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1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腹腔注射40%四氯化碳加食用白酒制备肝硬化大鼠模型。方法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n=30)和对照组(n=10)。模型组按2ml/kg剂量腹腔注射40%四氯化碳食用油溶液,每周2次,连续7周,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4周末和7周末检测模型组大鼠肝功能及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显著增高,至第7周时可观察到大鼠肝组织出现结节状增生的假小叶,为典型肝硬化病理表现。模型组动物成活率为75%,造模成功率为81%。结论该方法可成功地建立大鼠肝硬化实验模型,可用于相关实验研究。

  • 标签: 四氯化碳 腹腔注射 大鼠 肝硬化 食用白酒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数字化造影及多层螺旋CT在胃癌诊治中的价值。方法对收治的42名已确诊的胃癌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数字化造影和多层螺旋CT对胃癌诊治的价值。结果数字化造影所示粘膜破坏、中断或消失38例,充盈缺损13例,龛影20例,皮革状2例,伴幽门梗阻6例。螺旋CT所示胃壁增厚36例,黏膜表面凹凸不平34例,癌性溃疡6例,周围等淋巴结转移10例,肝脏、胰腺等器官转移转移8例,腹水、幽门梗阻4例。结论胃肠道数字造影优势是可以观察胃蠕动情况及胃壁柔软度,因而更能检出早期胃癌。CT优势在显现肿瘤大小、定位、对周围侵害及转移。对胃癌诊治需两者结合。

  • 标签: 数字胃肠造影 多层螺旋CT 胃癌诊治
  • 简介:摘要近年来,口腔数字化医疗技术发展迅速,如三维测量技术、多源数据配准融合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手术导航技术等,已相继成功运用于临床,在口腔正畸、修复和口腔颌面外科等领域的应用极为广泛,极大提高了医疗质量与诊治效率。口腔修复数字化医疗系统的概念应运而生,从数据采集、诊断设计到制作的医疗过程数字化、平台化和自动化,成为根本的发展趋势。本文将从口腔数字化医疗技术应用现状出发,对口腔修复数字化医疗系统进行系统研究。

  • 标签:
  • 简介:摘要数字显微互动系统作为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克服了传统形态学实验教学中的诸多弊端,构建了以师生互动、图像共享为特征的新的教学模式,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率,是形态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手段和发展方向。

  • 标签: 形态学 实验教学数字显微互动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数字化颈椎片生理曲度早期异常对早期颈椎发病的诊断价值。方法从数字化颈椎病片中抽出标准片1400例。从中选取临床无明显病因的颈椎片740例,对其中420例曲度异常者进行分型,并比较各型中与其他异常X线征象的关系,制定出早期颈椎病X线诊断指标。结果420例中Ⅰ型异常115例,占27.3%;Ⅲ型异常239例,占56.9%;Ⅲ型异常41例,占9.52%;Ⅳ型异常25例,占5.95%。并提出Ⅰ-Ⅱ型异常仅合并一项轻微其它异常X线征象可作为早期颈椎病诊断指标。结论通过对数字化颈椎片分析,颈椎生理曲度变化分型可提出早期颈椎病的诊断。

  • 标签: 数字化生理曲度 颈椎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紫色悬钩子提取液二元醇质体凝胶对日光性皮炎小鼠模型的保护作用。方法将紫色悬钩子果实捣碎后先用乙醇于磁力搅拌器30℃,750r/min提取两次,合并滤液;将残渣用蒸馏水于磁力搅拌器30℃,750r/min提取两次,合并滤液,分别得到醇提液和水提液。采用乙醇注入-超声法将所得提取液分别制备成二元醇质体凝胶,以同种方法制备空白二元醇质体凝胶用于对照。取30只小鼠分为空白组、醇提物组和水提物组,并将小鼠1cm×2cm范围内备皮后涂抹上述凝胶,在距离小鼠20cm处于300nm紫外灯照射1小时。两天后皮肤出现红肿、红斑即造模成功,取下小鼠皮肤进行病理切片和HE染色,镜检,以SPSS24.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与醇提物和水提物组相比,空白对照组小鼠皮肤出现明显红肿、红斑,甚至破溃,表皮细胞出现明显坏死。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醇提物组和水提物组均可显著减轻小鼠皮肤炎症症状,皮肤损伤程度显著降低(P<0.05)。结论紫色悬钩子果实提取物能够较好地预防日光性皮炎,且乙醇提取物效果更佳。

  • 标签: 紫色悬钩子 日光性皮炎 二元醇质体凝胶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罗汉果甜苷(Mog)对D-半乳糖衰老模型小鼠作用的实验研究,探讨其延缓衰老作用可能的作用机理。方法60只小鼠随机平均分成6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Mog高、中、低三个剂量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小鼠采用D-半乳糖(0.05g/kg)造模。各给药组连续给药6周后测定小鼠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脑组织中SOD、MDA的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SOD的含量降低,MDA的含量升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与模型组比较,Mog各剂量组小鼠脑组织和血清中SOD含量升高,MDA含量降低,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1或P﹤0.05)。结论罗汉果甜苷对D-半乳糖衰老模型小鼠有延缓其衰老的作用。

  • 标签: 罗汉果甜苷 D-半乳糖 抗衰老 SOD MDA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目测法与模型观测法在可摘局部义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1月于我院口腔修复科门诊就诊的牙列缺损患者96例,通过动态随机化法分为实验组(模型观测仪观察法)和对照组(目测法)各48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可摘局部义齿初戴成功率95.83%(46/48)明显高于对照组75.00%(36/48)(P<0.05)。实验组临床有效率93.75%(45/48)显著高于对照组70.83%(34/48)(P<0.05)。结论模型观测仪观察法在可摘局部义齿临床应用中方法有效,精确,其初戴成功率及远期临床效果均优于目测法,可在临床应用以及推广。

  • 标签: 目测法 模型观测仪观察法 可摘局部义齿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简单、易行、成功率高的偏侧帕金森病大鼠模型。方法SD大鼠80只,注射同等剂量的6-羟基多巴胺(6-OHDA)于内侧前脑束不同部位。位点1前囟后1.8mm、右侧2mm、硬膜下8.5mm;位点2前囟后1.8mm、右侧2mm、硬膜下7.5mm,制作黑质完全损伤型PD大鼠模型,运用阿朴吗啡诱发旋转试验及免疫组化检验模型是否成功。磁共振活体检测PD大鼠黑质、纹状体的毁损情况。结果注射6-OHDA后第4周内有54只大鼠诱发明显的旋转行为,且旋转次数>7转/min,模型成功率为75%。MRI显示模型大鼠第1周后毁损侧黑质较对侧出现了明显的MRI低信号区,且随着时间的延长低信号区逐渐减小,至第3周已基本消失。结论应用6-OHDA小剂量两点毁损内侧前脑束制备的偏侧帕金森病大鼠模型具有较高的成功率,是帕金森病研究较为理想的模型。MRI扫描可以活体连续观察帕金森病大鼠模型的毁损情况,是客观评价和检测帕金森病大鼠模型的一种有效工具。

  • 标签: 6-羟基多巴 磁共振 帕金森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氧化损伤保护作用。方法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法制成心脏压力负荷超载心衰模型,采用病理切片观察、心脏超声检查以及比色法检测SOD1、MDA。结果白藜芦醇能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模型大鼠的SOD表达量,减少心肌细胞凋亡,提高心肌功能。结论白藜芦醇调控心肌细胞的抗氧化能力,保护心肌细胞,增强心肌功能。

  • 标签: 白藜芦醇 慢性心力衰竭 SOD1 MDA
  • 简介:摘要目的为他克莫司在儿童临床上的应用提供药代动力学依据,优化临床给药方案。方法基于生理药代动力学模型结合他克莫司相关药物参数以及机体生理参数预测儿童体内的血药浓度。结果与临床观察数据相比,生理药代动力学模型预测的Cmax、AUC以及Tmax基本一致,曲线拟合良好且折叠误差小于2。结论通过生理药代动力学模型能够较好地预测他克莫司儿童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相关参数。

  • 标签: 他克莫司 生理药代动力学模型 儿童
  • 简介:摘要本文研究了一类具有因病死亡因素的SIR传染病模型和一类具有接种免疫的SIR传染病模型。具有因病死亡因素的SIR传染病模型中,讨论了模型的无病平衡点和正平衡点的稳定性,通过线性化方法和构造合适的Lyapunov函数,在经典SIR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一种具有接种免疫的SIR传染病模型

  • 标签: SIR传染病 无病平衡点 全局渐近稳定性 接种免疫
  • 简介:摘要目的从护士和患者方面探讨“改良版五指疼痛评估模型”在胸外科临床实践中的应用,评价其疼痛评分在胸外科应用的可行性。方法设计“改良版五指疼痛评估模型”与全院使用的长海痛尺一起应用于胸外科患者,6个月后调查60名护士和120名患者对两种量表的评价,并对结果进行卡方检验。结果护士和患者对“改良版五指疼痛评估模型”在直观性、准确度、接受程度与满意度方面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改良版五指疼痛评估模型”优于长海痛尺在胸外科患者中的应用。

  • 标签: 疼痛 评估 改良版五指疼痛评估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方法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12只)和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组(MC组,12只)。正常对照组喂以常规饲料,模型组喂以高脂高糖饲料。12周及14周末测定两组大鼠体重、血糖、血脂、转氨酶、游离脂肪酸、胰岛素等指标。并于12周末给予模型组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30mg/kg)。14周末观察肝脏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12周及14周时模型组大鼠FBG、ALT、AST、tC、TG、LDL-C、VLDL、FFAs、FINs、HOMA-IR均较正常对照组大鼠升高(P<0.05),HDL-C较正常对照组减低(P<0.05)。注射STZ后,模型组大鼠空腹血糖水平均逐渐上升,至第10日达到平稳高值。病理组织学结果表明正常对照组大鼠肝组织结构完整,肝细胞形态规则;模型组大鼠肝组织均可见中至重度脂肪沉积,多数肝小叶结构基本消失,肝细胞索模糊,并伴有高度气球样变,胞质中有大量脂滴空泡,严重者胞质疏松呈渔网状改变,界限不清。结论给予大鼠高脂高糖饲料喂养12周,可出现明显的高脂血症、胰岛素抵抗及脂肪肝,再加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即可成功建立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

  • 标签: 2型糖尿病 非酒精性脂肪肝 大鼠 链脲佐菌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态数字化DR系统,在泌尿系结石中诊断价值。方法使用意大利GMM数字DR,在碘海醇为对比剂下直接数字动态系统下,抽取本院198例数字化IVP泌尿系结石患者行泌尿系静脉肾盂造影检查,每例患者分别获得其腹部平片的DR标准图像及造影图像。结论直接数字化X线肾孟造影图像质量优于传统X线,泌尿系阳性结石的检出率高于传统X线,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广泛应用前景。

  • 标签: 动态数字化泌尿系结石 碘海醇 静脉肾盂造影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的影像学表现,以提高乳腺癌的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最近我院38例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的乳腺癌的病例,所有病例均行数字化钨靶乳腺X线机检查。结果38例乳腺癌中,乳腺内结节状或不规则形肿块19例;结构紊乱14例;乳腺钙化30例;其他恶性征象乳头凹陷及局限性皮肤增厚3例,肿块有毛刺征象7例,异常增生血管征象3例,腋窝淋巴结肿大5例。讨论数字化钨靶乳腺摄影在发现乳腺癌方面更具优势;微小的恶性钙化在乳腺癌诊断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乳腺癌 钙化 数字化钨靶摄影
  • 简介:摘要医学影像是当今医疗诊断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检查手段,在现代医学诊疗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为此首先探讨数字影像医学与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含义,论述了数字影像医学在某医院信息化建设中的过程与作用,最后提出了加强数字影像医学在医院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措施增强管理者的信息意识、提高医护人员信息素质和创新数字影像管理模式。

  • 标签: 医院 信息化建设 数字影像医学 医护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