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一、新沉积模型和浅海泥岩1、大陆架沉积构造的分布与改造:河流注入、沉积物搬运和海洋环境的相关作用在世界上许多地区的主动和被动大陆边缘环境,如亚马逊河、密西西比河、伊尔河和怀保阿河附近的大陆架,都开展过对河流影响下的现代浅海环境沉积的研究。尽管这些沉积体系的范围差别很大,但沉积构造向海的推进有许多相似之处。

  • 标签: 沉积作用 地层 被动大陆边缘 沉积构造 海洋环境 浅海环境
  • 简介:电火花沉积工艺(ESD)是一种脉冲微弧焊工艺,用高电流的短脉冲把电极材料沉积到基体金属表面,微量的电极材料在脉冲等离子弧的作用下熔化并在基体表面快速固化形成涂层,涂层与基体表面材料呈冶金结合。电火花沉积工艺不仅可以用来填充零件的破损区域,还可以用在表面涂层。对于修复,大部分可以在现场进行,而且只需很短的时间。电火花涂层适合用于高应力、高温、易磨损、易腐蚀等的恶劣的环境下。文中对该工艺的原理、优点、缺点以及研究的热点进行了详细介绍。

  • 标签: 电火花沉积 微弧焊 冶金结合 涂层 修复
  • 简介:第32届国际沉积学会议(32ndIASMeetingofSedimentology)于2016年5月23—25日在摩洛哥马拉喀什召开,来自43个国家和地区的360余名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综述研究表明,会议研究热点为陆相沉积环境、浅水沉积与滨岸潮汐、深水沉积与事件沉积、碳酸盐与化学岩沉积沉积过程与盆地分析、成岩作用与油气储集层等研究领域。会议主要研究进展表现为:波浪再悬浮作用(waveresuspension)与异重流(hyperpycnalflows)是陆架边缘斜坡快速进积的主要因素;海啸发生周期为14~35ka,后积层理(backset-bedding)为海啸沉积识别标志;海底滑坡多由海底地震、天然气水合物泄露等触发,其块状搬运沉积物(MTD)包括滑塌头部、滑动底面、滑塌主体以及滑塌后期浊流沉积;玄武岩等基岩的风化作用提供硅与富镁碱性水,有利于菱沸石与白云石的形成;受构造作用影响,隆起剥蚀区与沉积区可互为转化;物源性质、供给量及搬运或分散过程控制了沉积面貌(源汇系统);构造活动直接控制可容纳空间变化、地貌变化、源区剥蚀速率、沉积物供应速率等。最后,本文对比了中外沉积学发展差异,讨论了中国沉积学发展方向。

  • 标签: 第32届国际沉积学会议 研究热点 陆相沉积环境 滨岸与浅水沉积 深水沉积与事件沉积 碳酸盐沉积
  • 简介:摘要:在河流和海洋的相互作用下,受地形、水动力条件控制,近岸海域的沉积特征往往是比较复杂的。根据北海西部海域表层沉积物的粒度分析结果,使用萨哈-兰判别式进行沉积环境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表层沉积物类型有:砾砂、砂、粉砂质砂、粘土质砂、砂—粉砂—粘土、粉砂质粘土共6种类型;沉积环境有风海滩环境、动荡海滩、浅海冲积环境、河口冲积环境、冲积环境、浊积环境和其它沉积环境。关键词:粒度参数沉积作用沉积环境萨哈-兰判别中图分类号:TV148文献标识码:A研究区位于北部湾的顶部,北边与大风江口与廉江湾相连接,南面与涠洲岛隔海相望。注入区内的主要河流有南流江、那彭江等9条,其中南流江是广西沿海最大的入海河流,年平均入海水量达51.5亿m3。周边海岸类型较为复杂:南流江口为三角洲型海岸,洲岛密布,并有水下沙洲发育;大风江口为典型的溺谷海岸,海水可深入离海滨数十公里的谷地中;北海市冠头岭一带的海岸属台地型海岸,台地逼近海岸,海岸线比较平直,因台地受海水侵蚀成为海崖,崖前有沙堤和海滩。水下地貌类型主要为水下三角洲及潮成深槽,其中南流江口为水下三角洲,三角洲向外堆积旺盛,形成广西最大的三角洲;北海市地角嘴至冠头岭一带为弧形分布的潮成深槽。

  • 标签: 北海西部 沉积物粒度 海域表层
  • 简介:滩坝是隐蔽油气藏最重要的沉积储集层类型之一,已成为陆相断陷盆地油气勘探的重要领域。现代沉积滩坝的研究是深入认识滩坝沉积相的有效手段。环湖考察研究发现青海湖近岸滩坝类型多样,主要发育了废弃三角洲前缘处滩坝、三角洲侧缘处滩坝、湖岸线拐弯处滩坝、开阔滨浅湖处滩坝和冲积扇改造处滩坝5种类型。通过对各种类型滩坝剖面的详细分层及沉积物室内矿物组成分析等,发现不同类型滩坝砂体沉积特征存在很大差异。整体而言,青海湖近岸滩坝沉积物粒度较粗,黏土含量低,结构成熟度较高,沉积构造多见平行层理、交错层理和冲洗交错层理,垂向上表现出上粗下细的反韵律特征。同时,选取了青海湖南岸规模较大的坝相,分别对坝主体、坝间和坝侧缘进行详细的探槽剖面分析,得出坝主体单旋回厚度较坝间和坝侧缘大,沉积物粒度也相对较粗,黏土含量最低,分选性也最好,是发育为隐蔽油藏最有利的区域。

  • 标签: 青海湖 滩坝 沉积特征 沉积模式
  • 简介:采用脉冲激光沉积技术(PLD)在氧气气氛中以高纯Zn为(99.999%)靶材,在单晶硅和石英衬底表面成功生长了ZnO薄膜。通过X射线衍射仪、表明轮廓仪、荧光光谱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合成薄膜材料的晶体结构、厚度、光学性质等进行了研究,分析了ZnO薄膜的沉积时间对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PLD法在室温下可以制备出(002)结晶取向和透过率高于75%的ZnO薄膜,但室温下沉积的ZnO薄膜的发射性能较差,沉积时间的延长不能改善薄膜的发光性能。

  • 标签: 脉冲激光沉积 ZNO薄膜 沉积时间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患儿 男,5岁,因"发现镜下血尿2月余"入院。腹部CT血管造影示Abernethy畸形,进一步行血管造影支持诊断并行脾肾静脉分流栓塞术,术后镜下血尿较前减轻。术后2个月内患儿出现两次扁桃体炎,并在发热后24 h内出现茶色尿,尿常规示红细胞4+/高倍视野,尿流式细胞学分析提示以非均一性小红细胞为主,尿蛋白定量650 mg/d,予控制感染后尿色转黄,经皮肾组织活检术证实病理诊断为IgA肾病。故对于反复血尿的患儿,即使临床上确诊Abernethy畸形并行脾肾静脉分流栓塞术,也需进行随访,以及时发现和治疗可能并存的IgA肾病。

  • 标签:
  • 简介:IgA肾病(IgAnephropathy,IgAN)是病理学诊断,是一组临床综合征,病理表现以IgAIgA为主的免疫复合物在肾小球系膜区沉积为特征。除IgA沉积外,多数病例可伴有其他免疫球蛋白和补体成分的沉积,IgG和IgM分布与lgA分布相类似。部分患者毛细血管壁可有IgA沉积,C,经常合并存在,而C1q和C4则较少或缺如。其病理改变呈多样化,无固定形式。目前IgA。肾病是亚太地区最常见的一种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在我国约占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40%—47.2%左右,近10年有明显上升趋势。只有5%~30%的IgAN患者经治疗尿检异常能完全缓解,大多数患者呈慢性进行性进展,在25年后大约有25%—50%的患者进展为终末期,而且是导致终末期。肾病的主要类型。由于Iga肾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是十分清楚,当前还无法针对确切的病因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预后并不乐观,这在现代医学已成共识。本病中医归属于“尿血”、“腰痛”、“肾风”、“水肿”等范畴。吾师程晓霞系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指导老师,国家级重点专科、杭州市中医院肾病科主任医师,浙江省名中医、硕士研究生导师,学研俱丰,笔者在脱产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有幸随师侍诊三年,未能悟透老师治疗IgA肾病经验全貌,只是管中窥豹,现将所知老师诊治原发性IsA肾病经验介绍如下,谨供同道参考。

  • 标签: IGA肾病 主任医师 病经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 诊治 IGA沉积
  • 简介:IgA肾病目前已经成为全球最为常见的肾小球疾病之一,在中国约占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的40%~47.2%,而16岁~35岁的患者约占总病人数的80%[1]。IgA肾病的免疫荧光病理表现多为肾小球系膜区颗粒状IgA沉积,常伴C3沉积,约有20%~40%的患者最终会发展为终末期肾病[2]。本病属于祖国医学的血证、尿血、水肿、虚劳等范畴。近几年来中医药在IgA肾病的治疗中得到广泛运用,现综述如下。

  • 标签: 医药治疗 病人数 肾小球系膜 气阴两虚 虚劳 免疫荧光
  • 简介:IgA肾病(IgAN)是全世界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1,2],也是我国最常见的原发性慢性肾脏病,研究发现10~25年约有20%~30%的IgAN患者发展为终末期肾脏病(ESRD)[3,4],目前是我国导致ESRD的最主要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之一。业已证实,早期诊断、准确的预后评估、及时有效的治疗是延缓IgAN进展的重要措施[5]。IgAN的诊断需依靠肾组织的免疫病理学检查,以IgAIgA为主的免疫球蛋白在肾小球沉积,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和细胞外基质积聚为主要特征,但其表现复杂多样,从肾组织大致正常到弥漫系膜增殖伴新月体形成均可出现,因此临床工作中期望从肾脏病理变化获取更多与疾病预后相关的信息,这一领域已有不少研究[6,7],已发现多个组织学病变具有预后预测价值,但各研究结论并不一致。为了增加病理指标对评估预后的价值,许多研究者在综合考虑IgAN的多种组织病理学病变后,制定了多个IgAN病理评价方法。以下回顾性分析以往应用较为广泛的IgAN病理评价方法,包括综合性评价系统的Lee氏分级和Haas分型,半定量评价系统的Katafuchi积分和牛津分型。

  • 标签: 原发性IGA肾病 病理分型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 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 原发性肾小球肾炎 IGAN
  • 简介:摘要:IgA肾病引起临床特征具有多样性,在治疗方案的选择上缺乏特效的根治方式,而且很多治疗方案当前仍然存在较大争议。目前来看,很多治疗多集中于减少肾小球和肾小管间质免疫炎性反应和减少IgA在系膜的沉积,在治疗方案选择上,主要以预防并发症为主。本文重点综述了近年来针对IgA肾病治疗的进展,因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IgA肾病 治疗 肾小球 尿蛋白
  • 简介:摘要:本文中中医辨证分型、处方成药、单味药材等方面对现今IgA肾病的中医药医治进展开展综述,剖析了现今中医药对IgA肾病的辩证与医治状况。

  • 标签: IgA肾病 中医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羟氯喹治疗IgA肾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我们选取经肾活检明确诊断IgA 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的病人,筛选经优化支持治疗3个月后,24小时尿蛋白定量仍持续≥0.75g且≤3g,且eGFR ≥50ml/min/1.73m2的患者 90 例,收集基线与随访期间的实验室检查:24 小时尿蛋白定量(24-hour urine protein quantification)、治疗有效率(尿蛋白较基线下降50%以上)、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 Scr)、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eGFR)、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 Bun)、等指标,观察主要终点事件为蛋白尿下降≥50%以上,次要终点事件为治疗第 6 月时的蛋白尿水平、血肌酐水平、蛋白尿下降率,回顾性分析所有符合纳入标准的 IgAN 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病理资料及入组前治疗方案,通过随机对照研究,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5例,对照组45例常规使用优化治疗,治疗组是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羟氯喹(Hydroxychloroquine,HCQ) 200mg/次  bidpo,分析比较随访期间的蛋白尿下降水平及下降率,分析比较随访期间肾功能及eGFR等指标变化情况,分析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 标签: 羟氯喹  IgA肾病
  • 简介:在中中新世沉积幕,墨西哥湾中东部大陆棚斜坡至盆地底部形成了区域地层和构造格架。中中新世沉积幕是根据与动物区系项部双盖虫属B(15.5Ma)和串珠虫属W(12.1Ma)相关的两次大范围的海侵沉积物确定的。中中新世沉积幕包括四个成因旋回(每个成因旋回约为1~2Ma),它们以区域最大洪水面和远端凝聚层为界。

  • 标签: 中中新世 墨西哥湾 沉积物 中东部 构造演化 构造格架
  • 简介:通过对扬子地台北缘寒武系剖面实测以及前人资料的综合分析,研究了同沉积断裂控制的斜坡沉积特征。斜坡区岩石类型丰富,包括砾屑石灰岩、灰泥石灰岩、硅岩和页岩等,沉积构造丰富,沉积厚度远大于台地区以及深海盆地区。断裂带在宏观上控制了扬子地台北缘寒武纪古地理分区,台地区、斜坡-深海盆地区的古地理位置在寒武纪的不同地质时期基本保持不变。寒武纪持续拉伸的构造环境造成斜坡区持续下降拗陷,从而为沉积物的堆积提供了足够大的可容空间,同时来自台地区的沉积物补给充足,导致了斜坡区相对于台地区以及深海盆地区而言具有巨厚的沉积层。

  • 标签: 寒武纪 扬子地台北缘 斜坡 同沉积断裂 沉积特征
  • 简介:摘要:南缘西部第三系的油气勘探由来已久, 而且几经波折。丰富的地面和井下油气显示以及非常发育的构造圈闭都预示着该区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但复杂的工程和地质条件一直制约着勘探进展。沙湾组是该地区重要的勘探层系,其砂体成因类型、沉积环境及沉积相分析是该地区研究的重点。

  • 标签: 南缘 准噶尔盆地 沙湾组 沉积环境 沉积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