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Penumbra血栓抽吸系统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10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介入患者,依据取栓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支架取栓)、观察组(Penumbra血栓抽吸系统),每组50例。结果:观察组NIHSS评分与mRS评分在干预前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后,观察组NIHSS评分与mRS评分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颅内出血 再次闭塞 Penumbra血栓抽吸系统 急性缺血性脑卒 介入治疗
  • 简介:摘要:大学生群体属于特殊群体,既生活在校园中又生活在社会中,而且在生活和学习中受不同因素的影响导致大学生的心理变得更加复杂,尤其是专升本的高校大学生,内心变化较大。本文通过对专升本学生的心理情况进行分析,了解领悟社会支持与自身的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以及了解自尊在领悟社会支持和主观幸福感的中介作用,从而帮助专升本大学生在面对不同的压力时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减少消极情感。

  • 标签: 大学生 领悟社会支持 主观幸福感 自尊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医务人员工作适配在职业应激与焦虑症状关系间的中介效应。方法于2020年10月至2021年1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河南省1家综合医院和3家专科医院的医护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实施问卷调查。共调查2 050人,有效问卷1 988份,有效回收率为97.0%(1 988/2 050)。采用《应激-焦虑-抑郁量表》《劳动者-工作环境适配量表》评价医护人员职业应激、焦虑症状及工作适配水平,采用中介效应模型分析工作适配对职业应激与焦虑症状关系的中介作用。结果1 988名医务人员平均年龄为(32.7±7.8)岁;职业应激、焦虑症状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2.5%(845/1 988)和56.7%(1 127/1 988)。医务人员焦虑症状与职业应激呈正相关,与工作适配呈负相关(r=0.831、-0.364,P<0.001),工作适配与职业应激呈负相关(r=-0.259,P<0.001)。中介效应分析结果显示,职业应激对焦虑症状存在直接效应(β=0.677,BCa 95%CI:0.648~0.707),且工作适配(β=0.047,BCa 95%CI:0.039~0.056)、属性适配(β=0.089,BCa 95%CI:0.074~0.104)、需求-供应适配(β=0.075,BCa 95%CI:0.062~0.089)、能力-要求适配(β=0.035,BCa 95%CI:0.026~0.044)介导了医务人员职业应激与焦虑症状间关联,中介效应分别占总效应的6.5%、12.3%、10.3%和4.8%。结论工作适配在医务人员职业应激与焦虑症状间具有中介效应,但主要以直接效应为主。

  • 标签: 医务人员 焦虑症状 工作适配 职业应激 中介效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依托咪酯用于脑卒中介入治疗麻醉中的效果。方法:2021.2-2022.6,医院收治74例脑卒中介入术患者,应用抽签法分组,对照组单用依托咪酯,观察组联用依托咪酯、右美托咪定。结果:观察组四项麻醉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在脑卒中介入治疗麻醉中联用依托咪酯、右美托咪定,麻醉起效、苏醒、恢复时间更短,用药安全性高,值得推广普及。

  • 标签: 脑卒中介入术 依托咪酯 右美托咪定 麻醉时间 不良反应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在针对脑卒中介入手术患者进行麻醉时,将右美托咪定与依托咪酯联合应用于麻醉中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在设置时,实验时间段调整为2019年1月至2022年10月,在该时段内将我院中 接受脑卒中介入手术治疗的90名患者进行研究,并将患者的基本资料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在每组中均录入45名患者,由医务人员开展实验。对照组内患者麻醉时,单一应用依托咪酯作为麻醉药物,而实验组内患者在接受麻醉时在此基础上配合应用右美托咪定进行复合麻醉,麻醉完成后,研究人员针对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状况进行记录,同时分析患者的麻醉指标,评估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对比分析显示实验组内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较于对照组来说更低,差异对比显著存在(P<0.05)。在本次研究结果中显示,相较于对照组来说,实验组内患者的麻醉指标明显更优,差异进行对比分析后显著存在(P<0.05)。结论:在针对介入手术治疗脑卒中的患者进行处理时,将右美托咪定于依托咪酯复合,把醉应用于患者的麻醉处理中能够获得较为良好的效果,有助于提高患者的麻醉质量,降低不良反应。

  • 标签: 右美托咪定 依托咪酯 脑卒中介入术 麻醉方案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化疗期癌症患儿父母应对方式、心理弹性和益处发现水平,探讨心理弹性在化疗期癌症患儿父母积极应对及益处发现间的中介效应。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20年9月—2021年9月在北京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病房住院化疗的343名患儿父母,采用疾病获益感量表修订版量表、心理弹性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对化疗期癌症患儿父母的应对、心理弹性和益处发现水平进行横断面调查,并采用Amos 23.0软件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并对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中介效应分析。结果发放问卷343份,回收有效问卷324份,有效回收率为94.5%。324名化疗期癌症患儿父母益处发现水平得分为(85.35±16.91)分,接受维度在5个维度中得分最低。心理弹性水平得分为(93.74±16.19)分,积极应对维度得分为(24.14±6.42)分,消极应对维度平均得分为(11.70±5.25)分。结构方程模型拟合度指数良好,积极应对对益处发现的预测作用显著(β=0.771,P<0.01),积极应对对益处发现直接预测作用不显著(β=0.002,P>0.05)。化疗期癌症患儿父母积极应对能通过心理弹性的中介作用预测益处发现,且为完全中介效应。结论化疗期癌症患儿父母益处发现、积极应对及心理弹性处于中等以上水平,临床医护人员可以通过提高患儿父母积极应对和心理弹性的水平,从而提高患儿父母的益处发现水平,进而促进化疗期患儿父母身心健康。

  • 标签: 儿童 化疗 父母 益处发现 心理弹性 积极应对 心理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我控制在医学本科生手机成瘾和学业拖延之间的中介效应。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某医学院校本科生640名,运用一般情况调查表、手机成瘾倾向量表(smartphone addiction proneness scale,SAPS)、简明自我控制量表(brief self-control scale,BSCS)、大学生学业拖延量表(procrastination assessment scale-students,PASS)进行问卷调查。应用SPSS 25.0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相关分析显示,学业拖延得分与手机成瘾得分呈显著正相关(r=0.29,P<0.01),与自我控制得分呈显著负相关(r=-0.26,P<0.01);手机成瘾得分与自我控制得分呈显著负相关(r=-0.33,P<0.01)。中介效应分析显示,自我控制在手机成瘾与学业拖延之间的中介效应显著(效应值=0.13,95%CI=0.03~0.26),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38.24%。结论自我控制在医学基础课阶段本科生手机成瘾和学业拖延之间发挥部分中介效应。医学院校教育工作者可以从医学本科生手机成瘾和自我控制的角度进行干预,改善其学业拖延现状。

  • 标签: 医学本科生 手机成瘾 自我控制 学业拖延 中介效应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在脑卒中介入治疗麻醉中应用右美托咪定复合依托咪酯的价值。方法:遵从“平衡序贯法”分组,将我院2018年8月-2021年6月内100例脑卒中介入治疗患者分为对照组(50例,依托咪酯常规麻醉)和观察组(50例,右美托咪定复合依托咪酯麻醉);观察麻醉情况和患者术后镇静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苏醒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等各指标用时较短,麻醉情况较好,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ApacheⅡ分较低,GCS分值较高,术后镇静效果较好,

  • 标签: 右美托咪定;依托咪酯;脑卒中;介入治疗;复合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在脑卒中介入治疗麻醉中应用右美托咪定复合依托咪酯的价值。方法:遵从“平衡序贯法”分组,将我院2018年8月-2021年6月内100例脑卒中介入治疗患者分为对照组(50例,依托咪酯常规麻醉)和观察组(50例,右美托咪定复合依托咪酯麻醉);观察麻醉情况和患者术后镇静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苏醒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等各指标用时较短,麻醉情况较好,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ApacheⅡ分较低,GCS分值较高,术后镇静效果较好,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神经内科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应用介入治疗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21年1月-6月期间接受诊治的12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作为对象开展研究工作,随机将其划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治疗和介入治疗。医护人员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几率进行比对分析。结果:将对照组患者所得数据做对照参考,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几率存在显著优势,P

  • 标签: 神经内科 缺血性脑血管病 介入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脑卒中介入术治疗中采取右美托咪定复合依托咪酯麻醉方案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7月到2022年7月我院收治的70例脑卒中患者,均采取介入术治疗,根据麻醉方法分成对照组(n=35,术前麻醉使用依托咪酯)与研究组(n=35,术前麻醉使用右美托咪定复合依托咪酯),对比术后苏醒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气管拔管时间及清醒时间均较短;研究组注射痛、肌颤、躁动、寒战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在脑卒中介入术治疗中运用右美托咪定复合依托咪酯麻醉可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缩短苏醒时间,建议推广应用。

  • 标签: 脑卒中 介入术 右美托咪定 依托咪酯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我效能感在养老护理员领导授权赋能行为与疏于照顾间的中介效应。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0年7—9月选择济宁市、焦作市和石家庄市共50所养老机构中的423名养老护理员为研究对象,应用一般资料调查表、领导授权赋能行为量表、自我效能感量表和养老护理员疏于照顾评估量表进行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对各变量的相关性进行分析,采用Bootstrap法进行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本研究发放问卷423份,回收有效问卷386份。386名养老护理员的领导授权赋能行为总分为(47.93±7.51)分,自我效能感总分为(28.65±5.92)分,疏于照顾总分为(73.04±8.80)分。养老护理员领导授权赋能行为和自我效能感、疏于照顾间两两呈正相关(P<0.01),自我效能感在领导授权赋能行为与疏于照顾间的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量为19.73%。结论养老护理员疏于照顾处于较低水平,自我效能感在领导授权赋能行为与疏于照顾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养老机构领导者应注重提高自身授权赋能行为的水平,加强对养老护理员自我效能感的培养,以降低养老护理员疏于照顾水平。

  • 标签: 老年人 养老护理员 领导授权赋能行为 自我效能感 疏于照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自我表露、自我效能感和医学应对方式的关系,探讨自我效能感在自我表露和医学应对方式间的中介效应。方法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北京市某三级精神专科医院403名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痛苦自我表露指数量表、医学应对方式问卷、自我效能感量表收集资料。采用SPSS 26.0分析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自我表露、自我效能感与医学应对方式间的相关性,采用Stata 13.1分析自我效能感在自我表露与医学应对方式间的中介效应。结果青少年抑郁症患者面对、屈服、回避、自我表露和自我效能感得分分别为(16.90±3.84)分,(16.34±2.88)分,(12.48±4.31)分,(30.47±9.91)分和(19.63±6.54)分。自我表露、自我效能感分别与医学应对方式中的面对呈正相关(r=0.301,0.327,均P<0.01),分别与医学应对方式中的屈服呈负相关(r=-0.465,-0.487,均P<0.01),自我表露与医学应对方式中的回避呈负相关(r=-0.118,P=0.018)。自我效能对医学应对方式的直接效应为0.103,总效应为0.365,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为28.22%。结论自我效能感在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自我表露和医学应对方式间发挥部分中介效应。

  • 标签: 医学应对方式 自我表露 自我效能感 青少年抑郁症 中介效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般自我效能感对城市社区老年人多维度健康心理控制源和生活质量的中介作用。方法2020年8~12月采用方便取样方法对唐山市路北区钓鱼台社区的555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社区老年人生活质量评分显示心理健康得分(46.40±6.01)分,高于生理健康得分(37.94±6.97)分,但均低于常模;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25.8±7.80)分,处于较高水平;多维度健康心理控制源他控型、机遇控制类型高于常模。②社区老年人生活质量、一般自我效能感、内控型和他控型健康心理控制源两两之间关系均为线性关系(均P<0.01);一般自我效能感和机遇控制类型健康心理控制源关系不显著。③逐步回归分析和Bootstrap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显示:一般自我效能感起部分中介效应,在内控型、他控型健康心理控制源和生活质量关系中占60.65%、29.40%。结论一般自我效能感在内控型、他控型健康心理控制源和生活质量中起部分中介作用,而对机遇控制型健康心理控制源中介效果不显著。提高具有内控型、他控型健康心理控制源老年人的自我效能感,可以较好提高社区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多维度健康心理控制源 一般自我效能感 生活质量 中介效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介入治疗麻醉期间应用盐酸右美托咪定所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在2020年3月~2022年3月期间选取70例入院接受介入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麻醉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盐酸右美托咪定,对比患者麻醉效果。结果:研究组麻醉优良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麻醉恢复用时与拔管用时均短于对照组;研究组不良事件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价值(P

  • 标签: 缺血性脑卒中 介入治疗 盐酸右美托咪定 不良事件率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及研究自我效能感对养老护理员领导授权赋能行为与疏于照顾间的中介效应,并进行分析。方法 本次研究主要针对我市某养老机构的60名养老护理员进行研究并将其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采用调查分析的方式进行相关内容的分析。结果 通过发放的调查问卷进行评分,了解这60名养老护理员的领导授权赋能行为评分在47.95±7.52分,其自我效能感评分在28.67±9.95分,疏于照顾的评分为73.05±8.81分,分析养老护理员在领导授权赋能行为和自我效能感以及疏于照顾之间存在正相关,P

  • 标签: 自我效能感 养老护理员 领导授权赋能行为 疏于照顾 中介效应
  • 简介:摘要:科技革命的加速发展,在赋予服务业新的发展契机同时,也营造了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服务创新逐渐成为企业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基于不确定情境下的效果逻辑决策理论,文章利用200家服务型企业数据实证检验,探讨企业服务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效果逻辑对服务创新绩效有正向影响;异质性知识获取和异质性知识整合在效果逻辑与服务创新绩效的正相关关系间均发挥中介作用;知识资本在效果逻辑与异质性知识获取与异质性知识整合的关系间起正向调节作用,研究结论为企业提升服务创新绩效提供了理论参考。

  • 标签: 效果逻辑 服务创新绩效 异质性知识整合 异质性知识获取 知识资本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的心理韧性在自我护理能力与希望水平间的中介效应。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10例行永久性结肠造口手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问卷调查表评估患者的心理韧性、自我护理能力及希望水平状况,分析心理韧性与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希望水平的关系。结果:本组患者心理韧性、自我护理能力及希望水平评分分别为(50.44±2.11)分、(104.29±3.29)分、(34.50±2.09)分;经Pearson分析显示,患者心理韧性评分和自我护理能力、希望水平评分均呈正相关;且患者自我护理能与希望水平评分同样存在正相关性(p

  • 标签: 永久性结肠造口 心理韧性 自我护理能力 希望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科室护理人员职业倦怠在职业紧张与焦虑间的中介效应,为制定干预措施缓解焦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20年11月至2021年1月,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河北省某三甲综合医院653名临床科室护理人员的基本情况、职业紧张、职业倦怠及焦虑状况进行问卷调查。应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职业紧张、职业倦怠与焦虑的关系,应用逐步回归法、中介效应模型分析验证职业倦怠在职业紧张与焦虑间的中介效应。结果回收有效问卷551份,有效回收率84.38%。护理人员高职业紧张发生率为68.06%(375/551),职业倦怠发生率为63.70%(351/551)[高度、轻中度分别为11.07%(61/551)、52.63%(290/551)],焦虑发生率为55.72%(307/551)[轻、中、重度分别为38.11%(210/551)、8.53%(47/551)、9.08%(50/551)]。职业紧张与职业倦怠和焦虑均呈正相关(r=0.545、0.479),职业倦怠与焦虑呈正相关(r=0.542,P<0.05)。中介效应分析结果显示,职业紧张对焦虑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c=0.509,P<0.001),职业倦怠在职业紧张与焦虑间的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44.99%。结论该三甲综合医院护理人员焦虑水平较高。职业倦怠在职业紧张与焦虑间存在中介效应,可通过降低职业紧张或缓解职业倦怠的方式减轻护理人员焦虑水平。

  • 标签: 职业紧张 职业倦怠 焦虑 中介效应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非独生子女家庭中儿童心理虐待对成年期抑郁的影响,并考察同胞关系和心理弹性的中介作用。方法2020年3~7月,采用儿童心理虐待量表(child psychological abuse scale,CPAS)、同胞关系量表(the life span sibling relationship scale,LSRS)、心理弹性量表(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RISC)和流调中心抑郁量表(center for epidemiologic studies depression scale,CES-D)对2 995名非独生子女大学生进行测量,通过SPSS 21.0进行描述性分析、相关分析,使用AMOS 23.0进行中介效应检验。结果(1)非独生大学生儿童期心理虐待的阳性检出率为55.29%,抑郁[16(9,24)分]检出率为51.62%;(2)心理虐待、同胞关系、心理弹性、抑郁在父母关系上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7.986,-13.822,-13.771,-12.620,-10.650,-11.524,均P<0.01),是否头胎在抑郁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76,P<0.05)。(3)心理虐待与抑郁显著正相关(r=0.558,P<0.01),与同胞关系、心理弹性显著负相关(r=-0.379,r=-0.270,均P<0.01),同胞关系与心理弹性显著正相关(r=0.380,P<0.01),与抑郁显著负相关(r=-0.366,P<0.01);心理弹性与抑郁显著负相关(r=-0.431,P<0.01)。(4)心理虐待对抑郁的间接效应值为0.138,占总效应9.37%。进一步检验心理弹性与成人同胞关系、儿童同胞关系的中介作用,心理弹性的单独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3.33%,成人同胞关系与心理弹性的链式中介效应占2.76%。结论非独生子女童年期心理虐待与成年抑郁关系密切,心理弹性和同胞关系,尤其是成人同胞关系可以起到缓解作用,但这种作用仅限于减轻抑郁的程度,不能改善抑郁的发生率。

  • 标签: 抑郁 心理弹性 非独生子女 大学生 同胞关系 心理虐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