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为了进一步挖掘利用营养成分含量的燕麦籽粒基因和品质资源,以内蒙古武川县上秃亥乡在2020-2022年间种植的裸燕麦为研究材料,通过分析种植于同一乡镇,土地品质不同,对收获籽粒的蛋白质、脂肪、水分3个营养指标进行测定。通过对不同环境中燕麦各营养成分与土地品质进行差异分析,筛选出高品质基因型燕麦种子及适合燕麦种植的土地。本研究为在该地区选育高品质及高产燕麦资源提供研究材料,为燕麦生产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对燕麦品质的遗传改良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 标签: 燕麦 营养性状 主成分分析
  • 简介:摘要:针对生态养殖模式下猪营养疾病的防控问题进行了研究与探讨,通过对生态养殖模式特点、存在问题及优化对策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系列有效的解决方案,以提高猪营养疾病的防控水平,促进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 标签: 生态养殖模式 猪营养性疾病 防控 问题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小儿营养缺铁性贫血的护理方法。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47例营养缺铁性贫血患儿,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观察组27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护理干预,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患儿满意率做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达92.6%,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7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满意率为96.3%,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满意率为7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提高患儿治疗有效率,改善护患关系。

  • 标签: 小儿 营养性 缺铁性贫血 护理
  • 简介:摘 要:目的:探究儿童保健门诊婴幼儿营养缺铁性贫血发生情况。方法:抽选186名在本院门诊体检的婴幼儿,分为两组。常规组用母乳喂养,实验组用混合喂养,分析两组营养缺铁性贫血情况。结果:在无其他因素干扰下,实验组营养缺铁性贫血发生率低于常规组。结论:不同喂养方式会影响婴幼儿营养状况,混合喂养的优势显著,能有效补充铁元素,降低营养缺铁性贫血发生率,使婴幼儿健康成长,值得推广。

  • 标签:   儿童保健门诊 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喂养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营养贫血的干预与临床治疗效果分析。方法选取在我院接收治疗的儿童营养贫血儿童,共200例,将200例患者平均分为两个组,即综合组与常规组,每组患儿均为100例,给予常规组患儿常规干预措施和治疗。结果200例患儿没有发生干预措施不当和过敏等不适情况发生。结论对儿童营养贫血患儿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和综合治疗,能够有效的增加贫血的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儿童 营养性贫血 干预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营养缺铁性贫血的临床治疗分析。方法对临床收治的小儿营养缺铁性贫血患者30例临床治疗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轻度贫血10例经一个月治疗血红蛋白全部正常7例,其余三个月后均治愈。中重度贫血20例,经一个月治疗复查血红蛋白恢复正常9例,三个月后血红蛋白恢复正常15例。结论加强保健与饮食指导预防小儿营养缺铁性贫血的有效措施。仔细分析病因,加以根治。

  • 标签: 小儿营养必缺铁性贫血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儿童保健门诊婴幼儿营养缺铁性贫血情况。方法选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体检200例婴幼儿。依据喂养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混合喂养,观察组母乳喂养。儿童保健门诊检查体检的婴幼儿的营养缺铁性贫血,对比两组婴幼儿贫血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婴幼儿营养缺铁性贫血发生率为36.0%,对照组婴幼儿营养缺铁性贫血发生率为10.0%,对照组和观察组营养缺铁性贫血发生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婴幼儿营养缺铁性贫血发生的主要原因为喂养方式;辅助喂养混合含铁元素丰富的食物,对降低营养缺铁性贫血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儿童保健门诊 婴幼儿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儿童保健门诊婴幼儿营养缺铁性贫血。方法:观察目标为 2016年 9月 -2017年 9月到我中心儿童保健门诊进行健康检查的 120例婴幼儿,进行人工喂养或母婴喂养的婴幼儿划分为对照组,添加辅食进行喂养的婴幼儿划分为观察组,对所有婴幼儿进行营养缺铁性贫血检查,分析贫血的出现几率。 结果:检测结果显示,添加辅食进行喂养的婴幼儿发生营养缺铁性贫血的几率远远低于对照组,表明在统计学方面存在意义(P< 0.05)。 结论:儿童保健门诊的医疗人员应对婴幼儿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指导其进行科学的喂养,让其认识到添加辅食的必要性,强化对婴幼儿的健康查体,以便能够尽早的发现并诊断婴幼儿营养缺铁性贫血,采取相应措施确保其健康成长。

  • 标签: 儿童保健门诊 婴幼儿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 简介:目的 探讨leptin对营养肥胖模型的减肥、降脂作用。方法 建立高营养饮食诱导的肥胖大鼠模型,行右侧脑室内插管,每只注射重组leptin5μg,连续5d,测量体重、记录摄食量并测定血脂[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结果 ①模型制作过程中,肥胖组大鼠体重增长较正常组明显[7周后(347±44)gvs(288±32)g,增重(269±46)gvs(213±32)g],差异有显著性(P<0.01)。注射leptin1d后,肥胖大鼠即出现体重明显下降、摄食量减少,与注射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5d后尤为明显。体重(336.3±52.1)g降至(287.9±53.4)g(P<0.01),减少(48.4±17.9)g;进食量(35.6±13.7)g降至(21.1±11.8)g(P<0.01),共减少(14.6±4.8)g。正常对照组体重和摄食量在给药3d后才有所下降:体重(294.5±29.9)g降至(269.5±30.9)g(P<0.05),减少(25.0±17.8)g;进食量(31.0±3.5)g降至(25.6±3.6)g(P<0.05),共减少(5.3±3.3)g,但效应较迟且无肥胖组明显。两者减重量和减食量相比,P<0.01。②肥胖leptin治疗组TC,LDL-C均明显低于肥胖对照组[(1.51±0.27)mmol/Lvs(2.22±0.36)mmol/L,(0.47±0.12)mmol/Lvs(0.86±0.20)mmol/L],差异有显著性(P<0.01);与正常对照组、正常治疗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TG为(0.21±0.03)mmol/L,明显低于其余三组[(0.76±0.17)mmol/L,(0.31±0.06)mmol/L和(0.37±0.09)mmol/L],差异有显著性(P<0.01)。HDL-C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正常治疗组各血脂指标与正常对照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侧脑室注射重组leptin对营养肥胖大鼠有明显的抑制摄食、减轻体重、降低血脂的效应,并对正常大鼠亦能发挥一定的减重作用。

  • 标签: LEPTIN 肥胖 脑室内注射 减肥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辖区7022名0-6岁儿童进行体检调查,分析阳泉市城区儿童营养缺铁性贫血患病情况,以明确今后我区儿童营养缺铁性贫血预防工作重点所在。方法诊断按照卫生部下达的《小儿营养缺铁性贫血病防治方案》为标准,采用WTO推荐的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比色法检测。结果检出贫血患儿216人,总的体检率为93.40%,患病率为3.08%。0岁组、1岁组营养缺铁性贫血发病率较高,其次为2岁组。结论建立健全卫生管理体系,严格执行监督检查制度,科学指导,平衡膳食,纠正小儿铁缺乏,有效预防儿童营养缺铁性贫血。

  • 标签: 辖区儿童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体检 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究儿童保健门诊中,婴幼儿营养缺铁性贫血的影响因素。方法随机抽取了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儿科收治的180例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90例,分别为单纯母乳组和混合喂养组,抽取左手无名指末梢血液,借助自动血细胞计数仪器对所有儿童进行血常规检查,对其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混合喂养组的营养缺铁性贫血检出率(12.22%)低于单纯母乳组(30.0%),同时混合喂养组中母乳结合奶粉喂养的婴幼儿营养缺铁性贫血检出率(4.26%)低于母乳结合辅食喂养(18.60%),他们之间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保健门诊对婴幼儿进行全方位的检查,可以及时的发现婴幼儿营养缺铁性贫血现象,然后采取有效的措施给予预防和治疗,这样不仅可以有效降低营养缺铁性贫血的发生率,而且还能促进婴幼儿的健康生长发育。

  • 标签: 儿童保健门诊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儿童保健对婴儿成长及营养疾病发生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18年 1月至 2019年 1月间在我院进行体检的婴儿 232例作为本文的观察对象, 并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平均分组,其中接受常规护理的 116例设为参照组,在参照组基础上接受儿童保健的 116例设为实验组,并分析这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 从体格以及神经心理发育情况上看,实验组婴儿的身高、体质量、语言、适应性、精细动作以及大运动情况均优于参照组,对比差异显著(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从营养疾病发生情况上看,实验组的维生素 D缺乏性佝偻病、营养贫血、营养不良以及小儿腹泻发生率均低于参照组,对比差异显著(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儿童保健对婴儿的成长及营养疾病发生情况具有一定的影响,可降低营养疾病的发生情况,提高因而体格以及神经心理发育情况,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儿童保健 婴儿成长 营养性疾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微量元素对人体起着特殊的生理作用,其既是人体内所必需的元素,也作为金属离子与自由基产生密切相关.其中最重要的是参与细胞呼吸、细胞氧化作用及DNA和RNA的复制.

  • 标签: 营养性贫血 儿童 头发 微量元素 含量变化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定期保健检查对儿童营养缺铁性贫血的影响。方法 将2020年4月~2021年4月间在我院进行健康检查的94例儿童根据干预方案的不同分为研究组(n=49)与对照组(n=45)。对照组仅采取门诊检查及健康教育,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定期保健检查,对比两组儿童营养缺铁性贫血发生率、血红蛋白水平以及儿童家长问卷评分。结果 研究组营养缺铁性贫血发生率(4.08%)较对照组(17.78%)更低(χ2=4.628,P=0.031)。研究组血红蛋白水平为(126.36±12.36)g/L;对照组血红蛋白水平为(119.36±10.36)g/L,研究组血红蛋白水平要高于对照组(t=2.962,P=0.004)。研究组家长问卷评分为(87.32±5.10)分;对照组家长问卷评分为(79.21±4.69)分,研究组家长问卷评分要高于对照组(t=8.003,P

  • 标签: 定期保健检查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婴幼儿营养缺铁性贫血(NIDA)的发生状况,分析其发病因素,探讨治疗方案。方法:科学筛查病例,对轻度营养缺铁性贫血患儿采用饮食疗法,对中、重度营养缺铁性贫血患儿进行铁剂补充以及配合合理膳食疗法,进行临床跟踪随访。结果:96例营养缺铁性贫血患儿经调整饮食及铁剂补充治疗,治愈率100%。结论:婴幼儿营养缺铁性贫血的治疗要首先去除病因,以口服铁剂为主,配合合理喂养及加强护理,能够改善患儿贫血状况,减少贫血对小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 标签: 缺铁性贫血 原因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 探析临床小儿NIDA(营养缺铁性贫血)的饮食指导和护理措施。方法 基于回顾性分析法下,纳入34例小儿营养缺铁性贫血患儿(收治时间:2020年6月-2021年6月)为观察对象;对入组所有患儿实施饮食指导及生活护理、感染护理等护理措施,观察入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护理前后临床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入组34例护理期间有2例发生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5.88%;对比护理前,入组34例患儿护理后SF、HGB、FER显著升高;对比差异显著(P

  • 标签: 小儿NIDA(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饮食指导 护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