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5 个结果
  • 简介:通过对武都应变台多年应变资料的处理分析后发现,在汶川8.0级地震发生前,武都台应变有显著的前兆异常变化,它与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前出现的异常有很高的相似度.昆仑山口西地震和汶川地震前都有“α-β-γ”形变阶段,在不同的前兆异常阶段,异常形态有明显的差异,而且各具特点.尤其在β1阶段,EW道、面应变、差应变的异常变化(中期异常)都出现在震前2-3年,持续时间约1年多,而且异常都非常显著.本文详细分析了武都台应变在各个阶段的前兆异常变化特征,并就其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

  • 标签: 钻孔应变 面应变 差应变 应变主方向 前兆异常
  • 简介:组织机构名称的英译是城市国际化进程的重要标志。准确、规范的翻译对更好服务来华外籍人士,推进城市经济以及旅游业发展都至关重要。中西方文化背景下的组织机构名称不尽相同。"语用等效"原则强调在翻译的过程中充分考虑两种语言所处的不同环境,不拘泥于原文与译文形式上的机械对应,灵活采取多种翻译方法,以达到和原文尽可能相同的表达效果。因此,根据"语用等效"理论,组织机构名称的英译可以采取借译、仿译、创译等多种翻译方法,以达到最佳语际效果。

  • 标签: 语用等效 公示语 翻译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高压氧综合治疗对跟腱断裂吻合术后创面愈合的疗效。方法跟腱断裂术后患者80例(80足),分为常规治疗组38例(38足)和高压氧综合治疗组42例(42足),对照观察两组患者创面愈合的效果。结果高压氧综合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对照比较,高压氧综合治疗组创面愈合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跟腱断裂吻合术后行高压氧治疗可以明显促进创面愈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高压氧 跟腱 创面愈合
  • 简介:我院2010年9月至2012年11月行外周中心静脉置管的1357例患者,其中5例患者发生导管体内破损或断裂,分析原因可能有:穿刺时未使用导针器、穿刺时肢体外旋、穿刺的血管位置深、肘关节长期反复伸屈、导管批号、输入药液刺激性大.经临床观察总结,提出提高置管的规范操作、保证后期的规范维护及使用、加强对患者及家属的指导和教育、提高防范意识及应急能力等护理对策.

  • 标签: 导管插入术 中心静脉 护理
  • 简介:讨论了阿尔金断裂带1900年以来的5级以上地震活动,结果显示空间上地震活动具有分段性,其中在青海段出现5级地震填空性空段,并形成5级地震的平静区,时间上具有平静和活跃交替的特征.进一步分析阿尔金断裂带青海段(茫崖北-肃北)现代小震活动,结果显示:茫崖以西震源深度约40km以内,青海段(茫崖北-肃北)震源深度约10km范围内,超过10km较少,肃北-黑崖子以东约100km处震源深度由浅逐渐变深,从10km左右逐渐变化到40km左右.与此同时,依据上述资料探讨了阿尔金断裂带青海段的强震危险性.

  • 标签: 阿尔金断裂带 阿尔金断裂带青海段 地震活动 现代小震活动 强震危险性
  • 简介: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tatallyimplantablecentralvenousaccesspores,TIVAP)是一种完全植入于皮下供长期滞留体内的静脉输液装置。它主要由硅胶或聚氨脂材料的导管系统和供反复穿刺的钛合金穿刺座组成,现已广泛应用于肿瘤化疗和胃肠外营养等领域[1]可以减少反复穿刺的痛苦和难度,防止化疗药物对外周静脉的损伤,是肿瘤患者静脉输液的永久性通路。

  • 标签: 瘢痕体质 输液港 导管 断裂 化疗 药物外渗
  • 简介:目的探讨外伤性泪小管断裂吻合术围手术期的中西医辩证护理。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收治的外伤性泪小管断裂患者280例,通过术后护理,了解病史,评估伤情,确定有无眼球其他创伤,清理眼周创面,做好术前护理,配合完成显微手术。术后监测生命体征,做好心理护理减轻焦虑心理,做好导管护理防止扭曲,折叠,脱落,眼部防治感染,观察有无泪小管吻合的并发症,做好出院指导介绍及时复诊的重要性。结果本组280例患者随诊3个月后,治愈278例,泪道冲洗通畅,无溢泪现象,治愈率99.3%。结论外伤性泪小管断裂是眼科常见急症之一,手术吻合断裂的泪小管是恢复泪管功能的唯一方法,正确的围手术期护理,使手术及时准确地完成,术后妥善固定导管,按时冲洗,按时复诊和正确的眼部护理是保障手术成功的有效措施。

  • 标签: 外伤性泪小管断裂 吻合术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采用超高重力场燃烧合成工艺,并从500g到2500g每间隔500g依次增大超重力场加速度,制备系列TiC-TiB2凝固陶瓷。经XRD、FESEM和EDS分析,发现陶瓷显微组织均由片晶的TiB2基体相、不规则的TiC第二相及少量的Al2O3夹杂与Cr基金属相组成。增大超重力场加速度,反应熔体内部各组份之间的对流(Stokes)加强,可加快Al2O3液滴的上浮与分离,促进TiC-TiB2-Me液相成分均匀化,使陶瓷显微组织得以细化,且当超重力场加速度超过2000g时,出现TiB2片晶厚度小于1μm的超细晶组织,同时随陶瓷基体上Al2O3夹杂量降低、TiB2片晶异常长大弱化,陶瓷组织均匀性提高。经FESEM断口形貌与裂纹扩展观察,发现TiB2基体相的裂纹桥接与拔出,并耦合晶间Cr基延性相增韧构成陶瓷的复合增韧机制,且随超重力场加速度增大,陶瓷的致密性与组织均质性得以提升,不仅促进TiB2基体相裂纹桥接与拔出,而且可增大Cr基延性对陶瓷增韧的贡献,使得陶瓷弯曲强度与断裂韧性分别同时达到最大值(975±16)MPa和(16.8±1.2)MPa·m^1/2。

  • 标签: TiC-TiB2复合陶瓷 超高重力场 燃烧合成 组织均质性 断裂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研究治疗陈旧性跟腱断裂的方法。方法采用V-Y腱成形术治疗陈旧性跟腱断裂,并用Arner-Lindholm疗效评定标准进行评定。结果手术病例共计14例,12例获得随访,时间为2-10年,平均5.2年,疗效优10例(83.3%),良2例(16.7%),优良率达100%。结论V-Y腱成形术疗效佳,可以作为治疗陈旧性跟腱断裂的优选术式。

  • 标签: 腱成形术 陈旧性跟腱断裂 疗效
  • 简介:线性弹性断裂力学(LEFM)被广泛应用于水力压裂设计和评价。有很多压裂作业的结果与基于LEFM的模型模拟结果并不一致,对这类水力压裂作业中的非线性和塑性效应已开展过多项研究。大部分针对LEFM在岩石和准脆性材料(如混凝土)中的应用研究仅限于LEFM在测量断裂韧性的室内试验中的应用。这些研究发现,LEFM不是描述准脆性材料断裂特性的有效工具。运用已发表文献中有关原地应力状态和巴奈特页岩力争性质的大量数据,本文重点研究了LEFM在水力压裂研究中的适用性。LEFM已成功应用于金属材料,有关其应用的局限性已开展过研究,而且这些研究结果已反映在ASTM标准中。在本文中,我们运用相同的方法研究了LEFM在巴奈特页岩水力压裂处理中的适用性。首先,为了有一个总体的概念,我们研究了不同的断裂方式,以找出静水孔隙压力和超高压储层条件下的边界应力。其次,运用近裂纹尖端解和全应力分布解定义和描述了过程区域(processzone)和奇异性主导区域(singularity—dominatedzone)。然后,根据全应力场分布,计算剪切过程区域和拉伸过程区域,并将其与奇异性主导区域的大小进行比较。最后,基于奇异性主导区域和过程区域的相对大小得出结论:LEFM不能精确描述巴奈特页岩的水力压裂特性。

  • 标签: 弹性断裂力学 水力压裂 非线性 页岩 准脆性材料 ASTM标准
  • 简介:目的观察外伤性上下泪小管同时断裂行环形置管吻合术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对18例(18只眼)外伤性上下泪小管同时断裂的患者在手术显微镜下寻找断端进行环形置管吻合术.结果18例(18只眼)成功实施环形置管吻合术,术后3个月拔除留置的硅胶管,15例泪道冲洗通畅无泪溢,占83.33%;3例冲洗通而不畅,无明显或轻度泪溢,占16.67%.结论对外伤性上下泪小管同时断裂的患者行环形置管吻合术,同时恢复了上下泪小管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效果良好,方法操作方便,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环形置管 泪小管 断裂
  • 简介:本文采用朱介寿等(1984)提供的非均匀速度模型,使用Hypo2000地震定位方法,筛选出汶川MS8.0级地震前8年的2723条地震记录进行精定位;震源深度的优势分布介于5-20km之间,平均震源深度是12km.结合地震震中分布图、震源深度剖面图、M-T图等结果,得出汶川MS8.0级地震前龙门山断裂带北段地震活动性比中段和南段的活动性弱;时间越临近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地震发生前,周边的应力场逐步增强,靠近汶川主震区域的震群活动有增加的迹象.

  • 标签: 汶川MS8.0级地震 Hypo2000 速度模型
  • 简介:方正断陷是位于依兰伊通断裂中北部的一级负向构造单元,依兰-伊通断裂构成盆地边界的控堑断裂,在盆地中部发育走滑断裂(伊汉通断裂),与边界断裂一起构成统一的断裂系统.该中部断裂的最新活动在地貌上具有明显的表现,在卫星影像上显示出清晰的线性.笔者在高分辨率卫星影像解译的基础上,通过野外地质地貌观察测量等手段,分析认为此断裂为一长期活动断裂,普遍错断河流一级阶地,并有连续的断层陡坎展布,最新的活动时代为全新世,应该曾发生过7级以上地表破裂型地震.现今以右旋走滑运动为主,兼具垂向滑动分量,并且垂向上表现为枢纽断层的运动特征.这些结果与前人认为的依兰-伊通断裂晚第四纪以来活动性极弱,东北地区是我国构造最稳定的地区的结论似乎不甚相符.笔者认为还需要更深入的工作,以分析该断裂与盆地边界断裂的关系,并以科学的态度认识依兰-伊通断裂活动特征,充分认识其地震危险性.

  • 标签: 依兰-伊通断裂 方正断陷 伊汉通断裂 地貌面 陡坎 位错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带线锚钉结合Krackow及Bunnell缝合法治疗远端新鲜跟腱断裂的术后疗效。方法分析16例采用带线锚钉结合Krackow及Bunnell缝合法治疗的新鲜跟腱断裂的治疗过程及及预后。结果术后疗效优13例,良2例,其中1例跟腱与皮肤有黏连。随访期内无跟腱再断裂及深部感染等并发症。结论带线锚钉结合结合Krackow及Bunnell缝合法治疗新鲜跟腱断裂是一个比较安全、有效的方法。

  • 标签: 跟腱断裂 带线锚钉
  • 简介:目的采用应变率成像技术定量评估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前后左室局部心肌舒张功能的变化.方法应用应变率成像技术对56例健康体检者和60例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前后心尖四腔、两腔、左室长轴切面相应节段局部心肌舒张功能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冠心病患者术前缺血节段心肌应变率曲线中舒张期E、A峰值均小于健康体检者相应心肌节段,术后经治疗的缺血节段心肌舒张期E、A峰值较术前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可改善心肌缺血,应变率成像技术能定量评价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前后左室局部心肌舒张功能的变化.

  • 标签: 心室功能 应变率成像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探讨拇长屈肌腱转位修复慢性跟腱近止点断裂患者围手术期及术后康复护理。方法总结本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慢性跟腱断近止点裂患者38例(38足),围术期护理的重点问题及康复护理要点。结果38例患者均功能恢复良好,均未出现跟腱再断裂。结论慢性跟腱缺损患者,良好的护理和康复指导有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功能恢复。

  • 标签: 拇长屈肌腱 慢性跟腱断裂 护理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二维应变技术(2DSI)在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危险分层的价值。方法入选2012年1月至2013年3月在我院诊断为NSTE-ACS患者60例,依据GRACE危险积分作危险分层(高、中、低危组,n=20)。应用2DSI测量各组患者左室各心肌节段收缩期最大纵向应变(LS)、径向应变(RS)、圆周应变(CS)、心尖部扭转角度(RA)等,对最大应变值的均值进行组间比较,并与GRACE危险积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NSTE-ACS患者的左室收缩期LS、RS、CS峰值的均值均与GRACE危险积分呈负相关(r分别为-0.63、-0.72、-0.57,P<0.05),心尖部RA与GRACE危险积分无明显相关(P>0.05)。2.高危组患者左室收缩期LS、RS、CS均显著低于中、低危组(P<0.01)。结论2DSI能无创定量分析NSTE-ACS患者的左室心肌应变,部分应变峰值提示NSTE-ACS风险程度,2DSI对NSTE-ACS危险分层起重要的评价作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心脏病人左室舒张各期局部心肌应变积分(IS)特点及卡维地络对其局域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36例高血压心脏病人,应用卡维地络治疗1年,分别记录心尖二腔动态组织多谱勒图像。应用应变积分曲线(ISC)描记技术获取左室各节段心肌长轴方向的同步应变积分曲线,测量舒张各期的时间、应变积分值及变化幅度。对前后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①高血压心脏病舒张各期依前壁心尖、心底、中部的顺序,IS呈负值绝对值增大的梯度变化的规律多数(26/36例,83.33%)消失。②应用卡维地络治疗后,多数节段(386/416段,92.79%)ISC为向上波段,且走形较一致;而治疗前ISC为水平或向下波段(196/288节段,68.06%),且各节段波走形不一致,前后相比,P<0.05。③应用卡维地络后应变积分曲线多为快速向上波段(394/416节段,94.71%);而之前多为水平或向下波段(210/288,72.92%),前后相比,P<0.05。结论高血压导致等容舒张期沿长轴方向的局部舒张期应变积分显著异常。应变积分能敏感、直观地无创定量评价局部心肌舒张功能异常;而卡维地络能显著改善左室局域舒张功能异常。

  • 标签: 应变积分曲线 高血压心脏病 舒张异常 卡维地络
  • 简介:该文献提供了对遭受外部流体静力学的试验压力负荷的压力壳使用应变测量有关的信息和指导。该文献给出了应变测量遭受外部压力载荷的压力容器的两个例子。出版商:ASME发布日期:2013页数:40语言:英语ISBN:9780791869024。

  • 标签: 应变测量 压力容器 力负荷 指南 标准 流体静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