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注射用血塞通合参麦注射液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方法本试验采用随机对照法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对照组予抗感染,止咳祛痰,持续低流量吸氧、利尿、强心等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注射液血塞通合参麦注射液静脉滴注。结果注射用血塞通合参麦注射液加上基础治疗,有效率95%,对患者的咳喘症状减轻,心功能明显改善。结论注射用血塞通合参麦注射液能明显改善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症状,是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重要辅助药。

  • 标签: 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 注射用血塞通合参麦注射液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治疗方法。方法随机将2014年3月~2015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26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分成两组,联合组与天麻素组,每组13例,联合组采取天麻素联合前列地尔进行治疗,天麻素组单独采取天麻素进行治疗,两组患者的治疗疗程都为15天。15天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联合组有效10例,有效3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天麻素组的有效5例,有效2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53.85%,联合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9.9132,(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应用天麻素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进行治疗有很好的临床疗效,临床治疗过程中可推广应用。

  • 标签: 天麻素 前列地尔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传统注射器与胰岛素注射笔治疗糖尿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100例糖尿病患者,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列入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5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使用传统注射器与胰岛素笔进行常规诺和灵30R治疗。结果两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h血糖、胰岛素的使用剂量以及低血糖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的治疗中,与传统注射器比较,胰岛素笔的应用效果更佳。

  • 标签: 糖尿病 传统注射器 胰岛素注射笔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治疗眼睑痉挛效果与护理方法。方法对92例患者(102眼)于颞浅动脉旁采用皮下注射复方樟柳碱进行治疗和护理。结果92例中治愈81例(88眼,86.27%),好转11例(14眼,13.73%),治愈患者均未复发。结论于患眼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复方樟柳碱疗效显著、操作简单,无不良反应,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同时在操作过程中应注重操作要领,做好心理护理和药物观察,注意进针的部位和角度,方能取得满意效果。

  • 标签: 复方樟柳碱 皮下注射 眼睑痉挛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比采用单次注射甲氨蝶呤法与分次注射甲氨蝶呤法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接诊的异位妊娠患者50例,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每天单次注射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患者每天分两次注射甲氨蝶呤法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甲氨蝶呤是治疗异位妊娠较为理想的方式,分次注射甲氨蝶呤更有利于患者的吸收,可以提高临床治疗的有效率,因而值得我们日后在临床中借鉴推广。

  • 标签: 甲氨蝶呤 单次注射 分次注射 异位妊娠 临床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在超声引导下比较0.5%利多卡因+0.375%罗哌卡因用于两和四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3月60例拟在臂丛神经阻滞下行择期手术的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A组超声引导下注射0.5%利多卡因+0.375%罗哌卡因8ml阻滞肌皮神经,并注射0.5%利多卡因+0.375%罗哌卡因24ml于桡神经周围支;B组分别注射0.5%利多卡因+0.375%罗哌卡因8ml上述四支神经周围。阻滞后每2min观察阻滞效果。记录臂丛神经阻滞实施时间、起效时间、等待麻醉的时间(从麻醉穿刺开始到患肢痛觉消失),麻醉镇痛维持时间(痛觉消失到感觉到疼痛的时间),阻滞效果,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体重、手术时间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所需的臂丛神经阻滞实施时间(平均2.8min)较B组(平均4.8min)显著缩短(P<0.05),但是A组的臂丛神经阻滞成功率与B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超声引导下的臂丛神经两阻滞效果、等待麻醉的的时间、麻醉镇痛维持时间与四阻滞无统计学差异。

  • 标签: 臂丛 腋路法 超声引导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正确注射胰岛素,优化胰岛素治疗,从而保障糖尿病患者血糖有效达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52例患者规范执行胰岛素注射技术,并对胰岛素的保存加强管理。结果患者均未发生皮下脂肪增生、炎症、感染等,血糖保持在稳定水平。结论通过规范执行胰岛素注射,重视使用药物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保障了糖尿病患者的血糖保持在稳定的水平,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胰岛素 注射技术 并发症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品管圈管理工具对于降低门诊注射、输液患者身份识别缺失率的影响。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通过组织讨论,现状调查、分析原因。制定解决问题的活动计划、实施。结果通过7个月的品管圈活动,门诊注射、输液患者身份识别缺失率由原来的57%降低到11、67%,此外,圈员的工作热情、个人的表达能力、创造性思维、品管圈手法应用能力及团队精神均有明显提高。结论有效地降低了门诊注射、输液患者身份识别的缺失率,是提高护理质量的一种有效方法。

  • 标签: 品管圈 门诊注射输液患者身份识别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门诊注射室护理安全隐患的防范措施。方法将我院2018年1-12月的100例门诊注射室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50例给予一般管理,安全管理组50例开展安全管理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效果。结果安全管理组满意度、心率等指标及门诊注射室环境质量、消毒隔离质量、安全隐患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门诊注射室患者实施安全管理效果确切。

  • 标签: 门诊注射室 护理安全隐患 防范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醒脑静注射液在临床的辨证用药以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4月收治的76例脑血管病患者都采用醒脑静注射液的治疗,根据中医辨证分型,其中30例为非热证组,46例患者为热证组,对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进行观察。结果热证组患者有3例出现不良反应,所占比例为6.5%,非热证组患者有10例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热证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非热证患者,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不良反应的发生时间上存在较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醒脑静注射液的使用,能够减少不良反应的出现,且效果显著,可广泛推荐。

  • 标签: 醒脑静注射液 临床应用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药物注射加火罐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方法选择40例肩周炎的患者,采用药物注射加火罐治疗肩周炎。结果痊愈24例,显效9例,有效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5%。结论采用药物注射加火罐治疗肩周炎疗效明显,值得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治疗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临床观察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之间我院收治的70例脑梗塞患者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按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患者均行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同时接受丹红注射液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其他临床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结论由本次临床研究结果可见,丹红注射液治疗脑梗塞,具有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且治疗的安全性较高,因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丹红注射液 脑梗塞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查阅、分析、归纳有关文献。结果导致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包括中草药所含的有效成分,制备成中药注射剂后其稳定性差,制剂工艺不尽合理;在临床使用时不对证,配伍不当,剂量不当,操作不当及患者的个体差异。结论中药注射剂的临床使用日趋广泛,在疾病的治疗中发挥了较好的作用,同时由其引起的不良反应也渐渐引起人们的注意。

  • 标签: 中药注射剂 不良反应 合理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院肌内注射致晕厥的病人58例,了解其原因和找到最佳的护理方式。方法2011年1月~11月本院门诊共实施35210例肌内注射,其中有58例发生晕厥,分析原因并及时予以相应护理。结果对58例患者进行分析,其中主要因素为精神因素31例(53.45%),体位性低血压因素10例(17.24%),低血糖因素7例(12.07%)。晕厥原因比较精神因素与其他各种因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位性低血压因素和低血糖因素与疼痛因素和药物过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因素为晕厥的主要因素,在肌内注射过程中应注意缓解患者紧张情绪,减少晕厥发生。

  • 标签: 注射 晕厥 护理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6-10-20
  • 出处:《医药前沿》 2016年第10期
  • 机构:美国华盛顿大学研究人员通过将新研制的碳酸钙纳米颗粒溶剂注射到患有肿瘤的小鼠体内,将肿瘤所处环境的pH值从酸性变为碱性,有效阻止了癌细胞生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塞通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及相关因素,促进临床合理应用。方法通过对2例应用血塞通注射剂后发生不良反应案例进行分析,总结出现不良反应的原因及避免不良反应发生措施。结果临床使用血塞通注射液应严格按照说明书的适应症,选择适当的溶媒,密切观察用药过程,将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降至最低,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 标签: 血塞通 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