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07 个结果
  • 简介:临床上不少危急重症需使用无创呼吸,在佩戴无创呼吸面罩时,若护理不当会产生压疮.为预防面罩压疮的发生,笔者从面罩的固定方式、健康宣教、压疮管理机制、合理使用新型敷料等方面探讨佩戴无创呼吸面罩患者的护理,并对无创呼吸面罩压疮的研究进展作-综述,以期降低压疮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

  • 标签: 无创呼吸机 面罩压疮 预防
  • 简介: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呼吸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机械通气患者分为干预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改进的护理措施:(1)增加人工湿化;(2)加强体疗、气道湿化后吸痰、(3)每日更换呼吸管道;(4)使用鼻空肠管鼻饲(小孔胃管);(5)加强口腔护理;(6)使用可吸引式气管导管;(7)规范吸痰顺序。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机械通气治疗时间及vAP发生率。结果:通气后两组各项血气监测指标比较,干预组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机械通气时间干预组为(22.5±8.5)天,对照组为(30.5±7.5)天,干预组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干预组发生VAP9例(15%),对照组发生VAP19例(31.7%),干预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患者机械通气治疗期间,实施改进的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降低VAP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护理 干预
  • 简介:目的探讨ICU病房中使用呼吸机械通气患者发生呼吸相关性肺炎(VAP)的护理相关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为临床防治VAP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2月至2006年12月使用呼吸〉48h的90例患者临床资料,选择与机械通气肺部感染相关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VAP的发生率为58.9%(53/90),病死率为26.4%(14/53)。患者的年龄、是否吸烟、营养状况、带机体位、与呼吸进行机械通气的连接方式、带机时间、频繁吸痰、雾化吸入、经鼻胃管、胸背部物理治疗和误吸等与VAP的发生相关,与性别及口腔护理有关。结论加强ICU全方位管理,严格无菌技术和消毒隔离,改善患者营养,患者尽量采用半卧位,正确的翻身拍背,缩短带机时间,减少不必要的吸痰、雾化吸人和误吸等危险因素,是降低VAP发生的有效措施。

  • 标签: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机械通气 护理
  • 简介:丹东市辖三区、三县、人口240万余,年临床用血量3吨余,采血小板1100多个单位,且呈逐年递增近10%。几年来,不仅自愿无偿献全血量达100%,而且2006年4月后采血小板也全部来自自愿无偿捐献。

  • 标签: 自愿无偿 捐献者 机采血小板
  • 简介:机构通气是临床上治疗急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有效方法,但其并发症之一呼吸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pneumonia,VAP)常导致临床治疗上的困难,甚至直接威胁患者的生命,它与患者年龄、个体差异、疾病本身及机构通气时间等相关,早期发现及时处理是抢救成功的关键。本文将2004年3月。2005年10月收集的25例呼吸相关性肺炎发生原因做一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

  • 标签: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护理对策 原因分析 PNEUMONIA 呼吸衰竭患者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无创呼吸患者采取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到2023年6月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无创呼吸辅助通气治疗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n=25,常规护理)与研究组(n=25,舒适护理),对比舒适度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研究组舒适度及生活质量评分均较高,P<0.05。结论:对无创呼吸患者实施舒适护理能够提高其舒适度,缓解临床症状并改善其生活质量。

  • 标签: 无创呼吸机 舒适护理 舒适度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经前期综合征属于中医学的“月经前后诸症”的范畴,在育龄妇女中存在很大的风险,本研究的重点是从西医、中医两个方面对该病加以分析。

  • 标签: 经前期综合征 病因病机 治疗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无创呼吸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80例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式,实验组采取无创呼吸治疗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症状积分、生活质量和情绪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各数据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无创呼吸在重症支气管哮喘中有良好效果。

  • 标签: 无创呼吸机 重症支气管哮喘 临床疗效
  • 简介:3月23日由北京保护健康协会、北京玉渊潭公园、健康时报社联合主办的“健康文化”樱花节在北京玉渊潭公园开幕。本届樱花节以”汇聚健康生活亮点、对接健康解决方案”为主题,旨在传播健康理念、推广健康知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自我药疗宣教基地金象大药房全程参与了本次活动。

  • 标签: 健康文化 金象大药房 健康生活方式 健康理念 健康知识 自我药疗
  • 简介:呼吸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pneu-monia,VAP)指呼吸启动48h至人工气道拔管后48h发生的医院获得性肺炎,是临床机械通气的常见并发症之一。VAP在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发病率为5%~68%,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高达70%,是导致患者治疗及住院时间延长、经济负担加重、院内感染病死率增加的主要原因。现就有关VAP发生的高危因素及护理措施综述如下。

  • 标签: 肺炎 通气机 负压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无创呼吸通气救治急性左心衰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 80例急性左心衰患者,根据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用无创呼吸通气治疗,对照组用常规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氧分压、平均动脉压、呼吸频率、心率等指标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在急性左心衰患者中实施无创呼吸通气治疗,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极高。

  • 标签: 无创呼吸机 急性左心衰 心率
  • 简介:临床上部分慢性呼吸衰竭病人经较长时间常规治疗后病情稳定,但其PaCO2水平仍居高不下,病情迁延。若建立人工气道作机械通气,不易被病人及家属所接受。从1994年以来,我们使用BiPAP呼吸治疗由肺心病及哮喘持续状态引起的Ⅲ型呼吸衰竭75例,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1994年11月~1996年11月,呼吸衰竭病人75

  • 标签: BIPAP呼吸机 Ⅱ型呼吸衰竭 通气治疗 护理体会 鼻罩 BIPAP呼吸机
  • 简介:1995年12月至1997年1月,应用美国伟康公司生产的BiPAPST/D型呼吸经鼻/面罩持续双水平正压辅助通气治疗COPD,肺心病合并Ⅱ型呼衰患者43例,其中有7例因拒绝配合治疗而中止,余36例,以同期住院达到同样标准的患者32例作为对照组,目的在探讨BiPAP呼吸对COPD、肺心病合并呼衰的治疗价值,结果取得了较满意的疗

  • 标签: BIPAP呼吸机治疗 BIPAP呼吸机 肺心病 Ⅱ型呼吸衰竭 初步观察 COPD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产新生儿使用无创呼吸过程中的有效护理方法及实施效果。方法:从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阶段在我科室治疗的早产新生儿中选取80例,以上对象随机分组,包括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针对性护理。结果:两组早产新生儿护理前的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和PH值,均相当,P>0.05;观察组早产新生儿护理后的以上值,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早产 新生儿 无创呼吸机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分析无创呼吸治疗老年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60例老年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接受无创呼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气指标、治疗前后生命质量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比对照组具有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呼吸机能够有效改善呼吸衰竭患者的身体机能,值得推荐。

  • 标签: 无创呼吸机 老年呼吸衰竭 临床 疗效
  • 简介:在重症监护室,随着呼吸的广泛使用,呼吸相关性肺炎(VAP)已成为机械通气病人常见的并发症和死亡原因[1].现对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综合性重症监护室VAP41例病人进行回顾性研究,了解细菌分布和药敏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参考,并探讨防治对策.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细菌培养 药敏实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无创呼吸在治疗COPD伴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本院收治2019年8月至2020年9月收治的COPD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分析,入选对象共80例,将其按照双色球抽样法进行分组:对照组、观察组,一组40例。前者采取常规治疗方案,后者则加以无创呼吸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COPD伴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80.00%,差异性对比(P<0.05)。治疗前2组COPD伴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气分析指标比较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气分析指标与对照组相比较:P<0.05。结论:针对COPD伴心力衰竭患者采取无创呼吸治疗不仅能够提升患者治疗效果,还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病情,帮助患者尽快恢复肺功能与动脉血气指标,值得推荐。

  • 标签: 无创呼吸机 呼吸衰竭 COPD 临床疗效 血气分析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性左心衰急救患者实施无创呼吸治疗,分析干预后的效果。方法:将急性左心衰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入院时间均在2020.03月至2022.03月,入选患者共90例,利用电脑盲选法分组分为对照组(常规急救治疗)与实验组(无创呼吸),每组例数为45例。对比两组的疗效、生命体征及心功能。结果:实验组经无创呼吸治疗后,其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在心率、呼吸频率及平均动脉压上,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在左室射血分数上,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创呼吸用于急性左心衰患者的效果显著,对稳定患者的生命体征具有促进作用,临床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