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3
45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从标准化实验动物的生产供应、实验动物质量监测体系的建立、动物实验平台的建设、动物实验资格培训平台的建设、实验动物与动物实验相关服务咨询平台的建设以及实验动物资源的信息化管理等方面,阐述了西南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和管理经验。

  • 标签: 实验动物 资源共享 平台建设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有限元方法研究新型胫骨平台接骨板固定胫骨平台后外侧劈裂骨折的生物力学稳定性。方法选用1例32岁健康男性志愿者CT图像,应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胫骨生理状态有限元模型。在胫骨模型上建立后外侧胫骨平台劈裂骨折,分别用新型胫骨平台接骨板、后外侧支撑钢板、外侧锁定板以及前后拉力螺钉固定。在后外侧劈裂骨折块上施加250、500、750 N 3种轴向压缩载荷,观察各组模型和内固定钢板上的变形和应力分布情况,比较各种固定方式的生物力学稳定性。结果在750 N轴向负荷下,新型胫骨平台接骨板、后外侧支撑钢板、外侧锁定板以及前后拉力螺钉上最大位移分别为1.17、1.23、1.35、1.47 mm。而新型胫骨平台接骨板上最大应力小于后外侧支撑板、外侧锁定板以及前后拉力螺钉。新型胫骨平台接骨板上应力分布较为合理,未出现超出钢板屈服刚度的应力集中区域。在750 N轴向负荷下,新型胫骨平台接骨板、后外侧支撑钢板、外侧锁定板以及前后拉力螺钉上最大应力分别为381.21、448.98、471.87、526.35 MPa。结论新型胫骨平台接骨板的生物力学性能可靠,并且可以经前外侧入路放置,操作较为简单,减少了临近重要结构的损伤的可能性。

  • 标签: 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 新型胫骨平台接骨板 有限元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妇科日间手术信息化随访平台系统,实践应用并评价其效果。方法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在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互联网+”信息化平台基础上,基于妇科日间手术工作程序,研发妇科日间手术信息化随访系统(三个入口、两个端口、六大功能板块),比较应用前后失约手术率、计划外手术率、计划外入院率以及患者满意度的情况。结果信息化随访平台系统应用后,日间手术失约率、计划外手术率、计划外入院率分别为16.33%、3.17%、2.83%,较应用前(23.09%、5.45%、5.27%)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7.94、18.03、13.83,P=0.022、0.038、0.041);满意度(围手术期日间手术流程、手术效果、围手术期医护人员服务态度、围手术期沟通、围手术期健康教育)均优于应用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5.443、12.028、16.745、17.321、13.332;P=0.031、0.043、0.028、0.021、0.038)。结论构建妇科日间手术信息化随访平台并应用,能在拓展医护人员服务的时间、空间、地点方面提供指导,为安全高效开展妇科日间手术的工作打基础。

  • 标签: 妇科外科手术 日间护理,医疗 围手术期 健康教育 信息系统
  • 简介:摘要卒中救治具有时效性强、复杂性高的特点,最大限度缩短院前、院中救治时间是提高卒中救治效率、降低患者致残率的关键。2017年12月,某三级甲等医院启动了一站式卒中救治平台建设,该平台以多模态影像融合手术室为核心,实施集急诊接诊、影像检查、静脉溶栓、机械取栓、术后评估等救治服务于一体的院前、院中和院后无缝衔接的一站式救治模式,极大优化了卒中救治物理路径。为确保平台高效、有序运行,医院采取了多学科融合、院前院中一体化建设、区域性卒中救治网络搭建等一系列保障措施。自2019年9月平台投入使用以来,截至2021年12月,累计救治患者1 000余人。一站式卒中救治平台的应用有效提高了卒中救治效率,引领了区域卒中救治体系发展,为提高我国卒中救治能力和管理水平提供参考。

  • 标签: 卒中 一站式 救治平台 诊疗模式 保障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旨在充分发挥大型仪器在科研管理和科技覆盖中的作用。方法对国内外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大型仪器设备平台的开放共享方式进行了文献调研,并结合北京大学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大型仪器技术平台开放运转10余年的探索和实践进行分析。结果虽然现阶段大型仪器技术服务平台的开放共享仍存在诸多问题,但北京大学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大型仪器技术平台通过大型仪器设备的分层分级管理、建设高效灵活的共享管理信息系统、引入高层次的仪器管理和服务人员并加强培训以及加强共享平台的安全管理四方面的工作,实现了大型仪器技术服务平台的高效开放共享。结论在现阶段通过一定的管理、系统能力以及人员队伍建设,可以有效推动大型仪器技术服务平台的开放共享。

  • 标签: 大型仪器技术服务平台 仪器开放 仪器共享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国国家医学科技创新平台的布局现状,为管理部门完善制定科技创新政策及推进体制机制改革提供参考。方法以审批机构的数据报告及评估名单为主要的数据来源,以各基地平台的公开信息及数据库信息检索和挖掘为补充,对数据进行数理统计分析。结果国家医学科技创新平台依托单位类型丰富,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等科研实力及经济实力较强的地区,涵括重点疾病领域,覆盖主要医学学科。结论国家医学科技创新平台区域分布不均衡,基于病种细分层面的建设布局需进一步补充完善。

  • 标签: 国家医学科技创新平台 国家医学战略科技力量 布局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优化经费管理模式创造一个高效运营的科研管理平台,提升科研管理水平。方法基于信息化平台将各系统互联互通,形成一套新的经费管理模式。结果基于信息化平台的经费管理模式规范了工作流程,降低了内控风险,方便科研人员、财务人员进行科研质控与管理。结论基于信息化平台的经费管理模式通过整合系统资源和业务流程,实现了提高工作效率、规范业务流程、加强内控监督、创新科研活力的管理目标。

  • 标签: 经费管理 科研管理 医院信息化 管理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更高效、规范的科研管理模式,以达到规范科研人员行为、提升科研人员主动性及满意度,同时提高科研管理工作效率的目的。方法根据科研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结合最新科研管理政策导向,形成医院科研管理平台研发理念,并利用信息化手段研发符合要求的科研管理信息平台。结果应用教管结合型科研管理信息平台后,科研人员报销、查阅信息等所需要的时间均明显缩短,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教管结合型科研信息平台的构建有助于实现高效、规范和精细化的科研管理工作目标。

  • 标签: 医院 规范管理 优质科研信息平台 教管结合 提高认知
  • 简介:摘要随着互联网与移动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智能手机迅速普及,各类网络平台也逐步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整形外科与各类网络平台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无论是从医生还是患者的角度均可从各类型的网络平台中获益。该文重点论述移动通信技术和各个网络平台对整形外科发展所产生的作用,并对现存的各类与整形外科交织的网络平台进行系统性分类,力求最大程度地帮助整形外科医生进行优劣判断和妥善利用。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网络平台的愈发成熟,其与整形外科领域的联系将愈加紧密,这将是未来很长时间内的研究热点。

  • 标签: 外科,整形 远程医学 患者 门户网站 信息交流媒体 社会化媒体 网络广播
  • 简介:摘要混合学习模式结合了传统教学优势和网络在线学习优势,已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本文在利用酷课平台的基础上,系统介绍了《国际疾病分类》课程混合学习模式的建设路线与内容,包括前端分析、课程设计、课程教学、教学评价。同时初步展示了课程建设的成果,以期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 标签: 国际疾病分类 酷课平台 混合学习 在线学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推拿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用穴规律与穴位分布,为推拿治疗小儿秋季腹泻技术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建库至2020年12月有关推拿治疗小儿秋季腹泻文献,收集文献中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推拿处方,借助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 2.0)分析推拿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常用穴位与穴位分布等,挖掘推拿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核心用穴。结果共筛选小儿秋季腹泻推拿处方101个,涉及穴位61个,使用频率大于10的穴位18个,得到穴位组合共35个,其中15个两穴组合、11个三穴组合、2个四穴组合,得到7个新穴位组合。结论推拿治疗小儿秋季腹泻选穴以具有健脾化湿、调理大肠气机功效的特定穴为主,核心穴位组合为脾经、大肠经、腹、七节骨、龟尾、脊、脐7穴,可作为小儿秋季腹泻的基础推拿处方供临床参考。

  • 标签: 小儿推拿疗法 腹泻 轮状病毒感染 数据挖掘 选穴规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Snyder希望理论结合院外移动平台在肝癌术后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纳入2018年1月—2019年3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肝切除术的84例原发性肝癌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及定期随访,观察组应用Snyder希望理论联合移动平台进行随访干预。干预前后采用Herth希望量表(HHI)、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癌症治疗功能评价系统之肝胆量表(FACT-Hep)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HHI总分(39.74±2.66)分,ESCA总分(140.05±6.35)分,FACT-Hep总分(153.57±9.61)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1.228、15.925、5.492;P<0.05)。结论Snyder希望理论与移动平台联合,能够提升肝癌患者希望水平、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

  • 标签: 肝肿瘤 希望理论 移动平台 自我护理能力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关节腔造影技术在微创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术中对骨折复位的指导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5月间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创伤骨科医院下肢病区收治的9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资料。男6例,女3例;年龄27~63岁,平均45.5岁;骨折根据Schatzker分型:Ⅱ型6例,Ⅲ型1例,Ⅳ型2例。术中所有患者均在关节腔内注入造影剂后透视寻找造影剂填充最低点;骨折复位植骨后再次造影透视,关节面复位满意后经皮微创置入接骨板。术前和术后6个月测量并比较膝关节活动度及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功能评分;术后6个月根据Rasmussen影像学评价标准对膝关节X线片进行评分,同时记录手术前后关节面塌陷程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3~10个月(平均7个月)随访。所有患者均于术后12周内达骨性愈合。术前膝关节屈曲60.7°±13.1°,伸直4.6°±2.9°,HSS评分为(51.9±5.7)分;术后6个月膝关节屈曲122.4°±10.8°,伸直4.4°±2.5°,HSS关节评分为(84.9±5.3)分。术前与术后6个月膝关节屈曲活动度和HS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伸直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关节面塌陷程度由术前9.5 mm(5~15 mm)恢复至术后1.3 mm(0~3 mm)。术后6个月Rasmussen影像学评分:优6例,良3例。术后未出现切口感染、关节僵硬、内固定物松动及断裂等并发症。结论胫骨平台骨折术中通过关节腔造影可较好地观察骨折塌陷的情况,同时准确判断关节面间接复位的情况,有益于微创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

  • 标签: 膝关节 外科手术,微创性 关节造影术 胫骨平台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引入唇腭裂序列治疗平台理念与方法,探讨培养医学生综合素质的可行性与初步成效。方法将汕头大学医学院本科二年级学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人)。实验组学生为唇腭裂序列治疗中心义工队成员,在临床教学中导入唇腭裂序列治疗平台的特色理念与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教学。通过模糊评价方法科学量化测评指标,包括智育素质(60分)、思想品德(15分)、人文素质(5分)、身心素质(10分)、社会实践(10分)五方面;并成立专业测评小组对两组学生实施评价;组间比较采用SPSS 19.0行t检验。结果实验组学生前述各项目平均得分为(51.477±2.381)(10.613±0.169)(4.228±0.124)(8.677±0.296)(8.565±0.421),总分均值为(83.559±2.333);对照组学生前述各项目平均得分为(49.746±3.176)(10.268±0.266)(4.008±0.195)(8.207±0.354)(7.575±0.321),总分均值为(79.804±3.510)。两组之间,除了智育素质平均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之外,其他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智育水平没有显著差异的情况下,思想品德、人文素质、身心素质、社会实践能对综合素质起影响性作用,在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唇腭裂序列治疗平台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综合素质 临床教学 唇腭裂 素质测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主要采用PC机和运动控制卡建立数控教学平台的控制系统,利用PC机与运动控制卡的协同工作,达到对伺服电机的精确控制。在PC机上采用Labview语言建立良好的人机交互界面,通过调用运动控制卡的函数库,实现速度控制、圆弧插补、直线插补和G代码编程等基本功能,满足基本的数控教学应用。

  • 标签: 数控教学平台 Labview 运动控制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超星平台的临床课程线上课堂教学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蚌埠医学院2016-2018级学生(大学二年级至四年级)为主要调查人群,对14门课程的线上、线下教学效果进行分析,分析同一专业不同年级2018/2019学年第2学期(线下组)与2019/2020学年第2学期(线上组)学生期末成绩,并对比分析成绩。结果学生能够熟练使用超星平台,第2、4周末时学生比例均在95%左右;学生能够逐渐适应线上教学活动,第4周末时学生比例达90%左右。线上组耳鼻咽喉科学、妇产科学、皮肤性病学、神经病学、外科总论学、中医学、急诊医学、内科学成绩均高于线下组[(91.670±4.839)分比(71.310±7.402)分、(79.440±13.320)分比(73.740±8.595)分、(82.380±7.473)分比(76.720±9.489)分、(88.280±6.695)分比(78.020±9.644)分、(88.050±5.162)分比(74.760±10.440)分、(88.410±4.710)分比(70.570±8.354)分、(79.550±6.560)分比(79.140±5.491)分、(81.760±6.294)分比(69.040±7.242)分,t=35.913、7.614、9.975、14.880、20.715、17.466、7.736、27.420,均P<0.05],但两组肿瘤学、传染病学、系统外科学、眼科学、诊断学、儿科学成绩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75.600±6.430)分比(74.070±7.562)分、(85.340±7.941)分比(76.190±6.124)分、(79.520±7.685)分比(63.810±7.375)分、(82.060±8.376)分比(77.850±6.358)分、(90.540±6.718)分比(73.860±7.585)分、(88.650±6.599)分比(77.380±6.009)分,t=8.175、16.814、35.119、3.161、22.230、18.220,均P>0.05]。结论基于超星平台的临床课程线上课堂教学改革经实践后效果较好,学生课程学习成绩显著提高,同时提升了教师教学效率,丰富了教学资源,促进了教育公平,为今后实施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提供了重要参考。

  • 标签: 临床医学 学生,医科 教学 院校,医学 因特网
  • 简介:摘要目的挖掘中医辨证论治失眠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筛选纳入古今医案云平台(V 1.5.7)古代医案、现代医案、名医医案及共享医案数据库中所收录的符合本研究要求的有关失眠的医案,应用平台软件中的频次分析、关联分析、药对分析等方法进行数据挖掘。结果共收集失眠医案664个,主要症状为入睡困难、早醒、睡眠表浅、睡中易醒、多梦等;出现频次排名前5位的证型包括痰热内扰证、心肾不交证、肝郁化火证、心脾两虚证、心神不宁证;共涉及处方664首,药物414味,出现频次排名前5位的药物依次为甘草、茯苓、生地黄、酸枣仁、当归,高频药物多以养心安神、清热化痰、疏肝解郁、滋阴降火药为主,所用药物多为平性、甘味,多归心经;使用频次前5位的药物组合包括牡蛎-龙骨、茯苓-甘草、陈皮-茯苓、当归-生地黄、柴胡-甘草等。结论中医辨证失眠多从心论治,用药多以养心安神为主,辅以清化痰热、补益心脾、疏肝解郁、滋阴养血等药物,从而标本兼治,改善患者症状。

  • 标签: 失眠症 证候 症状 临床表现 古今医案云平台 数据挖掘 用药规律
  • 简介:摘要铁路运输长期以来在我国运输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铁路房建设备巡检工作事关铁路运输的安全,为保障铁路安全运行,完善对工区巡检工的管理以及设备的维护起到了积极作用。

  • 标签: 铁路房建设备巡检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断加压骨栓联合接骨板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至2018年12月间应用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创伤急救中心自断加压骨栓联合接骨板治疗的12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资料。男8例,女4例;年龄20~65岁,平均45.6岁;左侧6例,右侧6例。根据Schatzker分型:Ⅰ型1例,Ⅱ型3例,Ⅲ型3例,Ⅳ型2例,Ⅴ型1例,Ⅵ型2例。测量并比较术前、术后X线片上胫骨平台宽度,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及骨折愈合时间。随访是否出现术后复位丢失及其他手术并发症,末次随访时应用Rasmussen评分系统评价患者的膝关节功能。结果本组患者手术时间平均54.6 min,出血量平均25 mL。骨折愈合时间平均17.2周,无骨折不愈合或延迟愈合。术后胫骨平台宽度(78.9±7.2)mm,较术前(87.4±6.1)mm变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术后复位丢失和手术伤口并发症发生。2例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经治疗后痊愈。末次随访时Rasmussen评分系统评估膝关节功能;优9例,良2例,可1例。结论自断加压骨栓联合接骨板治疗胫骨平台骨折不但能恢复胫骨平台宽度,而且骨折块挤压牢固可早期功能锻炼,膝关节康复较好。

  • 标签: 膝关节 功能恢复 骨折愈合 胫骨平台骨折 自断加压骨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