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摘要 】 目的: 观察 品管圈对提高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手卫生的影响。 方法:我院于 2018 年 9 月 ~2019 年 3 月开展品管圈活动,抽选消毒供应中心 16 名护理人员手卫生进行综合管理,观察品管圈活动前后护理人员对手卫生理论知识及实践操作掌握情况程度及手卫生清洁执行情况。结果:经品管圈活动后,护理人员理论知识、实践操作能力及洗手依从性评分相比活动前均明显升高( P < 0.05 );且活动后护理人员手卫生执行率显著提高( P < 0.05 )。结论:品管圈活动可显著提升 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对手卫生专业知识掌握程度,提高洗手依从性及手卫生执行率,值得推广。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手卫生 品管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一体化护理对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器械管理工作产生的影响。方法:对2020年时间段中我院消毒供应中心200个手术器械加以研究调查,给予这些器械实施一体化护理管理操作,分析管理效果,评估一体化护理管理手术器械的有效性。结果:对所有的器械加以护理管理,清洗达标有196个、占比98.0%,包装达标有195个、占比97.5%,消毒达标有197个、占比98.5%。护理工作者的质量指数分数为(97.26±1.20)分、对应服务思想指数分数为(97.22±1.00)分、风险判断指数分数为(96.92±0.47)分、风险控制指数分数为(97.32±0.08)分。与护理管理方式运用之前对比,成效显著提高,p

  • 标签: 消毒供应重心 手术器械 一体化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全程质控管理在消毒供应室再生医疗器械综合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中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全程质控管理运用于消毒供应室再生医疗器械综合管理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对全程优质护理在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器械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讨论。方法 选择本院在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应用的450件手术器械作为研究组,采用全程优质护理,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同等数量手术器械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两组手术器械护理有效率以及不同科室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护理有效率为92.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33%,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4.9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57%,两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程优质护理在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器械管理中,应用效果显著,可以明显强化器械护理效果,提高各科室满意度,应在院内大力推广。

  • 标签: 全程优质护理 消毒供应中心 手术器械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在重症肝炎护理中,采用不同护理方案,总结与探究消毒隔离、护理干预方案实施效果。方法 自2020年度1月至2021年度1月因重症肝炎而在我科室进行治疗的病人进行调研,本次调研共纳入84例病人。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每组均纳入42例病人。常规护理组对42例病人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对42例病人实施消毒隔离、护理干预。总结与探究2种护理方案实施效果、优异性。结果 常规护理组与研究组护理满意评分结果对照,前者数值较低、后者数值较高,组间差异明显,(P值

  • 标签: 消毒隔离 护理措施 重症肝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瞻性护理管理在消毒供应室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消毒供应室管理的79件医疗用品为研究对象。2020年1月起,消毒供应室管理方式由常规护理管理转变为前瞻性护理管理。对比实施前瞻性护理管理前后一年内,79起医疗用品管理不合格护理事件的发生情况和消毒供应室护士(11人)对管理的满意度。结果:实施前瞻性护理管理后,消毒供应室管理不合格事件发生率低于实施前,护理人员对管理的满意率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在消毒供应室的护理中,实施前瞻性护理管理可以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 标签: 消毒供应室 前瞻性护理管理 常规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 仔细探究噪音控制对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职业防护作用。方法 通过相关的数据进行选择分析,将 2016年 5月到 2018年 6月在 本院消毒供应室工作的28 名消供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 5 例,女性 23 例;年龄最大 53岁,年龄最小的工作人员 34岁,平均年龄为( 38.78±2.63)岁;工作年资最长 20年,最短 1年,平均工作年资为( 10.12±1.36)年。 具体的措施其中包含供应中心设计,增强对于工作人员的宣传教育措施,医院的消毒供应中心设备和仪器需要定期的保养更新等。以下针对每年消毒供应室的工作人员进行文件调查。

  • 标签: 噪音控制 医院消毒 工作人员 职业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互动式教学在消毒供应中心实习生带教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20-6月-2021-6月这一年间,选取56例于我院消毒供应中心实习的学生,将其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并按照数字法对实习生分组,其中以传统带教法教学的28例实习生为对照组,以及应用互动式教学的实习生,同样28例为观察组,对两组实习生的带教管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实习生与对照组实习生的出科成绩相比明显更高,(P<0.05)。结论:互动式教学在消毒供应中心的应用,可有效的增强带教管理效果,实现实习生的高质量学习,值得推广。

  • 标签: 互动式教学 消毒供应中心 实习生 带教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在消毒供应中心带教管理中应用教学双向评价法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1月~2022年3月在消毒供应中心实习的6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轮转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名。带教管理中心对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评价法,观察组采用教学双向评价法,并对两组学生的举止行为、纪律性及学习能力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举止行为(96.67%)高于对照组(76.67%)、纪律性(93.33%)高于对照组(70.00%)、学习能力(96.67%)高于对照组(7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消毒供应中心带教管理中应用教学双向评价法,不仅能提高学生实习能力,还加强带教老师的责任心,促进科室的带教管理发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教学双向评价 带教管理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PDCA循环在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实验的研究对象为我院消毒供应室35名工作人员,将2018年2月-2019年2月设置为比照组,采用的管理方式为常规管理,将2019年3月-2020年3月设置为试验组,采用的管理方式为PDCA循环管理,将两组手术器械合格率、护理管理质量评分进行比较,分析PDCA循环在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结果:比较研究后发现,与比照组相比较,试验组手术器械合格率更高,且手术护理管理质量评分更高,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特征(P

  • 标签: PDCA循环 消毒供应室 护理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持续质量改进护理管理在提升护理质量方面的应用与效果。方法:于 2019年 6月至 2020年 7月期间,选择我院养老治疗的患者 106例为研究对象,其中 2019年 6月至 2020年 1月期间养老治疗的 53例病患纳入对照组, 2020年 2月至 2020年 7月期间养老治疗的 53例病患纳入研究组,所有患者均由统一的 13位护理人员开展护理服务,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则在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护理管理背景下开展护理服务,就两组护理服务的质量进行评价分析。结果:研究组护理管理末期, 13位护理人员服务态度、护理操作、护患沟通、风险评估、文书书写等方面的护理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理管理末期( P< 0.05),研究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总体满意度为 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开展持续质量改进护理管理能够有效提升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持续质量改进 护理管理 护理质量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持续质量改进(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CQI)在护理质量管理中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收治患者78例,采用随机数字抽样法划分成两组,观察组(39例,CQI管理)和对照组(39例,常规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统计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与护理满意度更高,其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持续质量改进 护理质量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 分析持续终末质量控制对提高护理记录书写质量的影响。方法 : 我院质控科于 2019 年开始实施持续终末质量控制管理,与 2018 年 3 月前实施的常规质量控制管理进行对比,比较两组护理记录书写质量的差异。结果 : 两组管理前后对比的各项护理记录指标评分存在显著差异( P<0.05 ),统计学有意义。结论 : 在质控科护理记录书写质量管理过程中,实施持续终末质量控制管理的管理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护理记录的书写质量

  • 标签: 持续终末质量控制 护理记录 书写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临床免疫检验的质量控制效果。方法:随机选择 250例在 2017年 12月~ 2018年 12月间于我院施行住院治疗患者的样本进行研究,将其划分为观察组( 125份、临床免疫检验专门质量控制)、对照组( 125份、常规质量控制)随机分为两组,对比 2组样本乙型肝炎五项指标检测结果和治疗控制后临床疗效。结果:与常规质量控制的对照组患者相比,施行临床免疫专门质量控制的观察组患者乙肝肺炎各项指标检测符合率明显更高 (P<0.05);且 125例患者中,治疗总有效高达 99.2%,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 94.4%,组间差异性显著 (P<0.05)。结论:医学临床获取显著治疗效果的前提在于确保免疫检验的精准性,而严格免疫检验质量控制又是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度的前提,因而必须给予重视。

  • 标签: 临床免疫检测 质量控制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中医护理对于改善晚期肺癌患者生活质量以及睡眠质量的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共纳入晚期肺癌患者76例,研究时间为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上述患者入院以后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每组各38例,组名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中医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和睡眠质量。结果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睡眠质量较护理前均有显著改观,但护理之后的组间对比结果表示,研究组生活质量和睡眠质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表明统计学意义显著(p

  • 标签: 中医护理 晚期肺癌 生活质量 睡眠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针对性护理对肺癌化疗患者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以2000年1月--2022年6月在我院胸外科住院治疗的173例肺癌患者为对象进行研究,按照使用化疗药物的先后顺序随机单双分为研究组(87例,针对性护理),参照组(86例,常规护理),对比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护理后睡眠质量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参照组,P

  • 标签: 肺癌化疗 针对性护理 睡眠质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 ICU 护士睡眠质量及影响因素 。方法 选取我院 2018 年 7 月 -2019 年 6 月所在职的 60 例 ICU 护士 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护士进行 睡眠质量调查,统计分析出影响睡眠质量相关因素。 结果 60 例 ICU 护士 在睡眠时间、睡眠效率、入睡时间评分上数据均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在睡眠障碍、日间功能评分上 数据差异显著, 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60 例 ICU 护士 各年龄段睡眠质量好例数为 7 例,占比 11.7% ,睡眠质量差例数为 36 例,占比 60% ,其他为睡眠质量一般, 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P< 0.05。 结论 ICU 护士由于工作压力、家庭原因等因素,导致出现睡眠障碍不良表现,从而影响护士生活质量、护理质量以及工作效率等,应加强护理人员睡眠质量管理,提高护士睡眠质量

  • 标签: ICU 护士 睡眠质量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站采血护理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的方式及其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血站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前后护理质量以及血液报废率情况。结果: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后较改进前无偿献血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下降、护理服务满意率升高、血液报废率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站采血护理中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降低血液报废率,提高血液资源的有效利用。

  • 标签: 血站 采血护理 持续质量改进 护理质量 血液报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围术期综合护理对急性胆囊炎患者护理质量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 2018 年 8月— 2019 年 8月来某院进行急性胆囊炎手术治疗的 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30例。 3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方式, 30例观察组患者则采用围手术期综合护理,比较 2组患者护理质量与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在综合素质、病房环境以及服务态度等方面的护理满意度程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 2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 (P<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生活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 2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 (P< 0.05)。结论:急性胆囊炎患者进行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其有助于提升患者对会满意度,促使其术后生活质量提升。因此,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围术期综合护理 急性胆囊炎 护理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