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股动脉假性动脉瘤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我院收治的股动脉假性动脉瘤患者31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以前使用手术治疗的股动脉假性动脉瘤患者31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均给予压迫治疗以及超声引导下凝血酶注射(UGTI)治疗,对照组患者均给予传统的手术治疗。结果两组患者的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复发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股动脉假性动脉瘤诊治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假性动脉瘤 股动脉 彩色多普勒超声 诊治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肠系膜上动脉缺血的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2年10月收治的35例急性肠系膜上动脉缺血的临床资料。结果除2例入院后经保守治疗症状缓解外,33例均行急诊手术或介入治疗。35例住院时间为(14.00±4.86)d,均顺利出院,随访2~28个月,未见复发。结论急性肠系膜上动脉缺血早期诊断是关键,一旦确诊,应采取积极外科干预治疗。

  • 标签: 肠系膜上动脉 肠系膜血管闭塞 血栓切除术 导管插入术 外周
  • 简介:通过对于目前经桡动脉介入治疗术后使用的气囊压迫器压迫止血的位置,注射空气量,压迫时间,减压方法的学习,进一步探讨更为方便使用有效的压迫止血方法。

  • 标签: 桡动脉 介入 气囊 压迫
  • 简介:目的比较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中应用不同方式控制呼吸的效果。方法选取DSCT被检者150例.分自主式屏气组(对照组)和方言+捏鼻式屏气组(干预组),通过护理干预呼吸控制,CT冠状动脉造影后,进行MIP、vR后处理,参考美国心脏病协会的冠状动脉指南,采用的5分制标准,评价冠脉成像质量,对比2种方式的屏气效果。结果自主式屏气组(对照组)75例,控制呼吸成功率占90.7%(68/75);方言+捏鼻式屏气组(干预组)75例,控制呼吸成功率占96%(72/75)。结论方言+捏鼻式屏气组控制呼吸成功率明显优于自主式屏气组,同时减少了呼吸训练的次数和缩短了呼吸训练的时间。

  • 标签: 冠状动脉成像 双源CT 呼吸控制 护理
  • 简介:目的:与经股动脉途径相比,了解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者能否通过减少穿刺部位的出血量和减少血管并发症来改善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方法:经皮冠脉介入术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48例,评估接受经股动脉PCI与经桡动脉PCI患者1年死亡风险的差异。结果:经桡动脉途径组患者的1年风险校正死亡率低于经股动脉途径组患者。经桡动脉组患者中需要外科手术或输血治疗者的血管并发症发生率低于经股动脉途径组者。结论:与经股动脉途径相比,经桡动脉途径降低了行直接PCI的AMI患者的1年死亡率,减少了外科手术和(或)输血治疗。

  • 标签: 直接血管成形术 ST段抬高 心肌梗死 介入治疗 桡动脉 股动脉
  • 简介:目的探讨经皮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锁骨下动脉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解放军264医院2006年5月-2011年12月收治锁骨下动脉狭窄8例,行经皮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结果经皮血管内支架成形术后8例锁骨下动脉狭窄程度较术前显著减轻(P〈0.01),患肢麻木、冰凉、无脉症状完全消失。围术期无一例并发症发生,术后无缺血性脑卒中发作。随访6~10个月无复发。结论经皮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锁骨下动脉狭窄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操作简单,临床效果好,且没有增加后循环缺血的发生率。

  • 标签: 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 血管成形术 支架
  • 简介:目的了解拉贝洛尔对高血压病患者中心动脉压(CAP)及反射波的影响。方法将中心动脉收缩压(CSP)≥160mmHg和舒张压(CDP)≥70mmHg的64例患者分成拉贝洛尔组(32例)和硝酸甘油对照组(32例),分别在主动脉内注入拉贝洛尔25mg和硝酸甘油200μg,观察CAP、反射波增强压力(AP)、压力增强指数(AI)、起始时间(IT)的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拉贝洛尔显著降低CSP、CDP和脉压(PP)以及AP和AI(P〈0.05),但与硝酸甘油比较降低显著减少(P〈0.05)。起始时间(IT)显著延迟(P〈0.05),与硝酸甘油比较延迟显著减少(P〈0.05)。结论拉贝洛尔有降低CAP以及优化反射波的作用,效果不如硝酸甘油。

  • 标签: 拉贝洛尔 高血压 药物疗法 Β受体阻滞剂 治疗应用 反射
  • 简介: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动脉成像对支气管肺癌的血供特点。方法搜集来院行CT检查的患者38例作为试验组。采用256层螺旋CT行胸部增强扫描配合心电门控技术获得原始图像,图像后处理技术观察支气管动脉(BA)的形态、内径宽度。正常对照组36例,采用相同方法获得BA信息。对两组数据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BA显示率100%。试验组BA内径迂曲增宽(2.5±0.5)mm,正常组BA内径宽度(1.5±0.5)mm,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A为支气管肺癌供血,且在支气管肺癌中均不同程度迂曲增宽。

  • 标签: 支气管肺癌 支气管动脉 X线计算机体层
  • 简介:目的探讨腓动脉逆行穿支蒂皮瓣修复足背侧软组织缺损的可行性。方法对2011年10月—2012年9月收治的足背侧软组织损伤13例实施腓动脉逆行穿支蒂皮瓣修复手术。结果13例腓动脉逆行穿支蒂皮瓣均成活,随访4~8个月,皮瓣血运与质地优11例,良2例,未行神经移位的9例感觉恢复达S2,行腓肠外侧皮神经移位的4例中3例感觉恢复达S3,1例达S3+。结论应用腓动脉逆行穿支蒂皮瓣修复足背侧软组织效果优良,可在一定程度恢复浅感觉。

  • 标签: 腓动脉 外科皮瓣 软组织损伤 足损伤
  • 简介: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治疗前后脐动脉血流变化情况。方法分析2011年3月~2013年2月超声科诊断的8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孕产妇临床资料,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孕产妇给予针对性治疗和相应的饮食指导。结果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孕产妇的治疗后的PI、RI和S/D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孕产妇脐动脉血流进行动态监测,可以有效的预测胎盘血液循环状态,降低围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提高妊娠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脐动脉血流
  • 简介: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联合辛伐他汀胶囊对冠心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斑块的影响.方法将6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和辛伐他汀组,对照组采用辛伐他汀胶囊治疗,联合组接受复方丹参滴丸联合辛伐他汀胶囊治疗,2组疗程均为12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颈动脉粥样斑块积分.结果2组治疗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颈动脉粥样斑块积分均优于治疗前,且联合组优于辛伐他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联合辛伐他汀对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粥样斑块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 标签: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复方丹参滴丸
  • 简介:白细胞减少是双联抗血小板药物引起的常见不良反应。患者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PCI)围手术期时出现了急性粒细胞下降,因患者此时既需要进行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同时又要解决粒细胞缺乏的问题,所以临床药师配合医生查找原因并提出应对方案,

  • 标签: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粒细胞缺乏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药物副反应报告系统
  • 简介:心-踝血管指数(CAVI)是测定动脉僵硬度的有力指标,CAVI的测定对于临床冠状动脉硬化的发生有一定预见作用。弦脉是中医肝气都结证的主要脉象之一,其主要的生理病理表现是动脉壁的硬度高、血管弹性差、外周阻力大等。该文就其二者间的相关性作了探讨。

  • 标签: 心-踝血管指数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弦脉
  • 简介:下肢动脉病变(PAD)是全身动脉硬化的表现之一,是2型糖尿病患者的一种严重并发症.是造成糖尿病足溃疡甚至坏疽、截肢致残的主要原因,其截肢风险较非糖尿病患者增加15倍。2型糖尿病患者PAD发生率较高.据北京地区5所医院调查,病程5年以上、年龄〉40岁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PAD发病率高达90.8%,因此PAD的早期防治十分重要。笔者2012年1月至9月应用西洛他唑联合前列地尔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PAD患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 标签: 2型糖尿病 下肢动脉病变 AD患者 前列地尔 西洛他唑 血清炎症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