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7 个结果
  • 简介:作为与陈洪绶齐名的大画家,崔子忠生前就获得了广泛赞誉和肯定:董其昌认为“其人、文、画皆非近代所有”;孔尚任评价其字画”皆儒笔墨”,朱彝尊以“南陈北崔”比目。一位布衣画家能够获得如此评价,有明以来仅此一人。杰出人才离不开良好的师承和成才环境,崔子忠能够成为那个时代文人画家的典型,老师宋继登及其家族成员的影响极其重要,他们的思想观、价值观深深地影响了他的生活和艺术,最终使他的人格和绘画孕育出不同凡响的品质。

  • 标签: 家族关系 老师 文人画家 成才环境 杰出人才
  • 简介:书法是视觉艺术,音乐是听觉艺术,硬把两者凑到一起,似乎有些牵强附会。其实,很多艺术都有相通之处,这个道理大家都明白。但是,具体在哪些方面相通,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深究下去又很难说得清楚。然而,笔者认为,艺术的作用是相同的,能够净化人们的心灵,给人以心情的愉悦和美的享受。

  • 标签: 音乐 书法 和谐美 韵律美 线条 视觉艺术
  • 简介:现代的交通工具很多,有汽车、火车、飞机、轮船等,它们的速度太快,但即使是私家飞机或汽艇也没有放一张书桌在里面画画的例子。因此从交通工具与创作的关系而言,中国古代的"书画船"是很独特的。古时候,尤其是江南的书画家,都是坐船的。也有做书画生意的,带着一批书画作品乘船去和收藏家做买卖。现代随处可见停车场,一大堆汽车,但没有书画车。或在港湾,停泊许多游艇,但是没有"书画船"。早期"书画船"米芾的作品中题有"吴江舟中作""满船书画"等。米芾之前就有书画船,例如隋炀帝下江南,一船书画都沉没了。

  • 标签: 书画船 吴江舟中 米芾 书画作品 舟次 船上
  • 简介:欧美的抽象主义、表现主义、形式主义等艺术风潮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飘到了国内,尤其自’85新潮之后,中国艺术类院校绘画的传统教学方式受到了很大的冲击,西画写实主义的绘画体系,在很多院校被冲得七零八落,基础素描被所谓的革新所改变,写实油画的艺术形式被观念艺术所替代。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美术创作和绘画教学的多元性渐渐打破了现实主义的一统天下,契斯恰科夫和他的体系受到指责而渐渐淡出视野,甚至有人提出前苏联的素描教学体系(契斯恰科夫素描教学)阻碍了中国艺术的发展,于是全国风行全盘推翻前苏联的教学模式,随波逐流赶起了欧美抽象、形式等主义的时髦,学院的现实主义教学方式受到了严重的挑战。有感于此,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 标签: 绘画艺术创作 现代绘画 俄罗斯 教学方式 现实主义 艺术院校
  • 简介:美术与政治虽然属于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但两者互为影响。美术史研究若过分强调美术对于政治的隶属性,以政治评判先入为主,或是忽略政治因素对美术创作的制约影响,都难以客观公正评价两者的密切关系。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政治上民族危机与国共斗争交织,在此特殊历史背景下成长起来的新兴木刻版画艺术,在中国现代美术史上占有独特地位,在艺术角度深入分析其特点、影响基础上,还可以从思想内涵及与政治文化的结缘角度重新认识。

  • 标签: 美术 政治文化 鲁迅 新兴木刻运动 关系
  • 简介:文章借用一句俗话”师傅引进门,修行在个人”.说出了一个哲理,即外因与内因的辩证关系.并以此引申到绘画教学中来论述“教师引进门,修艺在个人”的辩证关系。本文从教师外因向导的关键以及学生内因变化的核心方面作了相关阐述.增强了绘画教学师生间关系的作用与认识.从而使绘画教学在教有所导、导有所学.学有所获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同时在提高教学实效方面也有所启迪.

  • 标签: 绘画教学 师生关系 外因向导 内因变化 作用
  • 简介:传统的中国画家讲求诗书画印艺术的全面修养,传统的书法家也讲求相当高的诗文修养,这些艺术现象都显示出文心与画境、书境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齐白石就是这样一位诗文书画兼擅的艺术家。因为有着全面的艺术修养,他的人生沧桑遭际能够转化为诗文,同时又能够转化为可视的书画,把心诗寓之于书、寄之于画,把诗情挥写为书画。这也形成了齐白石书法艺术一个重要特色——心诗自书。

  • 标签: 书法艺术 书写形式 文字 艺术修养 诗书画 中国画家
  • 简介:许江:(油画系副主任、副教授)举办《蔡亮先生素描艺术展》、出版《蔡亮作品集·素描卷》及组织这次以缅怀蔡亮教授、重新审视艺术与生活的关系为主题的研讨会,是几件联系在一起的事,其间有一个过程.在酝酿这本画册之初,我们读到了蔡老一生留下来的五百多件素描作品,数量之多,质量之高,均为鲜见.大家很激动,系里的几位老师一起热烈讨论了几次,在几个基本的看法上形成了共识.第一点:蔡老大

  • 标签: 艺术与生活 素描艺术 艺术家 研讨会 美学特征 油画
  • 简介:虚实关系是中国传统绘画美学中的重要课题。本文从中国传统哲学中寻根探源,揭示其产生的基本原因,并且从绘画理论中进一步讨论这一关系,以此来关注这一章法关系对于中国传统绘画意境美塑造的重要意义。

  • 标签: 虚实 传统绘画 空白
  • 简介:“中国文艺复兴”观念的形成和发展是现代艺术思想史上最重要、影响最深远的命题之一。邓实(1877—1951)、黄宾虹(1856—1955)之间长达四十四年的友谊,对研究这一命题,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段源自1907年的交往,在黄宾虹心中燃起一盏明灯,点亮了他前行的道路。不久他移居沪滨,和邓实、黄节(1873—1935)等国学保存会创建人共襄“古学复兴”的大业,全力协办神州国光社,出版古典美术文献,开始了他现代文化人与艺术家的生涯。

  • 标签: 黄宾虹 邓实 现代主义 民族主义 思想关系 学术
  • 简介:"印从书出"自清代邓石如践行以来,一直成为印界的不变定律,直至当代大多数印人恪守此律,尤其是较为工稳、传统一路印风的印人。然而随着写意印风愈演愈烈,印文图案化倾向越来越明显,书风与印风关系似有淡化倾向,逐渐演变为书风、画风与印风的关系。随着书画界探索性作品的层出不穷,如现代派、后现代派等探索性作品,篆刻创作也将进一步受到冲击,类似书画界的探索性作品是否也会陆续登场,而这些作品如果出现,将进一步淡化书风与印风的直接关系

  • 标签: 书风 印风 写意印风 画风 探索性作品
  • 简介:在艺术创作中,绘画之"道"与技术之"器"的关系一直是艺术家争论的问题,道与器到底是什么?对艺术产生怎样的影响?孰轻孰重,谁先谁后,对于这些问题的不同处理方式,对艺术创作都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在重彩画创作中道与器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艺术的感染力来源于艺术自身的表现,而艺术的表现则需要借助于一些辅助性的艺术手段和艺术材料。

  • 标签: 艺术创作 技术训练 绘画能力 重彩画 明道 辩证
  • 简介:郝云、李贝雷在《艺术变迁史中的主题学与图像学关系——基于中国古典绘画“渔父”母题图像分析》一文将图像主题的变迁引入了艺术史变迁的关系中,探讨主题、

  • 标签: 艺术变迁 图像分析 古典绘画 图像学 主题学 母题
  • 简介:“趣时贵书”是北宋前期书法史之一特殊现象,其形成有着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就米芾《书史》所论,这一现象与宋代科举考试中的“誊录”制度有直接关系。本文以此为切人点,全面考证了北宋科考中誊录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及其与“趣时贵书”的真实关系,进而深刻揭示出“趣时贵书”特有的文化意蕴。而且,由此提出了关于正确解读所征引文献的客观性问题。理解文献,必须通晓全部字义、故实、寓意,不可断章取义、望文生义,要以正确解读文本和通晓全部语境为前提,从而避免考证之误失。

  • 标签: 米芾 《书史》 趣时贵书 誊录制度
  • 简介:3D打印是近两年来一个热炒的技术产品,在2013年2月光大证券发布的3D打印产业研究报告中,称3D打印技术在全球范闺内已经形成了一个规模16.8亿美元的新兴产业,预计到2015年市场规模可达38亿美元。

  • 标签: 打印技术 3D 工业设计 三维世界 技术产品 产业研究
  • 简介:《雪后观景图》来自日本,绢本,尺幅为94cm×44cm,其前景丘壑跌宕,寒林错杂,房舍掩映其间,两位高士临窗对坐,一人正对前方,一人侧转回头,形态各异,却同时眺望右侧窗外雪景,与栈桥上拾柴而归的书童遥相呼应。房舍后景,峰峦高耸叠嶂,飞瀑悬空峭壁,画面静寂而幽深,在这荒寒禅境间,三个人物无疑注入了生机(图1)。《雪后观景图》外装双重木盒,可知曾被识者深藏数代,其内盒盖墨书:竖物雪后远

  • 标签: 兼谈夏圭 图探究 夏圭观景
  • 简介:王翚(1632—1717),字石谷,号耕烟散人、剑门樵客、乌目山人、清晖老人等。江苏常熟人。清代著名画家,著有《清晖画跋》。其画法精能、风格多样,在清代极负盛名。尝于康熙三十年(1691)奉诏入京主持《康熙南巡图》的绘制,功成后受到皇太子胤礽召见。胤礽绘扇书以"山水清晖"四字作为褒奖。时人目为画之正宗,尊称"画圣"。他与王时敏、王鉴、王原祁合称"四王",又与吴历、恽寿平并称"清初六家"或"四王吴恽"。王翚追随者甚众,因常熟有虞山,故后人将他及其弟子一派称为"虞山画派"。

  • 标签: 清初 山水 正统派 创作 交游 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