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常压缺氧小鼠脑组织损伤之特点及其血清差异蛋白质表达,探寻常压缺氧性脑损伤生物标志蛋白。方法60只雌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常压缺氧组,建立常压缺氧小鼠模型并按缺氧持续时间分为缺氧1周、2周和3周组,分别检测血清和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应用弱阳离子交换芯片结合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分析常压缺氧不同时间血清蛋白质表达谱变化。结果常压缺氧小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逐渐降低,其中缺氧3周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常压缺氧2周组小鼠血清丙二醛含量明显升高,与正常对照组和缺氧1周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常压缺氧各亚组小鼠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常压缺氧后脑组织中丙二醛含量呈升高趋势,缺氧2周组和3周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弱阳离子交换芯片结合质谱分析共获得342血清蛋白质峰,其中相对分子质量为3500、3578、3706、3516和4130等5蛋白质峰相对强度缺氧性脑损伤升高,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有73蛋白质峰分布于各缺氧组但在正常对照组中未检测到。这78蛋白质峰中30蛋白质峰于缺氧≤2周表达,48蛋白质峰于缺氧2周表达。结论常压缺氧可引起小鼠脑组织损伤,使血清及脑组织中与氧自由基相关酶活性发生改变,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降低,血清及脑组织中丙二醛含量升高;并可改变血清蛋白质表达谱。提示血清中出现部分蛋白质可能为常压缺氧性脑损伤诱导血细胞基因表达产物,血清中所检测到差异蛋白质以及缺氧新出现蛋白质可能是脑损伤生物标志蛋�

  • 标签: 低氧 丙二醛 超氧化物歧化酶 蛋白质芯片
  • 简介:低血钾性周期性麻痹(hypokalemicperiodicparalysis,HOPP)是一种以反复发作突发性骨骼肌弛缓性瘫痪为临床特征疾病,随着近年对离子通道结构深入研究,认为低血钾性周期性麻痹与染色体基因突变引起骨骼肌钙通道异常有关[1,2].实验室检查,血清钾水平下降是诊断低血钾性周期性麻痹关键生化指标,但临床上发现部分患者伴有血清肌酸激酶(CK)水平增高,其发生机制还不十分清楚[1].笔者对我院1998年6月-2004年6月收治33例低血钾性周期性麻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进一步探讨血清肌酸激酶水平变化机制及其临床意义.

  • 标签: 低血钾性周期性麻痹 血清肌酸激酶 HOPP 弛缓性瘫痪 血清钾
  • 简介:主动脉弓粥样硬化斑块与脑血管及外周血管栓塞事件发生有着非常紧密联系。对高危人群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ransesophagealechocardiography,TEE)研究发现,主动脉弓粥样硬化斑块也是卒中栓子来源之一。

  • 标签: 脑梗死 超声 主动脉 动脉粥样硬化
  • 简介:体质与睡眠障碍性疾病有密切相关性,本文从体病相关论与中医体质应用于睡眠障碍性疾病展望两方面进行了论述.

  • 标签: 中医体质学 睡眠障碍
  • 简介:脑微出血(cerebralmicrobleeds,CMBs)属于脑小血管病(cerebralsmallvesseldisease,CSVD)范畴,不同类型CSVD发病机制、危险因素及其临床意义是不同,诸多研究显示,CMBs已成为影响卒中出血转化、预后和复发、造成认知障碍以及年龄相关能力丧失重要危险因素。CMBs与脑出血联系紧密,可作为某些脑血管病辅助诊断和出血预测指标,对其进行深入细致研究,有助于揭示CSVD发生机制,对制定溶栓、抗凝、抗血小板等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因此,探讨CMBs发病机制(包括基因遗传学、组织病理学)、早期预警及干预手段是解决上述医学难题关键。本文重点对CMBs定义及存在争议、发病机制、流行病学、影像学表现及其临床意义进行综述分析并提出研究展望,以期为CMBs相关研究提供启示。

  • 标签: 脑微出血 磁敏感加权成像 脑小血管病 发病机制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含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择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利用Dade-BehringProSpec全自动特定蛋白分析系统,采用散射免疫比浊法检测各组患者hsCRP血清水平,观察ACI不同病程含量变化.并对其神经功能缺损进行标准评分.并选取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急性脑梗死组不同时期血清hsCRP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卒中第7天水平最高,随后逐渐下降;血清hsCRP含量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呈正相关(r=0.53,P<0.01),重型患者hsCRP浓度明显高于轻、中型患者.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明显升高,且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呈正相关,可作为急性脑梗死患者病变稳定程度敏感指标之一.

  • 标签: C-反应蛋白 脑梗死 炎症 免疫比浊法 急性期 血清
  • 简介:目的研究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术后行有创动态颅内压监测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58例行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病例资料,随机分为颅内压监测组与对照组,每组79例。比较两组脱水剂使用剂量、并发症发生率及GOS评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颅内压监测组甘露醇使用时间和剂量显著减少,而肺部感染、电解质紊乱发生率明显降低(均P〈0.01)。两组GOS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可及时反映颅内压变化,对病人临床救治及判断预后有积极指导意义

  • 标签: 颅脑损伤 重型 颅内压 监测 有创性 预后 神经外科手术
  • 简介:医疗界品管大师Donabedian强调“没有测量就没有质量”,可知测量对于质量重要性,实际运用中则以指标进行医疗照护结构、过程与结果层面的监测,以作为医疗照护质量提升参考。中国台湾地区质量指标发展虽较世界先进国家和地区较晚,但发展至今已有本土化及覆盖全省医疗质量指标监测系统,包括台湾临床成效指标(TCPI)、台湾医疗照护质量指标(THIS)与台湾地区医院协会发展指标系统(TCHA)等指标计划。亚东纪念医院藉由导入质量指标计划,逐步建构全面性质量指标管理系统,制定全院质量指标制/修订、监测与改善规范,护理品管推广过程中,凭借培养护理同仁品管能力,将管制图运用于日常病房指标监测,以积极推进质量改善PDCA循环,同时积极拓展与同侪医院间观摩与学习,通过建构、逐步推广、扩散与分析检讨,使护理品管推广更畅通,实现以“病人为中心”高水平照护质量

  • 标签: 质量指标 临床指标 指标测量 质量改善 护理质量管理
  • 简介:目的探讨电针足里穴治疗对卒中并发胃肠功能紊乱患者临床效果,发挥中医优势,为中西医结合治疗卒中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2月入住我院神经科并且病程超过2卒中并发胃肠功能紊乱80例患者,随机将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有40例。给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及护理,而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双侧足里穴电针治疗。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75%,观察组总有效率92.5%,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便、排气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两组胃泌素、胃动素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足里穴电针治疗可有效促进卒中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改善胃肠动力,调节胃肠激素分泌,临床疗效显著。

  • 标签: 电针 足三里 卒中 胃肠功能紊乱
  • 简介:目的探讨支架释放技术颅内宽颈动脉瘤栓塞治疗中安全性、疗效及技术优势。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月至2009年5月间支架释放技术(支架输送至载瘤动脉动脉瘤段,先填塞部分弹簧圈再释放支架)治疗153例178"动脉瘤患者动脉瘤及载瘤动脉解剖形态,支架植入技术操作程序,临床和造影结果。结果所有动脉瘤均成功植入支架,其中Neuroform支架76枚、Enterprise支架72枚、LEO支架33枚。术后即刻完全栓塞136动脉瘤(76.4%),瘤颈残留29(16.3%),部分栓塞13(7.3%)。术中弹簧圈拉丝1例,血栓栓塞并发症1例。平均术后9.3月后DSA随访74例,MRA随访44例,显示3例动脉瘤再通。结论支架释放技术是颅内动脉瘤栓塞治疗中一种重要手段,能显著提高动脉瘤颈覆盖率而达到血管重建目的,使支架治疗技术成功率、安全性和疗效进一步提高。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栓塞 支架
  • 简介:目的:讨论对脑卒中睡眠障碍患者应用药物结合心理治疗效果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收治脑卒中睡眠障碍患者1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中男29例,女21例,平均年龄(54±8)岁,对照组中男31列,女19例,平均年龄(53±7)岁。观察组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增加由心理方面的权威专家与脑卒中睡眠障碍患者护理人员一同商定心理干预计划,进行1次/d,连续连续进行5次,为1疗程。观察患者PSQI评分情况、患者疗效评价,即睡眠障碍症状消失、睡眠时间延长、睡眠障碍症状无改变,还有2组患者睡眠结构包括非快眼动相(NREM)S1~S4期以及快动眼相(REM)睡眠占总睡眠时间百分比。结果:对照组PSQI评分情况为85.32分,观察组评分为10.97分,患者睡眠得到了明显改善,而且观察组疗效评价为总有效率48%,对照组总有效率则为96%,睡眠结构上,NREM和REM均显著高于观察组。结论: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配合心理干预对改善脑卒中患者睡眠障碍效果显著,而且还可以修复患者神经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脑卒中后睡眠障碍 药物结合心理疗法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大动脉粥样硬化不同机制所知脑梗死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临床意义。方法采用中国缺血性卒中分型(CISS)分型方法,对临床诊断为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根据发病机制分为4型,比较各组之间血清hs—CRP,并观察其余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以及不同机制类型梗死复发关系。结果动脉一动脉栓塞型患者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载体动脉阻塞穿支动脉型和混合型脑梗死组(P〈0.01);低灌注/栓子清除障碍型患者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载体动脉阻塞穿支动脉型(P=0.016),其他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动脉-动脉栓塞型患者中大于6mg/L例数明显高于载体动脉阻塞穿支动脉型和混合型脑梗死组(P〈0.01);低灌注/栓子清除障碍型患者中大于6mg/L例数明显高于载体动脉阻塞穿支动脉型(P〈0.05)。中、重度神经功能缺损患者血清hs-CRP水平高于轻度神经功能缺损患者(P〈0.01);重度神经功能缺损患者血清hs—CRP水平高于中度神经功能缺损患者(P〈0.01)。发病早期NIHSS与动脉一动脉栓塞型患者血清Hs.CRP水平升高成正相关(P=0.01)。动脉-动脉栓塞型和混合型卒中复发率明显高于载体动脉阻塞穿支动脉型(P=0.001,0.022)。结论血清hs—CRP可反映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中斑块稳定性,对早期诊断、病情判断以及复发风险有一定预测价值。

  • 标签: 动脉粥样硬化 脑梗死 发病机制 超敏C反应蛋白
  • 简介:目的探讨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垂体腺瘤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神经外科2010年1月—2017年6月,行经单鼻-蝶窦入路显微镜下手术切除垂体腺瘤145例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分析其手术切除范围、术后临床疗效及手术前后血清催乳素(prolactin,PRL)、生长激素(growthhormone,GH)水平。结果本组患者术后半年时,头痛、视野缺损、视力减退、神经内分泌紊乱(泌乳闭经、性功能障碍、肢端肥大、激素水平异常、向心性肥胖等)等症状明显改善。肿瘤全切组患者术后第1d、第7d、第14d血清PRL、GH激素水平较术前均明显下降,而未全切组患者无明显变化。手术全切组患者术后第1d、第7d、第14d血清PRL、GH激素水平比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5)。结论经单鼻孔-蝶窦显微手术切除垂体腺瘤,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及并发症低等优点;并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和血激素水平;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单鼻孔蝶窦入路 显微手术 垂体腺瘤
  • 简介:目的探讨早期干预治疗对脑卒中抑郁患者生活质量影响。方法选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筛选评定出脑卒中抑郁患者246例,分为2组,其中治疗组154例,口服抗抑郁药物治疗;对照组92例,未进行抗抑郁治疗。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修订Barthel指数fMBI)、生活质量指数(QLI)量表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1月、3月和6月进行评分.对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1月、3月、6月HAMD量表评分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BI量表评分和QLI量表评分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干预治疗脑卒中抑郁不仅可以改善患者抑郁状态,而且还可以促进患者躯体功能恢复,改善患者主观生活满意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脑卒中 抑郁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研究急性液化石油气(LPG)中毒大鼠血清S100B和髓鞘碱性蛋白(MBP)变化。方法健康雄性成年SD大鼠54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n=6)、20%LPG中毒组(n=24)和50%LPG中毒组(n=24)。2组大鼠分别吸人20%、50%LPG,对照组吸人等体积空气。中毒1、2、3、7d时每组取6只大鼠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SS),ELISA法检测血清样本S100B和MBP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20%LPG组中毒1d、50%LPG组中毒1d和2d时NSS评分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d和2d时,20%LPG组和50%LPG组大鼠血清S100B、MBP均高于正常对照组,且50%LPG组高于20%LP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d时50%LPG组血清S100B、MBP高于正常对照组和20%LP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鼠LPG中毒1d时NSS评分、血清S100B、MBP浓度最高,与其它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S),随时间延长逐渐恢复。结论LPG中毒大鼠血清S100B和MBP同时升高,提示胶质细胞参与LPG中毒对神经系统损害。

  • 标签: 中毒 S100B 髓鞘碱性蛋白
  • 简介:目的探讨聚焦解决模式对脑胶质瘤术后病人自我管理效能感和生命意义影响。方法以82例脑胶质瘤术后病人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聚焦解决模式干预;应用癌症自我管理效能感量表和癌症病人生命意义量表评价干预前后效果。结果观察组病人干预后自我管理效能感及各维度得分明显高于干预前(P<0.05),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病人干预前后自我管理效能感及各维度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干预后生命意义及各维度得分明显高于干预前(P<0.05),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病人干预前后自我管理效能感及各维度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聚焦解决模式能够提高脑胶质瘤术后病人自我管理效能和生命意义水平,促进病人康复。

  • 标签: 脑胶质瘤 聚焦解决模式 自我管理效能感 生命意义
  • 简介:目的观察偏头痛患者血装饰品中内皮素(ET)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含量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测38例无先兆型偏头痛患者及25例正常人血浆ET、CGRP含量.结果均高于对照组偏头痛组ET、CGRP含量,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ET和CGRP比值升高(ET/CGRP)与偏头痛严重程度有关,重度者显著高于轻中度者.结论偏头痛发病可能与ET、CGRP水平失衡有关.

  • 标签: 偏头痛 内皮素 降钙素基因肽 血浆 CGRP含量
  • 简介:目的探讨肺炎链球菌溶血素(PLY)致感染性脑损伤中细胞凋亡及凋亡诱导因子(AIF)表达及意义。方法SD大鼠8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PLY组颈内动脉注射0.2mL(7μg)PLY]和生理盐水(NS)组(颈内动脉注射等体积NS),每组40只。每组按观察时间点分为6h、12h、24h、48h4亚组,每亚组10只,其中5只注射EB,甲酰胺法测定脑组织EB含量判断血脑屏障(BBB)破坏程度。5只不注射EB,取脑组织切片,应用免疫组化和TUNEL染色分别检测脑组织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AIF蛋白含量和细胞凋亡。结果与NS组比较,造模各时间点PLY组大鼠脑组织EB、NSE、GFAP、AIF蛋白含量均较高。细胞凋亡较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LY组大鼠脑组织凋亡细胞数与AIF蛋白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0.959,P=0.000)。结论细胞凋亡参与了PLY诱导脑损伤发展过程,A1F可能介导了神经细胞凋亡。

  • 标签: 肺炎链球菌溶血素 感染性脑损伤 细胞凋亡 凋亡诱导因子
  • 简介:窝是神经外科手术中相对困难部位,传统颅窝手术不要求严密缝合硬脑膜,不行骨瓣成形复位,常规放置外引流管。而现代外科微创理念要求尽可能做到解剖复位,

  • 标签: 颅窝 解剖复位 神经外科手术
  • 简介:脑卒中感染及其发病机制,尤其是脑卒中诱导免疫抑制这一概念是目前一研究热点。白介素10(IL-10)作为一抑制性细胞因子脑卒中免疫抑制中发挥作用。本文就白介素10脑卒中产生及生物学功能进行综述。

  • 标签: 脑卒中后免疫抑制 交感神经系统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 白介素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