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医院是为人们提供医疗服务的场所,在医疗服务工作的开展中,常会使用到大量的医疗器械,器械清洗质量的优劣将会直接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医院应当做好器械的清洗工作,保障患者的就医安全。消毒供应室是医疗器械处理的重要场所,需要完成器械的清洗消毒、包装、灭菌以及配送等工作,是医院的重要构成部门,同时也是全院控制感染的关键部门。本文就医疗器械的清洗方法和质量监测展开综述。

  • 标签: 器械 清洗 消毒 质量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多酶预处理对内清洗的 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 2018年 7月 -2019年 7月未清洗的 90件 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个组别,每组各 45件 。对照组 使用常规清洗剂进行清洁护理,观察组 使用多酶洗液进行清洁护理。清洁 后,观察医护人员对 两组 清洁满意度情况 以及两组 清洁合格率。 结果 消毒后,医护人员 对观察组 清洁满意度为 93.3%显著高于 对对照组 清洁满意度的 80.0%,数据差异显著, P< 0.05;观察组 清洁合格率 为 95.6%显著高于 对照组 清洁合格率的 84.4%,数据差异显著, P< 0.05。结论 多酶洗液在对医疗 清洗中的应用,可以显著提高 清洁度的合格率,具有较高的清洁效率,并且有很好的消毒作用,在护理应用中获得一致好评,提高医疗人员对内 清洁的满意度,多酶洗液在消毒工作 中的应用具有重要价值,值得推广普及。

  • 标签: 多酶洗液 内镜 清洗消毒
  • 简介:摘要胃肠作为重要的医疗器械,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它不仅提高了诊断水平,而且提高了部分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水平。但是,胃肠材料特殊,构造精密,必须采用特殊的清洗方式,一旦消毒不彻底,可能会带来严重后果,因此,医院必须加强对胃肠清洗的管理。本文主要分析了目前医院胃肠清洗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根据问题提出了相关的解决对策。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供应室腹腔器械清洗灭菌的质量把关进行探讨、分析,为规范腹腔清洗消毒流程以及提高腹腔清洗效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6月我科使用的68条腹腔,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4条。实验组腹腔按质量管理要求进行清洗消毒、灭菌。对照组应用传统清洗消毒、丶灭菌,对比两组腹腔消毒灭菌质量的达标率、细菌学监测合格率等指标。结果对比结果显示,实验组腹腔的清洁质量达标率为94.11%,对照组为82.35%,结果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消毒质量达标率为97.06%,对照组为88.24%,两组对比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隐血实验达标率为97.06%,对照组为85.29%,两组对比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细菌监测达标为100.00%,对照组为88.24%,两组对比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纱布使用数量、清洗剂更换频率比较也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供应室腹腔清洗消毒过程中严格对其进行质量把关,能够有效提高腹腔清洗灭菌的合格率,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 标签: 供应室 腹腔镜 清洗 消毒 灭菌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随着腔手术器械得到了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研究其清洗灭菌与保养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相关内容做了概述,分析了腔手术器械接收前的准备工作,并结合相关实践经验,分别从清洗、灭菌、保养等多方面对该课题进行了研究,最后提出了个人对此的几点体会,望有助于相关工作的实践。

  • 标签: 腔镜手术器械 清洗 消毒灭菌 保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在内清洗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4月我院内镜中心内清洗工作1300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将2015年5月至2016年4月的清洗工作设定为对照组,2016年5月至2017年4月的清洗工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我们予以常规的清洗管理,而观察组我们则应用加入品管圈的清洗管理,比较两组在内清洗合格率及超标细菌计数上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在两项评价指标上的表现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内清洗管理工作中,应用品管圈可提高清洗质量,降低各操作的交叉感染率,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品管圈 内镜 消毒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PDCA循环在腔器械清洗等细节处理操作的最佳方法,以提升其管理质量。方法在我院选取100套腔器械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与B组各50套。A组器械进行PDCA循环管理,B组器械进行普通管理,对两组器械清洗质量,我们采用目测法和低温等离子水分过多循环取消两种方法进行对比。结果检测出A组器械的清洗合格率高于B组器械,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对腔器械实施PDCA循环管理,能够有效提升器械的清洗合格率,确保器械灭菌效果,为医院感染控制与预防提供有利条件。

  • 标签: PDCA循环 腔镜器械 细节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腹腔器械清洗存在的问题,提出问题解决策略并对其应用效果进行评价。方法:从医院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腹腔手术用器械中选取200件腹腔器械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根据清洗质量管理模式分为常规组(100件,常规模式)与改进组(100件,质量改进模式),观察比较2组清洗合格率、质量管理能力、清洗满意度。结果:改进组清洗合格率外表100.00%、腔98.00%、附件99.00%,均高于常规组(P<0.05);清洗质量管理能力与医务人员满意度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强化腹腔器械清洗质量管理,可有效提高清洗合格率,提高质量管理能力,解决日常工作存在的问题,提高医务人员满意度,让腹腔器械使用更安全、可靠。

  • 标签: 腹腔镜 清洗 消毒 质量管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多功能腔清洗槽在腔器械清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7月—2017年7月使用后的500件腔器械为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250件)与对照组(250件)。对照组采用常规清洗方式,观察组采用多功能腔清洗槽实施清洗,对两组腹腔器械清洗合格率进行统计与比较。结果在腹腔器械清洗合格率上,观察组为99.2%,对照组为91.2%,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腹腔器械清洗中,对多功能腹腔清洗槽加以应用,能够显著提高腹腔器械清洗合格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腔镜器械 清洗消毒 多功能腔镜清洗槽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进消化清洗流程对消毒效果合格率及医院感染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期间对我院的消化进行消毒。将前半年的500件消化及2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后半年实施消化操作规范,改进消化清洗流程的500件消化以及20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的消化效果合格率、以及医院的感染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通过对两组行不同的消化清晰消毒标准,观察组的体、附件清洗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的合格率,两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不利满意程度明显差于观察组满意程度,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通过对消化及附件的清洗流程进行改进,从而有效的消灭了病菌的自身,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更是有效的预防了患者出现交叉感染发生率,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 标签: 消化内镜 消毒流程 消毒效果 合格率 医院感染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PDCA循环的集中管理模式在软式清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2020年淄博市市立医院软式清洗情况,其中2018年11月至2019年10月采取常规管理措施进行软式清洗,作为对照组;2019年11月至2020年10月采取基于PDCA循环的集中管理模式进行清洗,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管理实施后,院感知晓率、软式损坏率、操作标准规程执行率、及附件清洗清洁率、空气合格率的差异。结果实施基于PDCA循环的集中管理模式后,观察组科室内全体医护人员的院感知识知晓率为95.6%、操作标准规程执行率为97.8%高于对照组;职业暴露率为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7%,观察组科室内全体医护人员的手卫生正确率为91.1%、执行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清洗过程中的损坏比例为5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空气合格率96.8%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PDCA循环的消毒集中管理模式在软式的管理中能够提高医护人员院感知识知晓率,不仅能够强化其风险意识,还能够有效控制软式消毒的质量,以保证软式的清洁,减少软式的损坏;为此类项目的综合应用和有效推广,提供了一定的管理经验。

  • 标签: PDCA 集中管理 软式内镜 消毒
  • 简介:摘要通过分析在电子清洗过程中发生的导致医院感染的因素,提出改进措施,保障医疗安全,到达控制医源性感染的目的。

  • 标签: 内镜 清洗消毒 感染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护理质量管理 QCC提升消化清洗质量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将 2019年 1月 -2019年 6月采用传统方法清洗的 620件消化器械作为对照组,将 2019年 7月 -2019年 12月实施 QCC质量管理后清洗的 680件消化器械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各项质量控制评分以及清洗合格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工作人员素质评分、器械性能评分以及质量控制措施评分等均较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比两组清洗质量,结果显示观察组在预处理操作、漂洗、消毒等方面不合格率均低于对照组( 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QCC管理在消化清洗中的应用,能够降低不合格率,提升清洗质量,可予以推广。

  • 标签: 护理质量管理 QCC 消化内镜 清洗消毒 不合格率
  • 简介:摘要目的消化经万金和邻苯二甲醛消毒后效果及镜子的耐用性进行比较。方法将镜子分成两组,分别固定在两种消毒液中进行消毒,每月抽取经两种消毒消毒各4条,共取样120份。经两种消毒消毒维修率的比较。结果经邻苯二甲醛的消毒时间明显优于万金,而经邻苯二甲醛消毒的维修率及费用明显降低。结论经万金消毒维修成本增高,而经邻苯二甲醛消毒费用降低,使充分发挥使用性能,延长的使用期限,提高的使用价值,为临床选用消毒剂提供借鉴。

  • 标签: 内镜 万金 邻苯二甲醛 消毒效果 镜子的耐用性
  • 简介: 摘要:目的:探讨基于约束理论构建软式清洗管理模式及初步应用研究。方法:以2023年5月~2023年10月间于院区消化内科、呼吸内科、耳鼻喉科从事清洗工作的22名清洗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将2023年5月~2023年7月间使用的240根检查和(或)治疗作为对照组,将2023年8月~2023年10月间使用的240根检查和(或)治疗作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方式消毒管理方式,观察组实施基于约束理论,于基于约束理论实施前后对知识问卷考核合格率、软式损坏率、及附件清洗清洁率、空气合格率的差异进行检测。结果:观察组的问卷考核合格率、及附件清洗清洁率、空气合格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观察组软式损坏率则远低于对照组。结论:沿用制约理论打造的软式清洗管理方式,可以对内清洗人员的技术行为实施规范,优化清洗的作业流程,提高医用器材消毒供应的品质与临床服务品质。

  • 标签: 约束理论 软式内镜清洗消毒管理模式 初步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毒供应中心对于腔器械进行集中清洗处理的效果,并进行分析。方法将2017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手术使用的300台腔器械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腔器械应用常规方法进行消毒处理,研究组在常规方法基础上应用消毒供应中心集中清洗处理方法,对比两组腔器械清洁质量。结果研究组腔器械清洗、包装及无菌质量合格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毒供应中心对于腔器械进行集中清洗处理,能够有效提升腔器械清洁质量,应当在临床中广泛推广。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腔镜器械 集中 清洗消毒 处理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