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青蒿素类化合临床应用广泛,灵敏可靠的检测分析方法是该类药物安全有效使用的关键。本文总结了近年来青蒿素类化合的分析检测方法,为青蒿素及其类似的检测分析提供参考。

  • 标签: 青蒿素类化合物 分析方法 色谱法
  • 简介: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我国的化学工业生产逐步参与到国际分工与合作中来,在祖国的各个口岸,进出境的化工产品数量和种类繁多.在进出境化工产品的储运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常因不慎接触各种化学而导致中毒,其中芳香族氨基和硝基化合中毒较为常见,须引起大家的重视.本文就芳香族氨基和硝基化合中毒的诊断和防治作一论述.

  • 标签: 硝基化合物 中毒 诊断 防治 芳香族氨基
  • 简介:摘要骨骼肌是体内利用血糖最重要的组织,骨骼肌胰岛素抵抗在2型糖尿病的发病中起主要作用。黄酮化合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其抗糖尿病的作用得到了广泛的研究。深入了解黄酮化合改善骨骼肌胰岛素抵抗对糖尿病的防治及黄酮化合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胰岛素抵抗 骨骼肌 黄酮化合物
  • 简介:目的:定性定量分析藤黄中的xanthonc类化合。方法:应用一种简便快捷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结果:从藤黄药材中鉴定出其中xanthonc类主要成分:isomorellicacid(1),morellicacid(2),isogambogenicacid(3),gambogenicacid(5),isogambogicacid(6),gambogicacid(7)and30-hydroxygambogicacid(4),并进行了有关的定量分析。同时对采自中国及印度不同地区的7份藤黄药材进行了HPLC色谱分析,以上述其中xanthone类化合为指标成分,对藤黄药材的HPLC色谱特征进行了描述。结论:该方法简便快捷,能有效地应用到藤黄药材的质量控制中。

  • 标签: GARCINIA hanburyi 藤黄 XANTHONES 定性分析 定量分析
  • 简介:摘要收集近期黄酮类化合在肿瘤防治研究中的文献资料进行分类管理。黄酮类化合被认为是颇具应用前景的新抗癌药或抗癌辅助药。本文主要对黄酮类化合的抗肿瘤作用进行了总结概括。

  • 标签: 黄酮类化合物 抗肿瘤 研究进展
  • 简介:从地构叶的地上部分分离得到6个黄酮类化合,根据其性质及波谱特征分别被鉴定为香叶木素,5,7,3'-30H-OCH3黄酮(1),木犀草素5,7,3'4'-4OH黄酮(2),5,7-4'-三羟基二氢黄酮-7-O-β-D-(4″-对香豆酰)-吡喃葡萄糖苷(3),5,7,4'-三羟基二氢黄酮-7-O-β-D(3″,对香豆酰)-吡喃葡萄糖苷(4),穗花杉双黄酮(5),木犀草素-7-O-芸香糖苷(6),所有的化合均为首次从地构叶得到,化合3为新化合,命名为地构苷。

  • 标签: 地构叶 黄酮类化合物 分离鉴定 大戟科
  • 简介:目的:对缬草(ValerianaofficinalisL.)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多种色谱层析技术进行分离并采用现代波谱技术解析各化合的结构。结果:得到缬草新萜醇(4β,10α,15-三羟基香木兰烷)(1)和缬草单酯A(kanokosideA的苷元)(2)2个新化合,另有8个已知化合分别为鳞盖红菇醇(3)、山山山(4)、松脂醇(5)、缬草烯山(6)、β-谷甾醇(7)、kanokosideA(8)、青刺尖木脂醇苷(9)和8-羟基松脂醇苷(10)。结论:化合1~4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缬草新萜醇、缬草单酯A为2个新的天然产物。

  • 标签: 缬草 缬草新萜醇 10α 15-三羟基香木兰烷 缬草单酯A
  • 简介:毛细管电色谱(CEC)将高效毛细管电泳(HPCE)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两者的优势有机结合起来,是一种新型的微分离技术.在此系统介绍了CEC在分离分析手性对映体上的主要分析方式,并对影响手性分离的主要因素作了介绍.

  • 标签: 毛细管电色谱 对映体 手性拆分 分离分析
  • 简介:从银杏(GinkgobilobaL.)叶中分离得到5个黄酮苷类化合,通过波谱方法鉴定它们的结构为洋芹素-7-葡萄糖苷(apigenin7-glucoside1),木樨草素-?¢-葡萄糖苷(luteolin?¢-glucoside2),木樨草素-?¢-葡萄糖苷(luteolin?¢-glucoside3),柯伊利素-7-葡萄糖苷(chrysoeriol7-glucoside4)和tricetin?¢-methylether-?¢-b-D-glucoside(5)。其中化合5为新化合化合3和4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得。

  • 标签: 银杏叶 木樨草素-4’-葡萄糖苷 柯伊利素-7-葡萄糖苷 Tricetin-4’-methyl ether-3’-β-D-glucoside.
  • 简介:昆明山海棠[Tripterygiumhypoglaueum(Levl)Hutch)系民间常用中草药,《药典》示其功能与主治为“祛风除湿,舒筋活络,清热解毒,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红斑性狼疮。”近10年来,我们对昆明山海棠的潜在生育调节作用进行了系列研究,发现了昆明山海棠提取TH5活性部位对雄性成年大鼠有明显的抗生育作用。为了阐明TH5活性部位的抗生育有效成份,作者对其实施了进一步的提取、分离工作。本文报道从TH5活性部位中分离得到之编号为TH8、TH17和THF的单体化合所表现出的另一相反实验结果,并就其活性作用及成份等进行初步探讨。

  • 标签: 昆明山海棠提取物 抗生育作用 单体化合物 雄性 类风湿性关节炎 活性部位
  • 简介:目的:研究福参的活性成分.方法:采用柱色谱及重结晶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光谱法进行结构定,化学沟通法确定绝对构型.结果:分得一个色原酮divaricatol(1).结论:化合1首次从当归属中分得.到目前为止,福参中分离到的色原酮类化合与中药防风的基源植物防(SaposhnikoviadiavaricataSchischk.Syn.LedebouriellaseseloidesWolff)中的色原酮活性成分很相近.

  • 标签: 福参 divaricatol 色原酮化合物 中药材 化学结构 活性成分
  • 简介:摘要植物多酚类化合具有抗糖尿病、抗癌、防止肥胖等作用。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能够维持细胞能量稳态,在调控细胞生长和增殖、调节糖脂代谢等方面也起重要作用。研究发现AMPK能被包括白藜芦醇、染料木素和槲皮素等多酚类化合激活。本文将重点讨论多酚类化合如何通过激活AMPK信号通路来预防或治疗多种疾病,以及潜在的分子机制。

  • 标签: AMPK 植物多酚类化合物
  • 简介:针对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的国内一些有机化学教材及相关出版中,用系统命名法命名有机化合存在的若干问题,以及学生学习中的难点,以IUPAC规则(1993)和中国化学学会《化学命名原则》(1980)为依据,阐述存在问题及原因,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 标签: 有机化合物 系统命名法 最低系列
  • 简介:消除各种内外源性致癌对机体细胞和组织的侵害,是对癌症进行化学预防的有效方法,该过程与Ⅱ相代谢酶的作用有关,并主要受Nrf2/ARE通路调控。研究表明,某些天然化合能通过Nrf2/ARE途径,诱导Ⅱ相代谢酶而发挥化学防癌作用。本文综述经上述途径发挥化学防癌作用的各种天然化合

  • 标签: 细胞转录因子/抗氧化反应元件 肿瘤 天然化合物 化学预防 Ⅱ相代谢酶 综述
  • 简介:摘要黄酮类化合是运用广泛的多酚类物质,具有不同的生物活性,包括抗氧化、抗高血压、抗肥胖病、抗病毒、免疫调节等作用,通过消化吸收改善人们的身体素质1。然而,低生物利用度已成为其作为药物或保健品的障碍,低生物利用度在各个阶段都可能发生,包括消化、吸收、分布、代谢阶段,而受分子结构影响最强,本文着重阐述了生物利用度在消化方面的影响因素。

  • 标签: 黄酮类化合物 生物利用度
  • 简介:为适应地方应用型大学的发展要求,培养符合药学领域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就有机化合波谱解析课程在药学领域的实训教学进行探索。以课程的实际特点和基本理论为出发点,实训教学与关联课程有机融合,强化实践应用教学,培养具有实际应用能力的药学专业人才。

  • 标签: 药学 波谱解析 教学探索 应用型人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铬及其化合与噪声联合作用对听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0例在工厂中接触铬及其化合与噪声联合作用的工作人员为观察组,再选取200例在工作中接触噪声但不接铬及其化合的工作人员为对照组,均进行听力检查,分析其听力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的听力受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铬及其化合与噪声联合作用使得工作人员听力受损的风险增加。

  • 标签: 铬及其化合物 噪声 听力
  • 简介:目的以七乙酰-1-α-溴代乳糖为供体,以不同聚合度的缩乙二醇(n=4,5,6)为连接臂合成三个二聚乳糖化合;以重症烧伤大鼠为模型,研究其体内抗白细胞-内皮细胞粘附活性。结果研究表明与对照组(食盐水)相比,这三个合成的二聚乳糖化合具有良好的抗休克活性。结论以缩乙二醇为连接臂合成的二聚乳糖化合具有良好的抗休克活性;聚合度的不同,对抗休克活性有显著影响。

  • 标签: 二聚乳糖化合物 抗休克 白细胞-内皮细胞粘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