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报道1例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致2型糖尿病患者出现高血糖酮症酸中毒(euDKA)的临床资料。患者于2019年7月因血糖控制不佳加用达格列净治疗,2020年6月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经治疗好转后未停用达格列净。2020年8月25日出现euDKA,治疗好转后停服达格列净,随访至2021年3月未再出现酮症酸中毒。

  • 标签: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 糖尿病
  • 简介:摘要报道1例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致2型糖尿病患者出现高血糖酮症酸中毒(euDKA)的临床资料。患者于2019年7月因血糖控制不佳加用达格列净治疗,2020年6月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经治疗好转后未停用达格列净。2020年8月25日出现euDKA,治疗好转后停服达格列净,随访至2021年3月未再出现酮症酸中毒。

  • 标签: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 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糖耐量情况下血脂与胰高血糖素(GLC)的关系。方法175例受试者,按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结果分为糖耐量正常(NGT)组、糖尿病前期(IGR)组和2型糖尿病(D2M)组3组。测定血脂及空腹、糖负荷后0.5h、1h、2h时点胰高血糖素。并计算胰高血糖素曲线下面积(AUCglc)。结果IGR组Tc、TG高于NGT组,LDL-C及HDL-C低于NGT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2M组HDL-C高于NG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2M组与NGT组比较,空腹胰高血糖素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2M组与NGT组比较、D2M组与IGR组比较,糖负荷后0.5h、1h、2h胰高血糖素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关分析显示,NGT组血脂与各时点胰高血糖素及胰高血糖素曲线下面积无相关。IGR组HDL-C与糖负荷后1h胰高血糖素呈负相关(r=-0.307P<0.05);D2M组TC与糖负荷后0.5h胰高血糖素呈正相关(r=0.235P<0.05)。HDL-C与各时点胰高血糖素、AUCglc呈负相关(r=-0.268、-0.391、-0.350、-0.360、-0.395P<0.05)。结论血脂水平对评估胰高血糖素水平有重要意义,可为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的同步防治提供依据。

  • 标签: 血脂 不同糖耐量 胰高血糖素 心血管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糖尿病妊娠和妊娠糖尿病血糖控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在2008年-2010年来我院建立档案的孕妇,在孕24--28周进行妊娠糖尿病的筛查。对糖尿病妊娠从妊娠第8周正规监测,并追踪诊断妊娠糖尿病和糖尿病妊娠患者的孕期血糖控制良好(B)组与血糖控制不良(C)组,对母儿结局的影响,和血糖正常(A)组三组进行比较。结果母儿并发症(A)组与(B)组大多无统计学差异(p值>0.05),而(C)组与(A)、(B)组有显著差异(p值<0.01)。结论加强糖尿病孕妇孕期的血糖控制,可减少孕产妇和胎儿新生儿并发症,改善预后。

  • 标签: 妊娠糖尿病 糖尿病妊娠 血糖 母婴预后
  • 简介:摘要临床危重病人无论是否有糖尿病病史,应激高血糖的发生都极为普遍,应激高血糖与危重病人病情恶化、感染、并发症的发生、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症、死亡率增加等密切相关。本文旨在探讨临床危重病人应激高血糖的发病机制及防治与护理措施,以提高患者生存率和治愈率。

  • 标签: 危重病人 应激性高血糖 防治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高龄心脏病手术患者术后出现应激高血糖对临床预后转归的研究。方法我院选择2010年8月-2012年8月间进行心脏手术的36例高龄患者,其中28例为冠脉搭桥,6例为瓣膜置换,2例为房间隔缺损修补。通过对血糖进行监测,对患者术后出现应激高血糖的预后转归及发生率进行分析。结果本文所选的36例心脏手术患者中,有30例患者通过对血糖进行监测、生长抑素以及胰岛素等药物治疗,血糖的控制效果较为满意,6例患者的血糖控制不佳,术后出现了严重的代谢紊乱、应激高血糖、多脏器衰竭死亡等并发症,死亡率达到16.67%。结论高龄患者进行心脏手术易出现应激性反应,表现为多脏器衰竭、代谢紊乱等,这些均会对患者的预后转归造成影响。

  • 标签: 术后应激性高血糖 高龄心脏手术 预后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应激高血糖重症监护患者血糖控制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19年5月我院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100例应激高血压重症监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的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ICU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患者处理的基础上,联合进行血糖控制方法来进行护理。在一段时间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并将两组患者的护理数据进行比对。结果对于接受了常规护理联合血糖控制护理的患者,其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只接受了传统护理模式的对照组患者,同时,两组患者在护理满意度之间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在进行不同模式的护理之后,对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小时血糖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实验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以及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在血糖水平之间存在的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合并有应激高血糖的重症监护患者,通过在对患者进行基础疾病的护理时联合应用血糖高护理方法对患者进行护理,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避免患者因一过血糖升高造成多器官受损,为后续的基础疾病治疗打下基础。

  • 标签: 重症监护患者 应激性高血糖 血糖控制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重症监护患者应激高血糖控制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 2016 年 10月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监护患者应激高血糖控制的有效护理措施与效果 。方法: 2017 年 3 月 -2019 年 9 月本院重症监护病房接诊的应激高血糖病患 68 例,用电脑随机双盲法划分成 2 组,每组 34 例。研究组实行血糖控制护理,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对比 2 组低血糖发生率和家属满意度。 结果:研究组低血糖发生率 0.0% ,比对照组 11.76% 低 , 组间差异显著 ( P < 0.05 ) 。 研究组家属满意度 97.06% ,比对照组 79.41% 高,组间差异显著 ( P < 0.05 ) 。 结论:采取血糖控制护理法对入住重症监护室的应激高血糖病患进行干预,能够有效预防低血糖的发生,提高家属满意度 。

  • 标签: 应激性高血糖 应用价值 重症监护 控制
  • 简介:目的探讨心脏瓣膜或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应激高血糖患者术后3个月的糖代谢转归.方法纳入95例无糖尿病且拟行心脏瓣膜或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3个月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测定术后第1天清晨随机静脉血浆血糖,根据应激血糖值分为高血糖组和对照组,观察2组术后3个月糖代谢变化.结果88例患者完成研究,其中39例纳入高血糖组,49例纳入对照组;高血糖组术前糖耐量减低患者较对照组多(62.2%比38.8%,P<0.01);术后3个月2组中共11例(12.5%)表现为糖尿病,和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5%比0,P<0.01)且多发生在高血糖组(20.5%比6.1%,P<0.01).结论应激高血糖可能影响了患者术后3个月时的糖代谢变化,使术前糖调节受损的患者进展为糖尿病.

  • 标签: 糖尿病 高血糖症 葡糖耐量试验 心脏瓣膜 冠状动脉分流术
  • 简介:摘要心脏手术过程中的创伤可引起机体强烈的应激反应,导致内分泌代谢紊乱、糖耐量异常,从而出现术后应激高血糖。术后持续高血糖会造成机体内环境呈高渗状态,导致组织细胞损伤及水、电解质失衡,最终影响病人的手术效果和临床预后。因此,加强对心脏手术病人的应激高血糖护理,合理控制血糖水平,对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心脏外科病人术后应激高血糖的护理进行了分析。

  • 标签: 心脏外科病人术后 应激性高血糖 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脓毒症患者应激高血糖治疗中的综合护理。方法 将2021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76例脓毒症应激高血糖患者为研究对象,并以随机抽签法分组,各38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对比护理质量。结果 观察组血糖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脓毒症患者应激高血糖治疗中应用综合护理,可以使患者的血糖得到明显地控制。

  • 标签: 脓毒症 应激性高血糖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实验将分析内科ICU住院患者高血糖发生率及高血糖管理,特别是疾病与病情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9年1月-2019年7月前来本院就诊的ICU住院患者,其均诊断为高血糖,在自愿参与实验调查的基础上选取了58例患者作为调研对象。在分组上,为了保证公平为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执行高血糖管理,分析治疗成效。结果从ICU患者的高血糖发生率上看,观察组为93.1%(27/29),对照组则为79.3%(23/29),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在ICU住院时间的统计上,观察组为(7.3±3.2)d,对照组则为(13.3±2.7)d,此外,在病情整体缓解程度上依然以观察组患者表现更令人满意,在满意度调查中,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率为100%,对照组则为86.2%,组间差异显著。结论内科ICU住院患者在执行高血糖管理之后能够进一步的控制血糖含量,这对于患者的预后改善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患者病情的稳定,并缩短了ICU住院时间,可进一步推广。

  • 标签: 内科 ICU住院患者 高血糖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化血糖控制策略对胸外科术后应激高血糖患者血糖控制和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对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60例胸外科术后应激高血糖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血糖控制方法,试验组实施优化血糖控制策略,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效果、血糖波动度以及预后指标的差异。结果试验组总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时间、高血糖指数(HGI)、72 h内平均血糖(GluAve)、血糖标准差(GluSD)、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血糖不稳定指数(GLI)和血糖变异系数(GluCV)分别为(69.34 ± 13.97)U、(4.14 ± 1.27)h、0.94 ± 0.30、(8.20 ± 1.06)mmol/L、(1.95 ± 0.35)mmol/L、(0.74 ± 0.27)mmol/L、35.10 ± 13.03、(22.49 ± 6.92)%,对照组上述指标分别为(78.99 ± 11.46)U、(5.80 ± 2.05)h、2.27 ± 0.62、(8.30 ± 1.18)mmol/L、(2.32 ± 0.52)mmol/L、(1.15 ± 0.59)mmol/L、42.06 ± 17.09、(26.54 ± 5.14)%;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胰岛素用量明显减少,血糖达标时间明显缩短,HGI和GluSD、MAGE、GluCV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低血糖、院内感染发生率以及50%葡萄糖救援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化血糖控制策略能使胸外科术后应激高血糖患者更快、更安全地达到血糖控制目标,且血糖波动幅度、低血糖风险和院内感染发生率更低,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血糖 胸外科手术 应激性高血糖 血糖波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控制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患者血糖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我科16例冠状CABG术后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并控制,对术后患者神经系统体征观察,肺功能、心功能等进行监测。结果术后未有心肺功能不全和神经系统病变的发生。结论控制体外循环下CABG术后患者血糖有利于患者的围手术期的康复。

  • 标签: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血糖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血糖控制水平与重症监护病房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将169例合并应激高血糖的危重症患者随机分为强化治疗组(目标血糖4.1-6.1mmol/l)30例、胰岛素常规治疗组(目标血糖6.1-8.1mmol/l)30例和对照组(目标血糖8.1-11.1mmol/l,)40例。比较3组患者ICU停留时间、呼吸机带机时间、院内感染发生率、多器官功能衰竭综合征(MODS)发生率、病死率,死亡的患者记录入ICU首24小时APACHEⅡ评分。

  • 标签: 高血糖 血糖水平 危重症
  • 简介:应激高血糖是创伤后的一种应激反应。人体在应激状态下,下丘脑一垂体一肾上腺皮质系统活动增强,血中儿茶酚胺、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胰岛素分泌减少,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促进肝糖原分解和糖异生,增加血糖来源,减少糖的氧化和糖原合成,从而使血糖浓度升高。低血糖是糖尿病治疗过程中最常见、最重要的并发症,低血糖症状出现时静脉血浆葡萄糖浓度〈2.8nmaol/L。低血糖发作时可出现一系列交感神经兴奋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的症状,如虚弱、多汗、心悸、震颤、饥饿感、注意力不集中、视力障碍、意识模糊,甚至抽搐、昏迷等。

  • 标签: 低血糖昏迷 应激性高血糖 口服降糖药 神经系统功能紊乱 肾上腺皮质激素 低血糖症状
  • 简介:摘要:本文分别从自我血糖监测、糖化白蛋白监测、糖化血清白蛋白监测及动态血糖监测四个方面入手,对国内外的妊娠期高血糖的常见血糖监测方式及研究进展进行了归纳分析。

  • 标签: 妊娠期 高血糖 血糖监测 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