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进行桡动脉采血的新生儿进行疼痛护理干预,并联合营养吸吮的效果予以评价分析。方法:将选择的76例桡动脉采血新生儿,以对照组和研究组区分,每组38例,分析两组采血疼痛程度、采血操作时间、采血成功率、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研究组NIAPAS评分较对照组低,采血成功率较对照组高,采血操作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37%,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76.32%,研究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营养吸吮+疼痛护理干预,对于减轻新生儿穿刺采血时的疼痛反应,提升采血成功率有积极的影响,进而可以提高新生儿家属对于护理的满意度。

  • 标签: 新生儿 桡动脉采血 非营养性吸吮 疼痛护理干预 成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营养吸吮治疗早产儿胃肠道发育不良的临床效果及对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需经鼻胃管喂养的早产儿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仅给予鼻胃管喂养,实验组增加营养吸吮。观察两组达到全胃肠喂养的时间与14d时体重增加量。结果:实验组达到全胃肠喂养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14d时体重增加量明显大于对照组(P

  • 标签: 非营养性吮吸 早产儿 胃肠道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低出生体重早产儿采取营养吸吮+口腔按摩护理对喂养效果、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本院于2020 年3月-2021年3月阶段收治的66例低出生体重早产儿进行分组。其中一组为参考组(n=33),本组接受常规喂养。另外一组为实验组(n=33),本组常规喂养的基础上施行营养吸吮+口腔按摩护理。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实验组开始喂养时间、完全经口喂养时间以及喂养进程相比较参考组较短(P<0.05)。实验组体质量、NBNA评分明显要比参考组较优(P<0.05)。结论:在低出生体重早产儿采取营养吸吮+口腔按摩护理的效果较为凸显,能够提升喂养效果,促进生长发育。此种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低出生体重早产儿 非营养性吸吮 口腔按摩护理 喂养效果 生长发育
  • 简介:摘要目的营养缺铁性贫血患儿的临床护理。方法分析2012年~2013年我院收治的100例营养缺铁性贫血患儿,对患儿进行一般护理,合理安排患儿饮食,观察患儿病情防止病发症发生。结果100患儿均好转出院。结论贫血越重、输血量应越少、输血速度应越慢。对患儿进行及时护理,提高患儿成活率。

  • 标签: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患儿 内科护理
  • 简介:神经营养关节病又叫神经性关节病或夏科氏关节,是一种因脑、脊髓和周围神经疾病引起的感觉障碍或因连续的创伤造成的关节病。本文回顾性分析7例经病理证实的神经营养关节病的影像学表现与神经损伤部位的对应关系,旨在提高X线平片、CT及MRI对本病的诊断水平。

  • 标签: 关节病 神经原性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营养缺铁性贫血的预防与治疗方法检查我院营养缺铁性贫血患者的治疗,整理总结并分析结果通过调理后都治愈了结论加强孕前保健,对营养缺铁性贫血及早诊断,及时治疗,有效降低了贫血的发病率。

  • 标签: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 简介:营养添加剂与其它添加剂有相似的作用,用于补充天然饲料中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提高饲料利用率,最终达到充分发挥畜禽生产能力,提高产品数量和质量,节约饲料和降低成本的目的。本文就营养添加剂的营养作用和使用注意事项做了进一步综述。

  • 标签: 营养性添加剂 合理利用
  • 简介:摘要针对社区小儿营养缺铁性贫血,讨论护理方法以及内容,了解其效果。选择某社区小儿营养缺铁性贫血的患者为观察对象,总共50例,时间是在2017年5月到2018年5月,对所有患者展开护理,主要包括生活、饮食、药物等方面,了解护理的效果如何。从结果看,患者在护理之后,血红蛋白量、血清铁等水平上升,和护理之前有很大差别,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从而得到结论对营养缺铁性贫血的小儿患者而言,展开合理的护理可以帮助其尽早恢复健康。

  • 标签: 小儿营养性缺铁 贫血 护理
  • 简介:摘要探讨神经营养关节病的影像表现及诊断依据。Charcot于1868年首先描述了神经性关节病故也称为charcot关节病,即夏科氏关节病。此类疾病为无痛觉所引起,又有无痛性关节病之称。是一种继发于神经感觉和神经营养障碍的破坏疾病,多为成年人,以40—60岁多见。可以发生于任何关节和脊柱,发生于关节者常为单侧受累。发病部位和原发疾病密切相关。

  • 标签: 神经营养性关节病??夏科氏关节病? X线?CT MRI???关节肿胀??畸形??活动过度
  • 简介:摘要对58例营养缺铁性贫血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合临床护理经验指导孕妇在孕期补充铁剂,小儿出生后给予正确的喂养,适当补充铁剂、锌等元素,去除病因,以预防小儿缺铁性贫血。

  • 标签: 小儿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护理体会
  • 简介:贫血是影响青少年生长发育的重要疾病之一。为了解集安市学生贫血患病情况,分析其患病原因。为贫血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我们对部分学生进行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我市实验小学8、10、12岁学生264人,第七中学14、16岁学生200人,第六中学18岁学生82

  • 标签: 营养性贫血 血红蛋白值 调查分析 红细胞比积 巨幼红细胞性 低色素性贫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营养吸吮融入新生儿桡动脉采血护理中对采血成功率及家长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新生儿科2023年2月至2024年2月期间收治的62例需进行桡动脉采血的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式进行桡动脉采血,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融入营养吸吮护理,比较两组新生儿一次性桡动脉穿刺采血成功率、生命体变异阳性率、并发症发生率、采血操作时间、疼痛程度以及家长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一次性桡动脉穿刺采血成功率高于对照组,生命体征变异阳性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采血操作时间短于对照组,疼痛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家长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营养吸吮融入新生儿桡动脉采血护理中,能够有效提高一次性桡动脉穿刺采血成功率,降低生命体征变异阳性率、并发症发生率及疼痛感受,缩短采血操作时间,故家长普遍满意。

  • 标签: 非营养性吸吮 新生儿 桡动脉采血 采血成功率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早产儿喂养护理过程中应用营养吸吮联合体位护理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早产儿,共90例早产儿入选,选取时间在2018年9月至2021年4月期间,并将所有早产儿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分组方式为随机抽取,两组均为45例。对照组选用常规护理方式对早产儿进行干预指导,实验组选用营养吸吮联合体位管理对早产儿进行干预指导,对两组早产儿临床指标情况以及家属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早产儿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胃管留置时间以及达全胃肠道喂养时间均低于对照组,且家属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早产儿 非营养性吸吮 体位管理 应用效果 满意度
  • 简介:目的探讨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多维颗粒剂(妈咪爱)联合营养吸吮对早产儿的影响。方法无窒息及消化道畸形早产儿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无妈咪爱联合营养吸吮)40例,观察组(妈咪爱联合营养吸吮)40例。观察胃肠功能紊乱、生长发育指标等。结果观察组呕吐、腹胀、胃潴留、消化道出血、胎粪性腹膜炎、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胎粪排净时间[(3.20±1.01)d]短于对照组[(6.23±2.56)d],胃管拔除时间[(4.03±2.11)d]短于对照组[(7.10±2.91)d],黄疸消退时间[(11.10±5.36)d]短于对照组[(14.30±6.82)d],住院时间[(15.02±3.12)d]短于对照组[(20.00±5.11)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第7、14天头围及体重的增长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颅内出血发生率为12.5%(5/40)、呼吸暂停发生率为10.0%(4/40)、病死率为0(0/40),对照组分别为45.0%(18/40)、37.5%(15/40)、5.0%(2/4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妈咪爱联合营养吸吮可促进胃肠功能的成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生长发育。

  • 标签: 枯草杆菌 肠球菌二联活菌多维颗粒剂 非营养性吸吮 早产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足月黄疸患儿给予先俯卧位后仰卧位抚触+营养吸吮护理的效果及对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2年4月收治的80例足月黄疸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计数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营养吸吮护理,观察组采用先俯卧位后仰卧位抚触+营养吸吮护理,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指标,治疗的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护理效果及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足月黄疸患儿给予先俯卧位后仰卧位抚触+营养吸吮护理的效果及对依从性显著提升,值得推广。

  • 标签: 足月黄疸 先俯卧位后仰卧位抚触 非营养性吸吮护理 临床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营养吸吮用于新生儿围手术期疼痛干预的价值。方法:2021年1月-2022年1月本科接诊围术期新生儿60名,随机均分2组。试验组采取营养吸吮法,对照组行常规干预。结果:关于CRIES评分,在干预结束之时:试验组的数据是(1.14±0.28)分,和对照组(2.96±0.57)分相比更低(P<0.05)。关于安静持续时间和啼哭持续时间,试验组的数据分别是(94.92±23.69)min、(3.01±0.82)min,和对照组(132.57±30.61)min、(5.83±0.91)min相比更短(P<0.05)。关于满意度,试验组的数据是100.0%,和对照组的83.33%相比更高(P<0.05)。结论:新生儿围手术期疼痛干预用营养吸吮法,效果更好,疼痛感更轻,家属满意度也更高。

  • 标签: 非营养性吸吮 疼痛干预 新生儿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小儿营养缺铁性贫血的护理方法。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47例营养缺铁性贫血患儿,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观察组27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护理干预,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患儿满意率做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达92.6%,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7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满意率为96.3%,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满意率为7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提高患儿治疗有效率,改善护患关系。

  • 标签: 小儿 营养性 缺铁性贫血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营养贫血的干预与临床治疗效果分析。方法选取在我院接收治疗的儿童营养贫血儿童,共200例,将200例患者平均分为两个组,即综合组与常规组,每组患儿均为100例,给予常规组患儿常规干预措施和治疗。给予综合组患儿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和综合治疗方法,对患儿的饮食情况、网织红细胞改善时间、血红蛋白恢复正常的时间、患儿家属满意度进行分析。结果综合治疗组患儿的饮食情况、网织红细胞改善时间、血红蛋白恢复正常的时间、患儿家属满意度均优越于常规组患儿,具有明显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200例患儿没有发生干预措施不当和过敏等不适情况发生。结论对儿童营养贫血患儿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和综合治疗,能够有效的增加贫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饮食状况、缩短网织红细胞的上升时间和血红蛋白恢复正常的时间,无严重不适症状和不良反应发生,对改善儿童营养贫血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

  • 标签: 儿童 营养性贫血 治疗 饮食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2095-7165(2015)06-002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