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55 个结果
  • 简介:了解菜心光能利用效率规律性,可为具优良光合性状菜心品种选育提供参考。据此,本研究选用在二份耐热性强和二份耐热性弱菜心品种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这些品种叶绿素荧光参数日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光强和温度上升和下降日变化,四份菜心材料初始荧光(Fo)、相对可变荧光(VJ)和单位反应中心热耗散能量(DIo/RC)出现先升后降趋势,而最大荧光(Fm)、光能转化效率(Fv/Fm)、光化学性能指数(PIABS)则出现先降后升情况;除Fo最大峰值在四份材料中均在13:00时外,耐热性强材料其余参数最大或最小峰值出现在光照强度最大13:00时且变化幅度较小,而在耐热性弱材料中这些值变化幅度大且出现在日最高温度14:00。另外,随着光强和温度降低,各荧光参数又逐渐向初始水平恢复,但耐热性强菜心品种恢复速率高于耐热性弱菜心品种。这一结果表明叶绿素荧光参数可考虑作为评价菜心材料耐热性强弱一个参考指标。

  • 标签: 菜心 叶绿素荧光参数 日变化
  • 简介:SRAP标记是一种新分子标记技术。本研究以霍山石斛总DNA为模板,对石斛SRAP反应体系重要参数进行优化试验。经过大量重复性实验,建立了一套适用于石斛属植物稳定可靠、重复性强SRAP反应体系:25μl反应体系中,模板DNA量30ng、2.5mmol/LMg2+浓度、0.8μmol/L上下游引物、200μmol/LdNTPs以及Taq酶1U。该体系建立为SRAP标记应用于石斛属植物遗传多样性研究及原植物鉴别奠定了基础。

  • 标签: 石斛(Dendrobium) SRAP标记 优化
  • 简介:本研究对晋豆23与大豆孢囊线虫抗源灰布支黑豆F3代群体共61个单株进行了ISSR分析,共检测出376个基因位点,多态性位点82个,多态性位点比例为218%。获得5个共显性位点,5个共显性位点平均基因杂合度为0164。ISSR引物(GA)8C检测到3种基因型,ISSR引物VDV(CT)7检测到16种基因型。本研究表明该群体内有较丰富遗传多样性,说明灰布支黑豆是大豆孢囊线虫抗病育种理想抗源。

  • 标签: 大豆 大豆孢囊线虫 ISSR标记 遗传多样性
  • 简介:草酸通常被认为是新陈代谢最终惰性产物。近期研究表明:在植物体内草酸(盐)可以被进一步分解,其分解产物又参与了特定生长发育过程及抗生物胁迫反应,因此植物体内草酸(盐)代谢又引起了人们广泛关注。本文就植物体内草酸(盐)生物合成、存在形态及其被分解过程中生理生化作用作一简要概述。

  • 标签: 草酸盐 形成 降解 作用
  • 简介:普通小麦(T.aestivumL.)为一个异源六倍体物种,具有A、B、D三个染色体组,它们具有不同程度同源性。对各个染色体组进行有关起源、进化、基因定位及基因与产量、性状关联分析,可更好发掘和利用各染色体上有利基因,拓宽小麦遗传变异基础,为在小麦育种中如何引进新遗传变异及杂优选育提供理论依据。遗传多样性是进行小麦改良基础,B基因组含有丰富抗病、抗虫、抗寒、优质等有益基因,多态性最高。本文对小麦B基因组组成特点、起源、遗传多样性及基因定位等进行了综述,并对其以后研究进行了展望。

  • 标签: 普通小麦 B基因组 研究进展
  • 简介:分子标记辅助聚合育种是累加有利基因有效手段.培育粳型亲籼系是有效克服水稻籼粳亚种间杂种不育性,从而利用水稻亚种间杂种优势重要途径之一.本研究利用以PCR为基础分子标记进行辅助选择,对不同粳型亲籼系中不同分化度特异亲和基因进行了聚合,并将4个抗白叶枯病基因和来源于IR24两个恢复基因导入粳型亲籼系中.主要结果如下:1、以粳型亲籼系G2417-2-1和粳型广亲和系G2605为亲本构建分离群体,利用本研究筛选与S-b,S-c,S-d三个F1花粉不育基因座位紧密连锁PCR标记进行辅助选择.在F2共选择到特异亲籼聚合植株6株,它们分别是58号,93号,94号,115号,139号,200号;广亲和聚合植株4株,它们分别是11号,14号,121号,177号.2、对当选聚合系亲籼性和亲粳性综合分析表明:各个特异亲籼聚合系亲粳性之间及各个广亲和聚合系亲籼性之间都有显著差异.特异亲籼聚合系平均亲籼性和平均亲粳性与亲本G2417-2-1相比都没有显著差异.广亲和聚合系平均亲籼性高于亲本G2605,平均亲粳性显著低于亲本G2605.这些聚合系亲和性与其MAS基因型相一致.3、利用四类粳型亲籼系与携带有2个恢复基因和4个抗白叶枯病基因品系构建回交群体,应用本研究筛选以PCR为基础分子标记进行辅助选择.在BC1F1共选择到2个恢复基因和4个抗白叶枯病基因全杂合植株19个,其中以IC31为受体5株,以IC32为受体11株,以IC33为受体2株,以IC34为受体1株.4、当选19个单株自交繁殖BC1F2,利用与目标基因紧密连锁单一分子标记进行MAS.共选择到各类可供进一步利用材料393株,其中携带有两个纯合恢复基因植株158株,同时携带有两个纯合恢复基因和两个纯合显性抗白叶枯病基因植株40株.5、从上述158个植株中选出两个显性抗性基因均纯合或者任意三个抗性基因均纯合

  • 标签: 水稻 粳型亲籼系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亚种间杂种 白叶枯病 抗病基因
  • 简介:为了确保反应体系可行性,以便更好地开展大蒜野生近缘种SRAP标记遗传多样性分析,本研究以新疆大蒜野生近缘种为材料,采用L16(44)正交法,对其反应体系进行4因素4水平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对大蒜野生近缘种PCR扩增影响最大是dNTPs浓度,影响最小是Taq酶浓度。筛选出15对引物,经过程序和温度筛选,最终确定SRAP反应程序为:94℃条件下预变性1min,其次在94℃变性1min、35℃退火1min、72℃延伸1min环境下进行5个循环反应,再与前5个循环相同环境下,提高其退火温度至52℃进行35个循环,最后72℃延伸10min。2μL10×PCRBuffer,dNTPs浓度0.225mmol/L,引物浓度0.250μmol/L,Taq酶用量1.000U,模板DNA用量75.000ng,ddH2O补足20μL,为最佳SRAP-PCR反应体系。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开展大蒜野生近缘种遗传多样性分析、亲缘关系鉴定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技术支持。

  • 标签: 大蒜野生近缘种 SRAP 正交试验 反应体系
  • 简介:胚珠是被子植物雌配子体载体,是种子前身,在植物有性生殖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地位,研究胚珠发育分子进化机制一直是人们关注热点。拟南芥是植物分子生物学研究模式植物,为植物器官发育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本研究结合了近年来拟南芥胚珠发育分子机制研究相关报道,从拟南芥胚珠起源心皮边缘分生组织、胚珠特性形成、胚珠原基发育、珠被发育、胚囊发育五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以此为基础提出对今后胚珠发育研究建议。

  • 标签: 被子植物 胚珠发育 分子机理
  • 简介:水稻中许多重要农艺性状属数量性状,由多基因(QTL)控制.研究QTL遗传特性和遗传效应对于培育高产和稳产水稻品种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本研究以6个优良品种为供体亲本,以华粳籼74为轮回亲本,通过微卫星标记辅助回交选择培育了一批单片段替换系,随后利用所培育单片段替换系进行了QTL分析和基因定位.主要结果有:1、利用258个微卫星标记对6个供体亲本和轮回亲本间多态性进行了筛选.6个供体亲本与轮回亲本间多态率在32.98%至60.78%之间,平均47.81%,粳型供体亲本比籼型供体亲本多态性要高.2、随着回交代数增加,植株所含替换片段数逐渐减少.在BC2F1、BC3F1、BC3F2和BC3F3代,平均每个植株携带有12.50、5.98、1.69和1.46个替换片段.替换片段平均长度也随回交和自交代数增加而逐渐变短.在BC2F1、BC3F1、BC3F2和BC3F3代,替换片段平均长度分别为25.43cM、22.38cM、20.78cM和18.15cM.回交世代替换片段变短速率(11.99%)比自交世代变短速率(7.15%)要快.在BC2F1、BC3F1、BC3F2和BC3F3代,轮回亲本基因组恢复率分别为82.24%、92.55%、98.04%和98.52%.3、在BC3F2和BC3F3代,共选育出111个单片段替换系,其中独一无二单片段替换系共42个.BC3F2代替换系中替换片段估算长度在2.00cM到64.80cM之间,平均为21.75cM,而BC3F3代中替换片段估算长度在6.05cM到48.90cM之间,平均为20.95cM.12条染色体中仅第11染色体没有选择到单片段替换系.所选育单片段替换系中替换片段总长为2367.50cM,基因组覆盖长度为704.50cM,覆盖率为39.25%.4、在52个单片段替换系22个性状中共鉴定出了234个QTL.每个性状鉴定出QTL数在3到19个之间,平均4.50个.每个替换系鉴定出QTL在2到15个之间,平均10.64个.QTL加性效应大小因性状和替换系不同而不同,低至-0.02(0.79%)加性效应(如谷粒宽度)均能检测到.在RM237,RM322

  • 标签: 水稻 单片段替换系群体 QTL 数量性状位点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 简介:松树是世界上分布最广且最具经济价值树种之一。近年来随着DNA分子标记技术发展,分子标记已经广泛应用于松树遗传多样性、亲缘关系、遗传图谱构建、基因定位及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等方向。本文从遗传多样性、亲缘关系、遗传图谱构建、基因定位及标记辅助选择等角度,评述了松树遗传与进化上常用DNA分子标记如RFLP、RAPD、AFLP和SSR等应用情况和进展。在遗传多样性方面,DNA分子标记技术已成为鉴定松树种间、种内遗传多样性有效手段,并用于指导杂交育种;在亲缘关系判定方面,可以在分子水平上阐明生物系统演化及分类情况,揭示育种亲本选配和种质资源有效利用;在松树遗传图谱构建和基因定位及标记辅助选择方面也取得了显著进展,构建了二十多张连锁图谱,并对其生长、材性和抗性等性状进行了基因定位,获得了一些重要与抗病相连锁标记。

  • 标签: 松树 分子标记 遗传 进化
  • 简介:以卷丹、麝香百合品种富田和离体鲜切花花蕾为材料,比较Trizol法、异硫氰酸胍法、CTAB改进法和SDS改进法提取总RNA效果,结果表明,SDS改进法能有效去除多糖,提取RNA中28SrRNA亮度约为18SrRNA两倍,OD260/OD280值介于1.7-2.2之间,卷丹RNA得率为132.52μg/g,富田RNA得率为186.88μg/g。进一步用SDS改进法分别提取富田外轮花瓣、内轮花瓣、雄蕊、雌蕊、叶和茎RNA,同样可以获得完整纯度高RNA,其中28SrRNA亮度约为18SrRNA两倍,OD260/0D280值介于1.7~2.2之间,说明此方法适用于百合各个组织RNA提取。经RT—PCR获得了花发育基因特异性条带,说明用SDS改进法从百合中提取RNA质量好、产率高、完整性强,完全适合于百合进一步分子生物学研究。

  • 标签: 百合 RNA SDS改进法 多糖
  • 简介:本文对大豆疫霉菌(Phytophthorasojae)发生危害概况、侵染特性、菌株分离方法、流行学调查、小种分化与鉴定方法、毒力基因多态性、基因多态性分子鉴定、SSR标记在基因多态性研究中应用等进行了系统综述,讨论了研究P.sojae生理小种遗传多样性方法,指出应用SSR分子标记进行P.sojae种下分类,确定生理小种间亲缘关系是可行.

  • 标签: 大豆 疫霉病 遗传多样性 研究方法 SSR分子标记 亲缘关系
  • 简介:本研究以蜻蜓凤梨为材料,利用RACE技术获得一个与拟南芥AGAMOUS(AG)同源编码基因cDNA,并将其命名为AfAG。AfAG基因cDNA全长1422bp,开放阅读框为723bp,可翻译成240个氨基酸。利用NCBI对AfAG蛋白进行序列分析,结果显示AfAG蛋白含有MADS-box蛋白家族共有的功能结构域:MADS和K-BOX两个结构域。与水稻(OsAG);玉米(ZmAGL);拟南芥(AtAG);菜心(BrAGL);椰子(CnAGL);白兰花(MaAGL)同源性比对结果分别为65%、63%、68%、65%、83%、75%。本研究成功构建了CaMV35S-AfAG过表达载体,用农杆菌介导方法将表达载体成功转入到拟南芥中,为进一步研究蜻蜓凤梨开花分子机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 标签: AGAMOUS 基因 MADS-box家族 蜻蜓凤梨
  • 简介:转基因菊花在生产应用中具有良好前景,而未知环境安全性严重制约其发展。对转Vgb基因菊花开展连续两年中间试验,在栽培管理条件一致、安全防护措施严格前提下,转基因菊花T0代,T1代外源标记基因PMI和目的Vgb经PCR技术检测均稳定存在,周边杂草及非转基因菊花尚无基因漂移现象发生,越冬越夏能力相对对照不显著。本实验说明试验地内转基因菊花外源基因在两年内仍稳定存在于基因组中,而且尚未发生基因漂移可能,其微弱生长竞争转变为杂草可能性极低。

  • 标签: 转基因菊花 中间试验 稳定性 安全性
  • 简介:以番茄为试材,研究了热处理对番茄硬度、Vc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贮藏期影响。结果表明:55℃处理番茄硬度最大,其次是38℃和52℃。说明热处理会减少番茄果实水分,增加果皮韧性;热处理32℃和52℃对贮藏期番茄可溶性固形物保存效果较好;高温短时间热处理对贮藏期番茄Vc保存效果较好;55℃热处理可滴定酸含量较高。52℃番茄热处理对延长番茄贮藏时间效果明显。

  • 标签: 热处理 番茄 品质 耐贮性
  • 简介:NBS类抗病基因是植物中最大一类抗病基因。亚麻荠是一种新型能源及特用油料作物,抗病、虫、杂草及逆境能力极强。然而,有关其抗性分子机理鲜有报道。本研究采用NB-ARC标准结构域HMM模型,对亚麻荠本地蛋白质数据库进行检索分析,在全基因组水平上鉴定NBS类抗病基因。结果表明亚麻荠基因组共有472个NBS类抗病基因,分布于17条染色体上,56%基因成簇分布。所有串联重复基因也都以基因簇形式出现,这表明串联重复有利于基因簇形成。系统发生树分析显示TIR-NBS-LRR(TNL)和CC-NBS-LRR(CNL)两类亚家族抗病基因可能在进化过程中遵循不同进化路径,导致其在应对病原菌侵染时发挥不同功能。本研究发现将为鉴定新植物抗病基因和解析亚麻荠高抗病机制提供科学参考。

  • 标签: 亚麻荠 抗病基因 NBS家族 基因簇 生物信息学
  • 简介:为建立简单高效黄瓜转基因技术体系,本研究以携带有抗除草剂Bar基因农杆菌工程菌浸泡处理开花期黄瓜嫩梢,进行活体植株转基因方法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最佳转化体系为:表面活性剂silwet-77适宜浓度0.01%-0.05%;菌液浸泡最佳位置为顶部以下10cm嫩梢,最适子房发育时期为开花前5-12d子房;农杆菌菌株EHA105浸染效果优于LBA4404;3次重复浸泡处理有利于提高转化频率。黄瓜苗期除草剂抗性筛选适宜浓度为17%草胺膦1100倍稀释液。研究获得除草剂抗性植株1320株,PCR阳性植株36株,其中30株经Southern斑点杂交后有阳性信号,最高转化效率为9.5%。

  • 标签: 黄瓜 转基因 活体植株 抗除草剂
  • 简介:为建立穿心莲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methylationsensitivityamplificationpolymorphism,MSAP)反应体系,本研究以穿心莲叶片为材料,提取总基因组DNA,采用L25(55)正交试验对穿心莲MSAP预扩增和选择性扩增相关参数进行了优化,并对MSAP引物进行了筛选,以期建立穿心莲MSAP最佳反应体系。优化后体系具有稳定图谱,清晰丰富条带。运用优化后体系,在穿心莲MSAP80对引物中筛选出8对有效引物。筛选出引物组合特异性良好,能够用于后续穿心莲甲基化相关研究。为其他药用植物MSAP分析提供参考。

  • 标签: 穿心莲 MSAP 预扩增 选择性扩增 引物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