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上消化道异物的临床取出治疗中常规胃镜和无痛胃镜的应用对比情况。方法2014年9月至2015年8月期间,我院门诊接受诊治的上消化道异物患者94例,根据患者进入我院接受治疗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其中单号为对照组,双号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胃镜取出治疗,观察组患者则结合无痛胃镜进行异物取出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异物取出过程中出现躁动、出血以及恶心、呕吐、穿孔等不良病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判断标准(P<0.05)。结论上消化道异物患者的临床取出治疗中应用无痛胃镜的临床应用性更高,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上消化道异物 常规胃镜 无痛胃镜 临床比较
  • 简介:摘要近年来,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医院的正常运营有赖于高质量的医疗设备和相关仪器。常规临床医疗设备在医院设备中占据着关键性地位,加强对此类设备的预防性维修保养,对于保障设备质量和使用性能,进一步推动医疗现代化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文浅析了预防性维修保养的含义,探究了医院常规临床医疗设备的预防性维修保养措施,以期为医院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提供借鉴。

  • 标签: 医院 常规医疗设备 维修保养
  • 简介:摘要目的对粪和尿常规检验标本不合格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2018年6月间不合格粪便标本、尿液标本各110份、130份进行统计处理。结果经统计发现,尿液常规样本不合格中样本量不足与样本污染比例偏高,分别为40.00%、39.23%;粪便常规样本不合格中样本量不足比例最高为82.73%。结论在粪便与尿液常规检验样本方面,应重视标本量与标本污染检查,提高检验样本合格率。

  • 标签: 不合格因素 尿液常规 粪便常规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宫颈炎患者接受护理干预联合常规护理的价值。方法选取宫颈炎患者50例,时间为2014年1月25日—2017年1月30日,分为2组,均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则联合护理干预,对比2组宫颈炎护理的效果。结果实验组宫颈炎患者的并发症几率(28.00%)明显低于对照组并发症的几率(4.00%),P<0.05;实验组宫颈炎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率(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满意率(76.00%),P<0.05。结论宫颈炎患者接受常规护理与护理干预相联合,可以促进其来疗效的提高,改善其预后。

  • 标签: 护理干预 常规护理 宫颈炎
  • 简介:摘要目的对牙列缺损应用口腔种植牙修复和常规修复治疗的疗效进行比较研究。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就诊的88例牙列缺损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法,将所有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44例患者采用口腔种植牙修复,对照组44例患者采用常规修复,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咀嚼功能、固位功能、语言功能、舒适功能、美观功能)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达93.1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72%,经检查和询问,实验组患者牙齿的各项功能的恢复程度都优于对照。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修复相比,牙列缺损应用种植牙修复的治疗效果更好,总有效率更高,牙齿的恢复程度更好,值得在临床工作中广泛运用。

  • 标签: 牙列缺损 种植牙修复 常规修复 效果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临床血糖检验中快速血糖仪与常规生化仪检验结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40例血糖检验患者,全部患者均采用快速血糖仪与常规生化仪检验,观察两组患者检验结果。结果在血清葡萄糖、血浆葡萄糖、毛细血管血糖、静脉血检验方面,快速血糖仪与常规生化仪检验结果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血糖检验过程中,快速血糖仪与常规生化仪检验结果基本一致,但快速血糖仪具有经济、便捷、准确性高等特点,有利于减轻患者负担,帮助临床医师制定治疗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血糖检验 快速血糖仪 常规生化仪 检验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常规护理和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科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急诊科2015年1月—2016年3月收入的1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方法对比分析两种护理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前瞻性病情分析(t=10.065,P<0.001)、护理急救操作评分(t=9.341,P<0.001)、及时处理医嘱(t=8.995,P<0.001)、医护配合满意度评分(t=10.083,P<0.00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对护士的语言、仪表的满意度(98.75vs90.00,χ2=5.769,P=0.016)、服务态度的满意度(97.50vs88.75,χ2=4.783,P=0.029)、技术操作的满意度(96.25vs86.25,χ2=5.010,P=0.025)、治疗及时的满意度(98.75vs87.50,χ2=7.907,P=0.005)、健康教育的满意度(96.25vs85.00,χ2=5.959,P=0.01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可显著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有助于医患关系的优化,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情况,并维护医院的形象,应持续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 急诊科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高频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在隐匿型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8月来我院就诊的隐匿型冠心病患者50例,同时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8月来我院健康体检中心的受检人50例,将所有人群分别进行常规心电图和高频心电图检查,并分为高频组和常规组。结果高频组的确诊率高于常规组的确诊率,高频组的误诊率小于常规组的误诊率,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频心电图在匿型冠心病诊断中可以有效提高诊断率,减少误诊率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阴道分泌物对尿常规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并探讨其应对策略。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12月—2018年2月收治的200例行尿常规临床检验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行常规检查法,观察组先清除阴道分泌物再行尿常规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检验结果。结果观察组的白细胞、红细胞、上皮细胞和蛋白质检出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阴道分泌物会影响尿常规检验结果,因此在临床检验时,要严格按照尿液样本采集的规范操作,洁净阴道分泌物以提高检测准确性。

  • 标签: 阴道分泌物 尿常规 检验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常规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在病毒性脑炎诊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196例病毒性脑炎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生化检查;观察组患者接受常规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对比两组检出率及检出项目的差异。结果不同检查方式后,观察组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在对病毒性脑炎患者进行临床诊断时,采用常规脑脊液细胞学检查能较为稳定、敏感、准确对患者病情进行诊断,为后续临床治疗提供了科学、有利的临床数据支持,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 标签: 常规脑脊液细胞学 病毒性脑炎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在非脂肪肝和脂肪肝患者中血常规检验的价值。方法此次抽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在我院做血常规检验的患者(40例)当分析的对象,以疾病分乙组、甲组,甲组是20例脂肪肝患者,乙组是20例非脂肪肝患者,总结血常规指标。结果甲组患者的嗜酸性细胞绝对值、单核细胞比率、淋巴细胞比率大于乙组患者,但差异不显著,P>0.05。甲组患者的平均血小板体积、大型血小板比率、血小板分布宽度、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标准差、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变异系数、平均红细胞Hb浓度、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平均细胞容积、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比积、白细胞计数均大于乙组患者,甲组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小于乙组患者,P<0.05。结论在血常规检验中,脂肪肝患者与非脂肪肝患者的相关指标具有明显的差异。

  • 标签: 血常规检验 非脂肪肝 脂肪肝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血常规检验中的末梢血与静脉血检验结果差异。方法选取我院检验科2015年4月—2016年2月期间接收的86例血常规检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86例患者均实施静脉血、末梢血采集工作,综合对比2项血液标本的检验结果差异。结果本研究86例患者的静脉血及末梢血检验结果对比可知,除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水平不具明显差异外,末梢血检验组的红细胞(RBC)、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GB)、红细胞比容(HTC)、血小板(PLC)、平均红细胞体积(HCV)等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同期静脉血检验结果,组间差异对比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常规检验过程中,静脉血检验结果相对末梢血检验结果较稳定,且检验数值也较精确,能够为患者的临床诊疗提供合理参考,值得综合推广应用。

  • 标签: 静脉血 末梢血 血常规检验 结果差异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尿沉渣及尿常规在尿液检验中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150例患者,每人取两份尿液样本,采用尿常规(12项尿液分析)加沉渣,进行尿常规、尿沉渣检测,分析对比两种检验结果。结果两组检测红细胞、白细胞、尿蛋白结果的阴性率与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尿常规检验与尿沉渣检验结果;红细胞符合率96.67%,白细胞符合率94.00%,尿蛋白符合率95.33%,符合率均较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沉渣及尿常规检查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尿液检验中应结合两种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可有效地提高患者诊断准确率。

  • 标签: 尿沉渣 尿常规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研究空腹静脉血标本放置时间对常规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在本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间接诊的进行常规生化检验患者中随机选取10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后,分别于未放置、及放置1h、3h、6h后进行常规生化检验,比较4个时刻的检验结果。结果与未放置标本检验结果相比较,放置1h后的检验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置3h、6h后GLU有明显下降,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置3h、6h后ALT、AST、K+、Na+有所升高,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置1h、3h后TBIL、DBIL、BUN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置6h后TBIL、BUN明显升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空腹静脉血标本放置时间对常规生化检验结果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标本采集后应在1h内进行检验,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空腹静脉血标本 放置时间 常规生化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比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采用动态心电图(AECG)与常规心电图(ECG)诊断的效果差异。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至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12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临床诊断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给予AECG、ECG两类检查方式,并对两项心电图检查结果实施综合比较。结果不同心电图方式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的阳性率差异对比,动态心电图阳性诊断率相应较高,且动态心电图诊断房性早搏二三联律、房性早搏成对、室性早搏二三联律、室性早搏成对及短阵室上速等方面的准确率也均显著优于常规心电图检查,组间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种心电图检查方式均具有着较好的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诊断应用价值,但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的诊断效果无疑更佳,值得临床综合应用推广。

  • 标签: 冠心病心律失常 动态心电图 常规心电图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干预联合常规护理在肺结核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肺结核患者68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经综合护理干预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焦虑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主观悲观率远低于对照组,能更主动的配合治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联合常规护理在肺结核患者中的护理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常规护理 肺结核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在小儿肺炎的治疗过程中应用常规疗法与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法,探究分析其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80例小儿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在对照组中应用常规方法,而在观察组中则采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法。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IL-18水平明显较高,而在ENF-α、TCF-β1方面,观察组的水平则明显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相较于对照组,在体温恢复时间、咳嗽消失时间以及肺部啰音消失时间方面,观察组明显较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肺炎的治疗过程中应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法可进一步提升治疗效果,临床价值较为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常规疗法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法 小儿肺炎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阴道分泌物常规检验与妇科病变的相关性,为临床诊治妇科疾病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选择我院妇科门诊收治的1000例妇科疾病患者(2017年1月—2017年12月),所有患者均接受阴道分泌物采集,再采用广州江元AT-1600全自动细菌性阴道病检测仪对其阴道分泌物标本进行常规检验,分析妇科疾病患者的阴道分泌物常规检验结果,并分析阴道分泌物常规检验结果与临床确诊结果之间的一致性。结果1000例妇科疾病患者中,经阴道分泌物常规检验共检出978例阳性,其阳性检出率为97.80%。阴道分泌物检验对宫颈炎、阴道炎、子宫肌瘤、宫颈癌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98.05%、98.10%、96.85%、95.12%。阴道分泌物常规检验对宫颈炎、阴道炎、子宫肌瘤、宫颈癌等妇科病变的诊断结果与临床确诊结果之间的一致性均达到良好水平,Kappa值均>0.7。结论阴道分泌物常规检验结果与妇科病变密切相关,可对妇科病变情况予以反映,可作为妇科病变的初步筛查手段。

  • 标签: 妇科 阴道分泌物 临床医学检验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糖尿病诊断当中采用常规检验与生化检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2016年2月至2017年8月在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80例患者分为检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患者。检验组进行生化检验,对照组进行常规检验。结果检验组检出有效率为95.0%(38/40),对照组检出有效率为67.5%(27/40),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诊断过程当中采取常规检验和生化检验,可以有效提高糖尿病病症的检出几率,提高诊断准确性。

  • 标签: 糖尿病 常规检验 生化检验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常规X线、多层螺旋CT对鉴别诊断肺结核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与我院传染科收治的50例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对鉴别诊断肺结核,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X线诊断肺结核。观察两种检查方法诊断的准确性和隐藏病灶、病灶分布情况。结果观察组采用多层螺旋CT对鉴别诊断肺结核,诊断的准确性明显高于对照组采用常规X线,观察组的病灶显示率等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肺结核患者通过多层螺旋CT对鉴别诊断肺结核及肺结核病灶分布效果更好,准确性高,与常规X线相比较,临床的诊断价值更高。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常规X线 多层螺旋CT 鉴别诊断 肺结核