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湖北 荆州 434000 【 摘要 】 目的 : 研究并观察麻醉术前健康宣教和麻醉恢复室优质护理对病人满意度的影响。 方法 :将 2019 年 9 月期间来本院进行麻醉手术的 599 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他们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 299 人,对照组 300 人。其中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麻醉术前健康宣教和麻醉恢复室优质护理的护理方法,记录并统计两组患者的满意度。 结果 :经统计,研究组患者满意度( 91.3% )明显高于对照组( 72% )( P<0.05 )。 结论 :在传统护理的基础上增加术前健康宣教和麻醉恢复室优质护理的护理方法在提高患者满意度上有一定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健康宣教 麻醉恢复室优质护理 患者满意度
  • 简介:[目的]探讨心脏外科手术的麻醉护理配合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2017年7月医院收治的13例心脏外科手术资料,总结心脏外科手术的麻醉护理配合经验。[结果]无一例病人因麻醉护理不当出现意外和不良事件,病人均顺利完成手术。[结论]心脏外科手术难度较大,对麻醉整体配合要求较高,麻醉护理配合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手术效果。

  • 标签: 心脏外科 麻醉 护理
  • 简介:综述了麻醉术后体位护理的国内研究现状。主要包括麻醉分类及术后体位护理常规,全麻术后体位护理现状和椎管内麻醉术后体位现状。认为护士应参照国内外关于麻醉术后体位护理的研究新进展,为病人采取舒适卧位,减少麻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麻醉术后 体位护理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无痛胃镜检查中的麻醉护理手段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1年12月在本院进行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80例,按照检查日期单双号分为常规组(n=40)和观察组(n=40),前者采用常规麻醉护理,后者采用优质麻醉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5.00%,明显低于常规组(P

  • 标签: 无痛胃镜 麻醉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心脏外科手术的麻醉护理措施。方法 选择我院在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之间进行治疗的心脏手术患者60例展开研究,按照分组原则范围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患者参与研究。观察组应用优质护理的方式,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方式。护理工作结束后,对比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且数据有统计差异(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且数据有统计差异(P<0.05)。结论:心脏外科手术在护理中,患者病情比较严重,稍有不慎就会导致患者生命健康受到威胁,因此,在患者麻醉的过程中,应用优质护理方式,提高麻醉护理效果,帮助患者恢复健康,促进医疗水平的全面提高。

  • 标签: 心脏外科 手术麻醉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现如今我国的临床医学发展迅速,国内针对术前麻醉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对于一些特殊的疾病患者需要接受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前麻醉是保证检查安全开展的大前提。临床针对纤维支气管镜术前检查的方式较多,其中包括了喷雾、雾化吸入法、环甲膜穿刺法等,为了保证麻醉效果,医护人员需要针对现有的信息进行整理,归纳,分析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麻醉的方式予以科学的干预。现针对纤维支气管镜下的术前麻醉方式进行综述研究,内容如下。

  • 标签: 纤维支气管镜 术前麻醉 阐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分阶段护理结合硬膜外镇痛无痛分娩对初产妇母婴结果的影响。方法:本院选取100例初产妇患者分析,研究时间起始点范围:2018.12-2021.12,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对照组(常规分娩及常规护理、50例患者)、观察组(分阶段护理结合硬膜外镇痛无痛分娩、50例患者),统计各项指标(护理满意度、产程时间及出血量)分析。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产程时间及出血量较对照组更接近正常范围,P<0.05。结论:分阶段护理结合硬膜外镇痛无痛分娩因其优势明显在临床中广泛使用,具有缩短从产程时间、减少出血量、提高护理满意度的效果,在临床中具有借鉴及应用推广价值。

  • 标签: 无痛分娩 分阶段护理 初产妇 护理满意度 硬膜外镇痛
  • 简介:总结5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硬膜外封闭联合中药熏蒸治疗的观察与护理。护理重点是做好心理护理,配合医生做好硬膜外封闭和中药熏蒸治疗,加强并发症观察,指导正确的功能锻炼。痊愈32例,有效2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27%。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硬膜外封闭 中药熏蒸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连续硬膜外分娩镇痛对初产妇产后早期盆底功能的价值。方法:以200例初产妇为样本,样本均在2021年2月至2022年1月入选,均同意在100例样本量下随机分组,有对照组、观察组,前者未实施硬膜外镇痛,后者实施连续硬膜外分娩镇痛,观察盆底功能指标,统计POP及SUI发生率。结果:通过I、II类纤维肌力、I类肌纤维、II类肌纤维、盆底肌静态张力、盆底肌闭合收缩力等五个维度观察盆底功能指标,检验后观察组、对照组组间比较,P>0.05;通过POP、SUI等二个维度统计发生率数据,在观察组达到25.00%、4.00%,检验后均比对照组低,P

  • 标签: 连续硬膜外分娩镇痛 初产妇 早期盆底功能 临床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对于硬膜外血肿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将72例创伤性硬膜外血肿患者分为观察组(临床护理路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36例,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4.44%>72.22%,χ2=6.400)以及护理后的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69.65±5.16)分>(60.08±6.82)分,t=6.714]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36.64±3.92)分<(44.79±4.26)分,t=8.447]、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39.02±3.64)分<(45.17±3.92)分,t=6.898]以及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10.16±1.65)分<(12.73±1.92)分,t=6.091]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硬膜外血肿护理效果,加快患者的神经功能、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改善其身心状态。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创伤性硬膜外血肿 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本文旨在探究患者在麻醉后恢复室的情况,并探讨实施麻醉一体化管理模式的效果。方法 参与本次研究的100例患者,均为2020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1日期间,在我院接受麻醉的患者,采用数字分组法,随机分成两组,A组患者50例给予常规麻醉护理管理,B组患者50例给予麻醉护理一体化管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恢复效果。结果 B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低于A组,且恢复情况高于A组,组间数据统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麻醉护理一体化管理模式 麻醉后 恢复室 有效性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麻醉苏醒护理结合保温护理对全麻患者麻醉苏醒期应激指标、苏醒期躁动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全麻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据分组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n=60)与观察组(n=60),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麻醉苏醒护理与保温护理,观察两组应激指标、苏醒期躁动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2分、3分评分较对照组无差异(P>0.05);观察组0分、1分评分对比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较对照组均降低,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麻醉苏醒护理联合保温护理可显著消除应激反应,缓解苏醒期躁动。

  • 标签: 麻醉苏醒护理 保温护理 全麻 应激指标 苏醒期躁动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麻醉前进行心理干预对术后麻醉恢复期病人导尿管刺激顺应度适应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20年10月—2021年8月术后的66名麻醉恢复期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平均的分为两组,一组名为观察组,一组名为实验组,两组患者都在病人上麻醉后,手术前时使用导尿管置管术,但是两组的心理干预时间不同,观察组是在病人进入麻醉恢复室后,麻醉复苏期,病人有感知后进行心理干预,实验组是在麻醉前就进行心理干预。观察不同阶段心理干预对麻醉恢复期病人导尿管刺激顺应度的影响。结果:本文将患者的躁动率以及术后的生活质量作为研究的判定指标,将两组的躁动率分别进行对比,经过结果的对比后发现,实验组的躁动率明显低于低于观察组,并且具有一定的差异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生活质量上,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高于观察组患者,并且具有一定的差异性(P

  • 标签: 心理干预 麻醉时间 导尿管刺激 术后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伴鼾症患者全麻手术后麻醉恢复期病情观察和护理对策。方法 把78例全麻手术伴鼾症患者术后送入麻醉监护室,观察其症状,并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结果 低氧血症有29例、呼吸抑制有10例、高血压有9例、低血压有6例、心律失常3例、低体温8例。结论 观察全麻手术伴鼾症患者术后的麻醉恢复情况,并采取有效护理,可以减少预防并发症。

  • 标签: 全身麻醉 鼾症 麻醉恢复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麻醉护理一体化管理模式在PACU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04月-2022年04月我院收治的80例全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分别采用麻醉护理一体化管理模式和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焦虑、抑郁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各项苏醒指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PACU中为全麻患者应用麻醉护理一体化管理模式可取得显著效果。

  • 标签: 麻醉后恢复室 麻醉护理一体化管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麻醉护理一体化管理模式在妇科手术患者麻醉苏醒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22年6月——2023年5月收诊的行妇科手术治疗病人为研究对象,筛选共计66例。以入院时间顺序将对象分入常规组(33例)、实验组(33例)。常规组开展常规麻醉护理模式,实验组开展麻醉护理一体化管理模式,比较两组复苏进程指数、麻醉苏醒(Steward)和疼痛(VAS)评分。结果:相较常规组,实验组患者复苏进程指数更低,P<0.05。相较常规组,实验组Steward评分更高、VAS评分更低,P<0.05。结论:妇科手术病人的麻醉苏醒护理中,应用麻醉护理一体化管理可促使病人安全、快速苏醒,建议普及应用。

  • 标签: 妇科手术 麻醉苏醒 麻醉护理一体化管理 应用
  • 简介:摘要: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衰退,各项功能退化,故接受手术治疗时,根据病情全麻术可确保手术顺利完成,一般手术完成后会将患者转移至麻醉恢复室进行观察和护理,待患者生命体征正常后结束护理。麻醉复苏期内进行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可降低患者并发症(躁动、寒战、呼吸抑制)发生率。本次研究目的是针对老年全麻术后麻醉复苏期应用麻醉护理一体化管理联合预见性护理来提升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发生情况,本次笔者将通过对相关医学论著的分析结合其中论点与本次综述进展进行互相鉴证,评估麻醉护理一体化管理的应用价值。

  • 标签: 麻醉护理一体化管理 老年 全麻术 麻醉复苏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