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总结基底细胞癌的皮肤镜特征,提高临床医生利用无创手段诊断该病的水平。方法:回顾分析23例经组织病理确诊为基底细胞癌的皮肤镜图像。结果:23例患者全部具备基底细胞癌的经典指征,皮肤镜下各主要指征按照出现频率的大小依次为:大的蓝灰色卵圆巢、分支状血管、短小的毛细血管扩张、蓝黑色斑片、白色无结构区、蓝白幕,一半以上的病例均出现这些特征。大的蓝灰色卵圆巢、蓝白幕和短小的毛细血管扩张在重度色素组基底细胞癌中出现频率明显高于轻中度色素组(P值均〈0.05)。结论:皮肤镜能明显提高基底细胞癌的早期诊断率,对临床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 标签: 基底细胞癌 皮肤镜 早期诊断
  • 简介:摘 要:基底细胞癌是临床多发、常见的低度恶性肿瘤,该疾病主要来源于基底细胞、皮肤附件组织。临床研究结果显示,该疾病发作率逐渐升高,且朝着年轻化的趋势发展。目前,临床关于该疾病的诊断方法多种多样,但其唯一金标准为组织病理学检查。常见疾病治疗措施包括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两种,其中手术治疗措施效果显著,且应用广泛。本文主要是对基底细胞癌的研究进展进行分析,旨在为今后的临床诊断及治疗工作提供参考。

  • 标签: 基底细胞癌 诊断 治疗 研究进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本文首先介绍弹簧浮置板现浇基底结构施工工艺及存在的质量缺陷,针对现浇基底存在的质量缺陷作者提出了一种弹簧浮置板预制基底结构,并详细阐述了该结构如何从理论上解决现浇基底出现的质量问题。其次,作者从设计、施工两个方面阐明如何进一步促进预制基底结构的实施应用。

  • 标签: 弹簧浮置板 现浇基底结构 预制基底结构 预埋钢套筒 自密实混凝土调整层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术前脑室外引流术对缓解脑肿瘤合并脑积水患者临床症状的效果。方法:从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需要接受手术治疗的脑肿瘤合并脑积水患者中抽选4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实验组患者例数为20例,采取术前脑室外引流术干预,对照组患者例数为20例,采取反复腰椎穿刺放液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颅内压、脑脊液SP100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颅内压、脑脊液SP100蛋白水平分别为(142.36±15.68)mmH2O、(0.16±0.06)μg/L,颅内压、脑脊液SP100蛋白水平实验组明显更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术前脑室外引流术 脑肿瘤合并脑积水 临床症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入我院治疗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共有80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患者各40例,患者经临床诊断确诊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伴有眩晕等症状。针对对照组患者采用长春西汀治疗,实验组患者使用长春西汀联合血栓通、倍他司汀等药物治疗,探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有效的治疗方法。结果实验组患者在经过临床治疗中患者治疗效果较高,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VA、BA、PCA的血液流速增加,患者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及红细胞压积均明显下降,其患者及家属治疗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春西汀联合使用通血栓、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脑血流状态,且安全性高。

  • 标签: 椎基底动脉 供血不足 临床治疗
  • 简介:紫外辐射一般较弱,在大气中传榆衰减较厉害,提高光电阴极量子效率是紫外探测技术的关键。通过对不同基底上光电阴极的分析和实验.得出以MCP为基底的光电阴极在发射模式为反射式时,量子效率高、制作工艺简单。并确定了CsI光电阴极厚度与MCP的规格参数的关系。

  • 标签: 量子效率 MCP基底 反射式 亮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pofthebasilarsyndrome)的病因、临床和影像学表现及转归,加深对这种疾病的认识。方法共收集19例基底动脉尖综合症患者,年龄54—89岁,平均68.4岁,对其病史、临床症状影像学和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高危因素、临床及影像表现特点及其预后。结果基底动脉尖综合症是由基底动脉顶端为中心5条血管交叉部,即由双侧大脑后动脉,双侧小脑上动脉和基底动脉顶端组成的干字形结构,闭塞时发生所致。患者以老年人为主,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吸烟、饮酒者为高危因素。临床表现多以中老年卒中,突发意识障碍并较快恢复,出现眼球运动障碍及瞳孔异常、觉醒和行为障碍、可伴有记忆力丧失、对侧偏盲或皮质盲等。CT、MRI表现特点是双侧丘脑、枕叶、颞叶和中脑多发病灶。结论通过临床及影像学特异性表现,基底动脉尖综合征可以得到明确的诊断,早期全面综合治疗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 脑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皮肤镜辅助诊治基底细胞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8例BCC患者分为对照组(20例)和治疗组(28例),对照组活检术明确诊断后再次手术切除病变组织,治疗组患者皮肤镜辅助设计手术切除范围,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100%,对照组治愈率为95%,二者无统计学差异。治疗组就医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费用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皮肤镜辅助诊治BCC,能够降低患者就诊时间成本和经济负担。

  • 标签: 皮肤镜 基底细胞癌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底细胞癌的临床相关诊疗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并总结临床上关于基底细胞癌的报道资料。结果:手术治疗是基底细胞癌的首选治疗方式,定期影像学检查为术后复查的主要方式。结论:基底细胞癌早发现、早治疗,及时就医诊治效果显著,愈后良好。

  • 标签: 基底细胞癌 相关诊疗 探讨结果
  • 简介:摘要基底刚度是细胞外基质重要的力学参数之一。不同的基底刚度均可影响肿瘤细胞的增殖、运动和细胞表型等细胞生物学行为。基底刚度变化与肿瘤细胞的放化疗敏感性相关,可引起肿瘤干细胞特性的改变和某些信号通路激活或失活,主要涉及ABCG2蛋白和Akt/mTOR/Sox2信号通路。进一步探讨基底刚度在恶性肿瘤放化疗以及靶向治疗中的作用,有望为恶性肿瘤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 标签: 肿瘤 化放疗 分子靶向治疗 基底刚度
  • 简介:摘要探讨面部基底细胞癌切除后局部皮瓣修复缺损部位的护理经验。2018年3月至2019年11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整形外科手术切除面部基底细胞癌并行局部皮瓣修复28例,其中男12例、女16例,年龄45~88岁,中位年龄66岁。术前关注患者基础状况全面评估,进行必要心理干预,术后密切观察病情、伤口换药,仔细护理出血、疼痛、水肿、感染等并发症。27例患者皮瓣全部存活良好;1例患者皮瓣远端出现瘀血,通过皮瓣按摩、肝素液注射皮瓣、药物解痉治疗后皮瓣存活。28例患者均采用个性化护理措施,减少术后并发症,为患者尽快恢复正常生活提供了良好的服务,均治愈出院。良好的护理措施是面部基底细胞癌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 标签: 基底细胞癌 皮瓣 修复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BS)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2例TOBS患者的临床诊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基底动脉尖综合征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病情轻重不一,变化较大,使用颅脑MRI结合MRA或CTA能够较好进行早期诊断。结论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征性,要提高认识和警惕,影像学检查对该病诊断至关重要,应尽可能早期检查和治疗,本病预后相对较差,死亡率较高,应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和治疗。

  • 标签: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 临床特点 影像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管内介入治疗在破裂颅内椎基底动脉瘤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血管内介入治疗的颅内椎基底动脉瘤患者资料,其中19例采用微弹簧圈或球囊辅助下动脉瘤栓塞术,12例应用支架辅助弹簧圈进行栓塞治疗,6例椎动脉瘤行载瘤动脉闭塞术。结果19例采用微弹簧圈或球囊辅助栓塞,致密栓塞15例,11例随访3~18月,未见复发,接近完全栓塞4例,随访6-12月,3例完全闭塞,一例无明显变化;12例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的患者,致密栓塞8例,接近完全栓塞4例;术中l例因再出血死亡,8例有效造影随访6~26个月,5例动脉瘤闭塞,2例部分复发,再次行致密栓塞,1例部分复发随访26月无明显变化,继续随访观察中;6例载瘤动脉闭塞的病例,载瘤动脉完全闭塞,小脑后下动脉保持通畅;随访6~18个月,未遗留明显的神经功能障碍。结论血管内治疗椎基底动脉瘤安全有效,3D弹簧圈及球囊辅助可有效处理部分宽颈动脉瘤,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可处理复杂椎基底动脉瘤,近期效果较好,但远期疗效有待长期随访的验证,载瘤动脉闭塞术治疗破裂的椎动脉梭形及夹层动脉瘤效果肯定,但有潜在缺血的风险。

  • 标签: 椎基底动脉瘤 血管内治疗 电解可脱性弹簧圈 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