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枕骨大孔减压伴硬膜外层切开术治疗Chiari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ACM-SM)的手术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126例ACM-S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63例与观察组63例,观察组患者接受枕骨大孔减压伴硬膜外层切开术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枕骨大孔减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疗效及预后。结果观察组治疗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14.260,P<0.05)。结论临床中对于ACM-SM患者采用枕骨大孔减压伴硬膜外层切开术治疗,其临床疗效较佳,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枕骨大孔减压术 硬膜外层切开术 Chiari畸形 脊髓空洞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舒芬太尼在静脉术后用于镇痛和在临床麻醉中的治疗效果,并研究其临床应用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在2015年1月至12月期间,某医院收治的需要进行全身麻醉的90例患者,将90位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为45人,对对照组患者的镇痛使用常规的吗啡类药物,实验组患者使用以舒芬太尼为主的镇痛类药物;在患者进行全麻手术之后,对两组患者的术后情况进行全面观察,记录患者的停药时间、自主呼吸的回复时间和清醒时间。并且对患者的疼痛视觉进行模拟评分。结果在手术之后对药物的镇痛效果实验发现,实验组患者恢复自主呼吸的时间和清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说明舒芬太尼在静脉术后镇痛和临床麻醉的效果要优于吗啡类药物。

  • 标签: 舒芬太尼 静脉术后 镇痛 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麻醉护理配合在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数字随机法将2016年2月份——2017年5月份收治的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86例分成两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围手术期麻醉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术后疼痛程度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统计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术后轻度疼痛69.77%,较比对照组44.19%比较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为97.67%,较比对照组83.72%比较有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麻醉护理配合在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中的应用效果较好,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及疼痛程度明显降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大大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麻醉护理配合 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病患实施剖宫产术麻醉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期间收取的60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病患,根据病患血小板计数的不同进行分组甲组(50×109/L≤血小板计数<100×109/L,23例)、乙组(30×109/L≤血小板计数<50×109/L,21例)和丙组(血小板计数<30×109/L,16例)。所有甲组病患与乙组病患麻醉方式为硬膜外麻醉,而丙组病患麻醉方式为全身麻醉;对比三组病患手术相关数据、并发症、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甲组、乙组及丙组术中出血量比较(P<0.05);甲组病患新生儿Apgar评分(1min)最优、其次为乙组和丙组,丙组新生儿Apgar评分(1min)与甲组和乙组比较(P<0.05);甲组病患新生儿Apgar评分(5min)最优其次为乙组和丙组,三组新生儿Apgar评分(5min)比较(P>0.05);三组病患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对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病患的剖宫产麻醉选择中根据病患的血小板数量、出血病史、凝血功能综合判断,才能保障病患和新生儿的健康安全。

  • 标签: 妊娠 血小板减少症 剖宫产术 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七氟烷用于小儿诱导及维持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2015年4月-2016年12月收治的患儿中抽取出180例,在手术前对其使用七氟烷进行诱导和维持麻醉,观察患儿使用七氟烷的有效安全量和患者在使用七氟烷后其SPO2指标、心率值、Bis值及七氟烷的的起效时间和持续时间。结果患儿使用七氟烷有效安全量≤3ml、SPO2≥96.0%、92次/分≤心率≤147次/分、40≤Bis值≤79、20s≤起效时间≤166s、30s≤持续时间≤147s。结论七氟烷用于小儿诱导及维持麻醉,安全性高、有效性强、操作简单,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全身麻醉的临床镇静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进行全身麻醉手术治疗的患者122例,依据随机法分为参照组与实验组,各61例。在手术进行前,试验组应用右美托咪定药物进行全身麻醉,而对照组则应用丙泊酚药物进行麻醉,比较两组麻醉前后5min以及麻醉后10min的SBP,DBP,HR,SpO2。结果试验组麻醉后5min及10min的SBP,DBP,HR,SpO2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传统的镇静药物相比,右美托咪定镇静效果更好,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临床手术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右美托咪定 全身麻醉 镇静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七氟烷用于小儿麻醉诱导方面和维方面的临床医疗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7年4月治疗的266例,平均分为对照组(n=133)和观察组(n=133)其中小儿骨科218例,五官科31例,创伤外科17例。对照组使用氯胺酮进行小儿诱导和维持麻醉,观察组则使用七氟烷进行患者诱导和维持麻醉,通过比较进行研究探讨。结果对照组患儿的动脉压明显高于观察组的,对照组心率每分钟(99.6±8.6)次高于观察组(92.3±6.5)次,在诱导时间、苏醒时间方面,对照组患者儿童同样高于观察组。而在术后不良反应方面,观察组以15.2%(5/33)的不良率低于对照组的36.4%(12/33)。结论通过对照组和研究组的研究比较分析说明,七氟烷用于小儿诱导及维持麻醉方面具有较强的临床优势。

  • 标签: 七氟烷 小儿诱导 维持麻醉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同麻醉方法在妊高征剖宫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6例在妊高征患者。对照组针对凝血功能障碍、胎儿宫内窘迫患者实施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研究组患者有凝血功能障碍、低血容量实施连续硬膜外麻醉或者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结果实施连续硬膜外麻醉31例,出现牵拉痛10例,发生率为32.26%。实施腰麻-硬膜外麻醉无牵拉痛发生。全身麻醉患者有3例患者,术后清醒后,出现烦躁、抽搐、拔管的情况。研究组胎儿的窒息情况与对照组相比,更具有优势(P<0.05)。结论对妊高征剖宫产患者首选麻醉方式为硬膜外麻醉或者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针对凝血功能异常以及脑血管疾病患者选择器官插管全身麻醉,完善手术缓解,降低麻醉风险。

  • 标签: 不同麻醉方法 临床选择 妊高征剖宫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经皮肾镜取石术麻醉可行性。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7月-2012年10月收治的52例肾结石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用微创肾镜取石术治疗,对其采取的麻醉方式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探讨。结果52例患者术中未有大出血、胸膜损伤等不良反应发生,术后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发生。结论经皮肾镜取石术中施用麻醉,利于术中对患者的监护,选用正确的麻醉方式是顺利完成经皮肾镜取石的重要保证,手术疗效确切。

  • 标签: 经皮肾镜取石术 麻醉 肾结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麻醉恢复室交叉感染控制及预防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间我院麻醉恢复室接收的5000例手术麻醉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总结麻醉恢复室护理期间交叉感染的发生情况,提出预防和控制对策。结果5000例患者中共25例患者出现了交叉感染,所占比例为0.5%,其中,呼吸道感染及泌尿系统感染所占比例最高,分别为32%、24%;年龄与交叉感染率的关系呈现为“U”型分布,年龄越高和年龄越低的患者,发生交叉感染的几率越高。停留时间与交叉感染率的关系呈现为线性分布,停留时间越长,交叉感染发生率越高。因无菌操作执行不到位、消毒隔离不严格所致感染的比例最高,分别为36%、32%。结论麻醉恢复室交叉感染的发生主要与无菌操作执行不到位、消毒隔离不严格有关,因此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预防,以降低交叉感染的发生率。

  • 标签: 麻醉恢复室 护理工作 交叉感染 控制及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腰麻复合腰丛阻滞麻醉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实验时间为2014年12月至2017年1月,实验对象为在我院接受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80例,将所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0)以及对照组(n=40),对照组给予单纯腰麻,观察组给予腰麻复合腰丛阻滞麻醉,实验结束之后,对麻醉之后30min两组患者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以及麻醉后30min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通过比较发现,观察组患者的上述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中实行腰麻复合腰丛阻滞麻醉可取的较好的镇痛效果,有利于患者血流动力学的稳定以及手术的顺利进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腰麻 腰丛阻滞麻醉 老年髋关节置换术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关于剖宫产术后应用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镇痛对产妇泌乳的相关影响探析。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0例在脊椎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下完成剖宫产术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每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产妇术后实施哌替啶间断肌肉注射进行伤口镇痛,观察组在术后采用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镇痛,比较两组产妇及泌乳的相关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疼痛状况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哺乳次数持续时间明显多于对照组,且镇痛效果相对更佳。结论对剖宫产术后的产妇实施应用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镇痛可提高其康复水平和生活质量,提高产妇的泌乳水平,同时不会对新生儿产生太大影响,具备镇痛效果佳的特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 剖宫产产妇 泌乳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麻醉手术期间小儿和成人呼吸氧价的变化情况。方法选择56例剖腹探查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成人28例,小儿28例。2组患者均行腹腔内手术治疗,麻醉期间分别对患者的氧耗量(VO2)、二氧化碳排出量(VCO2)及呼吸氧价(OCB)进行监测并统计。观察围术期2组患者各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切皮前1min,小儿组的VO2、VCO2均高于成人组(P<0.05),且OCB低于成人组(P<0.05)。术后30min和60min,小儿组VO2均高于成人组(P<0.05);术后30min、60min、120min及180min,小儿组VCO2均高于成人组(P<0.05);术后30min、60min、120min,小儿组OCB均低于成人组(P<0.05)。手术结束时,小儿组OCB低于成人组(P<0.01)。结论在整个麻醉手术期间,小儿组患者的呼吸氧价均低于成人组,并呈逐渐下降趋势。

  • 标签: 麻醉 呼吸氧价 小儿 成人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老年患者在硬膜外麻醉下进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麻醉观察。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1年8月~2013年6月在本院对30例施行股骨头置换术的老年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用连续的硬膜外麻醉,在术中采用常规面罩吸氧,常规监测患者心电图、血压、血氧饱和度状况。结果30例患者对麻醉效果均感满意,有2例患者出现室性早博,给予利多卡因50mg静脉注射后好转。手术顺利,术后无麻醉并发症。结论老年性股骨头置换术的硬膜外麻醉是一项比较可靠的手术方式。

  • 标签: 老年人 股骨头置换术 麻醉
  • 简介:摘要肛肠手术作为常见的临床手术之一,术后的镇痛方法主要有三种,为全麻基础上的静脉镇痛、全麻基础上的硬膜外镇痛以及全麻基础上的腹横肌平面阻滞1。其中硬膜外阻滞镇痛效果相对更为突出,不过术后管理的难度较大;腹横肌平面阻滞的实施必须依赖设备,还需要具备较好的神经阻滞技术,镇痛效果也会因为患者身体状况的不同出现差异;静脉镇痛操作最为简单,但是效果满意度不高,同时会出现较高的不良反应。本文将对肛肠手术采用不同麻醉方法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

  • 标签: 肛肠手术 不同麻醉方法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文关怀护理对全身麻醉术后复苏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接收在我院进行全麻术后复苏的病人一共有10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对病人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对病人采取人文关怀护理,对比两组病人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全麻术后复苏病人采取人文关怀护理,可以使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明显提高,使护理质量明显提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人文关怀护理 全身麻醉 术后 复苏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右美托咪定在妇科腔镜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某院收治的128例行妇科手术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每组64例。麻醉方式均为静脉吸入复合全麻,观察组患者气管插管诱导前10min静脉泵注浓度为0.5μg/kg的右美托咪定,对照组使用相同方式泵注10ml0.9%NS溶液。结果相较于用药前,观察组患者的各时间段心率以及血压均无显著变化,P>0.05;在建立气腹后到30min时,上述指标均比对照组低;用药后10min~气腹后30min,观察组的BIS分数、Ramsay分数镇静、拔管时长、呼吸恢复时长、定向力恢复时长、唤醒时长、住院时间、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接受腹腔镜手术的妇科疾病患者,将右美托咪定作为麻醉辅助用药,镇静效果好,血流动力学稳定。

  • 标签: 右美托咪定 妇科腔镜 手术麻醉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行剖宫产术的麻醉方法对母婴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2年4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住院分娩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93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分别采用腰硬联合麻醉(CSEA)、全身麻醉(EA)、硬膜外麻醉(GA)三种麻醉方式。结果①67例子痫前期患者中全麻21例,腰硬联合麻醉22例,硬膜外麻醉24例;26例子痫患者中全麻9例,腰硬联合麻醉10例,硬膜外麻醉7例;②腰硬联合麻醉组诱导时间明显低于全麻组和硬膜外麻醉组(P<0.05),腰硬联合麻醉麻醉效果明显优于全麻组和硬膜外麻醉组(P<0.05),腰硬联合麻醉组未引起术后并发症,且新生儿状态明显好于全麻组和硬膜外麻醉组(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组是一种较理想的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行剖宫产术的麻醉方法,值得临床运用。

  • 标签: 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剖宫产术 麻醉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穿刺间隙在剖宫产行腰硬联合麻醉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120例选择剖宫产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入选产妇应用随机均分法进行分组,其中一半患者经L3-4进行穿刺间隙进行腰硬联合麻醉,为对照组;另外一半经L2-3进行穿刺间隙进行腰硬联合麻醉,为研究组,比较不同穿刺间隙的麻醉效果以及手术后发生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χ2=8.621,P<0.05);不良反应总发生率(30.00%)明显低于对照组(71.67%(χ2=7.851,P<0.05)。结论在剖宫产中应用L2-3穿刺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剖宫产 穿刺间隙 联合麻醉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妇科子宫肌瘤手术采用舒芬太尼与芬太尼麻醉临床效果比较。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96例进行子宫肌瘤手术的妇科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用芬太尼的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方案,观察组采用复方异丙酚的腰硬联合麻醉方案,对比两种麻醉效果并记录两组患者HR、SpO2等相关麻醉前后数值。结果两组患者在麻醉前各项数据均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呼吸恢复时间、术后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比较均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芬太尼作为新一代的阿片类镇痛药在临床针对妇科子宫肌瘤手术的麻醉中较芬太尼具有术后苏醒快、恢复良好,拔管时间短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舒芬太尼 芬太尼 气管插管麻醉 妇科 子宫肌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