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穿刺过程中运用护理干预以减轻疼痛感的作用。结果护理干预能够减轻体检者对静脉穿刺所致疼痛的感知,从而增加舒适感。

  • 标签: 护理干预 静脉穿刺 疼痛
  • 简介:疼痛是骨科患者常见症状,对骨科患者的预后有较大影响。国外研究中,疼痛管理模式已从以麻醉医师为主体转为以护士为主体,而我国的疼痛管理刚进入起步阶段。文章从以护士为主体的骨科疼痛管理出发,分析了骨科疼痛对患者的影响,探讨以护士为主体的疼痛管理的优势,以标准化、系统化、正规化的疼痛管理个案说明以护士为主体的骨科疼痛管理的各项具体措施和相关改进方向。

  • 标签: 骨科疼痛管理 护士 进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不管是青春期的少女还是中老年妇女,都有可能遭遇腰疼的困扰。女人腰痛的原因有哪些?很多女性朋友经常会感到腰痛腰酸,但是腰痛的原因往往多种多样,不同的疼痛感代表着不同的病理。

  • 标签: 原因 护理 饮食 注意事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晚期肝癌患者的疼痛管理和关怀护理效果。方法以我院102例晚期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接受疼痛管理和关怀护理,对照组接受肝癌病人常规护理。对比(1)两组护理前后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2)两组护理前后VAS疼痛评分。结果(1)两组护理前心理健康自评量表SCL90评分及VAS疼痛评分结果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护理后心理健康自评量表及VAS疼痛评分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有效的疼痛管理和关怀护理可以明显减轻晚期肝癌患者的疼痛程度,对提高心理健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晚期肝癌 疼痛管理 关怀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多模式疼痛控制对骨折患者围术期疼痛、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184例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采用多模式疼痛护理方案。比较2组围术期疼痛评分、不良情绪评分、睡眠质量评分差异,记录护理满意度。结果:(1)护理后,2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结果均较护理前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各指标降幅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2)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2.3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87%(P〈0.01)。结论:对骨折患者予以多模式疼痛控制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缓解其疼痛症状及不良情绪,改善睡眠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多模式疼痛控制 骨折 围术期疼痛 心理状态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后疼痛的影响因素,为临床介入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按照随机分层分组法将我院妇产科收治的87例剖宫产妇女分为两组,分析剖宫产术后疼痛的影响因素,根据分析结果制定了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并将其应用于观察组中,比较两组产后VAS评分、心理健康状况及术后康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后SDS及SAS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VAS评分、肛门排气时间、切口愈合时间、下床活动时间等均低于对照组,而24h睡眠时间则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产妇心理状态,减轻术后疼痛,促进产妇分娩后康复,在剖宫产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 标签: 剖宫产 术后疼痛 影响因素 护理
  • 简介:摘要疼痛定义是人们对疼痛认识的高度概括,对疼痛研究具有指导性意义。其存在于世界的每个角落,人的一身中都会触及疼痛。在医学实践中,疼痛已被列为五大生命体征之一;而在社会生活方面,“免于疼痛”也已被世界卫生组织界定为一种普遍的人权。因此,从古自今国内外对疼痛的研究也如细水长流般延绵不绝。而在疼痛临床实践上衡量疼痛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病人和医生或护士之间的口头对话,没有仪器和设备能够估价疼痛的不同类型和其强度。目前,在疼痛研究中主要是应用评分量表进行评估。

  • 标签: 疼痛 国内外研究 评估方法
  • 简介:摘要老年病人慢性疼痛是护理问题重要的一部分,本文对老年病人慢性疼痛的特点、原因进行分析,认为需要以疼痛评估、针对病因护理2个步骤进行治疗,并介绍非药物干预方式护理方法和药物干预护理方法。以减轻病人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老年病人,慢性疼痛,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医针灸治疗经络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30例经络疼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1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对症治疗方法,试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中医针灸,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患者疼痛缓解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经络疼痛缓解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其治疗总有效率93.3%明显高于对照组4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针灸治疗经络疼痛临床效果比较理想,值得临床应用和全面推广。

  • 标签: 中医针灸 经络疼痛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开胸术后疼痛护理持续时间长、强度高,与手术切口、留置导管刺激、情绪变化、术后活动、炎症反应有关。应合理的评估疼痛,选择合适的评估方法、时机,指导镇痛工作。加强基础护理,开展疼痛教育,做好环境管理、规范护理管理,预防疼痛。配合药物与神经镇痛,做好给药护理、不良反应观察,指导缓慢呼吸节律法、按摩法、腹式呼吸训练法、肩关节锻炼法等非药物镇痛方法。为预防慢性疼痛,需做好生活管理,养成健康的生后习惯,戒烟酒,适量运动,控制血糖、高尿酸等并发症。

  • 标签: 疼痛 开胸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普外科手术术后疼痛的护理的工作总结。方法普外科手术术后患者的护理比较复杂,术后疼痛以及不适症状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与术后恢复,对患者进行术前的询问、术后护理等方式,对患者的注意力进行分散。制定合理的护理方案,增加护患沟通。结果使患者能够健康的进食,顺利的恢复,并帮助患者减轻痛苦,护患关系更加融洽,促进康复。结论护理人员的高效工作和恰当的护理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并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普外科 手术 疼痛护理
  • 简介:摘要脑外伤是指暴力直接或间接作用于脑部引起颅骨及脑组织的损伤,颅脑外伤后疼痛是指由于外伤所致的颅脑病变,如血肿、骨折、脑挫伤、脑疝引起的颅内压增高而导致的疼痛,少见于血管神经性头痛,颅脑外伤后头痛的症状以早晨及晚间出现较多,部位多在额部及颞部,也可位于枕下,放射至眼眶部,可随颅内压的增高而加重,头痛剧烈时可伴有恶心及呕吐,疼痛是脑外伤患者无法避免的痛苦。为此,脑外伤患者疼痛的管理非常重要,也是我们临床中容易麻痹忽略的问题,临床中通过对脑外伤患者头痛相关护理措施的实施,护士认真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精湛娴熟的操作技能和扎实的理论基础,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脑外伤 疼痛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