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联合功能性电刺激踏对脑卒中早期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脑卒中早期患者37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tDCS治疗组18例和伪刺激组19例。在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和临床药物治疗的基础上,tDCS治疗组在采用tDCS阳极刺激运动皮质M1区的同步进行功能性电刺激踏(FES-cycling)训练,伪刺激组则在tDCS伪刺激模式下同步进行FES-cycling锻炼,2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采用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LE)、"起立-行走"计时测试(TUGT)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分别对2组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步行能力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估;并通过经颅磁刺激(TMS)检测其下肢初级运动皮质(M1区)大脑皮质运动阈值(CMT)和运动诱发电位(MEP)。结果治疗4周后,2组患者的FMA-LE、MBI评分和TUGT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均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tDCS治疗组治疗4周后的FMA-LE评分和TUGT分别为(28.28±2.72)分和(18.04±3.09)s,与伪刺激组治疗4周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2组患者的CMT、CL、CMCT较组内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Amp则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tDCS治疗组治疗4周后的CMT、Amp、CL、CMCT与伪刺激组治疗4周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联合功能性电刺激脚踏训练可有效兴奋脑卒中早期患者运动皮质的兴奋性,促进脑神经功能恢复及下肢功能的改善。

  • 标签: 经颅直流电刺激 功能性电刺激踏车 脑卒中早期 下肢 运动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互联网平台患者个案管理在中老年肠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6月期间本院中老年肠癌住院患者100例,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男32例,女18例,年龄(56.88±9.83)岁;试验组男29例,女21例,年龄(54.06±10.37)岁。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互联网平台患者个案管理。比较两组患者营养状况、心理状况、生存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前,两组中老年肠癌患者清蛋白、前清蛋白和主观整体营养状况评定量表(PG-SGA)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试验组清蛋白、前清蛋白分别为(39.94±7.06)g/L、(0.33±0.06)g/L,均高于对照组(36.74±6.62)g/L、(0.25±0.05)g/L,PG-SGA评分为(4.26±1.38)分,低于对照组(5.96±1.8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前,两组中老年肠癌患者心理痛苦温度计(DT)、生存质量测定量表(FACT-C)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试验组DT评分为(2.68±1.67)分,低于对照组(4.52±1.47)分,FACT-C评分为(168.86±16.01)分,高于对照组(128.42±10.9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6.0%(48/50),高于对照组80.0%(4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老年肠癌患者实施基于互联网平台的个案管理模式可有效改善其营养状况和心理痛苦状况,提高生存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 标签: 互联网平台 肠癌 个案管理 中老年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不同层级护士对"互联网+护理服务"的需求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国家相关政策的完善提供参考。方法2019年4—5月,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对全国3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一、二、三级医院的19 762名在职护士进行横断面调查,调查其对"互联网+护理服务"的需求,包括制度需求、安全需求、收费需求、质量需求和培训需求5个维度。结果19 762名被调查护士中,N0~N4级护士分别有135、4 736、8 847、4 827和1 217人。护士的安全需求排首位(4.68±0.52); N3、N4级护士的制度需求最显著,N0~N2级护士的安全需求最显著;培训需求是所有层级护理人员的第3位需求。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学历和职称是影响护士对"互联网+护理服务"需求的重要因素(P<0.01)。结论不同层级护士对"互联网+护理服务"的需求高且呈多样化。

  • 标签: 护理 护士层级管理 互联网+护理服务 需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互联网+护理服务"模式下,肿瘤专科护士护理服务过程中的体验和感受,挖掘肿瘤专科实施"互联网+护理服务"模式当下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在构建新型医疗健康服务模式背景下,如何扩大肿瘤专科"互联网+护理服务"的广度和深度来提高肿瘤患者的生命质量和护理服务获益。方法通过对文献资料的回顾,确定研究的重点和方向。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12名注册"互联网+护理服务"的肿瘤专科护士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通过Colaizzi 7步法进行资料的编码、分类、提炼主题。结果肿瘤专科护士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实践的体验可以归纳为5个主题:意愿更高;认同度更高(自我认同、患者认同、社会支持);多重心理体验(压力体验:专科操作局限与沟通的压力;适应体验:"专科合作双人出诊模式"适应良好);专科服务的时间经济成本更高;服务项目供给和市场需求的匹配度不足。结论为了进一步扩大肿瘤专科的"互联网+护理服务"的深度和广度,让更多肿瘤患者在长期的治疗和康复过程获益,需提高护士专科认同度,从而提高从业意愿;增加护士培训,增强护士的综合应对能力;提高基于肿瘤疾病特点的政策经济支持;完善肿瘤专科"互联网+护理服务"项目。

  • 标签: 互联网+护理服务 肿瘤专科护士 质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洛阳市医疗机构护士对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的认知及服务意愿,为政策开展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通过目的抽样法,对洛阳市各级医疗机构共2 945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2 945名调查对象中,287人(占9.7%)对“互联网+护理服务”完全不了解,1 637人(占55.6%)不太了解,54人(占1.8%)表示非常了解。不同职务、职称、年龄、工作年限、岗位类别的护士对“互联网+护理服务”的认知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 768名(占94.0%)护士愿意从事“互联网+护理服务”,不同认知程度的护士从事服务的意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医疗机构类型护士的服务意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服务无法提供时,2 019名(占68.6%)护士选择会考虑将已接到的服务订单转给他人。结论护士对“互联网+护理服务”的认知水平较低,多数护士从事服务的意愿较高,护士对服务中可能存在的风险预判不足,需进一步加深认知和展开培训。

  • 标签: 护士 计算机通信网络 护理 认知 意愿
  • 简介:摘要: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中,虽然科技创新为医疗行业提供了新的发展,但也引发了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本文在了解当前医疗行业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利用互联网构建中医药大数据云服务平台,并对其评价系统进行深入探讨。

  • 标签: 互联网 中医药 大数据 云服务 评价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基于"互联网+"的手机app在2型糖尿病(T2DM)患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8年11~12月在清远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诊治并建档的T2DM患者120例纳入实践观察中,基于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均行专科对症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随访管理,试验组同时应用健康管理手机app,持续12个月。比较分析两组干预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压及体重指数(BMI)变化,并通过问卷评测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执行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FBG、2 hBG、HbA1c、血压及BM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试验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通过问卷评测,试验组患者的健康知识知晓率为96.67%,遵医用药率为96%,饮食控制率93.33%,坚持运动率为88.33%,对照组分别为85.00%、85.00%、80.00%、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T2DM患者健康管理中应用"互联网+"app,可有效强化血糖水平和质量控制效果,提高患者的健康认知,强化健康行为执行能力。

  • 标签: "互联网+" 2型糖尿病 健康管理
  • 作者: 倪盼盼 吴超 李会敏 牛芳兵 杨明秀 宁然 张静 张丽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6-25
  • 出处:《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 2021年第03期
  • 机构:承德医学院研究生学院,承德 067000,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放化疗一科,沧州 061000,华北理工大学研究生学院,唐山 063700,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南京 210046,南华大学衡阳医学院,衡阳 421000,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学院,哈尔滨 150040,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肺病科,沧州 061000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中国互联网网站中关于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信息的质量。方法据Alexa网站流量排名,以“支气管哮喘”“哮喘”“哮喘治疗”3个中文关键词在2个最常见的中文搜索引擎:百度、搜狐中进行搜索,采用DISCERN工具对信息质量进行评估,参照《2019GINA全球哮喘处理和预防策略》对信息内容的完整性和准确性进行评估。结果获得25个网站,DISCERN评估显示没有1项评估的平均得分超过3.40分,50%以上网站的这些信息是不完整或错误的,4%网站含有错误信息。对网站内容评分进行分级,分级结果:优12%、良40%、可36%、差12%。将网站按所有人属性进行评估,专业类网站准确性较好,综合类网站全面性较好。Pearson相关分析示:内容评分与DISCERN评分中可信度得分、详尽度得分、总分均呈正相关性(r=0.58,0.63,0.61,均P<0.001)。结论中国互联网网站关于哮喘信息的质量普遍较差。

  • 标签: 哮喘 信息服务 质量评价 计算机通信网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互联网+护理服务"模式下,肿瘤专科护士护理服务过程中的体验和感受,挖掘肿瘤专科实施"互联网+护理服务"模式当下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在构建新型医疗健康服务模式背景下,如何扩大肿瘤专科"互联网+护理服务"的广度和深度来提高肿瘤患者的生命质量和护理服务获益。方法通过对文献资料的回顾,确定研究的重点和方向。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12名注册"互联网+护理服务"的肿瘤专科护士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通过Colaizzi 7步法进行资料的编码、分类、提炼主题。结果肿瘤专科护士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实践的体验可以归纳为5个主题:意愿更高;认同度更高(自我认同、患者认同、社会支持);多重心理体验(压力体验:专科操作局限与沟通的压力;适应体验:"专科合作双人出诊模式"适应良好);专科服务的时间经济成本更高;服务项目供给和市场需求的匹配度不足。结论为了进一步扩大肿瘤专科的"互联网+护理服务"的深度和广度,让更多肿瘤患者在长期的治疗和康复过程获益,需提高护士专科认同度,从而提高从业意愿;增加护士培训,增强护士的综合应对能力;提高基于肿瘤疾病特点的政策经济支持;完善肿瘤专科"互联网+护理服务"项目。

  • 标签: 互联网+护理服务 肿瘤专科护士 质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对社区高血压患者实施互联网+医生的慢病管理模式展开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某社区医院收治的70例高血压患者,选取时间跨度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将其划分为两个不同组别,即参照组(n=35)与实验组(n=35),其中,参照组运用常规社区高血压管理模式,实验组运用互联网+医生慢病管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运用不同干预模式的应用效果。结果:实验组干预依从性97.14%(34/35),相较于参照组80.00%(28/35)明显偏高,组间对比呈P<0.05有意义。结论:在社区高血压护理干预中,运用互联网+医生的慢病管理模式,能强化患者的治疗配合度,使患者的血压保持平稳。

  • 标签: 互联网+医生 社区高血压 慢病管理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肿瘤患者PICC导管延续护理中互联网+居家照护平台的应用意义。方法:统计分析本医院PICC置管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抽取80例患者入组参与本次研究,研究选取自2019.2至2020.10阶段,通过抽签法为两小组成员实施分配,两组人数均分,各组均为40例,实验组护理选择互联网+居家照护平台延续护理,比照组护理选择常规延续护理,分析研究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心理需求满足度。结果:护理后,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与比照组比较,差异性、比对优势均存在(P<0.05),实验组心理需求满足度比较比照组,存在较强优势性(P<0.05)。结论:互联网+居家照护平台能够提高肿瘤患者PICC导管延续护理有效性。

  • 标签: 居家照护平台 互联网+ PICC导管 延续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互联网+中医养生调摄应用在失眠伴焦虑和抑郁情绪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抽取我院睡眠障碍门诊收治的110例失眠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先后顺序分为两组,一是研究组利用互联网+中医养生调摄疗法,二是对照组利用认知行为疗法,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展开讨论。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PSQI、PHQ-9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有意义(P

  • 标签: 互联网 中医养生调摄 失眠伴焦虑 抑郁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互联网+护理服务,探析其在造口患者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出院的造口患者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剖宫产产妇应用“互联网+”宣教平台对其延续性护理效果产生的影响展开分析比较。方法:本次研究将2019.1-2020.12期间本院收治的剖宫产产妇纳为研究对象,其总例数为130例,应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参照组、分析组,每组均65例,选用常规方法对参照组展开延续性护理,选用“互联网+”宣教平台的方式对分析组展开延续性护理,针对两组护理效果做出比较。结果:分析组产妇产后不同阶段恢复情况评分、新生儿喂养综合评分、总满意度均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在开展延续性护理工作过程中,通过合理运用“互联网+”宣教平台可以显著促进剖宫产产妇护理效果的提升,该方式应用价值突出,适合推广使用。

  • 标签: “互联网+”宣教平台 剖宫产 产妇 延续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互联网+护理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旨在为"互联网+护理服务"质量评价与监测提供依据。方法以Donabedian提出的"结构-过程-结果"为理论框架,结合文献检索、质性访谈、小组讨论,并借鉴国内先进地区的相关制度、政策等方法,初步构建质量评价指标条目池和初始问卷;第1、2轮问卷采用德尔菲法对指标加以选择;第3轮问卷使用专家重要性赋值均数法明确指标的权重。结果3轮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92%、100%、1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70、0.870和0.877,Kendall's W系数分别为0.101、0.105和0.119。最终形成了3个一级指标、19个二级指标、176个三级指标的"互联网+护理服务"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结论基于质量三维理论构建"互联网+护理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专家意见集中度较高,结果可靠性较强,能够为医疗机构建立"互联网+护理服务"的质量评价标准提供依据,引导与促进"互联网+护理服务"在我国健康发展。

  • 标签: 互联网护理 上门护理 居家护理 延续护理 护理质量评价 三维质量理论
  • 简介:摘要:以华东疗养院健康管理服务平台建设实践为探讨主题,基于长期优质健康数据的积累及健康管理服务模式创新,利用互联网等信息化技术手段,围绕健康管理用户为中心,构建了主要涉及检后健康评估、健康干预及健康回访等智能化健康管理服务。使用结果表明,该平台实现疗养院健康管理服务质量与便捷水平大幅提升,有较好的实用性及可推广性。

  • 标签: 疗养院 互联网+ 健康管理 医疗大数据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在对高血压患者动脉硬化护理干预过程中将互联网+延续护理模式进行运用的效果。方法 研究所纳入患者100例,为本院在2020年1月至7月所接诊患者,通过组内随机性分组的方式,抽选50例患者,在护理的过程中对应干预措施均按照常规模式展开,即对照组,余下50例患者则需要将互联网+延续护理模式进行运用,即观察组。对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结合对两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踝臂血压指数对比,观察组均存在优势,P

  • 标签: 互联网+ 延续护理模式 高血压 动脉硬化
  • 简介:【摘要】目的:关于互联网+护理延伸服务对降低青少年抑郁发作自杀、自伤行为效果研究。方法:本次所选研究时间为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