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通过建立大鼠下坡跑运动损伤模型,研究运动损伤后骨骼肌超微损伤和恢复发生的机制。主要结果:运动后大鼠肱三头肌超微结构发生改变,电镜下可见肌纤维排列紊乱,Z线异常(包括Z线流、Z线模糊、Z线扭曲和Z线消失),肌细胞膜模糊、溶解,线粒体肿胀、空泡样改变等。这些现象随运动时间的不同而发生改变。运动后24h表现最为明显,而后逐渐恢复;运动后72h恢复明显,但没有完全恢复。运动后即刻血清CK活性(2035.42±426.49)U/L与对照组血清CK活性(293.66±76.07)U/L相比,非常显著增高(P〈0.01),达到了峰值,而后逐渐恢复。运动后72h组血清CK活性(425.51±143.34)U/L与即刻组血清CK活性相比已显著恢复(P〈0.01)。结论:运动后24h骨骼肌的损伤程度最为严重,72h后可明显恢复;大强度运动对CK的活性具有非常显著的影响,血清CK活性的变化能够反映运动后骨骼肌超微结构损伤的状况。

  • 标签: 运动骨骼肌损伤 骨骼肌超微结 肌酸激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母体外周血胎儿DNA量、肌酸激酶(CK)、甲胎蛋白(AFP)在孕妇前置胎盘合并胎盘粘连或植入中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河北省承德市中心医院剖宫产术中证实为前置胎盘患者72例,其中合并胎盘粘连患者23例为胎盘粘连组,合并胎盘植入患者19例为胎盘植入组,单纯前置胎盘患者30例为单纯前置胎盘组。均于孕20~27周检测母体外周血胎儿DNA量、CK、AFP,比较三组一般资料、母体外周血胎儿DNA量、CK、AFP,分析母体外周血胎儿DNA量、CK、AFP之间关联性及对前置胎盘情况的预测价值,同时,统计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并根据妊娠结局分为不良妊娠结局患者与良好妊娠结局患者,比较两者母体外周血胎儿DNA量、CK、AFP水平,分析前置胎盘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胎盘植入组母体外周血胎儿DNA量、CK、AFP水平明显高于胎盘粘连组、单纯前置胎盘组[(1 018.96 ± 442.15) copies/ml比(659.27 ± 320.26)和(390.64 ± 102.53)copies/ml、(103.54 ± 26.39) U/L比(88.30 ± 20.65)和(62.78 ± 15.84) U/L、(319.65 ± 62.14) μg/L比(284.62 ± 55.96)和(232.64 ± 48.62) 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母体外周血胎儿DNA量与CK、AFP呈正相关(r = 0.899和0.769,P<0.01),CK与AFP呈正相关(r = 0.782,P<0.01)。母体外周血胎儿DNA量预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粘连的AUC最大,为0.842,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8.26%、83.33%。不良妊娠结局患者母体外周血胎儿DNA量、CK、AFP水平高于良好妊娠结局患者[(928.64 ± 257.73) copies/ml比(460.02 ± 188.95) copies/ml、(105.83 ± 26.88) U/L比(66.33 ± 20.39)U/L、(292.52 ± 58.39) μg/L比(259.29 ± 42.65) 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胎盘粘连、胎盘植入、产后出血量、母体外周血胎儿DNA量、CK、AFP水平均为前置胎盘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OR = 3.544、4.183、3.413、3.222、3.109和3.313,95% CI 1.905~6.593、2.401~7.286、1.832~6.359、1.729~6.005、1.659~5.827和1.831~5.994,P<0.01)。结论母体外周血胎儿DNA量、CK、AFP在孕妇前置胎盘合并胎盘粘连或植入中具有一定预测价值,且与前置胎盘患者妊娠结局密切相关,早期检测上述指标有助于临床合理制定干预措施,促进妊娠结局改善。

  • 标签: 前置胎盘 肌酸激酶 甲胎蛋白类 母体外周血 胎盘粘连 胎盘植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母体外周血胎儿DNA量、肌酸激酶(CK)、甲胎蛋白(AFP)在孕妇前置胎盘合并胎盘粘连或植入中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河北省承德市中心医院剖宫产术中证实为前置胎盘患者72例,其中合并胎盘粘连患者23例为胎盘粘连组,合并胎盘植入患者19例为胎盘植入组,单纯前置胎盘患者30例为单纯前置胎盘组。均于孕20~27周检测母体外周血胎儿DNA量、CK、AFP,比较三组一般资料、母体外周血胎儿DNA量、CK、AFP,分析母体外周血胎儿DNA量、CK、AFP之间关联性及对前置胎盘情况的预测价值,同时,统计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并根据妊娠结局分为不良妊娠结局患者与良好妊娠结局患者,比较两者母体外周血胎儿DNA量、CK、AFP水平,分析前置胎盘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胎盘植入组母体外周血胎儿DNA量、CK、AFP水平明显高于胎盘粘连组、单纯前置胎盘组[(1 018.96 ± 442.15) copies/ml比(659.27 ± 320.26)和(390.64 ± 102.53)copies/ml、(103.54 ± 26.39) U/L比(88.30 ± 20.65)和(62.78 ± 15.84) U/L、(319.65 ± 62.14) μg/L比(284.62 ± 55.96)和(232.64 ± 48.62) 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母体外周血胎儿DNA量与CK、AFP呈正相关(r = 0.899和0.769,P<0.01),CK与AFP呈正相关(r = 0.782,P<0.01)。母体外周血胎儿DNA量预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粘连的AUC最大,为0.842,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8.26%、83.33%。不良妊娠结局患者母体外周血胎儿DNA量、CK、AFP水平高于良好妊娠结局患者[(928.64 ± 257.73) copies/ml比(460.02 ± 188.95) copies/ml、(105.83 ± 26.88) U/L比(66.33 ± 20.39)U/L、(292.52 ± 58.39) μg/L比(259.29 ± 42.65) 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胎盘粘连、胎盘植入、产后出血量、母体外周血胎儿DNA量、CK、AFP水平均为前置胎盘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OR = 3.544、4.183、3.413、3.222、3.109和3.313,95% CI 1.905~6.593、2.401~7.286、1.832~6.359、1.729~6.005、1.659~5.827和1.831~5.994,P<0.01)。结论母体外周血胎儿DNA量、CK、AFP在孕妇前置胎盘合并胎盘粘连或植入中具有一定预测价值,且与前置胎盘患者妊娠结局密切相关,早期检测上述指标有助于临床合理制定干预措施,促进妊娠结局改善。

  • 标签: 前置胎盘 肌酸激酶 甲胎蛋白类 母体外周血 胎盘粘连 胎盘植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联合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TnI)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生的相关性及诊断意义。方法(1)按美国心脏病学会(ACC),美国心脏病协会(AHA)专家制定的诊断标准,选择急性心肌梗死(AMI)7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80例,正常对照组(Nor)78例。(2)对AMI组病人分别于梗死后4h,6h,12h,18h,24h,30h,48h,1周,2周抽取静脉血2~3ml,用酶法测定CK-MB,化学发光法测定肌钙蛋白I(TnI),用免疫比浊法测定CRP。而UAP,Nor组病人分别于入院即刻,第2天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测得CK-MB,肌钙蛋白I,CRP值。结果(1)在Nor,UAP,AMI各组CRP比较各组间相比均差异非常显著(P<0.01)。(2)在AMI组,CRP浓度随时间呈动态变化,约于10.4h达高峰,此后又逐渐下降。结论CRP随着冠心病(CHD)的发展而增高,可能参与动脉硬化的形成,影响了AMI的发生、发展和预后,且对其发展和预后有判断和预测价值。

  • 标签: C-反应蛋白 肌酸激酶同工酶 肌钙蛋白 急性心肌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250高血压胸痛患者采用检测Mb、cTnI,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hsCRP及肌酸激酶CK。结果Mb,cTnI,hsCRP及CK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结论Mb是早期诊断高血压心脏病较为理想的指标,cTnI是理想标记物,hsCRP,CK协助诊断,四者联合应用有助于早期诊断高血压心脏病,能够及时治疗,预防更严重的后果出现有重要意义。

  • 标签: cTnI Mb hsCRP 肌酸酶CK 联合应用 高血压心脏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肌肌钙蛋白T(cTn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B型钠尿肽(BNP)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为研究组,同时以自愿接受研究的健康志愿者60例为对照组,3小时内对两组患者根据同种方法接受肌钙蛋白T、肌酸激酶同工酶和钠尿肽检测,比较两组患者三项指标的差异性,并比较三项指标联合检测阳性检出率与传统检测CK-MB的阳性检出率。结果研究组患者血清中检出cTnT、CK-MB、BNP的水平分别为0.17±0.9μg/L、77.15±21.23IU/L、545.65±45.36ng/L,显著高于正常组血清中水平,两组比较差异显著;联合检测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单一检测阳性检出率(P<0.05)。结论cTnT、CK-MB和BNP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可以提高检出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检测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劳力型热射病患者血中肌酸激酶和肌红蛋白与APACHEII评分相关性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7年10月沈阳军区总医院急诊医学部监护室收治的40例劳力型热射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收集患者入监护室时血中肌酸激酶、肌红蛋白的浓度及入ICU时患者APACHEII评分,分析患者肌酸激酶和肌红蛋白的数值与患者APACHEII评分值的相关性;分析血肌酸激酶及肌红蛋白浓度在判断劳力型热射病患者危重程度的意义。结果患者APACHEII评分随着肌酸激酶与肌红蛋白血值升高而升高;结论肌酸激酶与肌红蛋白浓度与患者APACHEII评分正相关。

  • 标签: 劳力型热射病 肌酸激酶 肌红蛋白 APACHEII评分
  • 简介:【 摘要】:目的 对比并观察艾滋病患者应用 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后 肌酸激酶同工酶 MB 型的影响 。 方法 将我院

  • 标签: 艾滋病 CK-MB HAART 疗法 MB 型
  • 简介:目的对比研究两种生化分析系统检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结果的一致性和可比性,以寻求准确与快速的检测方法.方法选择80例老年AMI患者,随机分为校准前组和校准后组,每组40例.在同一实验室两种生化分析系统上对CK-MB进行方法对比试验,以美国贝克曼库尔特CX4PRO为对比方法,以德国罗氏COBASC50l为实验方法,检测患者血清中CK-MB活性,统计计算两方法间的相关系数和直线回归方程;然后以直线回归方程校准COBASC501,再次检测患者血清中CK-MB活性,统计算两方法间的相关系数和直线回归方程.结果校准前两分析系统CK-MB检测结果的预期偏差不能接受,校准后两分析统CK-MB检测结果的预期偏差可以接受.结论同一实验室不同分析系统检测老年AMI患者血清CK-MB时应该进行方法对比实验和偏差评估,以确保检测结果的一致性.

  • 标签: 老年 急性心肌梗死 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 偏差 评估 全自动生化分析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肌钙蛋白I(cTh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红蛋白(Mb)定性检测对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确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6例作为研究组,均于入院后2~12h内进行cThI、CK-MB、Mb检测,同时选取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研究组cThI、CK-MB、M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cThI、CK-MB、Mb指标联合检测急性心肌梗死发病2h、6h、9h、12h时的阳性率分别为89.47%、94.74%、98.68%、100.0%。结论通过联合检测cThI、CK-MB、Mb指标,有助于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肌钙蛋白I 肌酸激酶同工酶 肌红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炎高热导致热性惊厥(FC)患儿血清脑型肌酸激酶同工酶(CK-BB)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SE)水平的变化,了解单纯性热性惊厥(SFC)与复杂性热性惊厥(CFC)发作后脑损伤的情况。方法分别采用比色法及时间分辨荧光分析法对32例SFC、20例CFC患儿和30例健康儿童的血清CK-BB和NSE含量进行测定。结果SFC组CK-BB和NSE的浓度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CFC组与正常对照组和SFC组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均<0.01)。结论血清CK-BB和NSE能较全面反映FC后脑损伤的程度。SFC发作后血清CK-BB和NSE的正常水平不能排除脑神经元损伤,CFC后有明显脑神经元损伤。

  • 标签: 热性惊厥 脑型肌酸激酶同工酶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 脑损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前白蛋白、脑钠肽(BNP)、心肌肌钙蛋白T(cTn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与短期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2016年6月于解放军第九五医院心内科收治的61例AMI患者资料,男性29例,女性32例,年龄38~78岁,平均(56.14±5.76)岁.按治疗后30d内心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分为发生组(10例)与未发生组(51例).入院后检测前白蛋白、BNP、cTnT、CK-MB水平.收集患者住院的-般资料,随访观察治疗后30d内心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与未发生组比较,发生组年龄、BNP、cTnT、CK-MB显著升高,糖尿病比例增加,心功能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2.680,95%CI1.186~6.058)、糖尿病(OR=2.372,95%CI:1.161~4.822)、心功能分级(OR=3.364,95%CI:1.233~9.172)、BNP(OR=1.980,95%CI:1.125~3.483)、cTnT(OR=1.532,95%CI:1.077~2.352)为AMI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BNP、cTnT、CK-MB为AMI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而前白蛋白与预后无明显相关.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前白蛋白 脑钠肽 心肌肌钙蛋白T 肌酸激酶同工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判断原发性呼吸暂停的早产儿是否伴有脑损伤及程度如何。方法测定发生原发呼吸暂停后1天、3天、7天的早产儿(研究组)及同日龄早产儿(对照组)血清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肌酸激酶脑型同工酶的血清(CK-BB)水平。结果研究组在呼吸暂停后第1、3天血清NSE及CK-BB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呼吸暂停后第7天血清NSE及CK-BB较对照组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呼吸暂停早产儿由于反复的缺氧状态,可造成脑细胞的轻度损伤,而该损伤可能是暂时性的。?

  • 标签: 原发性呼吸暂停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肌酸激酶脑型同工酶 脑损伤 早产儿
  • 简介:目的:探讨布洛芬混悬液联合大剂量甲泼尼龙冲击在重症手足口病(HFMD)患儿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方城县人民医院重症HFMD患儿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30例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30例于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布洛芬混悬液联合大剂量甲泼尼龙冲击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各指标[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磷酸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变化情况,并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29/30),高于对照组73.33%(22/30)(P<0.05);治疗5d后观察组血清IL-6、CRP、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5d后观察组血清CK、LDH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3%(4/30),对照组为6.67%(2/3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甲泼尼龙冲击结合布洛芬混悬液口服可抑制重症HFMD患儿机体炎症反应,改善其心肌功能,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 标签: 重症手足口病 小儿 布洛芬混悬液 大剂量甲泼尼龙冲击 血清磷酸肌酸激酶 乳酸脱氢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B型钠尿肽、C-反应蛋白、肌钙蛋白、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的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7年10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5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设为梗死组,将同时期门诊52例健康体检人员设为健康组,对所有人员均进行B型钠尿肽、C-反应蛋白、肌钙蛋白Ⅰ、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检测,分析总结不同人员的检测结果。结果梗死组B型钠尿肽、C-反应蛋白、肌钙蛋白Ⅰ、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显著高于健康组(P<0.05)。进行各指标联合诊断的敏感性为96.2%,特异性为86.5%。且进行各指标联合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敏感性显著高于各指标单独检测(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进行B型钠尿肽、C-反应蛋白、肌钙蛋白、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联合诊断可提升诊断效果,减少漏诊。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诊断 B型钠尿肽 C-反应蛋白 肌钙蛋白 肌红蛋白 肌酸激酶同工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 B型钠尿肽、 C-反应蛋白、肌钙蛋白、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的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将 2017年 10月至 2018年 12月 在我院住院的5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设为梗死组,将同时期门诊 52例健康体检人员设为健康组,对所有人员均进行 B型钠尿肽、 C-反应蛋白、肌钙蛋白Ⅰ、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检测,分析总结不同人员的检测结果。结果:梗死组 B型钠尿肽、 C-反应蛋白、 肌钙蛋白Ⅰ、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显著高于健康组(P<0.05)。进行各指标联合诊断的敏感性为 96.2%,特异性为 86.5%。且进行各指标联合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敏感性显著高于各指标单独检测( 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进行 B型钠尿肽、 C-反应蛋白、肌钙蛋白、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联合诊断可提升诊断效果,减少漏诊。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诊断 B型钠尿肽 C-反应蛋白 肌钙蛋白 肌红蛋白 肌酸激酶同工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磷酸肌酸钠对心源性心脏骤停-心肺复苏患者血清肌酸激酶、其同工酶、肌钙蛋白T的影响。方法选择心源性心脏骤停复苏成功患者8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2例),两组均行常规心肺复苏术治疗。结果治疗组血清肌酸激酶、其同工酶、肌钙蛋白T在自主循环恢复后30min、60min、90min、120min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压无明显改变(P>0.05)。两组自主循环恢复120min后,两组心率及心肌耗氧量比较,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磷酸肌酸钠在心源性心脏骤停-心肺复苏期间,对患者血清肌酸激酶、其同工酶、肌钙蛋白T的升高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 标签: 磷酸肌酸钠 心脏骤停 心源性 心肺复苏 心肌指标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