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28 个结果
  • 简介:以芋艿淀粉为原料。采用湿法制备辛烯基琥珀芋艿淀粉酯。以辛烯基琥珀淀粉酯取代度(DS)为指标,研究芋艿淀粉浓度、辛烯基琥珀酸酐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辛烯基琥珀芋艿淀粉酯制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辛烯基琥珀淀粉酯制备工艺。结果表明:辛烯基琥珀芋艿淀粉酯制备的适宜工艺条件:淀粉质量分数40%、辛烯基琥珀酸酐用量为2.0%芋艿淀粉干重、反应温度40℃、反应时间3h。在该工艺条件下,制得的辛烯基琥珀芋艿淀粉酯颗粒结构发生变化,糊化温度由原淀粉的最高温度85.49℃变为82.15℃。红外光谱图中1710~1740cm-1,1550~1610cm-1区间分别出现酯羰基(C=0)伸缩振动吸收和RC00-特征吸收.可断定辛烯基琥珀与淀粉酯化生成辛烯基琥珀淀粉酯。

  • 标签: 芋艿淀粉 辛烯基琥珀酸酐 正交试验 特性
  • 简介:制革工艺中会产生大量含三价铬、氯化物的废液。本文阐述了一种新型制革工艺,以提高化学试剂使用效率来改善制革厂环境。该工艺研发了一种无浴系统,其中氯化钠含量最低,铬盐用量减少,提高最终鞣制温度到55℃。所制得革性能与传统工艺所得革性能相似,然而,新工艺却减少了97%的剩余铬量以及95%的氯化物排放,此外,还节省了100%的水,约78%的NaCl和32%的Cr2O3。从而较之传统工艺提高了55%的经济效益。

  • 标签: 低污染浸酸-铬鞣工艺 无浴 低盐 方案 制革工艺 皮革行业
  • 简介:水性丙烯酯树脂涂饰剂是目前最常用的三大水性涂饰剂之一,本文重点介绍了其改性的原理、方法及特点,概述了环氧树脂、聚氨酯的改性。

  • 标签: 水性涂饰剂 丙烯酸酯树脂 改性
  • 简介:用50%乙醇作为溶剂,在pH等于3、温度为50℃的条件下加热2h,提取了果蔓中的色素。利用分光光度法对果蔓色素的抗氧化活性进行了检测,并研究了在不同条件下果蔓色素的稳定性。结果表明,果蔓色素对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是64.3%、85.3%,对脂质过氧化的抑制率为76.5%。在酸性及氯化钠溶液中能稳定存在,有较好的光稳定性,在50℃下有较好的热稳定性。果蔓色素有较好的抗氧化性能。

  • 标签: 酸果蔓 色素 抗氧化性能 稳定性 分光光度法
  • 简介:本文建立了不同加香食品中以1,4-二溴苯和乙酸苯乙酯为内标测定天然有害物侧柏酮、龙蒿脑、黄樟素和甲基丁香酚含量的气相色谱方法,保留时间定性,内标法定量。前处理方法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方法以二氯甲烷作为提取剂将待测物从各食品基质中分离。结果表明,在实验浓度范围内,种待测物与内标物峰面积比值与浓度比值呈现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54-0.99973;方法检出限分别为侧柏酮0.16μg/mL、龙蒿脑0.2μg/mL、黄樟素0.2μg/mL和甲基丁香酚0.4μg/mL;空白加标回收率为82.47%-98.06%,相对标准偏差为1.09%-4.05%,获得了良好的准确性和精密度;考察了不同基质对待测物回收率的影响。通过对市场上5种食品的检测,表明该法可实现对样品进行灵敏、准确的定性定量分析,本方法可靠,能满足实际样品的检测及监控的要求。

  • 标签: 侧柏酮 龙蒿脑 黄樟素 甲基丁香酚 气相色谱法 同时蒸馏萃取
  • 简介:以交联羧甲基纤维素技术开发了适合番茄酱特性的增稠剂,并对其应用效果进行了研究。建立了羧甲基纤维素交联反应试验:先将羧甲基纤维素溶于乙醇溶液,再添加氢氧化钠后于35℃水浴加热,间歇添加10%环氧氯丙烷乙醇溶液,待反应终止。优化试验结果表明:交联反应使用20g联羧甲基纤维素-8时,氢氧化钠用量2g、环氧氯丙烷4mL、温度35℃、乙醇75%、反应时间8h条件下,制得的交联羧甲基纤维素增稠效果比较适合番茄酱。通过对瓜尔豆胶、黄原胶、卡拉胶、番茄纤维、大豆纤维等几种常用番茄酱增稠剂的增稠效果(颜色、黏手性等)对比,说明本试验开发的交联羧甲基纤维素更适合番茄酱增稠,并保持了番茄酱原有的组织状态特征特征。

  • 标签: 增稠剂 交联 羧甲基纤维素 番茄酱
  • 简介: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样中离子液体表面活性剂的含量,在中性条件下,离子液体表面活性剂溴化1-十四烷基-3-甲基咪唑([C14MIM]Br)和溴化1-十六烷基-3-甲基咪唑([C16MIM]Br)能与甲基橙反应,生成离子缔合物,溶液颜色发生明显改变,最大褪色波长分别为469nm、471nm.在最大吸收波长处,离子液体表面活性剂[C14MIM]Br和[C16MIM]Br的浓度与甲基橙溶液的褪色程度在浓度1μg/mL-40μg/mL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表观摩尔系数分别为1.28×10^4L·mol^-1·cm^-1、1.92×10^4L·mol^-1·cm^-1,回收率99.3%-104.1%.该方法无须萃取,方便快捷,灵敏度高,可用于水样中离子液体表面活性剂的测定.

  • 标签: 甲基橙 离子液体表面活性剂 分光光度法
  • 简介:分别用多种化学修饰剂,如NBS、WRK对枝链霉菌L2001木聚糖酶进行化学修饰,结果表明,作用于色氨酸的试剂NBS能使酶活明显降低,而作用于谷氨酸、半胱氨酸、赖氨酸、精氨酸、丝氨酸及组氨酸残基的试剂对酶活力影响明显。为了进一步研究色氨酸对酶活力的影响作用,通过测定修饰酶的假一级常数。得到至少有一个色氨酸残基在枝链霉菌L2001木聚糖酶的活性中心,并通过底物对化学修饰的保护试验得到,色氨酸残基处在酶与底物的结合位点。结合荧光光谱再次确定色氨酸处于该酶的活性部位,是保持酶活性的必需基团。

  • 标签: 链霉菌 木聚糖酶 化学修饰 活性中心
  • 简介:2011年第10号三聚氰不是食品原料,也不是食品添加剂,禁止人为添加到食品中。对在食品中人为添加三聚氰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三聚氰作为化工原料,可用于塑料、涂料、粘合剂、食品包装材料的生产。

  • 标签: 三聚氰胺 食品原料 限量值 公告 食品包装材料 食品添加剂
  • 简介:以双氰、甲醛为原料制备双氰甲醛(DDF)缩聚物,并研究DDF用作造纸助留助滤剂的可行性。探讨DDF用量、浆料pH值、混合时间及DDF与填料碳酸钙添加顺序4个因素对浆料助留助滤性能的影响,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对DDF和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在纸张中的留着情况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当先加入用量0.03%的DDF、再加入20%碳酸钙、浆料pH值9、混合时间6~7min时,浆料可获得较好的助留效果,但助滤效果不明显;扫描电子显微镜结果表明,碳酸钙和细小纤维在DDF作用下絮聚成体积较大的絮团,留着在纤维交织层中,从而提高了填料和细小纤维的留着率。

  • 标签: 双氰胺甲醛缩聚物 阳离子聚合物 助留助滤
  • 简介:由于啤酒花α-检测中环节多,对仪器、环境及检验人员熟练程度等要求较高,检验结果有时会出现较大误差。本文就准确检测啤酒花中α-含量,谈谈检测时应注意的问题。

  • 标签: Α-酸 失重 萃取 检测对比
  • 简介:通过研究水杨与3种金属离子(Cr(Ⅲ)、Al(Ⅲ)和Cu(Ⅱ))形成的TanningMatrices(配合物-鞣性模块)与皮胶原蛋白作用,采用DSC测得的作用后皮胶原蛋白热变性温度Td,考察TanningMatrices与皮胶原蛋白的耐热稳定性关系。结果证明两种物质形成TanningMatrices与胶原蛋白作用的Td高于两者分别作用,同时发现,构成TanningMatrices的配合物稳定常数越大,Td越高,即皮胶原蛋白耐热稳定性越高。

  • 标签: 水杨酸 配合物 皮胶原蛋白 耐热稳定性
  • 简介:在规定的范围内,通过从产品的口感,组织状态,风味及甜度等方面研究甜味剂乙酰磺胺钾在冷冻饮品中的应用。得出了人工合成甜味剂乙酰磺胺钾应用在冷冻饮品可得到良好的口味,且不影响混合料的熔化和搅打性能。此结果对冷冻饮品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经济意义。

  • 标签: 乙酰磺胺酸钾 冷冻饮品 应用
  • 简介:小麦籽粒的微量营养素矿物质及抗营养因子植主要集中在小麦的糊粉层及麦胚中。传统制粉方法中糊粉层随其他小麦皮层以麸皮的形式去除,造成营养组分的大量流失。为最大程度减少微量营养素的流失,探索小麦营养富集的加工方法,本文拟采用剥皮制粉方法,以剥皮率为研究点,高、中、低筋3种小麦为原料,探讨不同剥皮率下小麦粉中矿物质、植含量的变化及差异。

  • 标签: 小麦面粉 剥皮制粉 植酸含量 矿物质 微量营养素 抗营养因子
  • 简介:4种相对分子质量约为105的丙烯基树脂(其中有:1604>1683>1600>CLE)的基本性能,以及应用于黄牛蓝湿皮的铬复鞣被分析比较。探究这些差异对后续坯革湿染整加工的影响的结果表明:4种丙烯树脂的耐铬稳定性依次为1683>CLE>1604>1600,共性结果表明:用于铬复鞣中均可提高铬鞣剂的吸收率。缺点是会影响革面染料的吸收,尤其是与铬复鞣同时使用;分别使用(在铬复鞣中1.5%,中和后3.0%)有更好的物理力学性和增厚,尤其是1604与1683。CLE与1604复鞣后的粒面平细度最佳。

  • 标签: 制革 丙烯酸树脂 复鞣 应用
  • 简介:目的:分离纯化鱿鱼眼透明质,为利用鱿鱼加工废弃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北太鱿鱼眼为原料,通过正交试验考察酶解时间、温度、酶用量对透明质提取率的影响,优化酶法提取透明质工艺条件;以离子交换层析分离纯化,用紫外光谱和凝胶过滤层析鉴定透明质的纯度及其分子质量,并用红外光谱分析其结构。结果:1)枯草杆菌蛋白酶提取透明质的最适条件为酶解时间1h,温度60℃,酶用量4%,鱿鱼眼透明质的提取率达14.10%;2)利用H2O和NaCl溶液分步洗脱,DEAE-SephadexA-25离子交换层析纯化得到2个透明质组分HA-1和HA-2,得率分别为5.22%和84.37%;3)HA-1和HA-2组分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6.77×105、1.73×106,均显示为单一洗脱峰,无蛋白、核酸杂质;红外图谱显示其具有透明质标准品的吸收峰。结论:鱿鱼眼透明质酶法提取率14.10%,纯化得到的透明质分子质量分别为6.77×105和1.73×106。

  • 标签: 鱿鱼眼睛 透明质酸 酶法提取 纯化
  • 简介:2012年5月15日,欧盟官方公报fO∞上发布条例(EU)No412/2012,修订REACH法规附件XVII,新增了第61条有关富马二甲酯的限制。欧盟之前有关含富马二甲酯(DMF)的产品的可延续性临时禁令将成为永久禁令。这项条例于欧盟公报发布之日起20天后执行。

  • 标签: 富马酸二甲酯 欧盟 永久 REACH 延续性
  • 简介:为获得降解柠檬并应用于含酸量较高的猕猴桃果酒发酵的优良菌株,以实验室保藏的来自中国宁夏、新疆、陕西和甘肃地区,经26SrDNAD1/D2区序列分析法鉴定的84株非酿酒酵母为材料,分别采用柠檬培养基、YPD-柠檬培养基和TripleM模拟汁进行降能力和发酵性能筛选,并通过猕猴桃果酒发酵,对优良降菌株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显示:共有5株非酿酒酵母在前期筛选过程中表现出优良降能力和发酵性能,分别为东方伊萨酵母M100、M130、B6-1、B4-19和克鲁维毕赤酵母GS1-1。其中,菌株M130在猕猴桃发酵试验中综合评价最优,能够将猕猴桃13.12g/L的柠檬降到10.74g/L,降率达18.12%,显著高于其它菌株,且发酵结束后酒体澄清、透明,香气浓郁。本研究中所获菌株M130为果酒降技术研究提供了重要材料。

  • 标签: 柠檬酸 非酿酒酵母 筛选 发酵 猕猴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