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报告了 1例在全身麻醉、体外循环下进行的右心系统子宫内平滑肌瘤及盆腔巨大肿瘤切除术后的护理经验。患者术前多次脑梗死病史,进行全面评估,充分准备;术后严密观察病情,维持循环稳定,预防脑梗死再次发生,保持胸腹阴部均引流通畅,加强胸腹联合手术切口的护理及并发症的预防。患者手术顺利,未发生心律失常、出血、重要脏器损害、感染等并发症,术后第 40天出院。

  • 标签: 体外循环 右心系统 子宫内平滑肌瘤 胸腹联合手术 护理
  • 简介:子宫肌瘤为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子宫良性肌瘤Ⅲ。按肌瘤生长部位不同分肌壁间肌瘤、浆膜下肌瘤及粘膜下肌瘤,但巨大型子宫峡部肌瘤(肌瘤重达8kg)较为罕见。我科于2003年3月22日收治1例巨大子宫峡部肌瘤,行子宫全切术、左侧输尿管膀胱吻合术,术后第2天病人出现了药物过敏性皮疹,我们加强了管道护理及皮肤的特殊护理,减轻了病人的痛苦,收到了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 标签: 子宫肌瘤 皮疹 药物性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胎儿宫内窘迫孕产妇新法护理对预防新生儿窒息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3月-2021年3月间收治的胎儿宫内窘迫产妇共30例。分组应用不同的护理方法进行干预,观察效果差异。结果:研究组的胎儿宫内窘迫导致的新生儿窒息发生的概率更低,与参照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

  • 标签: 胎儿宫内窘迫 孕产妇 新法护理 新生儿窒息
  • 简介:神经纤维瘤(neurofibroma,NF)是周围神经的一种良性肿瘤,由神经鞘细胞及成纤维细胞2种主要组成成分,是一种少见的遗传性疾病,其病变特点为全身大面积皮肤牛奶咖啡斑和神经纤维瘤样皮肤肿瘤及神经纤维瘤[1]。神经纤维瘤分为单发性和多发性,前者罕见,神经纤维瘤是不易恶变的良性肿瘤,一般可行保守观察,但如果肿瘤过大,妨碍身体活动、影响容貌、有明显压迫症状,或生长迅速并有剧痛,

  • 标签: 巨大神经纤维瘤 手术切除 护理
  • 简介: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动脉瘤约占颅内动脉瘤的3%~6%,瘤体长大后不但会发生破裂出血,而且会压迫邻近结构产生相应症状,如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及外展神经瘫痪,视野缺损等,此外,癫痫、脑缺血、脑积水也是常见的表现。2005年2月,我科采用自体桡动脉移植、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颅内外搭桥术后,再行动脉瘤栓塞术治疗1例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巨大动脉瘤患儿,术后患儿恢复良好,现报道如下。

  • 标签: 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巨大动脉瘤 血管移植术 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动脉瘤 护理 颅内动脉瘤 桡动脉移植
  • 简介:[目的]总结心脏重症监护室(CCU)收治6例巨大动脉导管未闭(PDA)介入封堵术后出现单纯血小板减少症患儿的重症护理工作,探讨巨大PDA介入封堵术后出现单纯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方法。[方法]针对6例患儿的特点,对其生命体征、并发症及出血情况进行监测。[结果]4例患儿在给予血小板(PLT)、激素等内科保守治疗后,患儿血小板计数恢复,临床症状好转后痊愈出院;2例患儿反复内科保守治疗无效后,转入外科取伞、结扎后,痊愈出院。[结论]巨大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后出现单纯血小板减少症的重症护理关键是密切观察患儿消化道、皮肤黏膜、鼻黏膜出血情况,严密监测患儿基本生命体征变化,确保患儿在急性出血期间的安全。

  • 标签: 巨大动脉导管未闭 单纯血小板减少症 介入封堵 重症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孕产妇新法护理用于胎儿宫内窘迫对新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 2014年 7月 -2018年 7月的孕产妇临床资料,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新法护理组)和对照组;观察组: 2014年 7月 -2016年 7月 88例胎儿宫内窘迫;对照组: 2016年 7月 -2018年月 88例胎儿宫内窘迫,并且两组孕产妇的孕周、产龄、胎产次等都无显著差异。 结果:观察组出现新生儿先天残疾及新生儿死亡的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对胎儿宫内窘迫的孕产妇使用新法护理可改善新生儿结局。

  • 标签: []胎儿宫内窘迫 新法护理 新生儿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孕产妇新法护理用于胎儿宫内窘迫对新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8年7月的孕产妇临床资料,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新法护理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014年7月-2016年7月88例胎儿宫内窘迫;对照组2016年7月-2018年月88例胎儿宫内窘迫,并且两组孕产妇的孕周、产龄、胎产次等都无显著差异。结果观察组出现新生儿先天残疾及新生儿死亡的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对胎儿宫内窘迫的孕产妇使用新法护理可改善新生儿结局。

  • 标签: []胎儿宫内窘迫 新法护理 新生儿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在先天性心脏病检测中探讨胎儿心脏超声筛查的应用及效果。方法:本研究的样本以本院中接受检查的孕妇为主,研究起始时间为2021年5月,结束时间为2022年5月,共选择400例进行分析。所有的孕妇均接受病理检查、常规三级超声检查和胎儿心脏超声检查,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对胎儿心脏超声检查在先天性心脏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接受检查的孕妇中,采用病理检查检出24例先天性心脏病,检出率为6.0%。采用胎儿超声检查有22例先天性心脏病,检出率为5.5%。采用常规三级超声检查有16例检出,检查率为4.0%。胎儿心脏超声检查与病理检查相比,具有较高的符合率,为91.67%,而常规三级超声检查的符合率为66.67%,相比前者较高(P<0.05)说明有统计学意义。100%为胎儿心脏超声筛查的灵敏度,99.5%为特异度,而77.27%为常规三级超声检查的灵敏度,98.0%为特异度,其中存在差异的为灵敏度(P<0.05),特异度无差异(P>0.05)。结论:在先天性心脏病检测中应用胎儿超声检查,具有较高的诊断效果和应用价值。

  • 标签: 先天性心脏病检测 胎儿心脏超声 筛查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对产妇及胎儿影响。方法:将本院于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收入的100例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产妇设为实验组,于同期收入的100例正常产妇设为对照组。对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对产妇及胎儿影响进行分析。结果:两组妊娠结局对比分析,可见实验组剖宫产率、胎盘早剥率以及产后出血率较高(P<0.05) 。两组新生儿情况对比分析,可见实验组胎儿窘迫率、新生儿窒息率较高(P<0.05)。新生儿死亡率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含义(P>0.05)。 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能够对产妇及胎儿产生严重的影响,对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予以有效预防,强化孕期保健以及较早治疗可有效改善妊娠结局。

  • 标签: 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 产妇 胎儿 妊娠结局
  • 简介:腹内压(IAP)是指膀胱周围腹腔的压力。传统测量腹围可粗略了解患者腹腔压力的变化。腹内压的变化与疾病的程度呈正相关,随着腹内压的升高,加重了对各脏器功能的影响,肾功能变化与腹内压变化有直接相关性。大多数人把腹内压〉25mmHg(1mmng=0.133kPa)作为选择开腹减压的指标。

  • 标签: 腹腔包块 急性肾功能不全 手术配合 剖腹 并发 腹腔压力
  • 简介:【摘要】总结1例会阴区I型巨大神经纤维瘤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通过术前加强心理护理、完善术前相关准备,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做好疼痛管理、创面护理、皮瓣观察、营养支持、防治并发症,病人手术成功,伤口痊愈出院。

  • 标签: 神经纤维瘤病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妊娠高血压产妇在整体护理模式的影响下疾病控制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1年10月间我院的妊娠高血压患者53例,分为参照组(n=26,常规护理)和实验组(n=27,整体护理),对比两组血压、胎儿结局。结果:实验组收缩压、舒张压及胎儿不良结局发生率均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整体护理模式对于稳定妊娠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其疾病进展有显著作用,同时也能够有效将其不良胎儿结局的发生率。

  • 标签: 整体护理 妊娠高血压 疾病控制程度 胎儿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研究采用改良中凹截石位在手术室巨大子宫肌瘤患者体位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2019年7月-2020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名巨大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每组40名。即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改良式中凹截石位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截石位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中的失血量、手术时长、围手术期舒适度、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采用改良式中凹截石位护理的观察组在手术中失血少,手术时长短(P

  • 标签: 巨大子宫肌瘤 改良式 中凹截石位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孕期针对性护理对妊娠期糖尿病高危孕妇糖脂代谢及胎儿预后的影响。方法:研究包含60例观察对象,设定研究期起-止范围2022年3月-2023年3月,从妊娠期糖尿病高危孕妇中筛取,入组后经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两组,每组30例),分别应用孕期针对性护理(观察组)与常规护理(对照组),对比不同护理方案对患者的实践应用情况。结果:经护理干预,观察组中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指标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孕妇妊高血压综合征、产后出血、胎儿窘迫等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孕期针对性护理融入妊娠期糖尿病高危孕妇中,对于改善孕妇糖脂代谢水平,提升胎儿预后质量效果显著,推荐参考使用。

  • 标签: 孕期针对性护理 妊娠期糖尿病 高危孕妇 糖脂代谢 胎儿预后
  • 简介:摘要:为了解决胎儿畸形引产产妇的心理问题,我们引入了一例三维筛选评估模型在胎儿畸形引产产妇心理护理中的个案管理。研究采用的是观察和个案报告的研究方法,通过对不同个案的观察和记录,从多个维度深入理解其心理变化。研究发现,这种三维筛选评估模型能够对产妇的心理状态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情绪、心理反应及心理压力等,有利于我们了解其实时的心理变化,并为其提供个性化的心理护理。同时,研究还发现,该模型对于全面提升胎儿畸形引产产妇的心理健康状况,改善其对待畸形胎儿的态度,以及恢复其正常的生活和心理状况都十分有效。此研究成果可为医护人员在处理类似心理难题时,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 标签: 三维筛选评估模型 胎儿畸形引产产妇 心理护理 个案管理 心理健康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风险管理在胎儿脐带绕颈产程护理过程中应用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风险管理前)和2018年6月-2019年6月(风险管理后)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胎儿脐带绕颈的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分组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无风险管理的对照组和有风险管理的实验组,各60例。通过两组对比观察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基础护理合格率、及产妇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的情况。结果在运用了风险管理的护理方式以后,实验组的胎儿宫内窘迫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基础护理合格率及产妇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风险管理在降低胎儿宫内窘迫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以及提高基础护理合格率和产妇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有积极作用,故可临床运用并推广。

  • 标签: 风险管理 脐带绕颈 产程护理 积极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风险管理在胎儿脐带绕颈产程护理过程中应用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 2017年 6月 -2018年 6月(风险管理前)和 2018年 6月 -2019年 6月(风险管理后)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胎儿脐带绕颈的 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分组法将 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无风险管理的对照组和有风险管理的实验组,各 60例。通过两组对比观察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基础护理合格率、及产妇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的情况。结果:在运用了风险管理的护理方式以后,实验组的胎儿宫内窘迫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基础护理合格率及产妇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风险管理在降低胎儿宫内窘迫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以及提高基础护理合格率和产妇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有积极作用,故可临床运用并推广。

  • 标签: 风险管理 脐带绕颈 产程护理 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