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09-19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9期
  • 机构:日本研究人员开发出了一种可在体内溶解的医用止血夹,它不仅能降低手术后的风险,还可避免妨碍医学影像检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为卵巢肿瘤患者开展治疗的过程中,非常常用的一种治疗方式就是腹腔镜治疗,但是开展手术过程中,其分离创面很容易导致出现出血现象,本文就主要对卵巢创面止血方式予以探讨,这对于实际的卵巢肿瘤手术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标签: 卵巢 创面止血 止血方式
  • 简介:1865年Trousseau观察到一例疑诊为恶性病的胃肠症状的患者伴有游走性血栓性静脉炎.肿瘤相关性血栓与其他原因发生的血栓有所不同,它一般影响下肢深静脉,而且是孤立的,肿瘤相关性静脉血栓可以是游走性的,可累及浅静脉和深静脉,及一些少见的部位,如上臂和胸部.

  • 标签: 恶性肿瘤 止血障碍
  • 简介:     摘要:目前国内外主要应用的可吸收止血材料为纤维蛋白胶、氧化纤维素和氧化再生纤维素、α-氰基丙烯酸酯类组 织胶、壳聚糖等。壳聚糖的止血性在于壳聚糖带有一定量的电荷,它的分子直接与创面上的红细胞发生交联反应形成血凝块,它的止血过程不依赖于机体凝血因子和血小板。α-氰基丙烯酸酯类黏合剂已应用于血管外科的中小管径血管吻合、神经外科的中硬脑膜修补、各类软组织修补、骨科中骨折的黏合等,并且成为介入栓塞治疗中的首选材料。对于凝血功能障碍和实质性脏器出血的患者,单单使用常规外科技术止血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因此医用可吸收止血材料的研究和应用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不同的止血材料其止血机制和止血效果均不同,只有充分了解各种止血材料性能,才能合理、有效应用。

  • 标签: 止血材料 止血机制 止血效果 材料性能 吸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甲钻孔加压包扎治疗创伤性甲下瘀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2年9月~2013年3月本院收治的40例创伤性甲下瘀血患者临床资料,给予患者采取经甲钻孔加压包扎治疗,最后分析本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40例创伤性甲下瘀血患者采取经甲钻孔加压包扎治疗后,患趾甲渗液逐渐减少的平均时间为(3.45±0.36)d,渗液停止时间为(6.89±1.89)d,趾甲与甲床贴合紧密时间为(9.22±1.92)d,随访6个月中,患者趾甲均无脱落,无出现趾甲叠生及拔甲情况,外形及功能恢复良好。结论采取经甲钻孔加压包扎治疗创伤性甲下瘀血,外形和功能康复效果显著,能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经甲钻孔加压包扎 创伤性 甲下瘀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使用五种止血手术对难治性产后出血进行治疗,分析各个方法的疗效以及造成止血失败的原因。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6月至2013年6月五年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难治性产后患者,共有患者55例,随机平均分为5组,每组11例,分别为盆腔血管结扎组、宫腔填塞纱条组、子宫压迫缝合组、子宫压迫缝合联合宫腔填塞纱条组、以及三联疗法组。结果完成各个手术后有43例患者止血成功,12例患者止血失败。手术过程中,三联疗法组以及宫腔填塞纱条组患者的出血量明显小于盆腔血管结扎组。三联疗法组的手术时间明显低于盆腔血管结扎组、宫腔填塞纱条组、子宫压迫缝合组以及子宫压迫缝合以及宫腔填塞纱条组。对止血失败的病例进行分析,造成止血失败的原因有,胎盘植入、瘢痕子宫、或是手术前、手术后患者凝血机制出现异常。结论各个治疗方法效果都较好,三联疗法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对于治疗宫缩乏力出血有较好的疗效,值得基层医院进行临床推广。

  • 标签: 难治性产后出血 手术治疗 疗效分析 原因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经桡动脉路径择期行冠脉介入治疗(PCI)术后使用TR-Band止血器和XEMEX止血器进行压迫止血的效果。方法将经桡动脉路径行冠脉介入治疗的患者110例随机分成TR-Band组(n=55)和XEMEX组(n=55),观察两组患者止血的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及舒适感。结果PCI术后使用TR-Band桡动脉充气止血带和XEMEX止血器均能成功止血止血的效果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出血、血肿、麻木、紫绀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在疼痛感觉和皮肤压力性溃疡方面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两种桡动脉止血器均能有效止血,使用TR-Band止血器对穿刺口周围皮肤损伤小,疼痛的程度低,舒适程度较高。

  • 标签: PCI TR-Band止血器 XEMEX止血器 止血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内镜止血以及单纯止血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上消化道出血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药物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内镜止血以及单纯药物止血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实验组止血时间、住院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实验组的输血量明显比对照组少,实验组再出血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少,实验组呕血、贫血以及黑便的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内镜止血对上消化道出血进行治疗,疗效理想,安全可靠,值得普及和应用。

  • 标签: 内镜止血 单纯药物止血 上小坏道出血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纱布绷带均匀包扎防治涨力性水泡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9年1月—2014年2月,共收治300例四肢长骨骨折患者,其中男性190例,女性110例。将300例四肢长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50例。治疗组150例采用手法复位、纱布绷带均匀扎、小夹板外固定;对照组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观察两组涨力性水泡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150例中,无涨力性水泡的141例,有涨力性水泡的9例,对照组150例中。无涨力性水泡的47例,有涨力性水泡的103例,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纱布绷带均匀包扎的应用有效防止涨力性水泡的发生,方法简单,操作方便,费用低,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腮腺肿瘤手术后正确而合理的包扎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口腔外科2015年1月至2017年5月腮腺肿瘤患者80例(术后使用使用弹力头套包扎),2010年1月—2011年5月腮腺肿瘤患者80例(术后使用普通纱布绷带包扎)。其中术后使用弹力头套包扎的80例患者为实验组,术后使用普通纱布绷带包扎的80例患者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使用同样的手术方法,均为良性肿瘤,放置同样的引流管,手术方式均为腮腺肿物切除+面神经嵌压松解术,观察手术切口愈合情况及并发症涎漏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使用弹力头套的患者具有明显优越性,实验组涎漏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 标签: 腮腺肿瘤 弹力头套 普通纱布绷带 涎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医用敷药包扎带与传统绷带治疗多种骨折的效果。方法抽调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我院收治的多种骨折患者130例,根据绷带的不同分为两组均65例,其中对照组实施传统绷带治疗,研究组采用医用敷药包扎带,对比两组患者包扎时间、患者疼痛评分、不良反应及24h松脱率。结果两组患者包扎前疼痛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包扎时间明显短与对照组,且包扎后3d、7d均优于对照组,研究组10.77%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29.23%,研究组24h松脱率9.23%低于对照组23.07%,差异显著,P<0.05。结论通过对多种骨折患者实施医用敷药包扎带,临床疗效显著,患者不良反应较少,包扎时间较短,值得应用。

  • 标签: 医用敷药包扎带 传统绷带 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