M-BMSCs。Jmjd3及衰老因子在M-BMSCs低表达,在T-BMSCs高表达。转染shJmjd3病毒导致T-BMSCs中Jmjd3及衰老因子低表达。移植敲减Jmjd3的T-BMSCs,Micro-CT显示其骨平均密度,骨体积分数明显升高,Masson染色显示其骨小梁结构增多。结论:不同胚源大鼠BMSCs的衰老特征具有差异性,将T-BMSCs中Jmjd3抑制以后,可以增强细胞的抗衰老能力,有利于体内的骨修复的治疗。

  • 标签: 组蛋白去甲基化酶Jmjd3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衰老 胚源 细胞移植
  • 简介:目的:对超瓷材/复合纤维(Targis/Vectris)材料应用于儿童及青少年恒牙牙体缺损修复的疗效进行评价.方法:对78例88件Targis/Vectris修复体进行综合性复查.复查时参照Ryge标准及改良USPHS标准对修复体的边缘密合性、边缘着色、表面质地、颜色、牙髓反应进行质量评价,并对修复体对对颌牙釉质的磨耗情况及基牙的根尖周状况进行质量评价,同时对84件修复体采用龈出血指数和菌斑指数评价治疗前后的牙周状况.结果:经过3年的临床观察,除修复体的颜色及质地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仍在临床可接受的范围内,其余观察项目均表现为优良,84件修复体与其对照牙相比,牙龈指数无显著性差异(χ2=2.462,P>0.05);菌斑指数较低(χ2=22.837,P<0.05).结论:Targis/Vectris修复体是适合儿童及青少年患者的固定修复材料,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儿童 青少年 恒牙牙体缺损 超瓷材/复合纤维
  • 简介:目的研究PI3K/AKT信号通路对人牙髓细胞(hDPC)体外增殖作用和成牙本质向分化能力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DPC,采用PI3K通路抑制剂LY294002(LY)处理hDPC,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Westernblot蛋白印记检测PI3K/AKT通路下游蛋白AKT、磷酸化AKT(p-AKT)水平在6、12、24、48、72h的改变,检测成牙本质向分化指标DSPP的蛋白水平变化;设立空白对照组、矿化诱导组、LY组、矿化诱导+LY组共4组,成牙本质向矿化诱导14d,茜素红染色检测矿化结节形成情况.结果CCK8结果显示,LY294002在24、48和72h可抑制hDPC的增殖(24h:Z=-0.358,P<0.05;48h:t=11.674,P<0.05;72h:t=10.832,P<0.05);Westernblot显示,LY294002抑制PI3K/AKT通路下游蛋白p-AKT活性,在24h时作用最明显,成牙本质向分化指标DSPP蛋白水平降低;茜素红染色结果显示,矿化结节的数量B组最多、C组最少.结论PI3K/AKT信号通路可促进hDPC的增殖和成牙本质向分化能力.

  • 标签: PI3K/AKT信号通路 人牙髓细胞 增殖 成牙本质向分化
  • 简介:目的比较3M自酸蚀封闭剂+3M光固化黏结剂与GC光固化正畸黏结剂在唾液污染条件下黏结颊面管的性能。方法收集2009年7—9月在大庆油田总医院口腔外科因牙周病拔除的新鲜下颌第一恒磨牙40颗,随机分为3M组和GC组,每组20颗。分别用3M自酸蚀封闭剂+3M光固化黏结剂和GC光固化正畸黏结剂黏结颊面管,测试其抗剪切强度、抗拉伸强度及黏结剂残留指数。结果两种黏结剂的抗剪切强度及抗拉伸强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C光固化正畸黏结剂黏结强度大于3M自酸蚀黏结剂;在剪切力和拉伸力作用下,GC光固化正畸黏结剂的黏结剂残留指数(ARI)小于3M自酸蚀黏结剂,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C光固化正畸黏结剂性能较佳,对釉质损伤小,适合用于隔湿效果差的磨牙黏结颊面管。

  • 标签: 颊面管 自酸蚀黏结剂 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 黏结强度 黏结剂残留指数
  • 简介:目的:检测断颈交感神经干后牵张成骨(distractionosteogenesis,DO)牵张区去甲肾上腺素(NE)/β3肾上腺素能受体(adrb3)及间充质干细胞标志物Nestin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间的相关性。方法:SD成年雄性大鼠20只,平均分为4组(n=5)。实验组行右侧下颌骨牵张器植入术复合颈交感神经干离断术.对照组行右侧下颌骨牵张器植入术.分别于牵张期开始和牵张期结束处死动物并取材.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各组NE/adrb3的表达。应用SPSS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组间t检验。结果:NE/adrb3主要表达于血管周。与对照组相比,断交感神经后NE/adrb3随着时间延长.表达逐渐减弱,到牵张期结束已无明显表达;实验组Nestin在牵张期开始及结束时,均广泛表达于成骨基质和血管周,且主要集中于成骨基质,而对照组Nestin主要表达于血管周。结论:牵张成骨(DO)中交感神经通过NE/adrb3反向调控间充质干细胞(MSCs)动员及向成骨基质迁移。

  • 标签: 牵张成骨 颈交感神经干离断术 去甲肾上腺素 Β3肾上腺素能受体 间充质干细胞
  • 简介:目的:比较牙列缺损患者无咬合接触的即刻负重与早期负重的牙种植体,在植入3年后的种植体失败、修复体失败和影像学骨水平的变化。材料和方法:80位牙列缺损的患者被选定行两种种植体支持式的即刻修复,2个月后,随机分配行即刻负重(试验组)或早期负重(对照组),每组有40位患者。本研究中种植体植入时的扭矩必须大于30Ncm。在试验组中,种植体戴入无咬合接触的暂时修复体。在对照组中,愈合基台连接种植体非埋植型愈合。术后2个月,最终修复体达到完全咬合接触。结果变量为负重3年后的种植体失败、修复体失败、并发症和影像学骨水平种植后的变化。试验采用盲法评估。结果:81颗种植体即刻负重,80颗种植体早期负重。2位即刻负重组患者与1位即刻负重组患者在3年后失访。无植入失败。2位即刻负重组患者和1位早期负重组患者发生了并发症。两组患者36个月后的骨水平变化无显著差异(P=0.67:均数差为0,2mm;95%的可信区间为-023~0,63)。即刻负重种植的骨吸收0,90mm(95%的可信区间为0.63~1.17),早期负重种植的骨吸收1.10mm(95%的可信区间为0.81~1.39)。结论:如果达到足够的初始稳定性,观察在部分牙列缺损的患者中植入3年后,即刻负重与早期负重的失败率、并发症和骨水平变化无统计学差异。

  • 标签: 牙种植 早期负重 随访 即刻负重 牙列缺损
  • 简介:由中华口腔医学会主办的“首届全球华人口腔医学大会”于2010年12月1-4日在厦门召开,大会设立“全球华人口腔医学大会——杰出海外学子奖”,旨在表彰在国际口腔医学领域上取得优异成绩的优秀华人海外学子。本次评选是从在海外学习工作的、毕业于全国各医学院校口腔毕业生或从事口腔研究的医学毕业生中评选出十位获奖者,其中三位本科阶段毕业于南京医科大学,占获奖人数的近三分之一。

  • 标签: 中华口腔医学会 南京医科大学 海外学习 医学大会 华人 医学毕业生
  • 简介:随着生活水平及治疗技术的提高,上前牙美学区种植修复成为越来越多患者的选择。唇侧软硬组织轮廓欠丰满是前牙区种植治疗后临床常见的美学缺陷,解决此类缺陷往往需要通过多学科及数种手术方式联合治疗。文章中展示的病例在控制牙周炎症的前提下,通过合理的治疗设计、手术导板确定植入位点、适当的三维植入方向,结合引导骨再生、结缔组织移植和个性化牙龈诱导成形技术,完成了上前牙的种植美学修复,取得了较好的功能和美学效果,且在修复后3年维持健康稳定的效果。本病例为临床此类患者的治疗提供了经验。

  • 标签: 引导骨再生 结缔组织移植 牙种植 前牙美学
  • 简介:目的:探讨组蛋白去甲基化酶JMJD3对骨髓基质干细胞(bonemarrowstromalcells,BMSCs)体外多潜能性及成骨分化的生物学调控作用。方法:用离心和贴壁培养相结合方法分离培养大鼠四肢骨BMSCs,分别用含JMJD3-shRNA的绿色荧光蛋白(GFP)慢病毒干扰载体(实验组)及含无关序列的GFP慢病毒载体(对照组)转染BMSCs,Westernblot方法检测两组BMSCs中组蛋白H3第27位赖氨酸上三甲基化(H3K27me3)及干细胞多潜能转录因子Oct4、Nanog、Sox2的表达,并比较两组细胞的克隆形成率;实时定量RT-PCR、Westernblot、茜素红染色检测两组细胞的体外成骨分化能力。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BMSCs的H3K27me3表达水平升高,具有更强的克隆形成能力,且表达更强的Oct4、Nanog、Sox2等多潜能因子;体外成骨诱导7d后,实验组BMSCs中RUNX2等成骨分化基因表达下降,诱导14d后,钙结节形成较对照组少。结论:抑制JMJD3表达可增强BMSCs的干性特征,抑制其成骨分化。

  • 标签: 组蛋白去甲基化酶 JMJD3 表观遗传修饰 干性 成骨诱导 JMJD3
  • 简介:本研究的目的是对负荷超过1年的Ankylos种植体周围组织反应和骨一钛界面进行组织学和组织形态学分析。从Chieti-Pescara大学口腔医学院的种植中心检索Ankylos种植体负荷超过1年回收的人群档案。一共检索到4颗种植体:其中1颗是负荷3年后回收(Friadentplus种植体表面).2颖为35年后回收(Friadentplus种植体表面),还有1颗是10年后回收(DeepProfile种植体表面)。所有种植体都曾载荷,其中2颗为即刻负荷。种植体1颗因折裂而回收,1颗因上部结构折裂而回收,其余2颗因伴有或不伴有炎症的骨吸收而回收。负荷3年和35年后回收的种植体周围为含极少细小骨髓腔的致密骨;而负荷10年后回收的种植体周围为松质骨。3种有效螺纹状的骨一种植体接触百分比分别是:负荷10年后回收的为35%;负荷3年后回收的为99%.负荷35年后回收的为100%。在骨一种植体界面上未见不良反应,从微观结构层面上看,种植体周围骨一种植体接触率高。数据显示这些种植体在长期的功能状态下持续不问断进行骨改建有维持骨结合的潜能。

  • 标签: 骨组织反应 牙种植体 体负荷 组织形态 组织学 周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