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49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脑室出血主要指的是自发性脑室出血,受到非外伤因素作用下造成颅内血管破裂,血液破入脑室系统,脑室出血是脑出血与蛛网膜下腔出血中非常多见的并发症,脑出血并发脑室出血的发病几率在42%到52%之间,脑室出血患者的死亡率在50%到80%之间。有相关文献资料显示,低体质量早产儿产生脑室出血的几率为15%到20%之间,死亡率为20%到50%之间,脑室出血的致死率以及致残率非常高,通过内科治疗的效果不理想,所以最近几年以来大量临床专家学者不断探索最理想的外科治疗方式。

  • 标签: 侧脑室出血 外科治疗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外科治疗肠结核并发肠梗阻的手术方式。方法选择我院在2014年12月~2017年11月诊治的66例行外科手术治疗的肠结核并发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对66例患者临床资料开展回顾性分析。结果66例患者中63例均手术成功并痊愈,且经术后随访均未出现复发情况;其中出现3例死亡情况,2例因结核菌耐药术后抗结核治疗无效死亡,1例患者因术后出现严重感染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66例患者中合并肠瘘8例(12.12%),侵犯全结肠及大部小肠15例(22.72%),病变部位位于回盲部43例(65.15%),回盲部病变概率高于其他部位,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结核合并肠梗阻疾病临床体征及症状不典型,且误诊率高;肠结核合并肠梗阻疾病主要治疗方法为手术,同时治疗过程中应采用针对性手术方式。

  • 标签: 肠结核并发肠梗阻 外科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普外科手术术后疼痛的影响效果。方法从我院普外科进行手术的患者中抽取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舒适度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疼痛感(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舒适度与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普外科手术治疗患者,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其术后疼痛,提高其舒适度与满意度,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普外科 术后疼痛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在胃肠外科中的应用。方法对120例急诊胃肠手术患者进行治疗,其中腹腔镜(研究组)组60例,开腹(对照组)组60例。比较两组手术前后的各项指标,统计分析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结果将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创口大小、恢复时长做以比较,结果术中出血量、创口大小、恢复时长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发症发生率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对照组比较,腹腔镜探查和手术治疗胃肠道手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综合诊断和治疗的优点,体现了微创手术的特点和较少的手术后并发症,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的腹腔镜手术。

  • 标签: 腹腔镜手术 胃肠外科 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耳鼻喉外科术后感染影响因素,为预防和控制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通对本院2013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1000例耳鼻喉手术患者监测外科术后感染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经过记录分析在1000例耳鼻喉手术患者中发生术后感染的有60例,占6%。其中经呼吸道感染24例,占40%;泌尿系统感染18例,占30%;消化系统感染12例,占20%;其他因素感染6例,占10%。采用Logislic回归方程分析出感染并发症部位、住院时间、手术持续时间、抗生素使用情况等为鼻喉外科术后感染影响因素。结论加强无菌观念,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手术,是降低术后感染的关键,可提高医院手术质量。

  • 标签: 耳鼻喉 术后感染 影响因素
  • 简介:外科理论与实践》杂志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编辑出版的一本外科专业刊物,国内外公开发行。

  • 标签: 外科理论 实践杂志 征订启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神经外科护理中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以提高我院神经外科的护理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神经外科曾收治的1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护理记录,总结护理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提出预防措施。结果科学、合理的预防措施[1],能够大大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提升护理服务质量进而避免医患纠纷。结论在神经外科临床上,只有切实做好护理工作中危险因素的预防工作,才能有效降低护理风险,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稳定。

  • 标签: 神经外科 护理 危险因素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早期肺癌的首选治疗方式为外科手术治疗,肺叶切除结合淋巴清扫为其标准术式,但目前对淋巴结清扫的治疗作用还存在异议。本文从手术原则及手术方式等方面对非小细胞肺癌外科手术治疗进展展开综述。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外科手术 外科手术 微创性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胃镜活检与外科病理诊断胃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80例胃癌患者进行胃镜活检和外科病理诊断。结果外科病理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胃镜活检的诊断准确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科病理诊断II、III、IV型胃癌的准确率显著高于胃镜活检诊断,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镜活检诊断分化型癌细胞准确率明显高于外科病理诊断,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诊断胃癌方面,胃镜活检对比外科病理诊断具有明显不足,因此临床诊断可以结合胃镜活检与外科病理学诊断方式,提升诊断准确性。

  • 标签: 胃镜活检 外科病理诊断 胃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外科肋骨骨折患者的具体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在我院骨外科室接受肋骨骨折治疗的27例患者为实验组,对他们的临床资料进行调查研究,并同期随机选取的27例肋骨骨折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的骨外科护理工作,而实验组患者接受的护理是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改进护理方法。结果实验组患者在健康教育知识、对抑郁自评量评分和焦虑自评量评分、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通过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改进护理方法,能够大大地提高肋骨骨折患者的护理质量,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 标签: 骨外科 肋骨骨折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柔性管理在脊柱外科护理中的效果。方法观察组86例脊柱外科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联合柔性管理,对照组86例脊柱外科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3.49%)明显低于对照组(22.09%),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度(97.67%)明显高于对照组(60.4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柔性管理充分体现了护理工作“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相较于传统管理,其更关注患者个人的身心状态,从而有效降低事故的发生并提高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柔性管理 脊柱外科护理 护理不良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对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护理经验,从而来提高护理技术水平,让患者满意我们的服务。方法对3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进行护理,经常去病房关心患者的病情和心理上的变化,非常全面的完善了术前心理护理与术前准备,能够为手术可以顺利完成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而严密细致的术后检查与观察护理又能够缓解患者心理上的压力,减少其焦虑情绪。结果因为在术前有了良好的护理健康教育,所以大大提高了阑尾炎患者的手术成功率,并且减少了在手术后的并发症风险。深深的体会对阑尾炎患者护理工作,使护理水平也上升了。结论全面完善的护理不仅可以减少患者在手术后焦虑情绪、疼痛不适,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出院。也有利于提高护士护理技术与水平。

  • 标签: 急性阑尾炎 护理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泌尿外科患者临床护理中的护理要点,并分析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方法选取在我院接诊的52例泌尿外科患者,给予患者围术期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给予患者健康教育,设为观察组。回顾性分析同期在我院接诊的52例泌尿外科患者的临床资料,给予患者围术期常规护理,设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记录两组患者留置导管时间、住院时间。结果在接受不同护理情况下,两组研究泌尿外科患者护理满意度较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泌尿外科患者临床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在泌尿外科护理中,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管理,有利于全面改善患者临床焦虑情况,并提高泌尿外科患者的生活水平,有效缩短患者留置导管时间和住院时间。

  • 标签: 泌尿外科 护理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对甲状腺肿瘤普外科手术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研究。方法本文抽选2015年4月—2016年3月在本院进行普外科手术的甲状腺肿瘤患者150例,根据其入院先后顺序分成实验组76例和对照组74例,对两组患者分别采用普外科手术治疗和常规肿瘤切除手术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和治疗有效率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8.68%)明显高于对照组(89.19%),实验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甲状腺肿瘤患者采用普外科手术治疗,具有十分良好的临床效果,不仅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还可以降低手术出血量,减小手术切口长度,有效保证了手术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甲状腺肿瘤 普外科手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实验研究胸骨后甲状腺肿的诊断和外科治疗措施,希望可提高此病的临床治疗质量。方法将本院2015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胸骨后甲状腺肿患者70例,作为实验研究的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患者均采用X线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检查,对照组患者通过胸骨低位领形切口的方式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颈部低领形切口进行治疗。结果70例患者的手术都取得了成果,但是,采用胸骨低位领形切口联合颈部低领形切口治疗的实验组,治疗效果较高,对照组有10例患者在手术后出现短暂甲状腺功能减弱的症状,及时的采取了应对措施,未造成严重的后果,两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X线诊断,利用胸骨低位领形切口联合颈部低领形切口治疗胸骨后甲状腺肿,有非常好的治疗效果,可显著减少患者喉返神经的损伤,促进患者痊愈。

  • 标签: 胸骨后甲状腺肿 诊断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