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美罗华治疗淋巴的观察和护理。方法分析我院2014年4月-2017年4月期间接收的66例行美罗华治疗的淋巴患者资料,分成2组,对照组32例行常规护理,实验组34例行综合护理,对比2组心理状态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SDS(31.05±3.22)分、SAS(32.25±3.06)分均更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8.82%更低(P<0.05)。结论针对美罗华治疗NHL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取得满意效果,可被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美罗华 非霍奇金淋巴瘤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为淋巴化疗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患者104例,均确诊为淋巴,随机分为两组,各52例,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观察组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比干预后二组患者的心理情绪评分、疲乏程度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治疗依从性。结果:观察组的SAS评分、PFS评分均较对照组更低,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高,依从率较对照组显著更高(P<0.05)。结论:为淋巴化疗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升其治疗配合度,减缓患者负面情绪,改善身体状态和生活质量。

  • 标签: 非霍奇金淋巴瘤 护理 情绪
  • 简介:目的:评价MEAD(MIT,VP16,Ara-C,DXM)方案治疗复发及难治性淋巴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20例复发难治性淋巴患者行MEAD方案化疗二周期,MIT5mg/m2/d,ivgtt,d1-2;Ara-C60mg/m2/d,ivgtt,d1-5;VP1680mg/m2/d,ivgtt,d1-5;DXM10mg,im,d1-5.每4周重复.结果:CR5例,PR9例,SD4例,PD2例,有效率(CR+PR)70%,毒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Ⅲ度以上白细胞减少40%,血小板减少15%.经G-CSF或GM-CSF支持后恢复正常.结论:MEAD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淋巴疗效肯定,毒副反应可以耐受.

  • 标签: MEAD方案 治疗 非霍奇金淋巴瘤 毒副反应 诊断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利妥昔单抗治疗淋巴的临床疗效。方法 研究区组挑选 88例淋巴病患数据资料进行整合并行数据分析后归入本研究数据供后续分析使用,本次研究应用随机抽样原则把研究区组划分成两组,两组病患各有 44例。 B组病患接收化疗, A组病患在化疗的基础上加以应用利妥昔单抗,统计整合研究区组与治疗的关联性数据并应用比较分析法进行数据对比。 结果 A组病患经临床治疗后总缓解率为 97.23%相较于 B组的 84.09%, A组的数据明显优于 B组, P< 0.05;研究者病患在进行治疗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几率为 9.09%相较于 B组的 27.27%, A组数据明显优于 B组, B组数据为 27.27, P< 0.05。结论 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的治疗效果远优于单一化疗治疗手段,病患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较低,可有效提高病患生活质量,提高病患治疗意愿。

  • 标签: 非霍奇金淋巴瘤 利妥昔单抗 静脉注射 临床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深入研究对淋巴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后,患者生活质量。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收治的淋巴患者共58例,将其随机分组,给予护理干预措施组为研究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措施组为参照组,研究组和参照组各29例患者。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结果:干预期结束后,研究组淋巴患者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淋巴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故方案值得推广。

  • 标签: 护理干预 非霍奇金淋巴瘤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淋巴化疗患者在护理干预下的效果。方法:我院淋巴化疗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各30例,两组采取不同护理干预,观察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干预后焦虑、抑郁评分较低(P<0.05)。结论:淋巴化疗患者在针对性护理的干预下,可减轻患者焦虑、抑郁情绪。

  • 标签: 非霍奇金淋巴瘤 化疗 针对性护理
  • 简介:摘要淋巴(HL)是一种病理类型独特的恶性肿瘤,HL组织中里德-斯特恩伯格(HRS)细胞数量少,HRS细胞散在分布于炎症细胞丰富的微环境中,广泛但无效的炎性细胞浸润表明HRS细胞已发展出逃避免疫监视的机制,同时依靠微环境信号存活和生长。了解HL的免疫逃逸机制对理解肿瘤进展、寻找预后标志物及研发新药尤为重要。HL实现免疫逃逸的机制包括下调HRS细胞表面人类白细胞抗原的表达,影响T细胞第一活化信号;负性协同信号抑制T细胞活化;HRS细胞通过上调表面分子的表达抵抗凋亡或杀伤;HRS细胞通过对微环境调控形成免疫抑制网络。HRS细胞和微环境免疫逃逸相关的分子标志物及外周血细胞因子可辅助判断患者预后。免疫逃逸机制为新药开发提供了新的靶点。新药开发策略包括针对HRS细胞本身的药物和针对微环境的药物。

  • 标签: 霍奇金淋巴瘤 免疫逃逸 肿瘤微环境 预后标志物 新药
  • 简介:摘要淋巴(HL)是一种病理类型独特的恶性肿瘤,HL组织中里德-斯特恩伯格(HRS)细胞数量少,HRS细胞散在分布于炎症细胞丰富的微环境中,广泛但无效的炎性细胞浸润表明HRS细胞已发展出逃避免疫监视的机制,同时依靠微环境信号存活和生长。了解HL的免疫逃逸机制对理解肿瘤进展、寻找预后标志物及研发新药尤为重要。HL实现免疫逃逸的机制包括下调HRS细胞表面人类白细胞抗原的表达,影响T细胞第一活化信号;负性协同信号抑制T细胞活化;HRS细胞通过上调表面分子的表达抵抗凋亡或杀伤;HRS细胞通过对微环境调控形成免疫抑制网络。HRS细胞和微环境免疫逃逸相关的分子标志物及外周血细胞因子可辅助判断患者预后。免疫逃逸机制为新药开发提供了新的靶点。新药开发策略包括针对HRS细胞本身的药物和针对微环境的药物。

  • 标签: 霍奇金淋巴瘤 免疫逃逸 肿瘤微环境 预后标志物 新药
  • 简介:摘要混合性淋巴是指两种不同类型的淋巴同时发生。该例患者男性,44岁,因无意中发现左颈部肿物入院,彩超提示左颈部4 cm大小肿物。镜下见弥漫小淋巴细胞间散在核大异型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显示散在核大细胞CD15、CD30、MUM1、PAX5等标记阳性,EB病毒编码的小RNA(EBER)显色原位杂交(CISH)检测显示核大细胞阳性,符合经典型淋巴。免疫组织化学显示背景小淋巴细胞CD3、CD2、CD7等标志物阳性,EBER CISH检测显示部分细胞阳性,T细胞受体基因检测提示2个位点单克隆重排,符合T细胞淋巴。混合性淋巴治疗不同于普通的淋巴,需要综合制定化疗方案。

  • 标签:
  • 简介:为了探讨连环蛋白P120(P120catenin,P120ctn)在淋巴(NHL)中的表达及意义,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对比分析了40例NHL和10例反应性增生(RH)淋巴结的外科活检石蜡包埋组织切片中P120ctn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在反应性增生淋巴结组织中未检测到P120ctn的表达;而在NHL中P120ctn的阳性检出率为55%(22/40),其中低度恶性及中高度恶性NHL组中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6.7%(2/12)、71.4%(20/28),两组之间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另外,在肿瘤血管内皮细胞上也发现了p120ctn的阳性表达.结论:P120ctn的表达与NHL的恶性程度密切相关,提示P120ctn在淋巴的恶性增殖过程中可能发挥着重要作用,这对淋巴的诊断和治疗可能具有一定的意义.

  • 标签: 非霍奇金淋巴瘤 连环蛋白P120 免疫组织化学
  • 作者: 王体 张秋景 刘玉红 祝情情 孙菊杰 张建波 刘杰 宋宝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白血病·淋巴瘤》 2020年第02期
  • 机构: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 山东省肿瘤医院内三科,济南 250117(工作单位为山东省泗水县人民医院肿瘤科,273200)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 山东省肿瘤医院内三科,济南 250117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 山东省肿瘤医院基础实验室,济南 250117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山东省淋巴(NHL)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山东省肿瘤医院2002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2 886例NHL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总结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并与我国其他地区及国外研究进行比较。结果所有患者中位发病年龄52岁(4~90岁),男女比为1.57∶1。全组中B细胞NHL(B-NHL)1 925例(66.7%),T细胞NHL(T-NHL)788例(27.3%)。常见病理亚型包括弥漫大B细胞淋巴(36.0%,1 039/2 886)、NK/T细胞淋巴(8.8%,254/2 886)、滤泡性淋巴(8.2%,237/2 886)和外周T细胞淋巴(7.4%,214/2 886)。所有患者病变位于淋巴结内1 322例(45.8%),淋巴结外1 564例(54.2%);Ⅰ期389例(13.5%),Ⅱ期678例(23.5%),Ⅲ期975例(33.8%),Ⅳ期722例(25.0%)。山东省淋巴各亚型分布与国内多中心研究相一致,但T-NHL比例较国外研究高。结论我国山东省NHL总体发病以中年人群为主,B-NHL比例高于T-NHL。我国山东省NHL亚型分布特点不同于欧美国家,但与国内多中心研究大致相符。

  • 标签: 淋巴瘤,非霍奇金 诊断 病理分类 免疫表型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DHAP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淋巴(non-Hodgkin’slymphoma,NHL)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13例复发和7例难治性NHL患者采用DHAP方案化疗顺铂25mg/m2,避光静脉滴注,d1~4;阿糖胞苷1g/m2,静脉滴注3h,d2~3,每12h1次;地塞米松40mg/d,静脉滴注,d1~4。3~4周为1周期,每位患者共完成1~6周期,中位周期数为4。结果20例患者完全缓解7例(35.0%),部分缓解6例(30.0%),稳定3例(15.0%),进展恶化4例(20.0%),总缓解率(完全缓解率+部分缓解率)65.0%,1年生存率为35%。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及胃肠道反应。结论DHAP方案是复发、难治性NHL的有效解救化疗方案,缓解率高,不良反应多数能耐受。

  • 标签: 淋巴瘤 非霍奇金 DHAP方案
  • 简介:患者,男,59岁,因“发热10余天”于2014年4月17日收入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血液科。患者自2014年4月6日起无明显诱困出现发热,体温最高39℃,伴四肢酸痛,无畏寒、寒战,无咳嗽、咳痰,无胸闷、胸痛,无恶心、呕吐,无腹痛、腹泻等,自服“阿莫西林、泰诺”治疗,体温曾一度正常,后再次出现发热,当地医院予“头孢类”抗感染治疗后无明显好转。

  • 标签: 非霍奇金淋巴瘤 乳酸性酸中毒 抗感染治疗 同济医院 同济大学 阿莫西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成熟B细胞淋巴(B-NHL)患儿的临床特征、疗效、生存情况,以及预后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收治的67例儿童B-NHL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伯基特淋巴/L3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L/L3-ALL)、弥漫大B细胞淋巴(DLBCL)及其他B-NHL(病理检查结果为骨髓B淋巴细胞高增殖活性,除外上述2种B-NHL)分别为51、11及5例,将其分别纳入BL组、DLBCL组及其他B-NHL组。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3组患儿的临床病例资料,包括确诊年龄、性别、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结果、B-NHL临床分期、治疗与随访结果及预后等。对本组67例B-NHL患儿进行生存分析,如2年和5年总体生存(OS)率、无事件生存(EFS)率。3组患儿的生存曲线比较,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分析。根据既往研究结果,并结合临床经验及B-NHL患儿预后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结果,对B-NHL患儿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2013年修订的《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要求。3组患儿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①患儿年龄、性别:67例B-NHL患儿确诊时,中位年龄为7.0岁(1.8~14.6岁);其中男性患儿为48例(71.6%),女性为19例(28.4%),男、女患儿比为2.5∶1。3组患儿的年龄、性别构成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8.054、8.677,P=0.018、0.013),并且DLBCL组患儿年龄和男性患儿所占比例,分别大于或高于BL组,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Z=2.866、P=0.004,χ2=3.892、P=0.049)。②B-NHL原发部位及骨髓和CNS受累情况:化疗前,67例B-NHL患儿均完成影像学、骨髓穿刺涂片及脑脊液检查。BL组中,BL/L3-ALL原发部位位于腹腔者最多,占39.2%(20/51),DLBCL组患儿中,DLBCL原发部位位于外周淋巴结为主,占45.5%(5/11),其他B-NHL组患儿中,原发部位位于腹腔者最多,占60.0%(3/5)。此外,11例患儿存在骨髓和CNS受累(均为BL组患儿)。③实验室检查结果:39例(58.2%)患儿血清LDH水平升高,中位血清LDH水平为498 U/L(153~6 640 U/L)。BL组患儿Bcl-6阳性表达率(86.4%,38/44)和C-MYC基因重排阳性率(96.3%,26/27),均显著高于DLBCL组的54.5%(6/11)和0,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960、26.527,P=0.031、<0.001)。④临床分期:3组患儿的临床分期构成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949、P=0.012)。BL组患儿临床分期为Ⅲ/Ⅳ期所占比例(80.4%,41/51),均显著高于DLBCL组的36.4%(4/11),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40、P=0.009)。⑤随访结果:对67例患儿随访截至时间为2019年3月1日,中位随访时间为49个月(2~104个月),完全缓解(CR)为49例,部分缓解(PR)为7例,进展/复发为9例(5例死亡、3例失访、1例经治疗后无病存活),其他原因所致患儿死亡为2例(1例因严重感染放弃治疗而死亡,1例化疗疗程结束后死亡)。⑥生存情况:67例B-NHL患儿的2年OS率、EFS率分别为88.8%、85.7%,5年OS率、EFS率分别为88.8%、83.2%。3组患儿5年OS率和5年EFS率组间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67例患儿的中位复发时间为9个月(2~37个月),2年、5年累积复发率(CIR)分别为11.3%、13.9%。存在骨髓/CNS受累患儿的5年OS率(71.6%)和5年EFS率(59.7%),均显著低于无骨髓/CNS受累者的92.2%和87.6%,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001、6.319,P=0.025、0.012)。⑦单因素分析:复发/进展和复发/进展患儿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复发/进展患儿骨髓/CNS受累者所占比例和肿瘤裂解综合征发生率分别为50.0%(4/8)和25.0%(2/8),显著高于复发/进展患儿的11.9%(7/59)和1.7%(1/59),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46、P=0.026;P=0.036);复发/进展患儿2个疗程内达CR率(12.5%,1/8)显著低于复发/进展患儿(69.5%,41/59),二者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χ2=9.782、P=0.002)。⑧多因素分析:结合已有研究结果及临床经验,以及单因素分析结果,对B-NHL患儿预后影响因素的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骨髓/CNS受累(OR=6.536,95%CI:1.085~39.380,P=0.040)和2个疗程内未达CR(OR=14.682,95%CI:1.582~136.240,P=0.018)是B-NHL患儿疾病复发/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儿童B-NHL以病理类型为BL最为常见,原发部位位于回盲部最为常见;其次为DLBCL,其原发部位位于外周淋巴结最为常见。骨髓/CNS受累和2个疗程未达CR是B-NHL患者发生复发/进展的危险因素。尽管B-NHL患儿2年EFS及5年EFS均>80%,但是,临床分期为Ⅳ期及进展/复发的B-NHL患儿的预后仍然尚待提高。

  • 标签: 淋巴瘤,非霍奇金 B淋巴细胞 复发 失随访 Logistic模型 无病生存 预后 儿童
  • 简介: 【摘要】目的:探究利妥昔单抗治疗老年淋巴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2023年1月-2023年10月,选择利妥昔单抗治疗的老年淋巴患者50例进行研究,经信封法分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针对性护理。结果:观察组用药依从性大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不良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利妥昔单抗治疗老年淋巴期间实施针对性护理,可提高用药依从性,减少不良情绪,值得临床推广普及。

  • 标签: 利妥昔单抗 老年非霍奇金淋巴瘤 常规护理 针对性护理 用药依从性 不良情绪评分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并探讨老年淋巴采用利妥昔单抗治疗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研究样本为收治于本院的接受利妥昔单抗治疗的48例淋巴老年患者,纳入时间在2019年8月-2020年10月,通过双盲法进行分组,24例被分配至名称对照组中,24例被分配至名称试验组中,各行常规护理、针对性护理,两组最后进行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的比较。结果:在试验组与对照组进行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睡眠质量、饮食情况等生活质量评分的比较时,确定各项P<0.05,即有统计学存在。结论:老年淋巴接受利妥昔单抗治疗过程中配合针对性护理,有利于保障临床疗效,促进生活质量的提升。

  • 标签: 非霍奇金淋巴瘤 老年 护理体会 利妥昔单抗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医务工作者对全面系统体格检查的重视以及对住院疑诊患者合并较为少见菌血症的认知。方法分析1例以伤寒沙门菌菌血症首诊的淋巴患者的诊疗过程,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1例66岁既往体健的老年男性以伤寒沙门菌菌血症为首诊,通过不断追踪病因,完善检查,最终诊断为淋巴,予以综合抗感染等对症治疗后,患者体温正常,病原学指标复查均阴性,病情好转后于上级医院进一步化疗,后期规律随访疗效较好。结论及时发现并确诊及规范治疗是控制伤寒沙门菌感染及隐匿的原发病病情及改善预后的关键。

  • 标签: 非伤寒沙门菌 非霍奇金淋巴瘤
  • 简介:目的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PCNSNHL)的早期诊断、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术后经病理证实为PCNSNHL的临床特征、影像学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结果术前早期诊断12例。随访63例,死亡48例,平均生存期13.74个月。术后行放、化疗组,平均生存期14.68个月(最长达5年);未行放、化疗组,平均生存期仅2个月。结论PCNSNHL术前早期诊断有可探讨之规律,尤其是影像学特征;采用包括手术和放、化疗在内的综合治疗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 标签: 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 中枢神经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