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3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全面质量管理工作在单采血浆的实施,在支持和保障血液制品质量和安全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2016年1月—2018年1月期间,以202例接受输血治疗干预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输用的血液制品均来自同一单采血浆,总结分析全面质量管理对控制和提升血液制品安全性和质量性方面的应用价值。结果借由针对提供血液制品的单采血浆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工作,本组202例入选的接受血液输注治疗的患者中,共计有4例患者发生血液制品污染事件,其血液制品污染事件发生率为1.98%(4/202),且有12例患者发生输血不良反应事件,其输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为5.94%(12/202)。结论全面质量管理工作在单采血浆的运用,能够有效改善提升血液制品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单采血浆站 全面质量管理 血液制品安全 支持与保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无偿献血构成比例,并分析献血人员体检项目不合格人数占当年献血总人数和不合格人数百分率,观察来无偿献血与下部队采血检测项目阳性率有何区别,确定来献血人员筛查重点,避免血源浪费。确定部队献血员筛查重点,为部队征兵提供参考指标。方法统计2008-2012年的来无偿献血人员及部队无偿献血员的检测资料,分别计算阳性百分率,分析变化趋势。结果2008-2012年来无偿献血构成比例出现了由高至低,又到升高的过程。检测资料显示HBsAg阳性率在来献血员中占较高比例,部队采血抗-HCV阳性率明显高于来献血人员总体而言两者TP阳性率以来无偿献血居多,5年内无抗-HIV确诊阳性标本检出。ALT阳性检出率在我无偿献血人员中检出率较低,结论部队献血员HBsAg和抗-HCV阳性率高低与地方献血员比例分布呈倒置状态。建议在以后的征兵体检时,应重视应征者抗-HCV的检测,来献血人员建议查体时更注重乙型肝炎的咨询和检测。

  • 标签: 部队血站 来站献血 部队献血员 检测项目 阳性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一式急救护理在重症颅脑外伤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45例重症颅脑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一式急救护理,对45例患者临床护理质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所选45例患者应用一式急救护理后只有1例患者在后期治疗中无效身亡,其他44例患者临脱离危险,护理有效率占97.8%。结论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应用一式急救护理疗效理想,能提高重症颅脑外伤患者急救质量,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一站式急救护理 重症颅脑外伤 救治成功率
  • 简介:摘要目的用128层螺旋CT心脏一式检查策略,观察分析冠状动脉发育变异、冠状动脉斑块及狭窄、冠状动脉钙化积分等相关又独立的病变,达到预测冠心病风险,对冠心病早诊断、早治疗,并在基层医院推广。方法利用最新的西门子SOMATOMPerspective128层螺旋CT心脏冠状动脉扫描模式,分析心脏冠状动脉各种病变(冠状动脉钙化积分,斑块类型、分布、部位及狭窄程度,冠状动脉变异,心肌病变,瓣膜及心包病变)的影像学特征。结果通过临床资料的分析及随访,总结出针对基层群众冠心病的影像学风险预测体系和随访计划,切实为广大基层百姓健康服务。结论冠状动脉CTA作为安全、准确的无创影像学技术,成为实施经导管冠状动脉造影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探路者、看门人,对冠心病的诊断及风险预测有价值,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可行、必要。

  • 标签: 螺旋CT 冠状动脉 冠心病 CTA 基层医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一式检查在消化道出血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年1月—2018年6月临床诊断(内镜或手术证实)消化道出血病例共50例,分析其64排螺旋CT一式检查图像,评价CT检查的诊断准确率。结果50例消化道出血患者中有43例发现对比剂外溢到胃肠道腔内,消化道出血直接证据发现率达86%,并明确了活动性出血的部位;消化道出血病因的检出率达96%,准确率达94%。结论64排螺旋CT一式检查在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可以快速的明确出血的部位、出血的原因,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对临床治疗方案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 标签: 胃肠道 64排螺旋CT 出血 一站式检查
  • 简介:摘要探讨一式CTCA检查对于冠状动脉质量控制及其临床诊断的意义。材料与方法随机抽取在PhilipsBrillianceiCT上通过心脏扫描前准备、心脏扫描及心脏后处理等一式CTCA检查的386份病例(A组)与GE64排LightSpeedVCT传统CTCA的193份病例(B组)对比,比较前后两者在辐射剂量、扫描图像质量及图像后处理评分方面。结果A组TotalExamDLP约为466.8mGy.cm;B组TotalExamDLP约为1382.7mGy.cm,A组较B组降低70%;扫描图像质量A组较B组优越;同样图像后处理评分A组较B组明显提高。结论一式CTCA在冠状动脉质量控制及临床诊断上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 标签: CTCA 一站式 心脏扫描前准备
  • 简介:摘要污水处理消毒接触池溢水口出现断流,原因系水中的废气释放及水泵抽排过程中混入的空气长时间聚集形成高压气塞而引起断流,经排气处理后,溢水口恢复排水。在消毒接触池靠易形成气塞的立板面开一小孔,随时释放废气,彻底避免高压气塞的形成,彻底解决因气塞原因引起的断流现象。

  • 标签: 消毒接触池 溢水口 断流 气塞
  • 简介:摘要目的对在儿童保健工作中应用一式儿童保健服务模式的效果作探讨。方法研究中纳入对象为我社区2016年1月—2017年12月接收的体检儿童200例,将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均分组为两组儿童均用常规保健服务,观察组100例儿童亦用一式儿童保健服务;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等待时间、家长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儿童等待时间(26±5min)短、家长满意度评分(86.94±10.41分)高,与对照组(57±4min)、(86.94±10.41分)比较存在差异,P<0.05。结论将一式儿童保健服务模式应用于儿童保健工作中的效果更佳。

  • 标签: 儿童保健 一站式儿童保健 服务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一式检查肺动脉、双下肢深静脉及下腔静脉中一次性注射造影剂和分两次注射造影剂检查肺动脉、双下肢深静脉及下腔静脉的方法优劣与价值。方法对100例疑似PE患者分两组行肺动脉、双下肢深静脉及下腔静脉CT血管成像技术。Ⅰ组50例采用一次性注射适量的碘普罗胺,在平主动脉弓处的上腔静脉触发扫描肺动脉,在肺动脉扫描后延迟80S后从髂棘到下腔静脉入口处进行下腔静脉扫描,肺动脉扫描后延迟180S后从髂棘上10CM开始到踝关节扫描双下肢深静脉。Ⅱ组50例患者先注射40ml碘普罗胺行肺动脉扫描后,再根据体重注射适量的碘普罗胺85S后下腔静脉扫描,180秒后扫描双下肢深静脉。两组全部20例患双下肢深静脉、下腔静脉联合肺动脉CT血管成像全部图像拆薄到层厚为1.mm,间距为1.mm,在工作进行重建后处理技术主要包括三维重建的容积再现、多平面重建、最大密度投影、曲面重建及表面重建。结果除Ⅱ组中有4例肺静脉显影浓度超过肺动脉需要重做外,其余两种方法96例患者目标血管均显影良好。Ⅰ组肺动脉CT值大于200HU,存在肺动脉及肺静脉同时显影的情况但肺动脉均比静脉CT值高,不影响诊断及动脉血管图像重建。Ⅱ组肺动脉CT值大于165HU,其中6例肺静脉基本不显影,3例动静脉同时显影,但肺动脉均比静脉CT值高。两组下肢深静脉及下腔静脉CT值大于120HU,其内血栓CT值小于70HU,目标血管与血栓的密度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一式行肺动脉、双下肢深静脉及下腔静脉CT联合成像技术的两种方法在目标血管显示上均能达到诊断要求,而一次性注射造影剂法比分两次注射更安全可靠、操作简便、成功率高。可作为疑似双下肢深静脉及下腔静脉血栓合并肺动脉栓塞患者的首选检查手段。

  • 标签: 下肢 深静脉血栓 下腔静脉 肺动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体化对比剂结合双流技术注射方案在128排双源CT胸痛一式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6年1月—2016年6月在我院接受双源CT胸痛一式检查的100病例(心率>65次/分钟)随机分为两组即实验组50例,按个体化对比剂结合双流技术注射方案,总注射量为对比剂和生理盐水混合液总和,其中对比剂和生理盐水比例为73,总注射量=扫描采集时间×流率+20ml,流速与体质量指数(BMI)相关,BMI<19,流速为4.5ml/s,19≤BMI≤25,流速为5.0ml/s,25<BMI≤30,流速为5.5ml/s;对照组50例,按常规对比剂注射方案,对比剂90ml,生理盐水40ml,速度5.0ml/s;比较两组对比剂用量及胸部CTA图像上升主动脉根部、肺动脉干、左冠状动脉主干及右冠状动脉近段的CT值。由两名有经验的放射科医师对患者图像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中,升主动脉根部、肺动脉干、左、右肺动脉、左冠状动脉主干及右冠状动脉近段C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CT值均>300HU,均满足诊断标准,主观图像质量评分实验组与对照组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而两组间平均对比剂用量实验组明显低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8.1士9.2mlvs90士0ml,P<0.01)。结论个体化对比剂结合双流技术注射方案在128排双源CT胸痛一式检查中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胸痛 对比剂 CT
  • 简介:摘要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其结构复杂,有分泌胆汁,参与代谢、解毒、防御等功能,其结构功能异常时,将导致疾病的产生。因此,掌握肝脏正常的解剖结构,有利于我们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本文就肝脏的教学内容,联系生活和临床,做出相应的教学设计。

  • 标签: 肝脏 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