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探讨更年期综合征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针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相应的健康指导。

  • 标签: 更年期 心理状态 健康指导
  • 简介:背景:已有报道认为Sweet综合征(SS)与恶性肿瘤、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妊娠和药物等多种因素有关。材料和方法:作者对在自己科室就诊的淋巴水肿部位发生SS样皮损的患者进行了回顾,记录和分析了患者的临床表现、组织病理特征、治疗及预后资料。结果:作者报道7例曾行包括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在内的乳腺癌外科手术后的女性患者。其中6例应用他莫昔芬。所有患者均有与SS一致的几种皮损,主要位于因乳腺切除术后发生淋巴水肿的肢体部位及同侧胸壁、躯干和背部。其中1例出现大疱性损害。3例皮损自行缓解,2例经抗生素治疗,1例经皮质激素治疗,1例经皮质激素联合抗生素治疗后痊愈。结论:乳腺切除术后淋巴水肿部位发生红色痛性斑块应考虑为Sweet综合征的罕见表现。作者在文献中仅发现3例类似报道。尽管该现象的发病机制难以解释,但被认为可能与免疫监视功能缺陷有关。

  • 标签: SWEET综合征 淋巴水肿 切除术后 腋窝淋巴结清扫术 皮质激素治疗 抗生素治疗
  • 简介:目的:对艾滋病感染孕产妇母婴阻断综合干预措施展开研究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09年1月至2014年3月期间收治的100例艾滋病感染孕产妇,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母婴阻断干预方法,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干预方法,对两组干预后阳性孕产妇及所产婴儿的母婴阻断情况进行观察对比。结果:研究组所生婴儿37例(74.0%),婴儿失访1例(2.7%),婴儿存活36例(97.3%),婴儿HIV阳性1例(2.7%);对照组分别为43例(86.0%),9例(20.9%),34例(79.1%),4例(9.3%);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HIV阳性产妇中孕期发现率72.0%,终止妊娠率26.0%;对照组分别为30.0%,14.0%;研究组HIV阳性产妇中孕期发现率、终止妊娠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孕期服药率58.0%,产时服药率86.0%,婴儿服药率96.0%;对照组分别为18.0%,54.0%,58.0%;研究组孕期服药率、产时服药率及婴儿服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诊断、发现HIV阳性病例,开展针对性综合干预措施,是降低HIV母婴传播的重要手段,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艾滋病感染 母婴阻断 综合干预
  • 简介:瘢痕疙瘩是皮肤损伤修复过程中,真皮和相邻的皮下组织纤维良性增生而形成。目前,针对瘢痕疙瘩的治疗方法较多,但效果通常较差,尤其是单纯的放射治疗。最近的一篇Meta分析报道,两种治疗方法联合治疗瘢痕疙瘩被认为很有前景:一种是手术切除辅助放射治疗;另一种是手术切除辅助局部化疗药物,包括丝裂霉素C。通过对文献的查阅发现,这两种方法,虽然在某种程度上都有一定的疗效,但都未用于〉5cm的瘢痕疙瘩治疗。作者运用手术切除联合应用丝裂霉素C和放射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辅助放射治疗 丝裂霉素C 瘢痕疙瘩 手术切除 多形性 Meta分析
  • 简介:作者报道1例7岁男孩面部有血管瘤、胸骨局部凹陷、主动脉缩窄、室间隔缺损及脑动脉发育不良引起急性梗塞。这些临床特征被总称为胸骨畸形/血管发育不良综合征或PHACES综合征。在5岁时,患儿右臂、右手和背部沿Blaschko线出现线状色素减退,发病前无炎症史,皮损持续不变。之前报道的此综合征不伴发上述色素改变。

  • 标签: 发育不良综合征 胸骨畸形 色素减退 血管瘤 线状 BLASCHKO线
  • 简介:报告1例苯巴比妥致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患者女,26岁,孕期使用苯巴比妥10日后躯干出现皮疹,伴发热及肝功能异常,多次用药后原有皮疹加重,伴肝脏、心脏、肺功能异常。皮肤科检查:颜面、躯干、四肢见密集的针尖至甲盖大小的红斑、斑丘疹,压之褪色,间有正常皮肤,未见明显脱屑、水疱及大疱。结合病理检查及实验室检查诊断为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给予系统应用激素、护肝、保护胃黏膜等治疗后患者痊愈。

  • 标签: 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 苯巴比妥
  • 简介:目的:了解广西贺州地区中老年男性更年期综合征发病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通过对我院健康体检门诊800例40岁以上接受检查的中老年男性,调查采用录入个人信息、整体健康状况、中老年男子雄激素缺乏(ADAM)自测表进行评估。结果:广西贺州地区中老年男性更年期综合征ADAM自测表阳性总发生率为63.2%,ADAM自测表阳性总发生率与年龄具有明显相关性(P〈0.05)。统计分析显示:年龄、吸烟、饮酒、肥胖、工作压力、婚姻状况、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是影响男性更年期综合征发病率的重要危险因子,而业余爱好、体育锻炼是男性更年期综合征率的重要保护因子,民族、文化程度及职业对男性更年期发病率无明显影响。结论:随着年龄的增长,男性更年期综合征发生率逐渐增高,民族、文化程度及职业对男性更年期综合征的发生率影响不大。年龄、整体健康状况及生活方式是影响男性更年期发生的重要因素。

  • 标签: 男性更年期综合征 中老年男子 ADAM量表 贺州地区
  • 简介:“俄狄浦斯”情结是弗洛伊德借助古希腊的神话创造的一个心理学术语,即所有男孩都有一种心理倾向——恋母情结。本文第一部分“乱伦之后”就是用文学的方式叙述了一个乱伦的病例。并描写了性治疗师在参与这个乱伦病例的治疗当中,从性治疗师的角度探索乱伦患者的心理和社会困境的过程。

  • 标签: 乱伦 性治疗师 心理分析学
  • 简介:嵌甲是一种指趾甲缘或侧角嵌入甲沟皮肤,导致甲皱襞肿大的临床常见甲病,可引发疼痛或发炎,使患足负重困难而影响行走,进而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嵌甲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主要分为保守治疗、外科治疗、替代治疗和联合治疗,方法的选择需要根据其病变严重程度来选择相应治疗方案。

  • 标签: 嵌甲 治疗 嵌甲分级 手术
  • 简介:儿童包茎是儿童常见疾病,易引起儿童尿路感染,影响儿童阴茎发育,易发展为成人包茎或包皮过长,并与生殖器肿瘤相关。儿童包茎的治疗方法很多,本文介绍了十余种治疗方法。尽管部分儿童包茎有自愈趋势,但较早的适度的无痛的干预,可明显减少包茎的近期危害,改善儿童包茎的预后。本文认为尽早进行手法上翻及包皮口扩张是对儿童包茎适度干预的最好的方法。采用一次性的包茎矫形扩张器进行持续性扩张是儿童包茎扩张的好方法。

  • 标签: 儿童包茎 适度干预 包茎扩张 持续扩张法
  • 简介:白癜风是一种CD8+T淋巴细胞介导的以破坏黑素细胞,形成皮肤色素脱失斑为特征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严重损毁患者形象,治疗相当困难。局部外用糖皮质激素、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并联合光疗治疗头面部或躯干部白癜风效果较好,但目前尚无针对肢端型白癜风的理想治疗方法。Janus激酶(Januskinase,JAK)抑制剂,

  • 标签: 治疗方法 白癜风 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磷酸酶抑制剂 JANUS激酶 色素脱失斑
  • 简介:白癜风是皮肤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因其病因复杂,目前尚没有满意的治疗方法。近年来随着对白癜风研究的深入和医疗技术的发展,不断出现一些新的治疗方法和治疗思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疗效,给白癜风治疗带来了新的曙光。我们就近年来白癜风治疗的新进展做一综述。

  • 标签: 白癜风 治疗 进展
  • 简介:目的了解儿童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SSS)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住院儿童SSSS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治疗过程.结果30例SSSS患者行创面分泌物培养,19例见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血培养全部阴性.早期抗生素联合丙种球蛋白静脉滴注取得良好疗效,患儿均于7~10d治愈出院.结论SSSS创面分泌物培养19例见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抗生素并短程联合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支持治疗取得满意疗效.

  • 标签: 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 抗生素 丙种球蛋白
  • 简介:结合1例被误诊7年的胰高血糖素瘤综合征患者病例介绍,并分析胰高血糖素瘤罕见临床表现,该病极易误诊。但因其有反复发作的特定表现的皮损和明显异常的实验室检查,临床上根据可疑皮损,再结合糖尿病史(或血糖升高)、消瘦、贫血等临床表现应考虑该病的可能性,并进一步检查血胰高糖素及影像学定位诊断。

  • 标签: 胰高血糖素瘤 坏死松解性游走性红斑 胰腺肿瘤 神经内分泌肿瘤
  • 简介:患者男,48岁。双下肢瘀斑伴瘙痒2个月,溃疡形成伴四肢麻木十余天。血常规示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24.2%。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轻度增生,真皮血管周围淋巴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结合患者激素治疗减量过程中出现哮喘急性发作,诊断为ChurgStrauss综合征。

  • 标签: Churg Strauss综合征 迟发性哮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