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会阴皮内连续缝合法与传统皮肤间断缝合法的效果对比。方法对180例经阴道分娩产妇,会阴切口用皮内连续缝合法;对150例经阴道分娩的产妇,会阴切口用传统皮肤间断逢合法,分别观察病人切口愈合情况。结果两组缝合方法在手术时间上无明显差异,但观察组在切口局部硬结、红肿情况,术后疼痛程度,切口愈合情况,术后住院天数,产妇满意度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会阴用皮内连续缝合法,产妇切口愈合情况优于传统皮肤间断逢合法。

  • 标签: 会阴侧切 皮内连续缝合法 传统皮肤间断逢合法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两种不同方法在会阴缝合的临床护理。方法 随机抽选我院于2020年1月至6月收治的106例孕妇,根据入院时间随机均匀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铬制羊肠线和丝线完成传统缝合,观察组患者采用可吸收合成缝线完成皮内连续缝合,对比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切口疼痛评分以及愈合情况缓和缝线反应。结果 术后6h,两组患者疼痛评分相近,观察组患者疼痛感略低对照组,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d后,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符合统计学原理(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切口愈合率、缝线反应分别为100.00%、0.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8.67%、24.52%,差异符合统计学原理(χ2=6.36,χ2=14.81,P<0.05)。结论 可吸收合成缝线搭配皮内连续缝合技术对会阴切口反应更小、疼痛感更弱、住院时间更短、术后预后效果更好,可以减轻产妇心理负担,提高生活质量,值得应用与推广。

  • 标签: 不同方法 会阴侧切 缝合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会阴切口愈合护理。方法对400例会阴患者的护理及治疗,同时加强心理护理、创口护理、饮食护理,的切开时机、术后护理、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导。结果382例术后切口愈合,16例切口愈合不良,这16例产妇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不下床活动,后经多方面给予综合治疗、护理等,创口愈合出院。结论加强会阴病人的心理护理、术前时机、术后护理、饮食护理等,有利于病人创口愈合。

  • 标签: 会阴侧切 切口 愈合情况 护理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使用新型缝合材料和技术应用,降低产妇会阴切口感染、裂开,减少病人的痛苦和住院时间。方法2009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分娩的759例施行会阴切开的产妇,将新型可吸收外科缝线及皮内免拆线缝合技术应用于产科会阴切口缝合。结果切口甲级愈合率99.8%。结论引用新型可吸收外科缝线免拆线皮内连续缝合技术,为临床产科伤口缝合提供了一种快速、高效、经济、实用的缝合方法,值得推广。

  • 标签: 可吸收缝合线 皮内缝合技术 会阴侧切口
  • 简介:摘要近年来,由于胎儿体重呈上升的趋势,初产妇的比例不断增多,会阴率也随之上升,对产后护理工作提出了新挑战。为了减少产妇不必要的损伤,避免并发症,因此探讨会阴术后护理对策,对提高切口愈合率,降低切口感染率和裂开率,进一步提高母婴生活质量,避免医患纠纷具有重大意义。

  • 标签: 会阴侧切术 护理 感染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会阴正中切开会阴用于阴道助产的效果。方法60例头位阴道分娩的产妇中,行会阴正中切开30例(实验组)和会阴30例(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产后会阴切口肿胀、疼痛、感染及愈合情况。结果产后5d内,组有明显肿胀和疼痛23例,正中切开组有明显肿块和疼痛7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会阴组I期愈合18例、Ⅱ期愈合7例、感染3例、裂开2例,正中切开组I期愈合28例、Ⅱ期愈合2例、无感染和裂开,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产妇会阴正中切开痛苦小,切口愈合快,有利于母乳喂养。

  • 标签: 会阴正中切开术 会阴侧切术 阴道助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比较会阴正中切开会阴用于阴道助产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妇产科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130例经阴道分娩的初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65例,对照组行会阴,观察组行会阴正中切开,比较两组产妇中切口出血量、切口愈合情况、新生儿体重及产妇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产妇I期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切口裂开及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住院天数为2d,显著少于对照组4d,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体重不是选择会阴正中切开会阴的关键因素,会阴正中切开具有中出血量少,患者创伤小,术后愈合快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会阴正中切开术 会阴侧切术 阴道助产 效果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对会阴切口不同缝合方法对会阴愈合程度的影响,为减轻女性疼痛做临床指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5月收入的100例阴道分娩会阴切口缝合的患者,按随机选择的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50例,选用可吸收缝合线皮内连续缝合方法;对照组50例,选用传统丝线皮外缝合方法,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术后伤口疼痛、愈合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进行临床对比分析,皮内缝合相比较传统的丝线皮外缝合伤口疼痛轻,且愈合时间短。结论两种不同的缝合方法相比较,可吸收合成缝线皮内连续缝合会阴伤口愈合较有利,操作安全、简便,伤口感染率低,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会阴侧切术 不同缝合方法 愈合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产妇会阴后应用8字缝合临床效果以及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分娩产妇566例,随机分为A组(283例)与B组(283例),A组接受常规会阴缝合法,B组接受会阴8字缝合法,观察统计两种缝合方式的效果,并探讨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B组切口缝合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显著短于A组(P<0.05)。结论在产妇会阴切中应用8字缝合能够获得理想的缝合效果,且时间较短,对产妇行合理的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等,有利于促进康复,在临床中值得借鉴。

  • 标签: 会阴侧切 护理 8字缝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产妇会阴后应用8字缝合临床效果以及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分娩产妇566例,随机分为A组(283例)与B组(283例),A组接受常规会阴缝合法,B组接受会阴8字缝合法,观察统计两种缝合方式的效果,并探讨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B组切口缝合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显著短于A组(P<0.05)。结论在产妇会阴切中应用8字缝合能够获得理想的缝合效果,且时间较短,对产妇行合理的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等,有利于促进康复,在临床中值得借鉴。

  • 标签: 会阴侧切 护理 8字缝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比较会阴正中切开会阴用于阴道助产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妇产科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130例经阴道分娩的初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65例,对照组行会阴,观察组行会阴正中切开,比较两组产妇中切口出血量、切口愈合情况、新生儿体重及产妇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产妇I期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切口裂开及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住院天数为2d,显著少于对照组4d,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体重不是选择会阴正中切开会阴的关键因素,会阴正中切开具有中出血量少,患者创伤小,术后愈合快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会阴正中切开术 会阴侧切术 阴道助产 效果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如何提高产妇会阴切口的愈合率,降低切口感染率和裂开率。方法在例行会阴的产妇的切口护理中,结合心理饮食指导,制定护理对策。结果产妇会阴部保持清洁、干燥,切口愈合良好,进而减少产褥感染机会。结论对会阴产妇应采取综合措施护理,以促进切口甲级愈合,减少产褥感染,进一步提高母婴生活质量。

  • 标签: 会阴侧切术 产褥感染 护理
  • 作者: 罗承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19-05-15
  • 出处:《药物与人》 2019年第5期
  • 机构:四川省达州市达川区南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罗承会阴侧切后伤口需要特别护理是因为会阴的解剖位置较为特殊,无法敷料覆盖伤口。基于这样的情况,会阴侧切后伤口处于暴露状态之中,加之产后产妇还会从阴道内部排出大量的恶露,携带者许多病菌,伤口在这样的状态下容易被感染或者发生其他异常。因此需要采用正确的伤口护理方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摘要】 目的:探讨 会阴伤口感染影响原因及预防方法。 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行 会阴的患者 120 例 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分为 观察组( 伤口感染者) 60 例和 对照组( 未感染者 ) 60 例 ,比较两组会阴伤口感染单因素以及进行感染原因的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显示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基础疾病、 BMI、生殖道感染、胎膜早破、分娩季节、阴检肛查次数、产程时间、途径与切口缝合方面存在差异 (P<0.05);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基础疾病、切口缝合、生殖道感染、胎膜早破、阴检肛查次数、 BMI、产程时间是导致会阴术后合并伤口感染的高危独立因素 (P<0.05)。结论: 影响会阴伤口感染原因众多,涉及妊娠期、分娩期以及产褥期各个环节,而针对高危因素采取有效预防措施能保证会阴手术质量以及提高产科手术质量。

  • 标签: 会阴侧切术 伤口感染 原因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气囊助产对降低会阴率的影响。方法对我院从2008年起,未用气囊助产产妇261例,和使用气囊助产283例进行对照研究,统计会阴数量、产程会阴撕裂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未用气囊助产会阴率为80.46%、会阴完整率1.92%,使用气囊助产术后会阴率32.51%、会阴完整率12.72%,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结论使用气囊助产可明显降低会阴率,提高会阴完整率,有显著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气囊助产 会阴侧切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双会阴阻滞麻醉来探讨进行降低会阴率是否存在影响关系。方法:对2018年11月-2019年11月在我院收治的240名产妇项目数据进行计算,采用随机分组的形式对其进行分组,每组120名患者,对实验组产妇在抬头拨露时进行会阴冲洗消毒,并采用双会阴阻滞麻醉,而对比组产妇则进行常规的日常分娩,根据两组产妇的会阴裂伤程度、第二产程时间、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和缝合时的疼痛及产后伤口的疼痛等来进行对比。结果:在对实验组进行采用双会阴阻滞麻醉之后,实验组产妇在会阴缝合时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比组;实验组的第二产程时间比对比组要短;实验组的产妇在会阴裂伤程度上比对比组产妇要低;实验组产妇在产后的出血量比对比组要少(P0.05)。结论:通过对产妇进行双会阴阻滞麻醉之后,能够大大的降低产妇的会阴裂伤程度和分娩时的疼痛程度,减少产妇在产后的出血量。因此对产妇进行双会阴阻滞麻醉是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和推广价值。

  • 标签: 双侧会阴阻滞麻醉 降低 会阴侧切率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本篇文章主要探讨了双会阴阻滞麻醉在降低会阴率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选取2021年1月份到2021年12月份我院收治的200例产妇,并且根据不同的镇痛方案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产妇各100例,对照组产妇采取单会阴阻滞麻醉的方法,而实验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采用双会阴阻滞麻醉的方法,以此来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产妇会阴损伤程度、分娩时的疼痛程度、会阴率以及产程、产后盆底肌的损伤程度,分娩时、产后24小时的出血量。结果:通过观察发现实验组的产妇会阴裂伤程度分娩时的疼痛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因此具有可比性。实验组产妇的会阴率为2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因此具有可比性。实验组产妇分娩时以及产后24小时的出血量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产妇分娩过程中,通过采取双会阴阻滞麻醉的方法,可以有效帮助产妇减轻会阴受损程度,减轻分娩时的疼痛感以及产妇盆底的损伤程度,降低产妇的会阴率,缩短产妇第二产程,减少产妇分娩以及产后的出血量,因此,双会阴阻滞麻醉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双侧会阴 阻滞 麻醉 会阴侧切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