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传统的语文作业形式只注重于学生的写,比较单调、乏味,有的老师往往将一些背诵改为默写,听说的训练改成了写作;作业的内容也仅局限于语文学科知识范闱,日趋封闭僵化,远离学生实际生活和社会生活。这就大大地减弱了学生的兴趣,学生只忙于应付老师。

  • 标签: 作业形式 新课程 学科知识 社会生活 实际生活 学生
  • 简介:《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该是语文实践……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 标签: 新课程 家庭作业 实践能力 引导学生 培养学生 语文教师
  • 简介:汪为新.又名止亭。江西永新人.1995年毕业于北京服装学院造型艺术系。现居北京。职业书画家,独立撰稿人.在各种学术刊物发表文章60余万字。出版有《当代画家个人专集·汪为新集》、《当代名家自选作品集‘汪为新》、《中国画当代名家作品选·汪为新》、

  • 标签: 新作品 北京服装学院 刊物发表 书画家 艺术系 撰稿人
  • 简介:周京新,1959年生于南京.祖籍江苏通州。1984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中国画专业.获学士学位。1989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中国画专业,获硕士学位。现为南京艺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作品曾获第六届.第七届全国美展银奖.第九届全国美展优秀作品奖,第十届全国美展铜奖。

  • 标签: 新作品 南京艺术学院 中国画专业 美术家协会 博士生导师 学士学位
  • 简介:  "国画同道"这个名是孔戈野提出来的.如何解释,人心各异.  参与"国画同道"的人俱是仰慕国画传统,又能在其画中以不同方式呈现,既然大气相通,方式各异又何妨?"国画同道",相聚缘由只是交往甚密,互相牵扯,不能妄说风雨同舟,至少是心与神会的.……

  • 标签: 同道新作 国画同道 新作选
  • 简介:表面上看,刘炜此次展览的观念性大于绘画性。绘画性是评价刘炜创作的重要参照,艺术圈大加赞扬他过人的才情,也是从这个角度出发的。不过,对于这次展览,我们是不是需要设置另外的坐标,即观念性的坐标?有一些新的迹象,比如他为多数展出的作品手工制作了外框,简单粗糙,

  • 标签: 手工制作 绘画性 观念性 展览 坐标 艺术
  • 简介:住在石景山石头住在石头里,先成为风景后成为一座山,这不是它的初衷这些年它以石头的心肠对待石头,

  • 标签: 《格式新作》 诗歌 文学 格式
  • 简介:杜世禄的水墨画,我认为那是一种心境。有了心境才有画境。世上的山水概言之都是心中山水。因此,我们才看到了杜世禄山水意象的“这一个”。这是他不纠缠于石涛,不纠缠于黄宾虹,不纠缠于傅抱石的原委所在。也正是在这一点上,他实现了自己的艺术主张,对自我的“个体”的“感受”——主体意识进行独特的体会与把握,才使得他的山水世界扑朔迷离却又十分真实可感。我曾将艺术语言概分为简约与绵密两大类。杜世禄的山水画显然属于后者,可以看出,他试图在绵密丰实中追求整体感的努力,尽管还不免于力不从心。但是,以他的心志才思,我相信他会克臻斯境,更上层楼的。——梅墨生

  • 标签: 主体意识 艺术语言 山水意象 山水画 “这一个” 傅抱石
  • 简介:陈阿新,1957年生,上海人,大专学历。国家一级书法师。自幼酷爱书画,曾遍,临欧阳询、柳公权、王羲之、黄庭坚等诸多古今名家碑帖。年轻时任企业团委书记、工会干部、企业经理等职务,在繁忙工作与学习之余仍不辍于书。上世纪70年代初期,得周慧蹭先生耳提面命。1982年5月参加上海市第二届书法篆刻进修班学习,期间得到书法大家胡问遂、任政、袁雪山等前辈指点赐教,受益匪浅。1987年参加“蒲公英书法篆刻展览”,其中一幅作品荣获特等奖。曾获得“华夏民族笔魂”、“当代艺术家兰亭百杰”、“红色经典·全国杰出中老年书画家作品金奖”、“中华杯”全国新北京新奥运书画金奖等荣誉。

  • 标签: 新作品 书法篆刻 企业经理 “中华杯” 书画家 大专学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